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唐画派在乡城的起源

勉唐画派又称“门赤画派”,是藏族唐卡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该画派的创始人是勉拉·顿珠嘉措,他出生于洛扎勉唐(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

文化专题 2019-12-26

色尔坝格萨尔藏寨

甘孜州是格萨尔王传说的发祥地,虽然最集中的地区在德格县,但是其它地区所遗留的城堡、居住建筑、石雕等遗迹,处处体现着格萨尔文化的精神内涵。色达县的色尔坝,是格萨尔王的大将上岭八部首领——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的领地,色尔坝因此得名。将军后裔为纪念自己的祖先,巧妙地利用当地建材,建成一幢幢酷似英雄形象的藏房,构成了色达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化专题 2019-12-25

炉城往事——水井记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古至今都依水聚居,城市的形成也和水源息息相关。我们将依水溯源,进入探寻昔日炉城(康定)的记忆之路。

文化专题 2019-12-24

新龙:英雄格萨尔走过的地方

高耸险峻的山峰,绿意盎然的森林,飞花溅玉的溪流,芳草无边的新龙县拉日马草原,美轮美奂。千百年来,新龙县高山草甸、森林湖泊诉说着英雄格萨尔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神奇故事。

文化专题 2019-12-20

嘉绒地区传统节日“代汝节”

“代汝节”是四川省嘉绒藏区重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作“骀日”,意为“功成圆满之日”,是专门纪念为民除害的英雄阿米格东的节日,也是颂吉祥、庆胜利、祈福运、表思念的重要节日。

文化专题 2019-12-17

象雄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在研读敦煌藏文历史文献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象雄”一词,这恐怕也是关于“象雄”一词最早的书面记载。仅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为例,其中“象雄”出现了7次,时间跨度从公元645年至公元725年,计80年,所涉及的事件包括松赞干布征服象雄、设官治理、反叛、征集料简等。粗读这些材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吐蕃时期,象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实体,但是文书并没有提供象雄的具体地域,其中涉及的较小地名目前也没有完全比定,而且涉及象雄的人名也与常见的藏文有较大的差异。从敦煌藏经洞发现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象雄”有

文化专题 2019-12-16

西藏大圆满

大圆满诞生于西藏的西部,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岗仁波切山附近,是象雄文明的起源,是喜马拉雅文化的核心思想。大圆满思想中吸收了很多古老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神灵崇拜,比如蓝天、太阳和月亮等很多自然物崇拜,以及光的崇拜。她讲述的是人类的本性,宇宙的真相,万物的真理。他不分宗派、不分国界和种族,是全人类的信仰。

文化专题 2019-12-03

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作为一种历史遗存,碉楼却包含了太多的历史之谜。

文化专题 2019-11-18

天祝藜麦香

作词:杨玉鹏 作曲:韩 刚 编曲:小凡 演唱:次仁央宗 伴唱:岗嘎措 格桑措姆

文化专题 2019-11-12

格玛啦藏式地毯:带着浓浓的藏式风格走世界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十三万余名的 藏族人民生活在这里。如果说,用一件物品来展现一个民族的性格,那么一块厚实的,蕴藏着千年藏族传统手艺的,温暖着藏族群众朴实生活的藏式地毯或许会是一个选择。

文化专题 2019-11-07

敦煌博物馆与“劫后余生”的藏文遗书

在近日于敦煌召开的“2019敦煌论坛:‘6-9 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成果展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敦煌市博物馆。

文化专题 2019-11-05

敦煌藏文遗书:从流失海内外到集结出版

近日,在敦煌召开的“2019敦煌论坛:‘6-9 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曾晓红回顾了10余年来海内外散佚敦煌藏文文献的出版历程。

文化专题 2019-11-01

我们在遥望贡嘎 雪豹也在凝望我们

3月14日,西南山地工作室团队核心成员为记者讲述了他们与贡嘎山的动人故事。“当我们在成都遥望贡嘎,雪豹或许也正在凝望成都。”纪录片副导演、画册主笔邹滔如是说。

文化专题 2019-10-31

郎卡杰唐卡的精微与广大

绘画大师朗卡杰,17世纪诞生于炉霍县的查瓦沟朱巴村。关于他的传奇有很多。相传,他曾在草原上酣睡不醒,梦幻中,莲花生大师传授其画艺,因此而被称为“神变画师”;此外,传说他有着极致精微刻画的能力,能在豌豆剖面上刻画出须眉皆具的佛造像,因此又被世人赞誉为 “毫毛画师”。郎卡杰后来出家为僧,一边学佛,一边绘画。他对唐卡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画面中的天空部分施色时,他可以把色彩分出细腻的层次,让天和地衔接完美,因此人们赞誉他为“郎卡杰”意即“装饰天空的画者”。“郎卡杰”的美名影响广泛,以致后人忘记了他的真实姓

文化专题 2019-10-28

“木雅王”迁炉

在《藏人言藏》中,智慧保罗(谢国安)向英国驻打箭炉领事孔贝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查拉地区当时归属于木雅(旧译弭约),木雅一名至今还在,此地在查拉往南约三天路程。那时有个木雅王,有天他出去打猎,在折多关口上打伤了一只鹿,于是朝查拉方向追赶而去。在经过一段又长又累的追逐后,他放弃了猎物,却发现他置身于孔明扎寨的那条美丽的峡谷中。孔明热烈欢迎他,允许他建一座房子(其遗迹就在天主教传教所的后边,至今仍叫“古衙门”),并承认他作为这个地区的首领。”

文化专题 2019-10-24

麦摞子:河湟谷地的田园风景

每到秋季,河湟谷地一块块金黄的麦地逐渐被收割,随之一个个的小摞子像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在地里,形成了一道田园风景。再待些时日,地里的小摞子晒干了,农人们又把这些小摞子拉到场上,集中在一起摞成大摞子,于是,在各家的场上出现一个个像塔状的摞子,在村里又是一道风景。

文化专题 2019-10-18

西藏普兰国际边贸市场:“神秘商品”及其分辨技巧

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的普兰国际边贸市场作为西藏重要的边贸市场之一,主要商品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各类手工艺品和日用品。9月之后,来自中国国内的各类日用品从普兰市场通过强拉山口和斜尔瓦口岸陆续运到印度和尼泊尔,成为当地最紧俏的商品。

文化专题 2019-10-17

西藏普兰国际边贸市场见闻:多元文化汇聚之地(下)

在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的普兰市场里吃上一顿尼泊尔的饭菜,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在普兰的国际市场中大约有5家尼泊尔餐厅,在尼泊尔市场中则更多,约20家左右。另外还有一些普兰群众开的饭店,比如多油村的达瓦就在市场边承租了一间门面,以经营餐饮为主。在市场里,做餐饮的店面有的叫作餐厅,也有的叫茶馆。客人们点甜茶的最多,很少有人在那里点酥油茶。但多数尼泊尔的客商都会自己打酥油茶,这好像是他们在普兰生活必须有的一道程序。

文化专题 2019-10-16

西藏普兰国际边贸市场:多元文化汇聚之地(上)

如果你驱车前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或者在普兰的强拉山口或斜尔瓦口岸从事跨国贸易,那么从海拔约4700米左右的老巴嘎乡一路向下,用不了1个小时的时间,便能来到海拔3800米左右的多油村。再向前,便会看到一片在建的雄伟楼房。那就是即将建成的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位于进入普兰县城的必经之路,孔雀河岸,其坐落的地方就是老普兰县城。

文化专题 2019-10-15

西藏山南文物事业发展成果:历史遗珍绽韶华

西藏山南市作为藏民族和藏文化的发祥地,现存各类文物和遗址、遗迹繁多,文物资源在全区占据重要地位。山南市通过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着力打响“藏源”文化品牌,积极抢救、修复、利用、盘活文物资源,形成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好局面。

文化专题 2019-10-11

藏文注音汉字:另一种形式的汉语文字

在公元8-9世纪的敦煌一带,人们就是这样使用藏文标注汉语拼音来传递文字信息的。刘英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祥柏常年从事敦煌文献研究,他们在敦煌本藏文文书中,如《九九乘法口诀》《千字文》《藏汉对照词汇表》和经书、计算类典籍等书籍中不一而足地发现了以藏文注音作汉语拼音的文字、词汇,甚至用藏文拼写汉语文章的现象。

文化专题 2019-10-10

协荣“仲孜”:西藏非遗文化的“活化石”

2019年的雪顿节,西藏拉萨市曲水县协荣村的“仲孜”表演队又一次来到宗角禄康公园表演协荣“仲孜”,尽管表演时间不长,但其蕴含的喜庆、祝福、吉祥圆满的意义,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

文化专题 2019-10-09

西藏普兰的植物与人们的生活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虽然地处“藏西秘境”,高寒低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接近生命的禁区,但那里却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植物资源。2016年的驻村生活以及后来的调查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接近并了解了这些植物中的一部分。

文化专题 2019-09-29

错高梗舞:古老舞蹈“舞”出新日子

伴随着一阵整齐的鼓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的8位村民开始了梗舞表演。他们的身后是新建成的极具工布地方特色的二层民居,更远处是巍峨耸立的杰青那拉嘎布雪山。

文化专题 2019-09-27

西藏普兰的“神鱼”

“神鱼”的学名叫高原裸鲤,因平时生活在圣湖玛旁雍错中,所以也被称为玛旁雍错鱼,但当地人和游客们更喜欢把这种鱼称为“神鱼”。为何称为“神鱼”,究其原因,普兰县的群众给出了答案。

文化专题 2019-09-25

班玛黑陶上的历史

看到班玛黑陶之后,我一下就想到了西夏黑陶。

文化专题 2019-09-24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旧西藏的噶厦政府

旧西藏的社会等级十分森严,最上层是僧侣,也就是喇嘛,其次是贵族,最下层的是农奴、奴隶。政府官员由地位显赫的僧侣和贵族组成,他们是西藏的统治阶级。农奴和奴隶则是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毫无地位。

文化专题 2019-09-20

藏北故事:5万渔鸥来藏“生儿育女”

错鄂湖是藏北西部色林错的卫星湖。色林错原为西藏第二大咸水湖,因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雪山融化的影响,致使色林错不断长大,面积已达2000多平方公里,一跃而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据科学调查,它是历次造山运动,地层断裂所造成的内湖。

文化专题 2019-09-11

格萨尔王城:崛起的甘孜密码

7月25日,雨后初晴的四川省甘孜县,芳草萋萋,鲜花绽放,鸟语花香,漫步在雅砻湾湿地公园,亲水空间、观景平台、慢行系统……,游客在湿地公园里,可远观皑皑雪山,近赏碧水绿树、湖泊花草,鱼翔浅底,鸳鸯戏水,沁人心脾的美景让人沉醉;与雅砻湾湿地公园毗邻的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正在加紧打磨,森珠达孜王宫、三十员大将寨子、格萨尔文化体验区、格萨尔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建筑已具雏形,呼之欲出,有着“山水环绕,康北之心”美誉的甘孜县9月初将又添一处气势宏伟的文化景观带——格萨尔王城将惊艳亮相,成为圣洁甘孜的城市地标,一座

文化专题 2019-09-09

刚察藏城文化琐记

在刚察的观鱼放生节上,每年都会有刚察大寺的僧人来到沙柳河畔举行诵经仪式。

文化专题 2019-09-05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