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唐卡艺人,他从小深受家庭和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感染熏陶,酷爱绘画,尤其在读高中期间更是迷恋于唐卡的精美艺术;他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唐卡绘画技艺,在佛学与美学的艺术殿堂里汲取、传承、徜徉、升华,他就是热贡画派唐卡艺人扎西多杰,一位笔尖上的修行者。
图为在作画的扎西多杰
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国际滑雪场的扎西多杰唐卡艺术所。初次来到这里,一下子被眼前的画面所惊呆,一幅幅唐卡在记者眼里是那样的精美,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画师们盘腿而坐,他们手中的笔像是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在画布上跳跃着,整个画室显得宁静又庄重。窗外,远处是洁白的马牙雪山,雪山下是广袤的草原,这样的景色和室内的唐卡以及身穿藏族服饰的画师们构成极为和谐的画面,一种别样的美好氛围。
图为扎西多杰唐卡作品
扎西多杰接受了来访,他向记者介绍了唐卡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传承,详细回答了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让记者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扎西多杰告诉记者,唐卡藏语音译叫“唐卡杰”,是一种用彩缎装裱成的卷轴画,容易携带。唐卡包罗万象,包括历史、医药、宗教、民间传说、天文地理等,所以被藏民族视为珍宝,也被称为藏民族“百科全书”。
唐卡是藏民族的文化瑰宝,其色彩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色泽仍艳丽明亮,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广大唐卡爱好者的青睐。其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藏文记载起,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地域上形成了三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的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时至今日,它仍然焕发着灿烂的艺术光芒。
扎西多杰,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镇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他从小深受家庭和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感染熏陶,酷爱绘画,上学时他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画展、板报等绘画制作,还曾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跟着画僧和民间艺人学习绘画技艺。接触到彩绘和唐卡以后,扎西多杰更是迷恋于唐卡的精美艺术。2012年,扎西多杰离开家乡,独身前往有着“金色谷底——唐卡之乡”美誉的青海黄南州热贡投师学艺。在学习过程中,他得到多位名师指导,绘画技艺有了很大提升。扎西多杰对绘画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佛教的虔诚之心,打动了热贡画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传承人娘本,收其为徒,传授技艺,学其精髓。娘本是一个非常慈悲善良的人,唐卡画师们认为,画唐卡是一个洗涤心灵的过程,是为了心中的一方净土,更是为了一种信仰。
图为扎西多杰唐卡作品
扎西多杰说,起初他不懂得唐卡这门艺术的意义,只是觉得老师为什么要求那么严格,学习的过程很辛苦。在他的记忆里,每天学习都是从早上五点开始,每天之始并非学画,而是 “背经”。“背经”和寺院里僧人念经还不一样,必须刻进心里,每天早上背一两章,一年下来就是四五百章。然后,是“传承”。所谓传承,主要是由老师传《大藏经》。从释迦牟尼到十八罗汉,再到今日万千信徒,佛法如何延续?正是依靠传承。
在外行看来画一幅唐卡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把颜料涂上去就可以了,但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在采访中,记者接触到了《度量经》,又增长了一份见识。《度量经》是学唐卡必经之径,这本古书完整地规定了所有佛、菩萨、密修本尊的身体比例。在画师眼中,只有佛、菩萨的身体才能达到如此完美的比例,人体无法企及。但唐卡又并非因此而缺少了变化,唐卡所描绘的佛、菩萨等多达639尊。它们又有各自的变身,如此演化,画师必须掌握上千尊佛、菩萨的度量。
图为扎西多杰唐卡作品
扎西多杰意味深长地说:“如今回头看,我觉得这些训练都是必须的。尽管背经有很多地方还无法理解,但很容易把内容记住。等到画唐卡时,每尊佛用什么手势,持什么法器,就烂熟于心了。”在热贡学习期间,由于扎西多杰谦虚好学、为人憨厚诚实、乐于吃苦助人,且基础好、见识广、悟性高、眼光独到,加上能刻苦钻研,作品深受娘本大师和尕藏才让等师兄们的喜爱,绘画技术得到真传,技法突飞猛进。扎西多杰还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师兄——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尕藏才让,一起参与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被破坏和年代久远褪色的释迦牟尼壁画及唐卡的修复,参与了投资2个多亿、长105米的巨幅唐卡《释迦本生传》等的制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在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包含了浓厚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宗教色彩以及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唐卡艺术具有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多重价值与功能因而受到保护与传承。谈起唐卡的传承与发展,扎西多杰显得有些着急,他说:“在现代社会多重因素的冲击下,唐卡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多重影响与冲击,唐卡艺术传承遭遇了巨大危机,如何保护和传承唐卡艺术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扎西多杰是“武威市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不希望看到唐卡走向没落,但现在,好的画师越来越少了,扎西多杰说“传承难啊!”。
唐卡的绘制过程非常复杂。绷制画布,打磨,素描底稿,上色晕染,铺金和勾金线,开眼,装裱。一幅平常尺幅的唐卡,一位画师要花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颜料都是山上的矿物质,由画师自己研磨。金色也都是纯金,技术都是手工的,典型的“慢工出细活”。没有诚心,没有智慧,学不下来。
为了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卡绘画技艺,在征得娘本大师同意后,扎西多杰艺成回乡,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创办起了“扎西多杰唐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扎西多杰已经培养了近15名唐卡艺术人才,他以慈善为己任,对孤儿、离异孩子、留守儿童长期免费授课,已先后为38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提供食宿和培训,使他们有了一技之长,为他们找到了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培养的学生中,已经有5名成为唐卡艺术的佼佼者。
目前为止,扎西多杰在画院收过的弟子不少,但在他看来,这种画院模式仍然不是唐卡传承的最终之道。有人喜欢唐卡,爱唐卡的人物生动,色彩鲜艳,有人喜欢其中的故事传说,但他们来画院学习,也就是学上几个月。关键是,真正学唐卡,“要长期学”,像扎西多杰自己这样一学就是十多年的人,现在少之又少。
扎西多杰崇德向善、热爱艺术,用一颗虔诚之心,做唐卡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得到了社会各界赞誉,中央电视台、中国网、新华网以及省内外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扎西多杰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华锐唐卡艺术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图为扎西多杰和画师共同完成的世界伟人巨幅唐卡
在采访中,有一个亮点最让记者难忘,也可以说这是扎西多杰与其他唐卡画师的明显不同之处。他秉承前辈艺人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并在多年的创作、学习和实践中拓展视野,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绘画审美思想。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以大胆的想象、独特的思维和新颖的思想,构思创作倾心打造了一幅长49米,宽1.21米的红色文化唐卡《世界伟人——毛泽东》,这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唐卡的传统认识。这幅作品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鼓舞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希望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发展与传承。变的是风格,不变的是修行,绘画唐卡就是一种修行。唐卡一般用短幅来表现,但扎西多杰却用长达49米的巨幅唐卡讲述伟人毛泽东的故事。作为武威市非遗文化传承人,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扎西多杰把毛泽东从1893年到1949年辉煌的一生和丰功伟绩,用唐卡的艺术语言和手法表现出来,让唐卡这一古老的艺术表达手法融入了新的艺术理念和生命力,古韵流淌在新的艺术长河中,精彩纷呈。
现在扎西多杰已获得“民间工艺美术师、唐卡优秀画师、国际OPC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人民艺术家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相信扎西多杰和他的唐卡艺术将会结出累累果实,华锐唐卡艺术也会很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