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极地视频工作室制作
有考古资料显示,在西藏昌都的卡若,林芝的云星、红光、居木、加拉马,墨脱的背崩村、马尼翁,拉萨北郊的曲贡村,山南乃东的钦巴村,阿里的札达等文化遗址都有发现陶器。1978年,在昌都发现的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出土的两万多件陶片中,能够辨认器形的就有1234件。这说明,西藏陶器历史悠久。
因为热爱走上制陶路
陶器,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皿,一直以来多被用来装水、盛放食物、蒸煮等。现在,人们则更多地将其作为观赏品。无论哪一种,都彰显着其地位的重要性。
红陶、彩陶、灰陶、黑陶、白陶、彩绘陶、釉陶……从质地来看,陶器种类多种多样。为了寻找西藏陶器,我们找到了西藏红陶技艺的传承人:扎西巴登。
4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西藏高原母亲工贸有限公司,扎西巴登正在这里制作陶器,身边摆满了各类藏式陶器。
扎西巴登正在做的是一个藏式的碗,用来装糌粑。只见他先将红陶泥料套在模具上拍打,陶坯差不多成型后,再将模具取下。整个过程胸有成竹,动作一气呵成。“这个要等它自然晾干后再进窑烧。”扎西巴登边做边介绍,“烧,是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一步。”
聊天中,得知他走上制陶这条路,是源于小时候的喜爱。
孩提时代的小小愿望变成理想后,有几个人会实现呢?扎西巴登是幸运者。换句话说,他是因为热爱而成就了自己梦想的人。
1987年,扎西巴登出生在昌都一户普通人家里。长到顽皮的年纪,喜欢和小伙伴用泥土捏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哨子来玩。“那时候就喜欢这个,可以吹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声音。”扎西巴登笑着说。说到这里,他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一个小鸟形状的陶哨,还兴致勃勃吹奏了一段。
小小的喜欢在心里埋下了种子。等到长大一些,他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用土制作各种形状的东西。再后来,干脆专门去学怎么用陶土制作各种形状的东西。但那时候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让他走上制陶道路的是恩师仁增索朗——“西藏红陶烧制技艺”项目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10年前,扎西巴登为了学习藏陶技艺,离开昌都老家来到了拉萨。“在拉萨,我开始拜师学艺。”扎西巴登说。如今,他不仅技艺高超,还成了第二代传承人,肩负起了让西藏红陶烧制技艺发扬光大的使命。
传统文化翻出新花样
制陶入门很难。“因为老师要求严格,总是做不好,容易受打击,特别没有成就感。”扎西巴登笑着说,“不过,等熬过去就好了。”
但很多人熬不过去这段苦日子便放弃了。“很多人觉得做这个又脏又累,冬天的时候,手还会裂口子。所以都不愿意碰。”
不过,扎西巴登不怕苦。他一心想着怎么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看到那些学了几年放弃的,觉得特别可惜。”说到这里,他轻轻摇了摇头。接着又说:“这门手艺多好啊。我希望更多人来学,让我们西藏的制陶技艺让更多人知道,不要被大家忘了。我自己想的就是怎么保护好它。”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在努力。去景德镇学习是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无论是配料还是做法,内地的技艺和我们的完全不一样。”扎西巴登说。
从景德镇回来后,他开始琢磨怎么将传统的藏式陶器与其他陶器结合起来,加入新鲜元素,扩大市场。
“很多人放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不到希望。”扎西巴登说,“大家学这门手艺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可是赚不到多少钱,他们就放弃了。我想研究做更多大家喜欢的,这样才能赚钱,让大家看到希望。所以,我们公司现在正做一些转型。以后想做藏式瓷砖等,运用到现代家装中。”
当然,他也希望更多人喜欢上藏式陶器,一起寻找最好的传承之路。
淘旧物、逛博物馆找灵感
做陶器要吃得了苦,也要耐得住寂寞。他说很享受一个人安安静静制陶的时光。所以经常一个人呆一整天,陪伴他的只有那些红色的陶土。我们无从得知第一个发现陶土的人会有多欣喜,但是我们能通过扎西巴登感受到手握陶土时的快乐。
在扎西巴登看来,很多传统经典的藏式陶器已经很难看到实物了。为做出满意的成品,他喜欢去博物馆。沉浸在古老文化中,他说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无限乐趣。
了解每一件陶器的历史背景,看它们的造型。回来后自己再琢磨怎么做出同样形状的陶器,朱墨彩绘双体陶罐就是其中一件。业内人士表示:其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在众多的精品文物中,朱墨彩绘双体陶罐因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西藏早期本土文化的代表而被誉为西藏博物馆馆标和十大精品文物之一。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了与同时期出土的陶器与众不同的特点,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不仅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而且体现出了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
此外,他还喜欢到各处去搜罗。在他的工作间,我们看到了一个老旧的藏陶物件。“这个有两百多年历史,是我从日喀则一户农家买回来的。”扎西巴登说。收集起来的老物件他准备弄一个展览馆。
西藏陶器,历经千年,有人遗弃,有人热捧。它却依旧静默不语,但总有人懂它……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