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23年9月23日作者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汉藏佛学交融视域下的观世音信仰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该学术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汉藏佛教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共同举办。)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1.jpg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佛学院等与会专家学者和宗教人士合影照。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2.jpg本文作者青海西宁宏觉寺住持噶尔哇·阿旺桑波

汉藏民族的佛教信仰广泛,尤其崇敬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在内地信仰者眼中是普陀山的道场,而在西藏则是布达拉宫的道场,因其大慈大悲、拯救众生的特质,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菩萨。

元朝时期,汉藏佛教文化交融,藏地的观音信仰传播到内地,其中有历史记载记载帝师八思巴的侄子、萨迦法王达尼钦波桑波贝前往普陀山,见证观音菩萨化身显灵度母。在江南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包括杨琏真伽、沙罗巴、管主八和达尼钦波桑波贝。尤其是达尼钦波桑波贝在元代时期,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加速了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在他们的引领下,江南地区传播了藏传佛教经典的翻译、刊刻、寺院建设、佛像雕刻以及密法教义等,他们对于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

据佛教传说,在唐大中年间,一位印度僧人来到这里,亲眼目睹观音菩萨现身传法,并赐予七色宝石。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中也有关于观音菩萨居住在南印度普陀洛伽山的记载,因此称之为“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信仰源远流长,尤其自北宋以后,观音信仰变得盛行,寺院逐渐增多。元、明、清三代相继兴建了许多寺院,其中普济寺是最大的寺院之一。这座寺院经历了多位主持者的更替和兴废,明朝万历年间兴建了圆通宝殿,清朝康熙年间兴建了佛殿,并赐予寺额“普济群灵”,后来改名为普济禅寺。现在的大殿是清朝雍正年间奉敕重建的,拥有200多间殿阁和堂庑,是山中供奉观音大士的主要寺庙之一。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3.jpg

元帝师公哥儿监藏班藏卜和元顺帝帖木儿在达尼钦波桑波贝亲见度母之地修建的多宝塔。

达尼钦波桑波贝曾被元世祖流放到苏州、杭州,后来他到普陀山普济寺修行,修持度母法门十余年。一日清晨,太阳升起之时,在普济寺门边的大海上,升起一株莲花,上显现绿度母。绿度母用右手施放喇嘛之头顶,并说:“你愿意要儿子即可得到儿子,愿意要资财即可得到资财,所有欲愿皆可满足,诸魔障灾难俱可灭除。”后人为纪念达尼钦波桑波贝在此修行得到显现的绿度母加持,故建造多宝塔。(后文详尽介绍)

元元统二年(1334年),由宝陀观音寺(今普济寺)住持孚中怀信禅师受帝师公哥儿监藏班藏卜(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王子)和元顺帝帖木儿(忽必烈的孙子)花施钞千锭购苏州太湖美石在达尼钦波桑波贝曾修行显现绿度母之地普济寺建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

普陀山多宝塔是普陀山保存最古的建筑,也是现存的元代最大的宝箧印式塔。普陀山多宝塔的造型代表了元代汉蒙、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展示了元代汉地藏传佛塔的发展趋势。

二、达尼钦波桑波贝的事迹

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父亲是帝师八思巴之同父异母之弟,名意希迥乃,母亲是觉莫本麦。达尼钦波桑波贝于藏历第四绕迥水狗年(公元1262年)在博东艾地方出生,十六岁那年,帝师八思巴从内地返回萨迦,他拜见了八思巴,尔后,八思巴将全部教法传授予他,包括灌顶、教诚和经咒等。当达尼钦波桑波贝十九岁时,帝师八思巴圆寂。此时,因事先已决定由恰那多吉的子嗣继承世系,加以恰那多吉和益希迥乃声望地位的不同,尽管堂兄弟二人中达尼钦波年长,还是由恰那多吉之子达玛巴拉继承了法座,达尼钦波则另住一处。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4.jpg

萨迦寺供奉的帝师八思巴之弟、文都昆氏家族祖先本钦·益希迥乃塑像

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达尼钦波桑波贝二十一岁时,他应一个名叫阿布的大臣之邀请前往朝廷,因此有人控告他违犯了超荐八思巴的规矩。疑是他可能为了争夺萨迦法座的职位而秘密前往内地的,因此不但未能办理申诉,反而受到重责。由于一些机缘,皇帝下令对他查究,流放到蛮子地方(今江浙地区),生活大约十五年。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5.jpg第十一代萨迦法王达尼钦波桑波贝像

三、达尼钦波桑波贝在普陀山见观音化身度母的显灵

达尼钦波桑波贝被元世祖流放到苏州、杭州,后来他到陀山的普济寺隐居修行,因担心皇帝降下更严厉的诏旨,他专注修持度母法门十余年,虔诚祈愿度母的加持。一日清晨,太阳升起时,在普济寺门边的大海上,升起一株莲花,上显现绿度母。绿度母右手结施愿印置达尼钦波桑波贝头顶,说:“你愿意要儿子即可得到儿子,愿意要资财即可得到资财,所有欲愿皆可满足,诸魔障灾难俱可灭除。”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6.jpg萨迦卓玛拉康殿内供奉的绿度母圣像

四、达尼钦波桑波贝返回萨迦寺

达尼钦波27岁时,达玛巴拉去世,由于达尼钦波桑波贝居于汉地,只能将萨迦之法座交给达玛巴拉的大弟子夏尔巴·绛漾仁钦。到达尼钦波桑波贝从朝廷返回萨迦寺之前的十八年中,一直由夏尔巴·绛漾仁钦主持萨迦寺。夏尔巴·绛漾仁钦所进行的事业与萨迦世系诸无垢圣者无有不同之处。据说,他宏扬了讲、闻、修等诸方面之教法,做了众多利他之事,尤其修建了上师八思巴和大德达玛巴拉的鎏金屋顶和绿瓦屋顶。他还协助贡嘎桑波修建了萨迦大殿,增添了地毯和顶帘,并在阴木羊年修建了围墙。此外,他们还加固了大殿配殿,命下令在萨迦寺外修建了六百多个坛城,完成了各种仪式。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7.jpg西藏萨迦寺

虽然如此,但由于萨迦寺的法座不是真正的后裔继承,本钦阿迦仑和康巴温那等人感到不能容忍,因此召开了会议商讨对策。据《萨迦世系史》记载,帝师扎巴沃色曾在朝廷提出呈文,尼第瓦国师西饶贝和米钦奥布也多次向皇帝申诉。有一次,他们将达玛巴拉的舍利献给皇帝,皇帝惊讶:“有我上师之侄子在,我很如意,现在上师无有侄子。”说着流下了眼泪。喇钦扎巴沃色和丹巴则波等人告诉皇帝,达尼钦波桑波贝也是上师八思巴的侄子,并一再奏请。皇帝终于下令,寻找和迎回达尼钦波桑波贝。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8.jpg萨迦寺供奉的达尼钦波桑波贝像

达尼钦波桑波贝于35岁时从蛮子地方接回后,朝见了皇帝,皇帝承认他确实是帝师八思巴的侄子,命他承袭萨迦昆氏家族世系,担任萨迦寺的法座,还赐给他诏书和大批物品。他37岁时回到萨迦寺。他在萨迦寺的拉康拉卓闻思佛法,通晓了祖先的所有教法。达尼钦波桑波贝45岁时出任萨迦寺的法座,他积极传播教法,供奉上师和三宝,带领弟子和僧俗众多修行者,为推动佛法的传播和国土的太平而努力。

五、观音菩萨的形貌与化身

观音菩萨形貌一定印度传来时候是男相,英武伟岸,蓄有胡须的,敦煌的壁画中有胡子,也可以证明菩萨是男的。可是汉地就不同了,不能让他成男的,就逐渐变成女性。这有其原因主要是:缘于与人类伟大的母爱相结合,充分地体现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增强其感召力;观音化身度母为观世音菩萨,逐渐地就把观音菩萨女性化了。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9.jpg敦煌莫高窟观音像

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10.jpg千手观音与观音菩萨化身白度母、绿度母像

比如,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雪窦山为弥勒道场;地藏王菩萨的化身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金乔觉为地藏王菩萨,九华山遂辟为地藏王菩萨道场;正因为这样,达尼钦波桑波贝在普陀山静心修行,当时亲眼显见了度母,从此便出现了“观音菩萨”的信仰。因而,度母也成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说。

作者简介:

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文都昆氏家族,是十世班禅大师侄子、系北京白塔寺开创祖师大元第二任帝师亦怜真第二十六代传人,青海文都大寺昆氏座主、西宁宗喀大慈宏觉寺住持。在藏传佛教各大寺院系统性学习和研究五部大论等佛学理论体系,荣获青海省藏传佛教寺院特级经师资格。先后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活佛大专班、深圳弘法寺本焕佛学院汉语系佛学本科班、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班毕业。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青海省因明学会会长、班禅因明学院院长、南海佛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因明逻辑与藏文化研究中心” 名誉主任等职。主要著作有《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宗喀大慈宏觉寺——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古刹》、《青海文都大寺》(合著)、《藏传佛教入门——速成之道》(合著)、《皇家护国神王塔——北京白塔寺》(合著)、《青海小故宫——瞿昙寺》(合著)、《萨迦昆氏家族与帝师八思巴》、《文都昆氏家族与十世班禅大师》等8部之外,还有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中华藏学五大理论体系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因明逻辑学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古象雄文化中羌族的来源考释》、《“一带一路”上传播的佛学文化》、《藏传佛教禅文化在历代朝廷的影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藏医学传承与发展》、《宗喀巴大师佛学文化思想在“一带一路”上传播的现实意义》、《因明学是开启佛学文化宝藏的金钥匙》等藏汉两语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