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鸿摄影1 - 副本.jpg

乡村的声音


                南风在松木间叹息

                老冬先生,还发牢骚

                在草原上的白雪下

                四月教绿意长出来 

                西风先生在森林空地上嗡嗡叫

                …………

——《大江东去》插曲


        我家屋后有一片杉树林,是很多年以前奶奶带着幼小的父亲和两位姑姑种下的。每年冬天,家里的大人天不亮就要上山掏土化肥,留下还在穿开裆裤的我在家里看护两个妹妹。

        几乎每天午后都要刮风,这时候,屋后所有的杉树就会左右摇摆,并且发出“哗啦哗啦”仿佛流水的声音。这种声音几乎是我在冬夜里的摇篮曲,它伴着我一点点长大,直到把我送出大山走进城市。

        城市里除了人声就是车声,故乡风吹杉树林的声音也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记忆深处响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岁的增长,这种声音响起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后来看到一部外国电影叫《大江东去》,美丽的凯坐在木墩上弹唱上面这段歌词时。我猛然醒悟,这就是乡村的声音,它在呼唤我。

        我决定回一趟故乡,并且最好是在冬天。

        阳光依然灿烂,天空依然湛蓝如洗,直通家门口的乡村公路免去了我从河谷向山上攀登的劳顿。我安闲的坐在曾经的火塘现在的火炉边,一边和父母叙旧一边等午后的风起。终于风来了,却没有听到杉树林中传来的响声。我忍不住问父亲,屋后那片树林呢?父亲说,砍了,它挡了乡村公路的道。

        夜里又刮起了大风,在风的背后是摩托车的声音,还有小四轮拖拉机的声音、所有机械的声音。清晨起来登上楼顶,看到无数个“之”字形缠绕在山上,路边沿坡倾泻而下的泥土,仿佛人类满脸的泪痕。


                …………

                老夏先生轻叩蔽阴之地

                在草原上,溪流里

                老黑鸟小姐跟稻草人在嬉戏

                稻草人在月夜下舞动

                月老先生让每个地方的心儿

                如果你仔细听,可以听到它在呼唤

                …………

——《大江东去》插曲


        清晨,对面古老茂密的松林里,一只啄木鸟在“笃笃笃”的敲打着枯树,这声音,让故乡又恢复到了所我熟悉的那个古朴恬静的乡村。

曾晓鸿摄影4 - 副本.jpg

猫头鹰的叫声


        昨天晚上,我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声。它是从县城背后山坡上某个照不到灯光的角落里传来的。

        白天是很难听到猫头鹰的叫声的,它一般只在黑夜彻底笼罩了大地后,短促的叫声才会从对面的山林或屋后的苦樱桃树上传来,低语、浑厚,仿佛一个神秘男人的低吼,压抑而又咄咄逼人。

        在我初中毕业后那年的冬天,我在半山一处向阳的草丛里目睹到了它的“尊容”,毛茸茸的身体,圆溜溜的脑袋和眼睛,小巧精致的它蹲伏在茂盛的草丛中,一脸的天真与无邪,让我无论如何都很难与那些可怕的事情联系起来。

        前后大概有二十多年没有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了,确切的说是自从住进城市后就再也没有听见猫头鹰的叫声了。昨天晚上,乍一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心里竟有一点小小的激动,它让我终于有了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真实感觉。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闻到了空气中泥土和树叶的清香,看到了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的萤火虫,听到了大自然在黑色的夜幕背后的窃窃私语。之后每晚我都注意倾听,而猫头鹰也没有让我失望,每晚都会传来它的叫声。

        不久以前只在3000米以上生活的红嘴鸦,也出现在了城市的周围。而且我还看到,那些居住在高海拔山峰上的旱獭(土拨鼠),纷纷搬到了炎热的河谷地带,过起了“采食青稞地,悠然见南山”的“农耕生活”。

        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利活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并不是这颗蓝色星球上唯一的主人。

曾晓鸿.jpg

        曾晓鸿,藏族,1965年生于四川马尔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阿坝州戏剧家协会主席,阿坝州藏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阿坝州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在《三联生活周刊》《民族文学》《西藏文学》《中国西藏》《四川画报》等杂志发表有小说、散文、诗歌、随笔和摄影作品。出版有小说集《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旅游文集《畅游阿坝》《玩转阿坝》《古羌胜地—茂县》和人物传记《雪山土司王朝——卓克基土司索观瀛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