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独特的文化景观,以及其在亚欧文化交流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也能从历史性的演化规律中,进一步把握青藏高原在亚欧文化交流中所处的地位。
文化专题 2025-04-15
“嘉贡则楚杰”应该是中原汉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藏地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变异的“中原文化符号”的产物,其象征的是历史上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
文化专题 2025-04-14
深度挖掘和讲好这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故事,对我们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化专题 2025-04-11
这探索和尝试,看似游离和反叛了藏地新浪潮的叙事传统,实则是尝试融通作者电影和类型电影之间的边界,拓宽和更新藏地新浪潮的叙事范式,进而打破观众对于藏地电影的刻板印象。
文化专题 2025-04-11
该仪式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权威,而且促进了族际之间的交流与团结,缓解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紧张氛围,为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国家治理与现代化建设中,挖掘和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治理理念和思维值得重视。
文化专题 2025-04-07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文献和印玺文物,考证了诺门汗印的历史,阐述了清代西藏地方摄政与印章的更替关系,分析了西藏印章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认为此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产物。
文化专题 2025-04-02
从时间线索上看,这一系列的礼乐互动反映了汉藏双方情感交流不断加深的过程,使我们看到礼乐以中和美学之智慧促进不同社会人群的沟通,从共鸣到共情再到互尊互信;在空间结构上,君主厚德被视为礼乐沟通天地万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天下”之差序格局不断向外延伸与拓展,也促成西藏地方对明朝中央主动的向心力。
文化专题 2025-04-01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现已探明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居址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见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功能较为完备的史前大型聚落。
文化专题 2025-03-28
流传于白龙江流域舟曲藏族民间的马头明王驱鬼仪式,作为民众处理灾害的一种选择,是诸多驱鬼仪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仪式过程、文本、祭司构成了这种宗教实践的三个要素。祭司作为仪式的主持者,对于仪式操作、文本的解读和使用具有权威性。仪式过程中的法器、行为,隐含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宗教意义。
文化专题 2025-03-27
该大师之自传篇幅宏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转引了诸多第一手资料并详细记载了康区德格土司与后藏萨迦派俄尔寺之间的供施关系,是研究萨迦派和德格土司交流史的重要传记资料。
文化专题 2025-03-26
噶哇•贝则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为翻译佛经、著书立说、编纂佛经目录和辞书、发展藏文文法和书写字体、藏族文学的发展等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藏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文化专题 2025-03-25
晚唐张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政权被称为璨毗或璨微,与归义军进行通使往来,于阗独立后也通过萨毗地区节度使辖境进入敦煌等地。张氏金山国时期,张承奉曾派兵征讨璨微。此后的曹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残余势力仍然与仲云部族一起占据着鄯善地区。
文化专题 2025-03-20
自吐蕃王朝分裂之后,青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各自为政的藏族部落,“玉树四十族”是青海藏族部落中领地范围较广、兴起历史较长的一个地方系统。
文化专题 2025-03-19
玛隆丹斗水晶殿建筑风格与西藏夏鲁寺大殿风格基本相同。萨迦班智达和帝师八思巴为扶持阔端王和元世祖忽必烈完成对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功业,以及在青藏高原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立交通驿站、进行人口清查等方面,玛隆丹斗水晶殿不仅是一处历史见证的胜迹,同时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文化专题 2025-03-13
2018年10月30日,西宁宏觉寺住持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上发表题为《一带一路上传播的佛学文化》主题发言,后登载于第22期《中华英才》期刊上。
文化专题 2025-03-13
本文从《红史》成书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个人因素以及对后世藏族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有利的修史环境和蔡巴自身的史学素养,促使《红史》新创藏史书写体例,铸就了其在藏族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文化专题 2025-03-13
藏族占卜仪式是藏族传统的巫术文化,具有特殊基本要素和宗教信仰。结合史诗《格萨尔》中的实例对占卜仪式的基本要素巫师、传承方式及装扮和占卜仪式的工具、祭品、语言和动作等进行分析,以此论述藏族占卜仪式的具体形态、特征和社会功能。
文化专题 2025-03-10
肃庄王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是妾妃所生,刚开始封的是汉王,后来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为肃王。他来甘肃先住守在甘州(今张掖),后来才移到了兰州。
文化专题 2025-03-07
如今,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已经成为大美青海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更加趋于平衡,展现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文化专题 2025-03-05
这些由青海当地文人创作的典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后世之人研究清朝至民国时期青海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今人读懂青海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的重要依据。
文化专题 2025-03-04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