甲登·洛绒向巴: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甲登·洛绒向巴表示,未来只要自己还能继续工作,就会继续教育引导藏传佛教寺庙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委政府周围,坚持宗教中国化,主动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激发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物专访 2022-08-09

强秋群培:色彩描绘人生 匠心传承梦想

作为勉唐派传承人,不仅要保护传承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加强学习交流,与其他画师一起提升唐卡绘画的技艺,今后的创作中会融入《四部医典》和天文方面的元素,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唐卡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人物专访 2022-08-08

扎呷:糌粑香飘吾心安

扎呷是四川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水淘糌粑”传承人,也是乡村振兴大道上一名前进的匠人。他用热爱和坚持发扬祖辈技艺,他用创新和奉献带动村人致富,走上了一条敢用时间来验证的无悔人生路。

人物专访 2022-08-05

严英秀:宁静致远 抒写时代新篇章

严英秀,女,藏族,民盟盟员,甘肃舟曲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常委。

人物专访 2022-08-04

阿里:为藏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尽一份力

因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在正式步入音乐领域之后,他便用家乡的名字“阿里”作为他的艺名。

人物专访 2022-08-01

洛桑卓玛:助西藏孩子奏响梦想乐章

“每一个来到塔耶梅朵美育培养中心的孩子,我希望他们都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学到为他们成长加分的东西。”洛桑卓玛说,“在未来,我想在少儿模特这个版块不断深造,更好地提升自己。”

人物专访 2022-07-29

旦增卓玛:用民族服饰传播藏族文化

旦增卓玛说,服饰不仅是一件物质商品,它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符号,因此想要保护民族服饰文化需要通过市场渠道,其次想要让藏装的产业化价值提高,需要贴近时代审美做出创新,这样既有利于传播藏族文化,又能让藏族的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让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人物专访 2022-07-25

巴桑泽登:在古籍堆里修复时光

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师的巴桑泽登,尽管对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西藏整体古籍修复现状感到一丝焦虑,但对自己所衷爱的这份事业始终初心不改,充满期待。

人物专访 2022-07-22

边巴拉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我不愿意用‘高光’来形容这十年,但事实上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社会事务的参与,我的个人履历确实非常丰富,我的工作也影响了一些人。”边巴拉姆说。

人物专访 2022-07-20

才卓玛:回乡创业 助力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她还打算在山庄引入游牧文化体验,开发民族手工艺品伴手礼,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人物专访 2022-07-19

次仁曲吉:让极具高原特色的“墨镜”活起来走出去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会在大街上看到年轻人把古老而现代的眼罩当成潮品佩戴,“非遗”将会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光彩。

人物专访 2022-07-15

亚马翁登:深山藏乡里的民居掌墨师

亚马翁登介绍,道孚民居颇具藏民族特色的同时,还深度体现中国藏汉融合的历史和民族团结的精神。从传统的“波孔”(传统藏房)逐步发展为藏汉深度融合后改良的藏民居,后者在外观上具有藏族特色,在榫卯结构上传承了鲁班工艺。

人物专访 2022-07-13

洛热彭措:行医,培养南派藏医药传承人

这位老人,就是现年79岁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智库专家、德格县宗萨藏医院前任院长洛热彭措。他前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21年底,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授予了他“2021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荣誉。

人物专访 2022-07-12

万玛才旦:从《故事只讲了一半》谈创作

一个演员他要进入一部电影,塑造一个角色的话,就必须得深入到那个角色里面。很多演员拍了一部电影,跟这个角色生活很长时间,他有时候很难从那个角色里面出来。我觉得可能写小说也是一样,有时候很快就出来了,有时候你进入到那个角色里面,可能一年两年,好几年都出不来,是在经历不同的人生。觉得这个可能是写小说的一个好处吧。

人物专访 2022-07-08

扎西青朋:纪录中发现“闪光”照亮人心

你的纪录片一个在小众范围的题材,要在一个大的语境底下,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和角度,让全球的人能够接受。

人物专访 2022-07-07

牛麦泽仁:邮路就是我的人生路

牛麦泽仁,男,藏族,中共党员,1962年8月出生,德格县邮政局乡邮员。16岁那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邮包,从此便与雪域高原乡村邮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物专访 2022-07-06

尕玛西周:做音乐的追梦人 当别人的圆梦者

从追梦到筑梦,我用了20年时间。这20年,我始终心怀感恩,用自己的付出和坚持改变着自己,同时也努力改变着身边许多怀揣梦想的人。

人物专访 2022-07-05

岳南旺:匠心传承藏式家装

岳南旺说:“藏式家装在古时候就有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影子,何况是今天民族大团结的时代。如何让藏式家装更有地域特色,更有时代气息,更能服务于当下,这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做好的事。”

人物专访 2022-06-27

寻味藏北:酥油是牧民离不开的食品之宝

酥油是藏北牧民生活中的宝中之宝,食品之精华,人们离不开它。这种似黄油的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

人物专访 2022-06-24

交巴加布:民族文化记忆的守望者

面对荣誉,交巴加布很平靜,他认为传承好唐卡绘画技艺,是更为重要的事。

人物专访 2022-06-23

拉巴扎西:起舞便是诉说

我更宁愿把他当做个体区域的发声者。透过他我能清晰看见年轻的藏族艺术家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大浪淘沙中,达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人物专访 2022-06-21

居·索南多杰:藏族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初心坚守

居·索南多杰老师,多年来致力于藏族古董的收藏和研究、藏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他是民间文化、植物及野生动物与鬼神文化关系研究者,他也是古董收藏家,他还是果洛民俗博物馆开创者、米拉子子生态文化联合创始人。集光环于一身的他,二十几载春秋始终坚守着一个不变的初心,虔诚地传播着那些将被遗忘的藏族传统文化。

人物专访 2022-06-20

巴登尼玛:教育是人不断提升智慧的生命过程

其首部专著《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于2000年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曾应邀多次前往挪威、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世界高等学府访问和讲学。文章围绕巴登尼玛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了专访。

人物专访 2022-06-20

斯塔多吉:双重使命,传承人和研究

“我希望自己能将‘格萨尔’史诗传承下去,也能够让格萨尔的研究更加深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斯塔多吉说。

人物专访 2022-06-14

美多:诲人不倦换来声声“老师妈妈”

教书育人不就是盼着他们有出息嘛!”美多享受着给祖国的“花朵”充当绿叶的过程,并乐此不疲。

人物专访 2022-06-10

央金拉姆:开眼神术誉天下

央金拉姆是20世纪藏医领域负有盛名的女藏医,在那个女人只干家务的年代,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毕生的努力,成为一名在开眼、妇科治疗领域影响很高的著名医师,为新一代女性医生的出现和女性医疗队伍的蓬勃壮大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如今的自治区藏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的妇幼科室有数量较多的女性医生和护士,藏族、珞巴、门巴、回族出身的女性医护人员占全院员工的42%,这为未来藏医妇、幼医护队伍之不断壮大将起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物专访 2022-06-09

次仁云丹:维和军医的“三枚勋章”

脸上被护目镜勒出的疤痕、骨折后一直未痊愈的左手以及联合国授予的“和平勋章”,藏族军医次仁云丹将它们视为维和期间收获的“三枚勋章”。

人物专访 2022-05-30

西合道:鸟归来,一位藏族老人的守望

守候半生盼鸟归。这位在尕海湖畔见证候鸟命运变迁的老人说:“把鸟保护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人物专访 2022-05-27

保数芬:高原之外遇见海的精彩

随着西藏在缩小发展差距的道路上奋力奔跑,越来越多西藏籍大学生选择区外就业。保数芬是其中之一,她走出“地球第三极”,在高原之外遇见了海的精彩。

人物专访 2022-05-26

多吉才让:我很幸运,有一个好老师

他所有努力已经有了成效,多吉才让成了一名勤奋好学的大学生。

人物专访 2022-05-24

藏人之友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