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藏人文化网图片资料)

  万玛才旦,1969年12月生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学硕士。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自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其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大师在西藏》等书已陆续出版。2002年开始电影编导工作,其处女作《静静的玛尼石》在2005年举行的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上,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在《色,戒》、《投名状》、《集结号》等大片交替上映吸引全国观众眼球的时候,有这样一条影讯可能会被影迷忽略:由万玛才旦执导的影片《寻找智美更登》,经过54天的拍摄,近日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封镜。

  万玛才旦是谁?《寻找智美更登》是哪种风格的电影?恐怕一般的影迷回答不上来。但说起他执导的《静静的玛尼石》,不少观众会留有印象,因为它曾获2005年度的金鸡奖,央视影视频道在今年10月3日也曾播出这部电影。

  说到万玛才旦,就得提到电影界的一个崭新名词——“贾樟柯群体”:以《小武》为标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贾樟柯、王超、李扬、朱文、李玉、韩杰、万玛才旦等第五代之后的导演,引人注目地登上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舞台。这个以贾樟柯为代表的青年电影人群体,在对现实和电影的理解上,在电影美学的追求上,以自己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电影创作实践,证明中国电影的确还有新的空间,还有新的可能。

《静静的玛尼石》海报(藏人文化网图片资料)

  《静静的玛尼石》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部由藏族导演执导的本土电影,也是第一部反映藏族当代现实生活的故事影片。它采用实景拍摄、藏语对白,剧中人物全部由藏族非职业演员出演,原汁原味还原西藏,全景式展现了这个神秘高原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而《寻找智美更登》沿用了他所擅长的清新、质朴、简洁的记录影像风格。

  就此,12月22日晚上9时,记者在万玛才旦下榻的宾馆,采访了这位“贾樟柯群体”中声誉日隆的青年导演。

记者:先说说你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

万玛才旦:《寻找智美更登》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片中有不同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人对待爱情的差异性上;同时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一条与电影有关的线索贯穿始终。全片讲述了一个电影摄制组去藏区寻找将要拍摄的一部影片中扮演王子智美更登的演员的过程。为寻找一位合适角色的演员,他们走访了许多跟藏戏有关的村庄、寺院、藏剧团,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随着寻找演员的过程徐徐展开:随摄制组一起来藏区的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这段凄美而没有结果的爱情经历最终使老板重新面对生活,立志走上了经商之路;作为智美更登妃子曼达桑姆的扮演者而与摄制组同行的神秘蒙面女孩聆听着这段爱情故事的同时,寻找到了爱情的真谛,平静地与男朋友分手了。而整个故事就穿插在寻找智美更登的旅途中,穿插在智美更登与曼达桑姆之间的那段古老的爱情传说之中。

记者:《寻找智美更登》什么时候能和观众见面?

万玛才旦: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举行该片的首映式。

记者:你曾写过多年的小说,读你的小说与看你的电影觉得差别挺大。小说写激情、浪漫,而电影写实、克制。你认为你的电影与小说这两种手段运用起来有什么不同?

万玛才旦:骨子里有一种东西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呈现方式上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了。写小说显得比较自由,比较方便,但电影可能会受到很多物质条件的限制。我很希望像写小说那样来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记者:你小说的功底在《静静的玛尼石》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这部片子有真情实感,有话要说,但是在观众看到差不多一半时,心里也会有疑虑: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好像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似的,直到小喇嘛要带电视机与 VCD进寺庙,才出现了我们通常说的叙事冲突。你是怎么考虑的 ?

万玛才旦:这个片子里面我刻意地淡化了那种表面的冲突,但它还是有那种内部的张力和内部的冲突的,每个情节点看起来比较散漫,但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在那些日常的、琐碎的描述底下,蕴含了藏文化许多本质的东西,比如藏族人对生命、对死亡的基本看法。比如里面有一句台词:“生命像风中的残烛,财富如草间的露珠。”就是藏人对于生命无常的一个基本的表述。比如山上刻石老人的去世和村里一个小孩的出世,这其中就有一种轮回的观念在里面,虽然在影片的叙事时间上是倒着的,但在实际时间上却是顺着的。所以从整体上看,我觉得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在里面。可以说这部片子有较强的记实风格,这是我特意要求的结果,尽管它是一部完全虚构的剧情片。

记者:你觉得这样比较自然?

万玛才旦:对,我觉得一部电影的呈现和它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文汇报报道《静静的玛尼石》在藏区的观影人次超过80万,这其中的大多数看的是露天电影,因为一些牧区没有影院。是这样吗?

万玛才旦:对,在草地上露天放。流动放映车,35MM胶片。银幕插在草地的空地上,银幕的正面反面都坐满了人。人们用新奇的目光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个场面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感人。今年10月3日,《静静的玛尼石》曾在电影频道播出,应该有许多观众有印象。

记者:他们反应如何?是不是觉得表现了他们的生活?

万玛才旦:他们觉得亲切得一如自己的生活。正因为太像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所以有些人也说没什么意思。可能有一些观众希望看到明显的冲突吧!人们希望他们的生活不是像现在这样,而是接近神话想像才好,这其实是各个民族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想法。

记者:你是否考虑过以后拍一些比较热闹的,比较能吸引他们的影片呢?

万玛才旦:看情况而定吧,我觉得靠热闹吸引观众不是一个好方法。

记者:你下一部的影视作品会是什么题材?

万玛才旦:应该是一部纪录片。200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七百余个纪录片制作方案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最后专家和评委选出26个《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进行推介,我的纪录片方案《去拉萨的路上》也在其中。《去拉萨的路上》纪录片制作方案吸引了多家制作机构的关注,NHK(日本国家广播公司)对此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正在洽谈之中。这部纪录片预计会在2008年四五月间进行拍摄。《去拉萨的路上》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三位年轻的藏族画家、诗人、音乐人结伴去拉萨朝圣。他们的路线为青藏铁路,即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铁路线。他们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不借助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他们要在旅途中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个人感受各自创作一部作品。

记者:近几年迅速兴旺起来的是中国商业电影,拍商业片、拍大片,以电影谋求高额利润似乎成为一种强势力量,独立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万玛才旦:除了商业电影,还有没有别的电影能够存活,还有没有电影探索和实践的多样性?能不能有一批导演,不进入商业片制作的序列,为严肃的电影开拓出一块足够的空间,答案是肯定的——这当然很难,但总得有人去做去坚持。这条道路艰险如一位诗人朋友所说:有如此之多的梦想电影、热爱电影、献身电影的人,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扪心问一问自己:电影的秘密的、珍贵的、痛的神经,难道真的无以抚摸吗?

记者:先说说你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

万玛才旦:《寻找智美更登》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片中有不同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人对待爱情的差异性上;同时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一条与电影有关的线索贯穿始终。全片讲述了一个电影摄制组去藏区寻找将要拍摄的一部影片中扮演王子智美更登的演员的过程。为寻找一位合适角色的演员,他们走访了许多跟藏戏有关的村庄、寺院、藏剧团,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随着寻找演员的过程徐徐展开:随摄制组一起来藏区的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这段凄美而没有结果的爱情经历最终使老板重新面对生活,立志走上了经商之路;作为智美更登妃子曼达桑姆的扮演者而与摄制组同行的神秘蒙面女孩聆听着这段爱情故事的同时,寻找到了爱情的真谛,平静地与男朋友分手了。而整个故事就穿插在寻找智美更登的旅途中,穿插在智美更登与曼达桑姆之间的那段古老的爱情传说之中。

记者:《寻找智美更登》什么时候能和观众见面?

万玛才旦: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举行该片的首映式。

记者:你曾写过多年的小说,读你的小说与看你的电影觉得差别挺大。小说写激情、浪漫,而电影写实、克制。你认为你的电影与小说这两种手段运用起来有什么不同?

万玛才旦:骨子里有一种东西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呈现方式上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了。写小说显得比较自由,比较方便,但电影可能会受到很多物质条件的限制。我很希望像写小说那样来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记者:你小说的功底在《静静的玛尼石》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这部片子有真情实感,有话要说,但是在观众看到差不多一半时,心里也会有疑虑: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好像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似的,直到小喇嘛要带电视机与 VCD进寺庙,才出现了我们通常说的叙事冲突。你是怎么考虑的 ?

万玛才旦:这个片子里面我刻意地淡化了那种表面的冲突,但它还是有那种内部的张力和内部的冲突的,每个情节点看起来比较散漫,但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在那些日常的、琐碎的描述底下,蕴含了藏文化许多本质的东西,比如藏族人对生命、对死亡的基本看法。比如里面有一句台词:“生命像风中的残烛,财富如草间的露珠。”就是藏人对于生命无常的一个基本的表述。比如山上刻石老人的去世和村里一个小孩的出世,这其中就有一种轮回的观念在里面,虽然在影片的叙事时间上是倒着的,但在实际时间上却是顺着的。所以从整体上看,我觉得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在里面。可以说这部片子有较强的记实风格,这是我特意要求的结果,尽管它是一部完全虚构的剧情片。

记者:你觉得这样比较自然?

万玛才旦:对,我觉得一部电影的呈现和它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文汇报报道《静静的玛尼石》在藏区的观影人次超过80万,这其中的大多数看的是露天电影,因为一些牧区没有影院。是这样吗?

万玛才旦:对,在草地上露天放。流动放映车,35MM胶片。银幕插在草地的空地上,银幕的正面反面都坐满了人。人们用新奇的目光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个场面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感人。今年10月3日,《静静的玛尼石》曾在电影频道播出,应该有许多观众有印象。

记者:他们反应如何?是不是觉得表现了他们的生活?

万玛才旦:他们觉得亲切得一如自己的生活。正因为太像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所以有些人也说没什么意思。可能有一些观众希望看到明显的冲突吧!人们希望他们的生活不是像现在这样,而是接近神话想像才好,这其实是各个民族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想法。

记者:你是否考虑过以后拍一些比较热闹的,比较能吸引他们的影片呢?

万玛才旦:看情况而定吧,我觉得靠热闹吸引观众不是一个好方法。

记者:你下一部的影视作品会是什么题材?

万玛才旦:应该是一部纪录片。200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七百余个纪录片制作方案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最后专家和评委选出26个《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进行推介,我的纪录片方案《去拉萨的路上》也在其中。《去拉萨的路上》纪录片制作方案吸引了多家制作机构的关注,NHK(日本国家广播公司)对此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正在洽谈之中。这部纪录片预计会在2008年四五月间进行拍摄。《去拉萨的路上》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三位年轻的藏族画家、诗人、音乐人结伴去拉萨朝圣。他们的路线为青藏铁路,即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铁路线。他们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不借助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他们要在旅途中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个人感受各自创作一部作品。

记者:近几年迅速兴旺起来的是中国商业电影,拍商业片、拍大片,以电影谋求高额利润似乎成为一种强势力量,独立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万玛才旦:除了商业电影,还有没有别的电影能够存活,还有没有电影探索和实践的多样性?能不能有一批导演,不进入商业片制作的序列,为严肃的电影开拓出一块足够的空间,答案是肯定的——这当然很难,但总得有人去做去坚持。这条道路艰险如一位诗人朋友所说:有如此之多的梦想电影、热爱电影、献身电影的人,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扪心问一问自己:电影的秘密的、珍贵的、痛的神经,难道真的无以抚摸吗?

记者:先说说你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

万玛才旦:《寻找智美更登》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片中有不同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人对待爱情的差异性上;同时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一条与电影有关的线索贯穿始终。全片讲述了一个电影摄制组去藏区寻找将要拍摄的一部影片中扮演王子智美更登的演员的过程。为寻找一位合适角色的演员,他们走访了许多跟藏戏有关的村庄、寺院、藏剧团,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随着寻找演员的过程徐徐展开:随摄制组一起来藏区的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这段凄美而没有结果的爱情经历最终使老板重新面对生活,立志走上了经商之路;作为智美更登妃子曼达桑姆的扮演者而与摄制组同行的神秘蒙面女孩聆听着这段爱情故事的同时,寻找到了爱情的真谛,平静地与男朋友分手了。而整个故事就穿插在寻找智美更登的旅途中,穿插在智美更登与曼达桑姆之间的那段古老的爱情传说之中。

记者:《寻找智美更登》什么时候能和观众见面?

万玛才旦: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举行该片的首映式。

记者:你曾写过多年的小说,读你的小说与看你的电影觉得差别挺大。小说写激情、浪漫,而电影写实、克制。你认为你的电影与小说这两种手段运用起来有什么不同?

万玛才旦:骨子里有一种东西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呈现方式上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了。写小说显得比较自由,比较方便,但电影可能会受到很多物质条件的限制。我很希望像写小说那样来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记者:你小说的功底在《静静的玛尼石》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这部片子有真情实感,有话要说,但是在观众看到差不多一半时,心里也会有疑虑: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好像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似的,直到小喇嘛要带电视机与 VCD进寺庙,才出现了我们通常说的叙事冲突。你是怎么考虑的 ?

万玛才旦:这个片子里面我刻意地淡化了那种表面的冲突,但它还是有那种内部的张力和内部的冲突的,每个情节点看起来比较散漫,但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在那些日常的、琐碎的描述底下,蕴含了藏文化许多本质的东西,比如藏族人对生命、对死亡的基本看法。比如里面有一句台词:“生命像风中的残烛,财富如草间的露珠。”就是藏人对于生命无常的一个基本的表述。比如山上刻石老人的去世和村里一个小孩的出世,这其中就有一种轮回的观念在里面,虽然在影片的叙事时间上是倒着的,但在实际时间上却是顺着的。所以从整体上看,我觉得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在里面。可以说这部片子有较强的记实风格,这是我特意要求的结果,尽管它是一部完全虚构的剧情片。

记者:你觉得这样比较自然?

万玛才旦:对,我觉得一部电影的呈现和它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文汇报报道《静静的玛尼石》在藏区的观影人次超过80万,这其中的大多数看的是露天电影,因为一些牧区没有影院。是这样吗?

万玛才旦:对,在草地上露天放。流动放映车,35MM胶片。银幕插在草地的空地上,银幕的正面反面都坐满了人。人们用新奇的目光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个场面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感人。今年10月3日,《静静的玛尼石》曾在电影频道播出,应该有许多观众有印象。

记者:他们反应如何?是不是觉得表现了他们的生活?

万玛才旦:他们觉得亲切得一如自己的生活。正因为太像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所以有些人也说没什么意思。可能有一些观众希望看到明显的冲突吧!人们希望他们的生活不是像现在这样,而是接近神话想像才好,这其实是各个民族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想法。

记者:你是否考虑过以后拍一些比较热闹的,比较能吸引他们的影片呢?

万玛才旦:看情况而定吧,我觉得靠热闹吸引观众不是一个好方法。

记者:你下一部的影视作品会是什么题材?

万玛才旦:应该是一部纪录片。200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七百余个纪录片制作方案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最后专家和评委选出26个《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进行推介,我的纪录片方案《去拉萨的路上》也在其中。《去拉萨的路上》纪录片制作方案吸引了多家制作机构的关注,NHK(日本国家广播公司)对此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正在洽谈之中。这部纪录片预计会在2008年四五月间进行拍摄。《去拉萨的路上》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三位年轻的藏族画家、诗人、音乐人结伴去拉萨朝圣。他们的路线为青藏铁路,即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铁路线。他们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不借助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他们要在旅途中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个人感受各自创作一部作品。

记者:近几年迅速兴旺起来的是中国商业电影,拍商业片、拍大片,以电影谋求高额利润似乎成为一种强势力量,独立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万玛才旦:除了商业电影,还有没有别的电影能够存活,还有没有电影探索和实践的多样性?能不能有一批导演,不进入商业片制作的序列,为严肃的电影开拓出一块足够的空间,答案是肯定的——这当然很难,但总得有人去做去坚持。这条道路艰险如一位诗人朋友所说:有如此之多的梦想电影、热爱电影、献身电影的人,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扪心问一问自己:电影的秘密的、珍贵的、痛的神经,难道真的无以抚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