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与我的学生相连。我曾走出大山,看到世界的繁华,我又回到大山,义无反顾,为了实现我的梦想,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梦想,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走出去。
我的支教的地方是距青海省省会西宁有85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这里有广袤无际的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连绵起伏的雪山,有牛羊成群、鲜花遍地,这里有我呆了数年也看不够、看不厌的风景,唯独,唯独看不到尽头,看不到繁华。平均3000米的海拔保护了这里的环境,保护了这里的原生态,却也阻碍了信息的传入、阻挡了山区人民走出去的步伐。
这里是牧区。牧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到这里支教快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像昨天才刚刚到来,又好像已经完全融入,尤其是我和这里的孩子们集体活动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孩子们都是住在学校里面,从开学住到放假,周而复始。当然,学校里面孩子多玩伴多,生活很有意思,集体生活对孩子也是一种磨练。但是,玩耍的热情总会散去,孩子们难免会想家,所以,每次礼拜六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最开心的日子,是最激动的日子,这天,他们可以回家扑进父母的怀里撒娇、可以抱抱自己的弟弟妹妹、可以吃到哥哥姐姐特意留的糖果。
作为支教老师,我们放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回家。每次礼拜六,我们就去了解孩子们的家里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里的生活条件是否困难、孩子上学有没有需要帮助,难以解决的问题等多个方面。有些家庭有五六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条件相对困难,有些家庭是单亲的,父母离婚,还有父母去世等等,最少的每个家庭也有三四个孩子,好多家庭因为没有劳动力,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能靠着政府的救助。我们问了一些家庭的相关情况,他们说,每年年底政府光生活补贴有五六万,平常政府的工作人员也会到家里给送面粉,送油、送大米等这些日常所需的物资。“现在国家的政策对我们牧民群众很好,我们生活上有困难,政府都积极帮我们解决了。我们中的好多房子,自己建不起来,就是政府给修建的。”一位牧民笑着说。我们了解以后,想着国家这样的政策,保障了牧民的生活,解决了牧民的温饱问题,对于一般家庭,孩子读书是可以的。但是一切特殊情况的家庭,五六个孩子的家庭,若要让孩子们都读书,是十分困难的。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在网上看过一部宣传片,里面讲述了大山深处里的一个村落,那里环境恶劣,气候湿冷,但每天早晨总会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西南方一所破旧的学校准时升起,它承载了所有山区儿童的期待与梦想。在我支教的这个地方,也有这样一面红旗,学校就是孩子们期待未来,孕育梦想的地方,也是我实现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个梦想的地方。我曾在网上看见过这样的一句话;扶贫先扶知识,扶智先通语言。让山区的孩子们学会普通话,将来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命运,通过知识走出大山,通过知识造福家乡,学习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唯一方法。教育,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唯一道路,我们只有把教育搞好了,这里的孩子们才有机会实现梦想。
作为山区教师,每当我问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好多孩子们说,我们想像老师一样出去,很想去看看城市里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很想去看看都市里的繁华世界,想去去外面世界好好学习,把新的好的东西带回来,建设自己家乡……。这些都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梦想,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这里是三江源的核心地带,这几年来,国家给孩子们的教育上补助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这些补助,好多孩子都会吃不上热乎乎饭菜,别说营养均衡了。孩子们说,我们很喜欢待在学校,学校里面我们每天可以吃热乎乎的各种饭菜,还可以吃苹果,饼干这些好吃的,这些都是我们跟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知道的。
我们在和学生的家长交流过程中,好多家长说,现在学校好啊,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吃住全部国家都给着,我的孩子是一年级,今年刚入学,他每周回家自行的做老师安排的任务,还会定时念汉文,以前我们这里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带了一个月还不会说汉语,现在的老师们好,带一个月,我们家孩子就会说点汉语了。我真的很高兴,我想,在共同的努力下,梦想终究会实现。
梦想是这里的孩子们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规划。梦有千种,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做宇航员,有人想做医生,有人想做教师,有人想当音乐节、舞蹈家……。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许多孩子的梦想是一致的,走出大山,是孩子们不变的梦想。“我要去五颜六色的灯光”“我想要去玩儿各种各样的玩具”“我想方便的打电话”“我要去学习好多好多没有学习过的”“我就是想去看看”。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孩子们对大山外面的好奇,渴望与期待。
梦想未必会完全实现。但是,马云不就曾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想对孩子们说,每个梦想都有它的归宿所在,你们要好好学习,每学一点知识,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增加一点,要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大山深处,走出去后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
才让,藏族,生于1994年8月15日,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果洛州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青海青年报》《青海日报》《青海藏文报》等报刊和文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