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萨尔》的各种版本中,“贵德分章本”与突厥史诗拥有更多相同的母题。母题是最小的叙述单元,史诗古老的成分,大多体现在史诗古老的母题之中。史诗在形成过程中,一些外来文化因素,往往也以母题形式进入史诗。对于不同民族史诗中类同母题的研究,既有利于揭示史诗古老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不同民族史诗的比较研究。
文化专题 2022-12-22
尼泊尔绘画风格曾经一席卷西藏地区,成为西藏的主要绘画风格之一。其传承年代、发展演变、图像特征、流行区域,与其它绘画风格的关系是西方佛教艺术史研究者长期的关注对象。本文在查阅国外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主要论述的基础上,梳理他们的主要学术成果,分析其主要观点,最后总结国外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文化专题 2022-12-21
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日喀则地区吉隆和亚东等三个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为考察视角, 记录现代国家构建背景下中国西藏与喜马拉雅地区的国家和区域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交往交流情形, 思考和分析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文化发展的多重认同。
文化专题 2022-12-20
高僧人物像作为唐卡艺术中特有的一类绘画题材,在西藏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成就,而且这类题材产生之初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
文化专题 2022-12-15
色彩是唐卡的显著艺术特点之一,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加以完善,自成体系。本文根据理论文献和绘画实践,认为唐卡的色彩具有颜料的自然性与色彩的耐久性相结合、色彩的规定性与画师色彩喜好相结合、色彩的象征性与随意性相结合、固有色和表现色相结合、颜料配制方法的单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
文化专题 2022-12-14
热贡唐卡传承于尼泊尔画派和勉唐画风,既与整个藏区的唐卡艺术有相关性,又有自己的特点。唐卡从材质、制作工艺、上色等不同方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唐卡主色调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彩唐、金唐、黑唐、红唐等,下面以热贡画师的访谈为基础,展示热贡唐卡色彩类型及其风格的民族志。
文化专题 2022-12-13
穿越青藏高原的丝绸之路,可被视为陆地丝路的延伸和扩展,其发展过程和节奏也基本与后者相吻合:该路线在两汉时期开始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区启用,至唐代其主体框架形成并发展成熟,唐代之后逐渐衰落。其衰落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唐蕃关系的恶化所致,实际上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文化专题 2022-12-12
文章通过公元八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灭苯、詹巴南喀被强行改宗佛教并重新构建苯教新派等历史活动, 解释了苯教新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说明新派苯教的产生实际上开始了一个青藏高原土著文化传统与印度外来文化传统开始相互吸收和融合, 为以后藏民族传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新整合创造了条件。
文化专题 2022-12-07
藏民族的生态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8世纪间,经历了从敬畏崇拜大自然、认识尊重依顺大自然到珍惜保护大自然的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文化专题 2022-12-06
西藏洛扎县境内现有大量的古碉楼遗存,其年代久远、特征鲜明,具有较高的建筑学与考古学研究价值。通过对边巴乡美秀村、杰玫村、雪迦村古碉楼的田野调查,作者梳理了这些古碉楼的类型,分析了它们在分布、选址、功能、形式、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比林芝、川西两地碉楼,初步探讨了洛扎碉楼的地域特征。
文化专题 2022-12-01
本文从记录文字类型、载体形式、记录内容等方面对藏医药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藏医药档案对现代人类医药事业发展具有的特殊价值,以期为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专题 2022-11-30
它不仅显示出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初期通过追溯西藏历史和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些关键性时间,来建立其统治权威性的目的,也体现出了甘丹颇章政权希冀通过确立一套稳定的服饰礼仪来暗合佛教观念的意图。这套服饰体系在其后的发展中,随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治理的深入,不仅呈现出文化多元共融的特点,其自身也叠加进了财富和身份等级区分的文化意涵。
文化专题 2022-11-29
《格萨尔》的英译历史已达一百余年( 1905—2022) 。通过对《格萨尔》15 个英译本的爬梳,展示史诗的英译类型与英译方式。结合史诗英译中存在的二度翻译,文化过滤; 诗性缺失,韵律不足; 文本固化,活态尽失等三个问题,可知以诗译诗,韵律再现; 合作翻译,扬长避短;深度翻译,文化补偿的英译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为藏族活态史诗《格萨尔》的英译指明发展方向,助力当前方兴未艾的格萨尔学研究,也可以为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对外传播提供理论范式,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文化专题 2022-11-28
这项研究还为吐蕃的源头提供了证据,关于吐蕃民族的来源,古汉文史籍有古羌人西迁而形成吐蕃之说,认为吐蕃属于汉藏一系;也有说法认为吐蕃是鲜卑族之后;也有吐蕃族源“南来说”,认为吐蕃先民来自印度。通过对吐蕃古人的DNA研究,实证吐蕃属于汉藏人群,反驳了鲜卑说和印度南来说。
文化专题 2022-11-25
告示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态在西藏地区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也发挥着重要的边疆治理作用。文章系统梳理清代西藏汉藏文历史档案、史料,对清代西藏告示的结构类型、发布机制、传播方式以及特征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全面勾勒出西藏告示传播的状态与样貌,深化对告示这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西藏治理中所发挥作用的认识。
文化专题 2022-11-16
藏文藻饰词是一种特殊修饰词,数量多、范围广,成为藏汉翻译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其翻译方法应有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结合并行法、改译或略译等四种,用法上根据具体情况要各有侧重。随着藏汉文化的交流的深入,将呈现直译性不断增长,意译性不断收缩的趋势。
文化专题 2022-11-08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名山之宗、江河之源。北有昆仑山脉,南有唐古拉山脉,嘎朵觉吾和格吉两座神山雄踞南北,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以及东南亚第一巨川澜沧江发源于此。玉树作为青藏高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康巴、卫藏、安多三大区的中心,玉树的歌舞、民间工艺、民俗节庆、史诗文化、信仰构成等多面向的文化素质编织出玉树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
文化专题 2022-11-07
论文共同作者、英国开放大学罗伯特·斯派塞(Robert A. Spicer)教授表示,这次青藏高原东部隆升史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季风对未来全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文化专题 2022-11-04
西藏温泉蛇具有较低的基因组杂合度,较高的近交系数以及遗传负荷;对西藏温泉蛇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也反映出该物种较低的多样性水平。研究成果可为西藏温泉蛇及其他高原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文化专题 2022-10-31
记者从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科研人员经过7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藏羚羊每年从四面八方赶到可可西里地区产仔,规避寄生虫感染可能是原因之一。
文化专题 2022-10-27
世界日新月异,日子越变越好,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如鲁茸恩主一样的传承人对非遗技艺的坚持。谈到父亲传承黑陶技艺的夙愿,他感慨万千,“父亲一直教导我们,要重视这门传统手艺。现在我接过这份传承事业,一定要让非遗‘宝藏’延续下去。”
文化专题 2022-10-25
从水泥地到绿茵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热爱到专业……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加入到体育运动中,在体育中找寻快乐和人生方向。
文化专题 2022-10-21
本文试图对《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口头传说到书面文本再到传承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仅是选择、判断和再创造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结果,也传承了史诗蕴含的民间文化精神。当代语境下的史诗传承,也伴生着一种文化焦虑。现代性往往导致对经典的疏离和迷失,所以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淘洗锤炼、重铸经典,已经成为史诗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文化专题 2022-10-12
本文试图对《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口头传说到书面文本再到传承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仅是选择、判断和再创造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结果,也传承了史诗蕴含的民间文化精神。当代语境下的史诗传承,也伴生着一种文化焦虑。现代性往往导致对经典的疏离和迷失,所以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淘洗锤炼、重铸经典,已经成为史诗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文化专题 2022-10-11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