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暂行条例

    (2008年2月14日修订)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体现

    专题 2008-02-29

  • 2007: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回眸2007年的少数民族文学,没有引人眼球的事件、喧于众口的话题、横空出世的人物,但是在沉静的守望中有着不动声色的暗涌,如同平稳又坚定的河水向前流走,不时激起绚丽的浪花,给人以惊喜

    评论 2008-02-29

  • 比如丹增,从雪域到高原

       比如,在这里不是介词,而是一个地名——丹增的家乡。比如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与“天湖”纳木错相距不远,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传》在此代代相传。也许就因为

    特写 2008-02-29

  • 冬去春来的十四行(系列组诗)

    冬去春来的十四行(系列组诗) (一) 十年,或者一日 风都以不变的姿势 仔细抽打着 四季的每一根肋骨 惟有暮色,依旧 以喑哑覆压大地 而四野之外 谁才是真正的圆心 冬去春来 记忆解

    诗歌 2008-01-29

  • 完玛央金诗歌四章

    《女孩》那座山的背后 有一片帐房那顶帐房的火塘边是披着黑发的慈爱温暖的阿妈 女孩冻裂的双脚曾在阿妈怀里暖暖的捂着女孩脏脏的小手细细地被阿妈洗过 阿妈准备了一眼清泉为女孩

    诗歌 2008-01-29

  • 王志国(洛桑尼玛)诗歌新作

    ◎叙述一枚锈蚀的法器 水推磨,风念经 一枚锈蚀的古老法器 铭记一个王朝寂灭的咒语和神谕 在远离红尘三千米的雪域高原 我的头顶除了澄澈的天空 什么都没有 在神秘的寺院里,在跪

    诗歌 2008-01-29

  • 嘎代才让访谈:或者是你,或者是我

    采访者:镭言(诗人、作家,画家)被访者:嘎代才让(藏族诗人、编辑,记者)时间:2005年12月19日地点:北京——兰州 镭言:嘎代才让你好,在你的诗歌创作中,我时常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泥土深处的歌唱的声

    专访 2008-01-29

  • 马步升随笔:走甘南

    一、阿信的羊   甘南的草地连绵起伏,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草地上最显眼的植物是格桑花,最活跃的动物是羊。   在饭桌上,一人恍然大悟地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甘

    随笔 2008-01-29

  • 白马娜珍随笔:再见父母

    2008年初冬,蓉城的飞雪像我童年记忆里绽满枝头的银杏花,沾湿了我思念的旅途。迎着这场蓉城人传说30年不遇的雪,我带着爱子丹拉终于又见到了小城深处的父母。这时,古老的蓉城早已失去昔日

    随笔 2008-01-28

  • 玲子诗歌(十首)

    ◎ 短诗一组 《无题》 优雅的火车 会不会

    诗歌 2008-01-25

  • 访《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作者冯玉雷

    访《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作者冯玉雷

    专访 2008-01-24

  • 牧风:我的情感与思想植根于故土

    (牧风近照 李城摄)牧风(赵凌宏),藏族,甘肃临潭人,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星星诗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诗刊》《诗神》《飞天》《甘肃日报》《教师报》《人民之声报》等报刊

    专访 2008-01-18

  • 马步升:使笔如刀的西部“文侠”

    (马步升近照 刚杰·索木东摄于尕海) 马步升,生于1963年,甘肃合水人。著有小说、散文和学术论著约四百万言,获中国人口文化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草原文学奖、甘肃德艺双馨文艺家

    专访 2008-01-18

  • 徐兆寿:公众要“性福”,总得有人做些什么……

    (徐兆寿近照 刚杰·索木东摄) 徐兆寿,60年代末生,现任教于西北师大。2002年,出版“中国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非常日记》(敦煌文艺出版社),曾一度受到批评,并引起国内教育界对青少年性教

    专访 2008-01-18

  • 古马:我的诗歌是我的心灵史

    (古马在华锐 刚杰·索木东摄)古马(1966——) ,甘肃武威人,当代诗人。1986年开始写诗,1997年参加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2006年出席第五届中国青年作家评论家论坛。曾获甘肃省第四次

    专访 2008-01-18

  • 阿来短篇小说三章

    老房子 老房子的三十根柱脚在短暂的夏天散发着甘甜的朽腐味,地板上满是过去日子的灰烬。墙角长满白伞黑柄的菌子。晚上,风穿行于宽大的带雕花木栏杆的走廊上,呜呜作响。听

    小说 2008-01-09

  • 白玛娜珍诗歌选

    美丽的翅膀我垂下门帘让你的气息久久不散无论雨季怎样潮汐不定无论你怎样变幻看我的眼睛总有一段粉色记忆让我的生命延续不停多少浮肿的日子我的情感像水堆积在心底都被你化作温柔的

    诗歌 2008-01-09

  • 梅卓短篇小说选

    出家人 (一)   曲桑已记不清搬到夏窝子有多长时间了,他眯着那双细长的眼睛,瞅着自家的黑牛毛帐篷。帐篷的门帘紧闭着。就在刚才,父母亲让儿子到帐篷外面等着,他们满脸肃穆,似

    小说 2008-01-09

  • 李志勇随笔

    《皇帝》一天早上,一个小太监添茶时不小心将水洒在了皇帝的书上,皇帝骂这个太监太笨,让他滚回家去。这个太监立刻就倒在地上,蜷起身子,像只皮球一样,滚出了皇宫,并且一直就这样滚到了千里之

    随笔 2008-01-09

  • 李志勇诗歌

    《某天》当地球来到禁止它来到的地方风变得很大,看不到动物夜里,城市远远地亮着几点稀疏的寒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忍受着寒冷,当地球在禁止它来到的地方里转动得越来越慢,人们仍努力着

    诗歌 2008-01-09

  • 德吉梅朵加拿大旅居随笔

    心情小语 今夜,也许是因为午后突降的一场暴雨,也许是因为挚友家那朵羞红的海棠,让我心里却生出一丝温柔。此刻,我静静的坐在窗前,晚风吹过,初春的夜便轻轻将我揽进它温柔的怀里……

    随笔 2008-01-08

  • 牧风散文诗:洮州大写意

    烟雨洮州 整个城乡都浸润在夏日的细雨缠绵中。 我透过五月的雨幕,用记忆翻捡着往日的故事。悠悠洮水,一泻千里,这条与洮州息息相关的河流,常常让我从庸俗和昏钝中清新过来

    诗歌 2008-01-03

  • 平措扎西:风筝,岁月和往事

    那天,街上突然刮起了一股旋风,扬起一阵赭色尘埃,行人都不约而同地个个面朝西方避风。不远处,一个放风筝的小男孩望着头顶断了线往更高处飘飞的风筝喊道:“加列列恰(风筝线断了)。”街上的行

    小说 2008-01-03

  • 阿来:心中的尘埃依旧

      在初读《尘埃落定》的时候,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个“傻子”,他的思想、行为、语言简单得像高远天空中的一只鸟,只剩下流动的线条了,而“学识渊博”的“聪明人”在“傻子”面前,就是

    专访 2007-12-29

  • 阿来:通往可能之路

      我与阿来一起喝酒的时候不少,酒桌上打趣胡闹,生活里嬉笑怒骂。应一共同的朋友约请,我们专门为此谈了两次有关文学的话题,主要涉及到阿来的创作,由我做最后的整理,以至于弄成目前这个

    专访 2007-12-29

  • 我的过去如同梦境,全似幻想

    旺秀才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副编审,藏人文化网总监,著名诗人 嘎代才让,原青海日报文化专刊部记者、编辑,先锋文学论坛“草原部落”发起人,青年诗人 嘎代才让: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

    专访 2007-12-29

  • 色波:遥远的记忆

    2004年11月15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结束的当晚,姚新勇博士便如约来到我家。说来也巧,13日晚,一个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朋友从网上给我传来一篇叫做《西部与小说“叙事

    专访 2007-12-29

  • 我是在苦难中成长的诗歌爱好者——白华英访谈

    很早就读过《雪山泪》,那催人脉搏的昂扬基调、来自藏人内心深处的时代吟唱,即便是跨过了近20个春秋,依然能激起我们体内血液经久不息的涌动。《雪山泪》是我们所熟知的,但她的作者白

    专访 2007-12-29

  • 阿来:给生我养我的土地一个交代

    十年:"尘埃"依旧 《尘埃落定》的问世,给阿来带来太多的荣耀和财富,甚至有评论家预言:《尘埃落定》将使阿来成为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作家。 《尘埃落定》横空出世后的十年

    专访 2007-12-29

  • 加央西热:八年写就"最后的驮队"

    这个季节,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更是西藏文坛的春天。这个春天,西藏文坛诞生了一本厚重的长篇纪实文学--《西藏最后的驮队》。这本书无论是装祯还是内涵在近年西藏的文学创作中都有其

    专访 2007-12-29

经典文库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