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慧童年、求学生涯

初见宁武甲先生,高大伟岸的身材使得先生有一种玉树临风的风度,他炯炯有神的目光透露出一派凛然丈夫的气概。

也许是山水钟灵毓秀的缘故,青海循化自古多才子。循化县道帏乡,这个浸润着浓郁文化和拥有悠久历史的小乡村,在二十世纪初诞生了一位令人仰慕的学者——宁武甲。宁武甲1.jpg

宁武甲,又称嘉仓·宁武甲。1930年1月22日生于青海省循化县道帏乡古雷村,父亲名为旦增饶杰,母亲名为娘毛吉。作为长子,宁武甲一生下来就被父母寄以厚望,而他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以后果然成为民族教育和藏学研究的著名大家。

因兵革互兴,幼小的他被迫离开家乡,随姑母颠沛流离到夏河,帮助姑母编织售卖毛袜等维持基本生计。8岁进入拉卜楞藏民学校开始了读书生涯。寄人篱下的生存环境并没有遮蔽他的求知欲望,在汉藏多民族老师的循循教导下,天资聪颖的宁武甲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后又顺利考取了夏河县简易师范学校,为以后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宁武甲从夏河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循化老家没几天,因国民党四处抓兵而躲避在附近深山石洞中,在父亲的陪同下他决定再次前往夏河避难。途中借宿时,偶闻当时设在临夏的颇有声誉的国立河州西北师范学校正在招生。读书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便临时决定继续深造,终被录取。国立河州西北师范学校三年的求学经历奠定了他扎实的汉文文言文以及书法基础。

二、沐浴党恩、砥砺奋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宁武甲以优异成绩从国立河州西北师范学校毕业。喜绕嘉措大师的秘书带领他到临夏专员公署,得到杨和庭专员鼎力推荐,在临夏地方干部学校参加了革命工作。为消灭国民党残匪,王震将军带领的第一军驻扎在国立河州西北师范学校所在地——临夏。为做好地方工作,部队时常向当地百姓宣传新政策,以山西人居多的部队急需通晓藏语和河州方言的人员入伍。于是,部队教官在临夏地方干部学校选拔出宁武甲和一位李姓教师,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团即训练干部的教导团担任翻译和培训语言等具体工作。临夏解放后,部队准备开赴新疆,考虑到宁武甲的语言优势,便将他介绍到临夏、夏河县地委组织部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强,宁武甲从1951年起先后在夏河县县政府建设科任副科长、科长等职务。期间,配合省交通厅技术人员修建了临夏至夏河的第一条公路。他积极组织协调群众,每天按时准确发放工钱,落实党的政策,让群众深感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温暖,从而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让往日饱受国民党奴役的百姓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甘肃相继组织民族上层人士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甘肃省委统战部选拔时任夏河县建设科科长的宁武甲和县委办公室主任的黄培德,在中央民族大学担任翻译教员,翻译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课本和新中国民族政策等,帮助学员们的学习。1953年8月,宁武甲回到甘肃省委统战部民族处担任干事。1954年起在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担任主管佛教事务的二科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编译科科长等职务,同时担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任职期间结识许多上层人士,与各民族同事一道,为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与和谐尽职尽责。1955年,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创办藏文期刊《牧区生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创办的第一个藏文刊物,宁先生担任稿件审定工作。同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开设藏语广播,这是甘肃省第一个藏语广播,他又担任广播稿的审定工作,通过电波将党的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

1958年,省委派工作组到夏河县,宁武甲被任命为拉卜楞寺院“嘉木样工作组”副组长。这一年正值全国大炼钢铁,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先生作为党培养的知识分子,以超人的勇气和远见卓识,对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文化进行了积极的保护。当时拉卜楞寺许多珍贵文献、文物散落各处,宁武甲先生积极奔走、四处呼吁,向时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的王育平递交了现状与建议的汇报材料。半个月后,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来电报,责成尽快执行汇报内容。时任夏河县县委书记的刘学保十分重视,立刻找宁武甲商量,组建了省民委翻译科的全部人员在内的工作组,全力保护嘉木样人身安全,并将近十万部寺院书籍以及包括“龙蛋”、“珊瑚树”、前世嘉木样从拉萨托运来的尼泊尔铸造的拉卜楞寺院食堂大铁锅等寺院和民间文物进行收集、分类、编制目录、登记造册,以“忆苦思甜陈列室”为名,保护了大量稀有文物和珍贵书籍,实施和强化了我党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个特殊的机缘,使得先生和时年11岁的嘉木样·洛桑久美结下深厚情谊,多年后嘉木样回忆起这些历史事实时还感慨万分。

三、心系教育、圆梦人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日报》以显赫的位置和醒目的标题报道了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的情况,并在“编者按”中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此后,各地纷纷效仿办起五七干校。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文艺事业单位的大批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村五七干校,从事农副业生产和革命大批判。宁武甲也不例外。

从1973年起,宁武甲回城恢复工作。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担任藏文图书的审定和领导工作。1975年,先生被任命为甘肃省出版局藏文编辑部主任,1980年被任命为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这也掀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中央对经济、文化的恢复工作极为重视,激情的号角激励着大批有良知、有热血的知识分子。宁武甲怀抱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智慧的信仰, 先后出版了《安多政教史》《土观教派源流》《诗学修辞明鉴》《藏文文法》《格萨尔王传》等近二十部藏文图书,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嘉奖。

后来由于工作所需,先生服从党组织安排,1983年起,担任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副院长,同时担任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藏文版主编、甘肃省编辑协会理事、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安多研究所名誉主任等职。俯首甘为孺子牛,甘坐板凳磨砺修。先生不仅仅是民族文献的率先倡导者、保护者和实践者,也成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先行者。

先生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以后,并没有因为行政事务的繁忙而影响学术的研究。西北民族学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资源丰厚、人才济济,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出了一大批合格人才,极大的满足了我国民族地区对各类建设人才的需求。先生卓尔不群、独具慧眼,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其渊博学术、高尚人格吸引了一批知名学者,并倾力解决后顾之忧,为西北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科建设倾注了心血。经过70多年的发展,西北民族大学逐渐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人才培养、科研研究成绩斐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1983年,主管科研的宁武甲院长在原有内部发行油印本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藏文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办刊质量,上报国家新闻出版署获得批准,《西北民族学院大学》(藏文版)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宁武甲先生深深地意识到民族地区的所需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至关重要性。1986年,他向校党委和国家民委请示,计划在西北民族学院开设藏汉双语数学专业和藏汉双语物理学专业,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理科人才。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于1987年开始招收藏汉双语数学专业,1990年开始招收藏汉双语物理学专业。尽管学科专业获批招生,鉴于没有一部适合实际教学的教材和供学生查阅的工具书,于是宁武甲先生组织了一批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编写出版了《常用藏文数学词典》,同时加强了两个藏汉双语理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1989年藏汉双语数学专业首届学生毕业。这些培养出的莘莘学子成为民族地区大中学教学的中坚力量,为民族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学科的日渐成熟、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先后获批硕士、博士点,这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许多地方由于师资缺乏不能同内地一样开设英语,这对想考取硕士、博士的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难度。为此先生积极呼吁将梵文纳入到考试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上级领导经过认真的研究论证,最终将梵文纳入到硕博的考试当中。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和学术骨干,成为我国该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宁武甲先生默默无闻的工作有紧密的联系,这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而言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之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就这三不朽精神中的“立德”而言,先生人格高标、宽厚仁爱、修路济民等算是名副其实。“立功”就其在藏学界的影响及其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情怀也是厥功甚伟。“立言”更不必细说,自古以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著书立说的确是一件严肃神圣的事。它不仅是个人才心智、创造力的燃烧,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对民族文化有着神圣使命和责任的人。宁武甲2.jpg

宁武甲风雨兼程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一路风雨走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呕心沥血,以毕生的心血诠释了传统文人对民族教育的关注和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其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使我们所有人十分敬佩和感动。先生甚至年愈九旬时,仍然用蜡烛点燃自己的人生,在耄耄之年笔耕不辍,勤于书写,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提供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

桑榆暮景,笃行不怠。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和高等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宁武甲先生,以其英勇睿智、气度恢宏和远见卓识,为后人树立了德艺双馨的标杆。

2023年9月,先生安然逝去。

只要后辈砥砺前行,上下求索就是对先生最好的敬仰和纪念。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