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修行,一画一世界。

        清晨,静立在一幅马尾钉线绣唐卡面前,微风吹动万物,一种来自灵魂里的虔诚慢慢升腾,与这世界、这唐卡的虔诚相互交融、相互碰撞……

        据我所知,马尾钉线绣唐卡又称集成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由刺绣、堆绣及绘画等多个手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题材涉及多个领域,是西藏文化的一朵奇葩,没有精湛的技艺、没有虔诚的态度,不能做出、做成真正的唐卡。

        是什么让我如此虔诚?是什么让我们灵魂碰撞?我不断追溯。初看唐卡,首先注意到的,是其技艺、材质。马尾钉线绣唐卡各色绸缎选用配置的讲究让我为之敬佩,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纤细的、变化丰富的线条完美的勾勒出佛像的边缘,艳丽而典雅的色块给人巨大的审美冲击。上好的猫眼石、活玛瑙让画作煜煜发光,用材选料的严谨更是凸显了画作的精美绝伦。我想这份技艺、选材的精妙是让我如此虔诚的缘故之一。

        早在7世纪,就有了唐卡艺术,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价值之高让人为之一振。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马尾钉线绣唐卡是17世纪由第四世班禅喇嘛罗藏曲吉尖参时期的五明智者对工艺巧明独树一帜的曲杨嘉措开创,从此代代相传。唐卡艺术中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穿越时空,梵音温暖心灵。

        唐卡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佛教的传入,让藏族文化吸收了不少其它民族的文化成分,与本土文化相交融。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因此,唐卡魅力完全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也不受表现形式的影响。方寸之间,记录佛家经典,隐藏谜语传说,这实在令人着迷。而这种相互交融的文化形成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独具特色的藏文化,这一点也在唐卡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幅唐卡都有一段历史,每一幅唐卡都是匠人的劳动心血和心灵结晶。一笔一墨、一针一线,一丝不苟,用世间最复杂的工笔画演绎着世间最神圣、最纯粹的艺术。马尾钉刺绣唐卡步骤繁杂,是刺绣、堆绣及绘画等多个手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具有极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刺绣唐卡通常有十三个步骤:白纸绘画、绘画完后打真空、素描定位打磨、描墨、马尾绕线、马尾加工上绣、加工尚秀后剪切边不、边部烙印加工、开眼、绘画摆设、摆设后上锈、刺绣唐卡后部手写咒命、上锈完成后加工边饰。佛像的身体、衣服、装饰风景与供品等全部完成后才进入画唐卡最重要的步骤——开眼。“开眼”是整幅唐卡的点睛所在,也是衡量画师修为高下的关键。是唐卡制作的重中之重。

        唐卡制作如此之大难度大,西藏的许多匠人为了画唐卡,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从小学习,数十年如一日抛洒辛勤的汗水,艰难困苦又甘之如饴,将自己对佛祖的敬仰发挥到了极致。

        正是因为唐卡制作之“难”,吓退了不少的学习者,且唐卡学习技艺时间长、技能多、收益小,过程枯燥乏味,导致了有人初途而废,有人半途而废,且唐卡以师徒传承的传统方式世代相传,真正学成制作唐卡的匠人少之又少。这种场景,让不少藏族人民、不少匠人为之心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安多和康巴两地发扬“马尾钉线绣唐卡”制法,热爱唐卡艺术的省级工艺美术师土登伟色,前往拉萨拜学第十世班禅大师御用伟色对曲杨嘉措创立的缎制大幅佛像和贡物、服饰等藏族独特的补缀与刺镶相合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2007年学成归来后,在班玛县开办唐卡艺术培训班,广泛招收学员,目前为止培养出一百多名优秀学员。2018年土登伟色被列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的代表性传承人。

        政府也在积极保护、传承、发扬唐卡文化。由文化行政部门垂直管理的班玛县岭格尔唐卡手工艺制作销售厂成立于2014年11月4日。自成立以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聘请2名具有调研、编撰、录制、组织能力的文化工作者,热爱文化事业的老艺人常年担任工作顾问,不断加大对“非遗”挖掘、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力度。且对未来做出规划,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传承人培训班。

        我想,这份虔诚来自于唐卡的精妙绝伦、来自于唐卡已逾千年的历史、来自于藏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带有宗教色彩的藏文化,来自于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来自于传承者、来自于政府为唐卡传承发扬所做出各种的努力……

才让.png

        才让,藏族,1994年8月15日生,2017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新闻、文学作品散见《青海日报》《青海藏文报》《西海都市报》《青海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中国西藏网等刊物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