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jpg

出生于藏医世家

卡洛是来自果洛草原的一位藏医大师。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源头。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黄河从哪里发源,她的源头在哪里,一直是人们探索、思考的一个问题。才华横溢,见多识广,神思飞扬,游遍祖国大江大河,名山圣迹,被称作“诗仙”的李白,也发出这样的感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认为,黄河之水,是从“天上来”的,她奔腾咆哮,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以李白的睿智,他也想象不出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黄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只能发挥诗人的想象力,是从“天上来!”

实际上,黄河之水,不是天上来,而是从青海来。说具体一点,是从青海的果洛草原来。

果洛的阿尼玛沁雪山,是黄河最初、最圣洁、也是最丰沛的水源。

果洛草原湖泊星罗棋布,星星点点,如同天上的繁星,布满草原。而以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最为有名,它们是黄河源头最初、最圣洁、也是水源最丰沛的湖泊。阿尼玛沁神山的冰雪融化之后,汇聚到这三个湖,然后流向中原大地,哺育中华民族繁衍生长。

果洛建政时,成立玛多县。“玛多”,就是“黄河源头”的意思。现在,全国有2000多个县,能够称得上“玛多”——黄河源头的,仅此一个。

雄伟的阿尼玛沁雪山拱卫着辽阔壮丽的果洛草原。那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加之历史的原因,这里文化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卫生条件比较差,缺医少药,牧民的出生率低,而死亡率高,草原牧民迫切需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阿库卡洛就是适应群众的需要,来自果洛草原的一位优秀的藏医大师。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6.jpg

1943年,卡洛出生于青海果洛草原甘德部落一个藏医世家。

卡洛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藏族古代社会有显赫的地位,在佛学和医学两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后因多种原因家族分散到各地,一支家族从西藏山南迁徙到果洛草原,在甘德部落安家落户,这便是卡洛的先祖。限于篇幅,这篇短文不去叙述那遥远的家族变迁的故事,那将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又有价值、有意义的故事。这篇短文,只讲卡洛本人从医的经历。

卡洛出生的年代,果洛草原还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小学,学习文化,传授知识,主要靠寺院教育和家庭教育。卡洛的父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学成之后,为草原的同胞兄弟医治疾病,造福草原人民。为了实现这个宏愿,小卡洛7岁那一年,父母送他到藏医大师杰空.德顿噶玛座前学医。7岁的孩子学医,先要从学习藏文入手。

由于小卡洛从小机敏聪慧,长相招人喜爱,也算缘分,8岁时,被甘德部落一个帐篷寺认选为转世灵童。“帐篷寺”,藏语叫“卓衮”(འབྲོག་དགོན།)与城镇的寺院不一样,它与牧民群众在一起,逐水草而居,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小卡洛虽然被认选为转世灵童,但在帐篷寺院的时间比较少,继续在德顿噶玛大师座前学习藏文和医术。

果洛草原的解放与小卡洛的新生活

大家知道,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1949年9月,除果洛草原外,青海全省解放。由于特殊的、历史的、政治的以及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直到1952年夏天,以藏族老红军扎喜旺徐为团长的“西北局果洛工作团”第一次进入果洛草原,在果洛草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果洛宣布和平解放。古老的果洛草原得到新生,小卡洛也开始了新的生活!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2.jpg

那一年,卡洛才9岁。他依然在德顿噶玛大师座前学习,天天背诵藏文文法《三十颂》和经文,然后慢慢听讲解,理解内容。

解放了,牧民的生活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帐篷寺”的流动性也更大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些帐篷寺开始合并,靠近人烟稠密的牧民点居住。卡洛与他的帐篷寺的接触更少了。虽然依旧保留着“活佛”的称号,僧众和牧民群众也把他当作活佛来敬仰、崇拜,但他自己很少在寺院里居住,很少从事佛事活动,主要还是跟老师学习。小小年纪,卡洛就对藏医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果洛草原是一个典型的部落社会,到1956年以后,才开始建立县制,比国内其它地方,大约晚了两千多年,足见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甘德部落亦改为“甘德县”,沿用至今。

成立果洛藏族自治州,设立各县之后,各方面的工作开展了,需要大批人才。卡洛因为有文化,人又厚道,既能干又听话,1957年,被选为干部,走出寺院,离开恩师,开始走向社会,为群众服务。那一年,卡洛才14岁。14岁的小卡洛当了干部,主要为新成立的牧业合作社记账,写材料。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3.jpg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鼓舞下,果洛州成立了第一所卫生学校,组织上送卡洛到卫校医士班学习,1960年从卫校医士班毕业后,他取得了独立行医的资格。那一年,卡洛刚满18岁。那时,甘德县还没有建立一所公办医院,卡洛和他的同伴们背着药箱,翻山越岭,从一顶帐篷,到另一顶帐篷,从一个居民点到另一个居民点,为牧民看病治病。那时买不到藏药,要自己采药材,自己研制。卡洛从小在藏医大师那里学习到的知识,现在派上了用场,他带着几个同伴,自己到山上,到草原去采集药材,然后想办法加工生产,研制藏药,再去给牧民群众治病,深受群众欢迎。

卡洛被认选为活佛之后,虽然基本上没有在“帐篷寺”生活,更没有主持过寺院的工作,没有从事佛事活动,但由于被认选为活佛这个身份,这个因缘,再加上德顿噶玛医生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高僧,潜移默化之中,对卡洛有很深的影响,他本人对佛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佛教“慈悲为怀”的教义,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在自觉不自觉中,把学校教育他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佛教“慈悲为怀”的教义结合起来,自觉地、热心地为病人服务。

组织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卡洛,让他走出果洛草原,看看外面的世界,1962年,送卡洛到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学习。在那里,主要学习汉文汉语。这期间,卡洛的汉语文水平有很大提高。1970年毕业后,遇到“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环境,把藏医藏药作为“旧文化”,成为“破四旧”的对象之一。因此,不让卡洛行医,而把他分配到果洛州玛沁县翻译室,从事翻译工作,一干就是8年整,直到1978年“文化革命”结束。

藏医藏药的春天来到果洛草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果洛草原。“文革”结束,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雨露,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扫除掉强加在藏医藏药上的污泥浊水,古老的藏医藏药又获得新的生命力。

卡洛也离开了他并不熟悉、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翻译工作,回到卫生系统,从事自己钟情、自己擅长的藏医藏药事业。

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从“文革”前到“文革”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卡洛深深体会到,果洛草原地广人稀,果洛草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或一个浙江省,却没有一所藏医院。传统的方式是寺院里有“曼巴扎仓”(医学院),在传授藏医知识的同时,也给病人看病,教学与看病合二为一。传统的寺院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古老的藏医藏药后继乏人。为此,卡洛十分焦急,他经过慎重考虑,向州委、州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议,应该在果洛建立一所藏医院。时任果洛州州长的格桑多杰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思想开放,工作踏实。也是一步步从基层上来的,他对基层的情况,农牧民群众的需求十分了解,感同身受。他认真听取了卡洛医生的建议,积极支持卡洛的建议,并与州委、州政府的其他领导同志商量,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州委书记托巴也积极支持卡洛的建议。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得到批准后,州委、州政府正式做出决定:成立“果洛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并把筹建的任务交给卡洛,让他全权负责。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4.jpg

州政府拨给卡洛两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现在看来,两万元能够做什么?在“文革”刚刚结束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百废待兴,百端待举,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州委、州政府当时也只能拿出两万元。

任务很艰巨,领导很重视,但做筹建工作的,就卡洛一个人,没有校址,没有老师,没有工作人员,等等等等。一无所有,一切要从头做起。但卡洛并不气馁,积极主动想办法。办学校,需要人,还要懂行的人。他多次找书记,找州长,找有关部门领导,找他物色好的有关人士谈话,动员他们到藏医院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卡洛调来五、六个人,他们成为果洛藏医院筹建办公室的主要成员,也是未来藏医院的骨干成员。

办医院,关键是要院址,要有固定的地方,再不能过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办成“帐篷医院”。州政府所在地玛沁县大武鎭,幅员辽阔,大草原上有的是地方,但要新建一所医院,在当时的条件下,谈何容易,卡洛手头只有两万元钱,勉强能够租两顶牛毛帐篷。这时,卡洛了解到,驻果洛的部队要换防,空下一些营房。卡洛喜出望外,马上去找部队首长,找州委、州政府领导。经有关领导批准,办理必要的手续之后,他们得到这个旧营房,作为藏医院。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9.jpg

解放军同志长期在果洛,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离开这片土地,离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时候,能为他们做一点贡献,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解放军同志按照卡洛他们提出的要求,维修和改建营房,有的做门诊室,有的作病房,有的做办公室。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把部队不便带走,或不需要的物资留给藏医院。

卡洛他们非常高兴,几位主要负责人专程到果洛军分区,向部队首长、向金珠玛米指战员敬献洁白的哈达,表示深深的谢意。部队首长也很高兴,又从部队医院,调剂一些医疗设备,送给藏医院。

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果洛州第一座藏医院的建设,还算顺利,到1980年,初见规模,医院开始工作。州委、州政府任命卡洛担任果洛州藏医院第一任院长。

1980年,对卡洛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一年,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为了加强藏医药的研究工作,在藏医院内成立了藏医药研究所,为果洛藏医藏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也是开创性的工作,是果洛州第一个藏医藏药研究所。

卡洛出色的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1985年,上级调卡洛到西宁,担任青海省藏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承担起了领导全省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在卡洛院长的带领和推进下,青海省藏医院逐步发展成全国首家藏医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青海省藏医示范医院、全国首家三级甲等藏医医院、国家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在整个涉藏地区发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和促进我国藏医藏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办第一所藏医学院

为了藏医藏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培养大批年轻人才,使藏医药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传统的寺院“曼巴扎仓”的传承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也不合拍,必须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的藏医学院。卡洛与他的同行朋友们经常考虑,相互切磋。卡洛作为青海省藏医院院长,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强巴赤列、副院长措如才朗等专家学者经常交换意见,共谋藏医药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当时,西藏也正在考虑建设藏医学院。

天佑自助自强之人。恰在这时,1986年夏天,国务院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同志到青海视察工作。卡洛就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向崔月犁部长汇报,并正式提出筹建青海省藏医学院的申请,把他们思考已久,比较完善的筹建方案,由一条洁白的哈达包着,交到崔部长手里。崔月犁部长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认真听取了卡洛院长的汇报,并详细询问了有关问题。卡洛院长也坦率地向崔部长提出:青海是一个贫穷的、不发达地区,经费有限,希望中央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和支持的同时,在经费上也给予一定的资助。

崔部长当即会同时任副省长的班玛丹增及青海省卫生厅厅长张彦博等同志召开现场会议。班玛丹增副省长本人就是医生出身的领导干部,主管省上的卫生工作,他和张彦博厅长都表示积极支持。现场会议决定:省上筹措800万筹建资金,崔部长决定由卫生部支付800万元。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0.jpg

卡洛得到这1600万元,喜出望外,也感慨万千。想当年筹建果洛州藏医院时,州委、州政府想方设法,才挤出2万元,与今天的1600万元,不可同日而语。卡洛这位经历了旧社会,从果洛草原出来的小藏医,小活佛,感到十分激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1987年5月,青海省政府决定组建“青海省藏医学院筹建办公室”,任命卡洛为主任。

当年夏天,十世班禅副委员长到青海视察,还专门安排时间到藏医院视察。卡洛等有关同志向班禅大师汇报了藏医学院的筹备情况,班禅大师听了很高兴,表示积极支持。班禅大师还说:你们好好努力,等办好学院,我再来看。大师的关怀和支持,促进了青海藏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7.jpg

班禅副委员长回到北京,也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开会,见到崔月犁同志,主动上前对崔月犁说:“崔部长,你到青海视察,为青海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作为青海人,要向你表示感谢。”大师还风趣地说:“今天人大常委会开会,我不知道你要来,要不我会带条洁白的哈达,双手敬献给崔部长。”大师还强调说:“下次一定补上。”

由于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藏医学院的建设工作比较顺利。在寸土寸金的西宁城,政府专门划拨地方,建设新校址,再不需要像当年建设州藏医院那样,利用、改建旧房子。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4.jpg

经过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到1988年,青海藏医学院初具规模。根据“边建设,边办学”的方针,1988年秋季,藏医学院招收第一批学员。

不久,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也建设成功。藏医大师措如才朗担任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两个藏医学院合作得很好,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谋发展。卡洛还派青海藏医学院的学生到西藏实习,又请措如才朗大师到青海藏医学院讲学,指导工作。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藏医藏药在全世界传布很广,大型画册《索瓦日巴》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就我知道,这两所藏医学院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水平的藏医学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是改革开放时代我国藏医藏药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的藏医藏药事业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5.jpg

建院之初,卡洛院长还提出关于青海藏医学院本科生培养规划,建议实行五年教学制,三年在国内学习藏医学,然后两年去国外学习西医。这样对整个藏医药文化的推广及学生的培养都有好处,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藏医藏药业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有利于让藏医藏药走向世界,学生到国外学习的过程,也是向国际社会传播藏医藏药知识的过程。

办好教育,师资是关键。卡洛院长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办初期,学院的教师不够,卡洛就到全省、乃至全国聘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到学院来上课。

卡洛院长自己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先后应邀赴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土耳其等国家讲学、问诊,其间精心治疗了国外许多患者的疑难杂症,为中华传统藏医学赢得了国际声誉。

受人尊敬的“阿库卡洛”

卡洛教授行医50余载,据不完全统计,曾先后为全国各地50多万患者进行诊治,以其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鉴于卡洛大师在藏医药学方面的特殊贡献,多次荣获国务院、卫生部、人事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海省政府、青海省卫生厅、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青海省科技厅等部门颁发的奖状,并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省劳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9年,卡洛大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卡洛大师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退而不休,以老骥伏枥的精神,把满腔热血奉献于藏医药事业。他协同有关部门主持“抗风湿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方的二次开发”、“藏药马钱子胶囊技术攻关”“牧区多发性疾病肝包虫藏医治疗临床观察”、“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等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应邀先后到北京、新疆、广州、成都、西安、深圳、珠海等地为患者诊疗。不仅用藏医藏药医治了很多病人的疾病,也同时向这些地区的各民族同胞传播了藏医藏药知识,从医药卫生的层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了一份力量。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6.jpg

在退休后的十几年里,卡洛大师依然每天坚持接诊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患者,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进行治疗。卡洛大师还将自己的爱心融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先后为藏区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玉树地震、果洛雪灾等各类活动中奉献出自己200余万元积蓄。为支持果洛州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藏医传统外科器械”无私捐赠给果洛州藏医院。针对农牧区贫困患者来省城就医难等问题,出资20万元建立了果洛州医疗救助会。

登门求医的病人很多,卡洛大师从来没有一丝急躁,对每一个病人,都是认真地把脉、讲解病情。他和善可亲的目光,春风细雨的语调,让病人感到亲切,由衷地产生信任感,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阿库卡洛”。“阿库”是藏语,意为“叔叔”,在这里,不是一般地称作“叔叔”,而是满含着广大群众和患者对他的信任、尊敬和敬仰之情。进而产生了无限的信赖和敬佩。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17.jpg

阿库卡洛多年研发的药浴治疗产品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先后在果洛州人民医院、玉树市八一医院、天峻县藏医医院、海西州乌兰县蒙医医院、青海省都兰县蒙藏医医院、甘德县藏医院、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蒙医院、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医药转换中心、四川成都风湿病医院、陕西东方凯旋药浴有限公司、广州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地开设了卡洛“曼珑藏药浴”药浴中心及藏药浴研究机构。

果洛草原是英雄史诗《格萨尔》广泛流传的地方,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弘扬《格萨尔》文化,因此,决定创办“格萨尔王藏药厂。2001年,州委、州政府专程邀请卡洛回故乡,建设“格萨尔王藏药厂”。这个藏药厂,是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的藏药厂,对传播《格萨尔》文化,扩大《格萨尔》在群众中的影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卡洛:来自果洛草原的藏医大师5.jpg

由于卡洛教授在发展藏医藏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卡洛“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这在中医药方面是很高的荣誉。

阿库卡洛如同一只蜜蜂,辛勤劳作,只有奉献,不求回报,为祖国医学宝库重要组成部分的藏医藏药事业增添着一点一滴甘纯香甜的蜂蜜,再把这辛劳的果实无私地奉献给各族人民!

藏医大师强巴赤列功德圆满,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们!

藏医大师措如才朗仁波切也已仙逝。

来自果洛草原的阿库卡洛,是当今我国藏医藏药领域硕果仅存的藏医大师。我们衷心祝愿阿库卡洛健康长寿,生命之树长青,为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藏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扎西德勒,阿库卡洛!次仁洛嘉,吉祥圆满!

2022年11月18日于北京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