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边嘉措:新世纪藏文化何去何从

    2001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格萨(斯)尔》千周年纪念列入参与项目的提案获得通过,馐侵泄诒窘齑蠡嵘衔ㄒ槐徽搅腥肓瞎炭莆奈雷橹斡氲南钅俊?许多藏

    专访 2007-12-29

  • 扎西达娃:站在人类的高地

    问:有评论认为,您怀着鲁迅式深沉的爱,在小说中表达了对母族的深远的忧虑,这种忧虑或者焦虑,在您的散文中也有所体现。正如您在《夏日辉煌》中所说的:“我的笔能够写出一个民族的历程和

    专访 2007-12-29

  • 采访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翟永明

    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左三)在白夜酒吧与旺秀才丹、马原等合影 采访人:旺秀才丹(藏族诗人,藏人文化网总监) 被采访人:翟永明(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成都“白夜酒吧”老板) 旺秀才

    专访 2007-12-29

  • 完玛央金专访

    近日,笔者采访了西部著名藏族诗人完玛央金,谈了些与文学有关的话题。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扎西才让(以下简称为“扎”):你作为一名西部有名的藏族女诗人,必然对诗歌,特别是现当代白

    专访 2007-12-29

  • 走遍藏区体验神圣 ——藏族诗人才旺瑙乳访谈

    藏族诗人才旺瑙乳的诗灵秀空寂,充盈着饱满的宗教情怀。在他先锋的姿态中有着坚实的民族传统和血质,在司空见惯的现实中细腻地展示神性。他诗的深刻并非刻意追求,而是在平凡生活中随

    特写 2007-12-29

  • 镜中人生镜中缘——白玛娜珍访谈

      谭斯颖:几岁开始喜欢读书?读过哪些书?哪些作家、哪类作品对你影响最深?  白玛娜珍:我上学那会儿,作业很少,有很多时间玩儿和读自己喜欢的书。有一次老师讲的“小石头”的故事令我着

    专访 2007-12-29

  • 阿来的文学与生活

    我和阿来是20来年的朋友了,平常彼此都很随便,他的创作经历中充满了智慧,与他对话是件很愉快的事。他眼下既要搞创作,又要管理(《科幻》世界)杂志的日常事务,同时又兼职一个全国性文化集

    专访 2007-12-29

  • "杂草"丛生的圆形跑道——访著名藏族作家色波

    索朗仁称(以下简称“索朗”):色波先生,八十年代你是有名的前卫作家,喜欢你的作品的读者不少,我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遗憾的是差不多快有十年没看过你的小说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长时间

    专访 2007-12-29

  • 马丽华:西藏是中国文学的边锋

     进藏30年,马丽华骑马走遍了青藏高原,体验深厚的藏族文化。 《西藏文学》引领过文学思潮 新京报:除了作家和西藏文化工作者的身份,上个世纪80年代你还曾担任《西藏文学》的主力编

    专访 2007-12-29

  • 贺中:拉萨守望者

    ——文/徐琳玲诗人贺中 诗人贺中,身材高高大大,一条汉子。 每次见到贺中,都见他呼朋唤友,满座高朋。桌子上摆开几十瓶“百威”啤酒,早年的习惯是一字溜的白酒。夜夜笙歌,纵酒狂欢——

    专访 2007-12-29

  • 一直在走的理由

    《藏地牛皮书》的作者。本名王斌,"一直"是笔名,工作室叫"通道"。 1967年生于青海。1~4岁长于陕西。其后在西宁生活完整的16年。19岁赴西安美院进修一年。1987年入江汉大学美

    专访 2007-12-29

  •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访谈

    右上图: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右)与藏人文化网主编才旺瑙乳合影   提起雷达,除了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外,听到的更多的还是"中国文坛第一评"的赞誉。  雷达还有很多头衔--中

    专访 2007-12-29

  • “双语作家是藏汉语言之间的桥梁”

    觉乃•云才让从西宁来兰,他的工作地在成都,这次他去西宁是为了领取“章恰尔文学奖”。之后,他来到藏人文化网。于是有了这次愉快的采访。 藏人文化网:觉乃•云才让啦,扎

    专访 2007-12-29

  • 固守心中圣地的海南文联主席多杰才让

    流光溢彩、车水马龙……大都市的繁华与魅力,让多少人梦寐以求。但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面色黝黑的藏族汉子恰嘎•多杰才让,放弃了多次留在北京、留在省城的机会,固守着心中的那块

    特写 2007-12-29

  • 纳布·尕藏:藏语通俗文学的奠基者

    纳布·尕藏 从无到有,象一条射线从端点不断发展,继而成就一个门类。谁也不会否认这是纳布•尕藏给予藏语当代文学的一大贡献。 最近因为一则报道,我与纳布•尕藏接触。

    特写 2007-12-29

  • 土登坚参:说唱世上最长的史诗

      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有一个“话说”,藏族老人土登坚参的故事也不例外。  话说第一次听到格萨尔王的故事时,土登还是个13岁的小喇嘛。在布达拉宫附近的一座佛堂内,他看见身穿华丽

    特写 2007-12-29

  • 阿来:我在思考,读者却要猎奇

    《空山2》快面世之前,传来了阿来辞去《科幻世界》社长职务、专事写作的消息。从一个中专毕业的乡村教师到作家,到杂志社老总,再回归作家身份,阿来一次次的转变总是出人意料。这一次,阿

    专访 2007-12-29

  • 白玛娜珍:保持敬畏善待一切

      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文心的引荐下,我们去藏族著名女作家白玛娜珍家做客。  走进拉萨北郊娘热乡一所宅院,迎接我们的是三只巨大的藏獒,它们的叫声让我们胆怯。此时门

    特写 2007-12-29

  • 甘南文坛三十六天罡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南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有目共睹,而今已在甘肃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确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曾计划将甘南州用汉语写作的作家和诗人的创作

    其他 2007-12-29

  • 近年来甘南汉语诗歌一瞥

    我写这篇短文,没有什么重要的目的。我的初衷,是想对我州近年来汉语诗歌的创作做个粗线条的勾勒,并简要地将新诗创作者们所取得的成绩,向尚且关心着甘南汉语诗歌创作的读者们予以介

    特写 2007-12-29

  • 扎西才让诗歌系列评论

    扎西才让,又名杨小贤,藏族,1972年生,甘肃甘南人。199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2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获“诗神杯”全国诗歌奖

    评论 2007-12-29

  • 浅析甘肃少数民族作家写作中的文化自觉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所以人类学家这样去定义族群,“族群是人们在交往互动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或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①同

    评论 2007-12-29

  • 梅卓:依托藏民族文化走写作人生

    梅卓  12月18日,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文联在西宁联合举办了藏族女作家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这是十年来,梅卓的第一次作品讨论会。会上,来自青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作家

    专访 2007-12-29

  • 杜娟诗歌:一种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近年来,杜娟在《诗刊》、《西藏文学》、《飞天》、《甘肃日报》、《星星》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业已成为甘肃省颇有声名的女性诗人。甘肃著名文学评论家马步升评价杜娟及她

    专访 2007-12-28

  • 白玛娜珍随笔选

      满溢的月光 一 整整一个月,在“萨嘎达瓦”香柏燃起的桑烟中,弥漫着唯一的,拉萨的气息。 萨嘎达瓦,是人们纪念佛祖成道、觉悟和圆寂的“佛月”。据说佛

    随笔 2007-12-28

  • 端智嘉散文二章

    小 路 ——文/端智嘉 翻译/德吉草 在我心中情感的岩壁上,记忆曾铭刻下一幅永不褪色的图画。纵使岁月匆匆

    散文 2007-12-28

  • 喜欢在秋的季节里天马行空

    时间似乎太短暂,短暂得连呼吸都没来得及就已经走下飞机,来到了成都平原,提着行李,恍惚提着满满的遗憾,我回头,望见的却是满目的云雾…… 高原的九月,鹰不再高飞,天空却格外的高远,碧空

    随笔 2007-12-26

  • 王小忠散文:行走在高原

    《行走在高原》1、回望南门楼 两年前,一个淫雨绵绵的秋后,我一个人牵着马穿过古老的洮州城门。滴答的小雨和咔哒的马蹄声使我产生了一种深深地无法言明的忧虑。“南

    散文 2007-12-26

  • 王小忠:甘南草原(组诗)

    ◎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我们说些什么 就可以消除心底淤疾 我们随时都可能消逝 生命中的小红马依然驰过辽广原野    黄昏给我们带来久违的回忆 在甘南草原,请你相信我对爱的

    诗歌 2007-12-26

  • 德乾恒美诗歌选

    □冬日青海湖畔——日记本(组诗)1企盼青海湖如同亿万年前古海鱼族对陆地的渴望梦的太久遂成为一种思想一种灵魂疼痛的隐叫腐朽关节互错时的作响一如笔直的柏油路通向鸟儿的天堂内心一

    诗歌 2007-12-26

经典文库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