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珍批初检查黑陶成品
正在制作酥油茶罐的拉茸肖巴
制作黑陶的材料
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手工制作黑陶的历史渊源久远,以尼西乡石棺墓出土的黑陶为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香格里拉市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尼西黑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汤堆村的村民说不清手工黑陶的制作技艺起源,说起黑陶,就是“汤堆村世代相传的手艺”。茶罐、土锅、火盆、酥油壶、油灯、香炉、净水碗……尼西黑陶与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制陶的手艺人祖祖辈辈靠此为生。
采用当地独有的粘土加工制成的尼西黑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捧黏土,经过晒、冲、打等几十道复杂的工序,摇身变成一个个古色古香、做工精巧的黑陶工艺品。这些年,汤堆村当珍批初用坚持和坚守,让古朴的黑陶工艺越走越远。
1971年10月6日出生的当珍批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传承人;2010年4月,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么多年来,靠“玩泥巴”的当珍批初在香格里拉这个小小的地方玩出了门道。
“黑陶是泥、水和火的结晶,每一件作品都包含着制作过程中的辛苦,整个创作过程包含制陶人的灵感,”当珍批初说,“黑陶是日常使用的炊具,又能当做工艺品和装饰品,制作的工艺流程是不可复制的。”
当珍批初告诉记者,尼西黑陶从采集陶土到陶品的问世大约需要一个多月。其原料取自当地特有的红色黏土和白色砂土以及汤满河的风化沙石研磨的石粉混合而成,在制泥之前,需要把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然后用陶棰敲击土块,使之细碎,筛细后堆成圆堆状,往沙堆倒入水,迅速用双手搅拌沙堆,取搅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圆状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备用。每年二、三月份,工匠们会去两公里外的山上取土。取来的土被敲碎并反复筛选至粉末状细土,便装袋保存,供全年使用。
当珍批初从7岁开始就边读书边跟随父亲学习制陶,当时太小不懂事,也不理解父亲口中所谓的传承。只是跟随他上山背土、筛土、和泥、做胚、烧陶,在父亲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制陶技艺。
“现在我已经做黑陶将近40年了。”当珍批初告诉记者,每次制作黑陶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历练,在拍、打、切、削陶泥的时候,自己心中没有丝毫杂念,只是一心想着做出最好的作品,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们从一块泥巴变成精致的土陶,心里就感到欣慰而自豪。
“以前,制陶人就以做陶器为生,到了年底把做的陶带出去换回粮食。”当珍批初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黑陶还是当地人以物易物的重要媒介,直到90年代后,随着外地人进入村庄的频率加快,尼西黑陶才渐渐被外人所熟知。
“当时有很多人找我父亲买陶器。”当珍批初回忆道,很多慕名而来买陶器的人都会来了解这些黑陶的文化背景和由来。“那个时候,我才渐渐意识到黑陶不仅可以变成钱,更重要的,它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是别人没有的东西。”他开始潜下心,仔细钻研如何制作出一个个能代表藏族文化特点的精致黑陶。
“尼西黑陶的魅力在于其黝黑厚重的原始美,朴素、简练生动充满韵律感。”当珍批初说,原始的制作方式和藏族民族性格中的粗犷、朴素的特点相辉映,黑陶上的装饰纹样都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抽象的形式美感表达藏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虔诚。
任何手艺都需要传承和发展,汤堆村的制陶艺人们也在也尝试开发新的品种,这些使用了新工艺制作的黑陶给这个小村庄带来新的春天。
当珍批初说,20世纪60年代,汤堆村做黑陶的师傅仅有6人,产品类型有生活与宗教器皿两类。如今,汤堆村90多户人家中已有100多人从事黑陶烧制,黑陶产品类型也得以扩充,品种从原先的30几个发展到120多个。黑陶大部分是生活必需品,如炖煮肉类的土锅、酥油茶壶等。目前,每年从这里销售出的黑陶制品有两万多件。除了在香格里拉、德钦、丽江,西藏的芒康、左贡,四川的稻城、德荣等藏族聚居区畅销以外,这些黑陶制品在中国其他省市也颇受欢迎,甚至远销国外。
制作黑陶的工具
藏民用来炖煮食材的黑陶锅
烧制成型的陶器
如今,当珍批初不再满足于烧制黑陶,还创办了生产与营销为一体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展销场所,甚至还在村外开办了黑陶土锅的餐饮店。当珍批初的家庭作坊如今也开始向游客开放,成为黑陶手工艺参观、体验区。
“黑陶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信仰。”当珍批初说。在他来看,尼西黑陶映射着藏文化的具体内涵,从未脱离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暗示着陶文化的原初意味,经由朴素的实用功能唤醒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记忆。“信仰是永恒的,我希望黑陶也能永恒,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当珍批初说有很多人都会到村子里找他学习制陶的技艺,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热爱土陶。“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是来诚心学习,我都会免费为他们教授技艺。”当珍批初表示,进行开放式的陶艺传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这个古老的技艺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当珍批初的儿子拉茸肖巴今年25岁,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制陶。“黑陶是我们藏民族文化的根,父亲把文化的根留住,就是希望我能悉心照料,让这个根能发芽、长大、枝繁叶茂。”
这个25岁的年轻人对于黑陶有自己的看法:这几年从事黑陶业的人越来越多,本以为大家是有了“非遗”保护意识,可是时间不长,坚持下来的人也不多,说到底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家糊口的阶段,他们认为政府既然重视了黑陶产业,那么做黑陶肯定能赚些钱,导致市场上的黑陶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黑陶的声誉。
“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刻不容缓。”拉茸肖巴说。他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产业化,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依靠文化产品创新设计,为其提供新鲜的血液,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过度的商业化终究会违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所以要在文化产业化和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点,让文化不失其传统价值。
拉茸肖巴希望他手中的黑陶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目前我们的主要市场是本地和周边藏区。黑陶用火才能烹煮东西,现在我们想把电和黑陶结合起来制造出可以用电来烧煮东西的黑陶制品,这样的话它的市场会更大更广。”
在历史的尘喧中,尼西黑陶犹如一潭清泉,明澈而纯净,岁月迁徙,世事流转,这种原始的纯手工制陶工艺能够延续,最大原因是陶艺人的一如既往的坚守和或多或少的市场需求。在陶艺人心中,他们挑起的是陶器,是一家人生活所依,是个人兴趣技艺所在,更是对传统手工业传承的责任所至。
浴火的陶器,遇雨不化,经风不朽,日久弥新。相信黑陶会在匠人手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继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