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澳大利亚、德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中外嘉宾共同为西藏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扎西顿珠为书法爱好者赠送尼赤书法作品。
论坛会上,铺开独特的藏纸,手持光润的竹笔,48岁的藏文书法家扎西顿珠郑重写下“扎西德勒”四个字,赠予前来参会的中外嘉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文书法(尼赤)的代表性传承人,扎西顿珠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并了解西藏传统书法之美。“这次论坛期间,我先后向中外嘉宾送上了300多幅书法作品,我们藏族传统文化能被全世界看见并受到喜爱,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刚从北京回来不久,闲不住的扎西顿珠又在准备参加藏博会的书法作品,传播藏文书法文化。
2018年,扎西顿珠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文书法(尼赤)的代表性传承人。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拉萨市尼木县人文荟萃、古韵悠长,是藏文字和藏香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素有“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的美誉,也是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1975年,扎西顿珠出生于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一户农民家庭,7岁开始在当地的小学学习藏文。爷爷格桑罗杰是布达拉宫印经院的雕版刻字“乌钦”,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尼赤派藏文书法传承给扎西顿珠。在格桑罗杰的引荐下,扎西顿珠师从扎西多杰大师门下,开始学习正统的尼赤派藏文书法,并系统地学习了传统的“墙星”板的基本知识及运笔技巧,同时,还学习了梵文兰札体和乌尔都体等字体的书写方式。
扎西顿珠介绍传统藏文书写的笔墨文具。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说法,学书法最短需6年。”所以,扎西顿珠经历了漫长的书法学习生涯,一学就是几十年。
1989年,为抢救受损的珍贵古籍,布达拉宫管理处邀请扎西多杰大师将缺失部分的古籍进行抢救性金汁书写体补全缮写工作,同时招录了一批学员参与缮写任务。当时,扎西顿珠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在这里一干就是5年,对扎西顿珠之后在书法上的深研、实践、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扎西顿珠陪同自治区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在林周县普查藏文古籍。
修复珍贵古籍文献的几年里,扎西顿珠刻苦钻研,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同时,在大书法家尼·索朗旺布、尼·扎西杰布、尼·索朗次仁、吞巴米玛扎西等诸多书法大师门下学习过各种藏文书法,在传承扎西多杰大师的书法同时,还精通其他14种藏文传统书写体。2018年,他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文书法(尼赤)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殊荣。他先后撰写出版了《藏文书法理论概述》《藏文尼赤书法字帖》《藏文书法——竹笔字练习(乌金体)》《雪域贤者书法传承云供》等,在《西藏日报》《贝叶经研究》等刊物上刊登过多篇学术论文和书法作品等。
扎西顿珠和徒弟洛桑在蓝青纸上抄写藏文文献。
扎西顿珠先后获得过全国和自治区级多个奖项。近年来,应邀参加了外交部举办的“西藏全球推介活动”,向全球展示了尼赤派藏文书法之魅力,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博物馆、青海果洛图书馆等单位收藏有他的书法作品百余幅。
2019年,在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邀请下,扎西顿珠的尼赤派藏文书法和藏文数字正式录入电脑的文字输入法。“这项工作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讲,也是一项极大的殊荣,为尼赤派书法爱好者及往后的字体打印、出版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使得大家重新认识了尼赤派藏文书法的魅力,以及它在古籍文献当中的作用。”扎西顿珠高兴地说。
笔耕不辍,行路不止。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特聘扎西顿珠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文书法(尼赤)传承保护培训班”,先后培养出两千多名书法爱好者。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培养援藏干部、社会人士、研究生及僧尼等书法爱好者。
扎西顿珠和徒弟洛桑通过传统手艺制作蓝青纸。
今年10岁的扎西次仁和他的同学们席地端坐,左手握木制藏文书写板,右手持竹笔,一起认真练习尼赤派书法。扎西顿珠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在家免费教授书法。“孩子能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门下学习藏文书法,机会难得,我们全家人非常支持,也非常荣幸。孩子也学得非常认真。”市民拉姆拿着儿子刚写好的书法作品感慨道。
西藏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洛桑跟随扎西顿珠学习和研究已有7年时间,形成了良师益友的关系:“在读大四的时候,扎西顿珠老师来我们学校作了一堂书法讲座,我就被老师的书法和故事深深吸引。加上我从小也喜欢藏文书法,于是就决定跟随老师学习。其间,我通过学习和到各市地调研,撰写发表了论文《藏文古籍之金汁文献产生与发展研究》,也想为藏文书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己作为藏文书法非遗传承人,也有传承、发扬的义务。不忘初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多开展非遗传承工作,多培养后继人才。下一步,我想将教授和培训对象转变为大众化,进一步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研习藏文书法,去感受西藏传统书法之美。同时,我也想在藏文书法传统墨汁、蓝青纸制作方面,打造一批文创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起将来的计划,扎西顿珠满怀自信地说。
一位小朋友在自治区图书馆里通过“墙星”学习尼赤书法。
藏文书法作为藏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且极富艺术魅力。“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变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的故事就是党和国家、自治区高度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国家和西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的保护基础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条件,西藏文化也必将为丰富中华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扎西顿珠心存感激地说。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