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围绕大昭寺而修建,古老的藏式建筑,精美的传统饰品、色彩斑斓的唐卡以及带给人们舌尖盛宴的藏民族美食……各种关于西藏的特色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寻得。
文化专题 2020-11-13
唐代吐蕃墓葬群,是青海省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群,散落在海西州都兰县的热水草原上。这里的墓葬群发现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曾多次遭到过盗墓分子的洗劫,盗取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使吐蕃墓葬群面临着灭顶之灾。
文化专题 2020-11-12
2017年7月,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位兄弟同陪我再次骑摩托车,前往东古拍摄东古古庙遗址。虽说古庙遗址已经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可一种神圣的敬仰之情会自然而生,细细观察那些残墙上的壁画,历经岁月依然精美绝伦。拍摄那些精美的壁画,与壁画、白塔对话远古,恍若千年又一梦,拍完梦醒,再一次震撼我的心灵,别人说,灵魂升华。我认为此刻就是这样的感觉。
文化专题 2020-11-11
尖扎人对于射箭,近乎狂热、痴迷,据说是因古老的一段英雄故事。公元842年,勇士拉隆·贝吉多杰怀藏弓箭,射杀了吐蕃王朝的暴君朗达玛,并将弓箭埋在了尖扎境内,他的英勇事迹在尖扎广为流传,世世代代的尖扎人,因仰慕这位英雄的气概,形成了搭弓引箭、比试射术的传统风俗,并逐渐演变为独特的五彩神箭文化。
文化专题 2020-11-05
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藏缅语族包含17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族源关系。古羌族对藏缅语族中诸多民族的舞蹈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颇为相似。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藏缅语族舞蹈共性特征之一。
文化专题 2020-11-02
藏北高原地质演变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距今2亿年到8000万年是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时代。那时,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海水逐渐向西南方向撤退,陆地不断增生,直到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末白垩纪,藏北才全部脱海变为陆地。
文化专题 2020-10-28
也许是这个原因,岗波圣地是有名的、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僧人苦修之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藏传佛教高僧在此隐世秘修,用一生的时光追寻宗教体验与果位。
文化专题 2020-10-27
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沙鲁里山深处,静静绽放秘藏着一朵祥瑞的千年雪莲。任岁月洪荒,沧海桑田,却依然历久弥新,丰神俊颜。这是集神奇、神秘、神圣为一体的,被誉为横断之心、户外秘境的格聂神山。
文化专题 2020-10-26
“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在2018年11月28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藏药浴在达到“高光”时刻的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广大藏药浴人将在传承中坚守,在创新中前行。
文化专题 2020-10-23
回溯奔子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正是各族人民在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中留下的一桩桩共同团结进步的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奔子栏的手工艺匠人们努力让本民族的文化更具包容性,不断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文化专题 2020-10-22
“网红国道”新219国道途经上察隅,沿途串起16个自然村,这16个像珍珠般串在一起的自然村,村村整洁干净,路两旁、院墙下花草怒放,每户人家的窗台上、小院里种满了鲜花、果树,村民们勤劳好客。而在这16个自然村中,布宗村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文化专题 2020-10-20
自古以来,人们用数不清的诗篇称颂南国的桂林山水和东海之滨的西子湖。殊不知,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藏北高原上,也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而纳木错北岸的圣象天门更是“美景中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专题 2020-10-19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林芝市所辖的一个边境县,享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察隅县“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形成了人文自然景观壮观、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广阔的原始森林,满山的奇花异草,壮丽的雪峰冰川……跟随笔者足迹,感受察隅的秀丽风光。
文化专题 2020-10-16
霍岭大战作为《格》(格萨尔王传简称)中最具代表性的史诗片段,故事情节精美绝伦,人物形象异彩纷呈,其中族群之间的逐鹿场面是其大放光彩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这些族群所涉及
文化专题 2020-10-15
本论文中简要梳理了我整理的甘孜州佛教协会的历史,甘孜州各县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的交融形态与发展概况,以及我个人对未来甘孜州佛教文化、寺庙文化健康发展的几个观点。
文化专题 2020-10-14
嘉绒,全称“嘉莫察瓦绒”,主要指以墨尔多神山为核心,包括今马尔康、理县、金川、小金、黑水、丹巴、雅安、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斯古拉”(即今大家熟知的四姑娘山)是墨尔多神山的四大护法神之一。
文化专题 2020-10-09
处于发现时代的藏北高原,还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矿产,正等待人们去探索、去发现。正如牧民在歌中唱道的那样:“地上盐矿与硼砂,地下地热石油煤;如此丰富矿资源,世间少有堪媲美”。
文化专题 2020-09-29
贵南藏绣传统针法有平针、串针、跳针、回旋针等十余种针法,创作的各种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活灵活现,做工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文化专题 2020-09-25
摄影:觉果 摘要:苯教祭祀者“莱坞”经书的流传年代久远, 内容纷繁复杂, 几乎涉及苯教文化的方方面面, 对研究苯教文化意义重大。莱坞的经文种类繁多, 大体上可以分为祭
文化专题 2020-09-24
1917年12月,蒙藏院向大总统呈文,因西藏参众议员江赞桑布、罗桑班爵、厦仲阿旺益喜、罗卜桑车珠尔等深明大义,有功民国,特请奖以示优异而彰劳勚,以昭激劝事。民国政府为表彰江赞桑布等为国家民族所做的努力,颁其三等嘉禾章,以示鼓励。
文化专题 2020-09-23
“候鸟”们在藏北草原展翅飞翔,机动灵活。他们如游牧的牧民一样,流动经商、流动服务,哪里没有商业网点、哪里需要建设、哪里需要技术、哪里闭塞落后,他们就飞向哪里,为草原经济带来了新活力。
文化专题 2020-09-22
西藏著名藏学专家车明怀16日表示,历史地看,特别是从青藏高原地理形态演变以及对全中国自然气候的影响看,守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已经关乎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交流、发展的生态系统。
文化专题 2020-09-18
据了解,土族盘绣采用“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具有很高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目前,互助县仅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达34家,绣娘7000余名。去年,全县加工生产盘绣产品10万余件,销售收入达2200万元,盘绣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巧手产业”, 绣出了“彩虹故乡”的幸福生活。
文化专题 2020-09-15
本篇根据藏医《四部医典》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藏医养生保健理论原理,结合当代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阐述了藏医养生保健学的原则、方法及在现代社会与生活中对人体养生保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专题 2020-09-11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