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喜欢,还是摇头,这个融合了母系社会和西洋片断的混血气质、以不加掩饰的个性招摇出位的女人,她的热气腾腾和肆无忌惮,确实够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异类

  杨二车娜姆坐在餐厅吃晚饭。一身桃红色紧身运动服,配双粉红色雪地靴,脚踝处两只毛绒绒的小球跟随主人轻轻晃荡。

杨二车娜姆

  在这个娱乐时代,她在互联网上的亲戚是“杨二车这母”、“杨二车那公”,一律长发遮面,耳旁别朵大红花。但在她新近代言的藏地旅游网页面上,她不再戴花,改戴藏帽了。

  “亲爱的,给我加点水。”她叫服务员。再过20分钟,她要参演大型藏羌彝民族歌舞剧《天地吉祥》。11月15日到30日,每晚8点她急急赶到剧院,去后台化好妆,等着最后一刻上台谢幕。她是这台戏的改版总导演,出品人则是少女时代的伙伴兰卡。

  兰卡·布尺比娜姆大4岁。1983年两人都在凉山州歌舞团唱民歌,这个团出过曲比阿乌、沙呷阿依等著名歌唱家。后来娜姆去了上海音乐学院,去了美国,后跟挪威驻华大使石丹梧发生一段7年恋情,又因在快男评委席上的种种表现引人侧目;兰卡现在是四川民族歌舞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

  “我来帮忙,在上海北京要少挣很多钱,但兰卡说服了我。”娜姆说。

  走马上任后,她三把火遍烧舞台,看这个不对劲,那个要大改;两人拍过桌子摔过筷子,最后,民族与海归达成共识。首演完毕,二人眼里都攒着激动的泪花。

  当晚,我在天地吉祥剧院看了这台歌舞剧,非常热闹。最后,三位主创:兰卡、娜姆、央金卓玛共献一首歌,娜姆唱得不坏。

  值得一提的是谢幕时英、汉、藏三种语言的祝福。流利的英语部分自然由娜姆完成,她将那种只有在国外生活过才能掌握的调子奉献给观众: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散场时发现观众中确实有一位外国人,跟身边的女孩讲中国话。

  “别看她身经百战,每天上台的时候使劲抓我的手,总问,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坐在小院里,面对家乡的砣砣肉和奶茶,兰卡开始“臭”娜姆。

  兰卡坐在我身旁,漫忆两人少女时代的故事,讲到开心处,一掌一掌拍在我胳膊上,偶尔腿上,然后跟娜姆一齐爆出一阵大笑。一顿饭下来,奶茶热了好几遍,一条胳膊生疼。

兰卡·布尺

  她永远跟你抢衣服

  杨二车娜姆的年龄跟她的家乡泸沽湖、她被长发遮掩大半的脸庞一样神秘。

  网上抄来抄去的资料说“83年她13岁”;见面头天晚上她说“我66年的”;第二天坚持“83年我13岁”,兰卡则说:“那年你肯定没那么小。”第三天,大家不再谈年龄。有人告诉我,艺人圈里,岁数永远是个谜。

  对此,娜姆态度鲜明:“常有粉丝跑过来讲,‘我小时候是看你书长大的’,shut up(闭嘴)! 我有那么老吗?”她的口头禅还有:I don’t care(我才不管呢)! why not(为什么不)? C’est la vie(法语,这就是生活)都是重音。

  她的一颦一笑都即时、干脆、饱满、有力、直奔目标;她不生分,不淡漠,没有城市味的矜持——刚认识几个钟头,如果你冷,她会执意将8万元的貂皮披肩给你披上;坐在她身边,必须感受她的气场和温度;如果她爱一个人,一定将他/她点燃。

  两只带着手工痕迹的金质镶钻大耳环在乌黑长发间跟主人抢风头。“要是掉了一颗钻,就得寄回意大利,一来一回路上要几个月。”这不是最重的一副,她的两耳能承受3斤重的华贵。她说,最贵的一件衣服18万,意大利买的;做大使夫人时拥有100多件晚礼服,300多双高跟鞋;男友送的一只肖邦表,戴了没多久就不知丢哪儿了——如同生命中的男人。

  然而有天在成都街上,她在车里一眼晃见一抹鲜亮颜色,大叫停车,折回去,打算拿出她无以伦比的杀价功夫跟服装店老板搏斗,一看标价,25元。

  “她永远跟你抢衣服。那时候我有一件红白黑三色的衣裳,每次出去都她穿。”兰卡说,“还有,我们要是喜欢一个男孩子一般放在心里,不会讲出来,她是直扑笼通上去跟人家说:我喜欢你!还把照片塞在人家枕头底下。”

  乱拳打死老师傅

  藏地旅游网的总经理陈龙多年从事出版与媒体策划。他第一次见到娜姆时,别人介绍他是半个蒙古族。“假的!”娜姆立刻说。有一天提到作家莫言,“莫言是谁?”娜姆立刻问。

  当网站宣布由杨二车娜姆担任形象代言人时,跟帖无数,反对声居多。陈龙当天接到五六十个朋友的电话:“你们没搞错吧?”

  杨二车娜姆第一次进藏地旅游网的办公室,走到前台东看西看,见台面下躺着一只汽车轮胎,立刻挥动手臂,大声批评,要求赶紧拿走。她第一次看到藏地旅游网的网页时,向陈龙嚷嚷:“哎,你来一下,这不好看,要改。”陈龙一言不发,走出办公室,她怔在那儿。

  藏族诗人旺秀才丹是网站的创办人,是邀请娜姆担任形象大使的坚定支持者,但也经历了一条情绪曲线。

  “开口就骂人,我实在有点不习惯。”有一周,才丹不接她电话,忽一日听到她对着电话说道歉的话,此后道歉面积有扩大趋势。才丹说,遇事不要张口就来,说话过一过脑子,那套被收视率暗中鼓励和放大的东西只适用于舞台——这个被宠坏的人现在有些明白了。

  “也许她把我们当粉丝了。”陈龙说。他此前没有见识过这种套路,现在渐渐悟出,她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

  娜姆要求拜见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活佛,大家都捏着把汗,但她表现得非常得体。“她也不是拘束自己,憋着不说,就是大方、直爽、泼辣。她平时叫人总是‘亲爱的’,那天对着活佛发出个‘亲’的音,马上收回去了。”才丹想想也好笑。

  快男风波历历在目,左手陈楚生、右手苏醒的大结局也历历在目,她说那是她的胜利。见我们互相用眼睛询问:“谁是陈楚生,谁是苏醒?”她大吃一惊:“啊,这你们都不知道?全国人民都在看快男啊!”


  家乡

  “宝贝,给我什么好消息?”杨二车娜姆打开翻盖手机,口气能融化结了一冬的冰。她谈出场费、来回机票,三下五除二,手起刀落,立即执行。

杨二车娜姆

  她去朋友家作客,到门口突然跑去买束鲜花,送到女主人手里。见了孩子一面往人裤兜塞百元钞票,“去买玩具”或者“买件衣裳”,一面向大人说,“我不包了啊。”见了喜欢的女孩儿格桑梅朵,使劲亲人脸蛋,坚持每天教她一句英语。

  她跟我说着话,突然视线从我头顶掠过,咧开嘴,露出一口象牙白的原生态牙齿,嘴角凹一粒小酒窝,向着那边招呼“嗨”——那是邻居走过。

  某天坐在车里,刚接通泸沽湖的电话,她突然叫起来:“什么时候?”家乡亲戚去世。上周她刚寄去一笔治病钱,她念着小时候一起在山上放牦牛的情。

  她愣愣坐着,纹丝不动。我探头去看,她眼眶已红,蓄满了泪。一张纸巾刚递过去,她已“呜呜”哭出声来,坐在前排的人又递了包纸巾过来。

  两三分钟后,她突然停止哭泣,抄起电话打回家:“怎么不早告诉我!是钱不够还是这病没治了?……山上还有多少钱?都拿过去!”她指挥料理后事,像贾府的王熙凤。忽然一扭头对我说:“下午访谈取消。”大概觉得口气过硬,又补了一句:“对不起,我要回去打一些电话。”

  当晚8点,她又出现在舞台上,笑容酽酽,歌声酽酽,最后照例“Ladies and gentlemen……”

  熟悉她的人都听过这句话:“我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母亲

  特殊材料的根在泸沽湖畔。

  当游客从地球各个角落降临那池碧蓝的湖水边,唱过“玛达米”,吃过湖畔烧烤,在作为旅游项目的篝火晚会上“走一回婚”然后打道回府时,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这个民族的禀性?

  摩梭族是女人当家,家族繁衍靠走婚。走婚就是男人来了又走,没有结婚证。娜姆的母亲生了六个孩子,娜姆排行老三,她与一个弟弟是同一个父亲。

  四川电视台的一队记者曾经到娜姆家拍摄过,据说老太太换了身新衣服,端然坐着抽烟(她每天三包烟),会说“拿枪的敌人没有了,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游客住在她家客栈里,她对着想买女儿书的客人说,“我看没什么好,丑死了。”娜姆说:“她其实就想逗人家夸我呢。”

  “妈妈年轻时村里来了革命军,她从前所(村子名,泸沽湖附近有前、后、左、右四个所)走了一天到泸沽湖,想跟着出去,但部队先走了一步,没有等她,她就在湖边安了家。现在我妈还有点不服气,她常说,当年要是跟着部队走出大山,她说不定比我强呢。”虽然前一阵回家还摔过母亲养的鸡,但杨二车娜姆总念着家人和族人。当被问“你有害怕的事吗?”她答:“我怕给我的民族丢脸。”

  “妈妈是一个能干女人,最会开玩笑。我记得她总是对着一团面,想着做面条、饺子,还是别的什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六个吃好。她觉得吃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很重要,嘴巴不馋走出去人格才有保证。因为饿,不好看的脸相就会出来,就会出格。穿倒无所谓,我一直穿姐姐剩下的,笑破不笑补嘛。”

  这家姓杨,摩梭语二车是宝石,娜姆是仙女,她是第三个女孩。摩梭人家也重视男丁,因为第三代人要由舅舅一起带大,杨妈妈于是依照当地习俗跟别家换孩以便生个男孩。娜姆被轮番送了三家人,都被退回来,因为她成天嚎哭,到后来只是干嚎没有眼泪,据说哭声能将屋顶掀翻。她很小就被视为可以培养作当家人的女孩。

  她很小的时候,父亲酒精中毒去世。大部分时间她跟舅舅作伴。“我对男人的印象就是从他那里来的。他话很少,总坐着抽烟,能吐8个烟圈,最后再吐一个,从8个圈圈里穿过去。”

  家乡的人,她放不下。她要把兄弟姐妹都带出去,把他们的孩子也带出去。23岁的表妹松珑现在是娜姆的助手,她出过自己的民歌专辑,讲话细声细气:“在我们家乡,表姐是好些人的榜样。我心疼她,这些年她真的不容易。快男那阵子,她在电视上演,我比她还紧张,因为不知道下一分钟她会说什么、做什么。她的精力没人能比,凌晨2点睡,6点爬起来写书,跟我讲事情,等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了,她倒头就睡。”跟着表姐,松珑没少挨骂。至少摄影师拍照时,松珑动作稍慢,娜姆就用摩梭语唤她“老太婆”。

杨二车娜姆、表妹松珑、《南方人物周刊》李宗陶

  除了母亲,娜姆家里的人都住过大使馆;她让朋友带弟妹去爬长城,自己去做头发;她带着弟妹住800元一晚的酒店时,他们都觉得姐姐疯了。

  “她妈妈跟我说,找个家乡的,哪怕种地的也好。”兰卡告诉我。

  有一次,“挪威王子”人都到了丽江,她还是没敢带回家见母亲,因为老人家曾用啤酒瓶砸破过一个千里迢迢飞去看她的香港人的脑袋。

  现在,她飞得有些累了。花四年时间建造、占地2亩的杨氏艺术博物馆(Namu Palace)矗立在泸沽湖畔,效仿那个爱画花、在新墨西哥州开博物馆的女画家Georgia O’Keefe。建造中,她被朋友坑过,钱没了,工人撤了,她一个人在山上挺了12天,靠12个饽饽和清水。扎好头巾挽起袖子,她仰着脑袋刷那些墙,刷成她热爱的花的颜色。

  她把自己的大专毕业证书、出过的书、游历世界的痕迹一一陈列在那里。“我是我们摩梭族第一个大学毕业的,第一个有涉外婚姻的,第一个拿美国护照的。”她时不时要说一些大话,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她懂得圆场,总找得到台阶下,就像兰卡笑她嗓子虽好但老跑调时,她一挺脖子:“最后我总能找回(调子)去。”

  她用没什么文采但相当清晰的语句飞快写书,飞快出版,成绩是10年13本。第一本自传《走出女儿国》被译成27种文字,今天仍是一部分女生的励志手册。出版商也懂得用足这块料,在《中国红遇见挪威蓝》之后,自有《7年之痒——中国红别了挪威蓝》。

  她有一些自制的名言,譬如“男人翻脸比翻书还快”,“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不用香水的女人是没有前途的女人”,“吸取别人的优点,再加上自己的聪明,创造出自己的品味”……那句让许多人笑出声来的快男评语其实源于四川俗语:“机会好比秃头脑壳上一根毛,抓住就抓住了。”

  面对这样一个热气腾腾的女人,不得不想一想:知识修养是什么?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怎么来的?娜姆用她十片指甲涂得晶亮的大手捂住我的录音笔,笑道:“毛主席说得对,知识越多越反动。”

  “你们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来的,我的知识都是在路上学的。”她说。

  在成都待了半个多月,只见雾蒙蒙的天空,没见水,杨二车娜姆说心里像长了草。于是去都江堰。

  站立在2263年前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防洪堤上,她长时间眺望江面,喃喃“真美,真美”。她鲜蓝的上衣、大红的紧身裤、六七公分高的镶红边细高跟羊皮靴与暗绿的江水相映,也与周遭穿着平淡的游客相区别。

杨二车娜姆

  她眼尖,指着漂浮着垃圾的内堤一角说:“怎么有脏东西!”20分钟后,她找到了批评对象:一个站在岸边擦碗的中年男人。

  “不要扔到江里!水弄脏了,就没有人到你们这里来了!”

  男人看她一眼,嘴角向上微微一翘,继续低头擦碗,仿佛听了一个小笑话。

  这类事她在北京也干。有一天,她捡起一个刚落地的可乐罐,追上前面一辆出租车,径直递给司机:“嗨,你东西丢了!”但另一次又碰了壁,坐在弟弟开的车里回老家,一包垃圾从车窗飞出去,她要自家兄弟倒回去捡起来,弟弟说:“要不你下车,换辆车走。我是不会回去的。”

  她在水利模型大厅遇到粉丝,几位女孩子掏出手机想要合影。她张开双臂:“谁先来?”脸上是灿烂的招牌笑容。

  访谈过半,她突然转向松珑快声道:“给我帽子!”我一扭头,一群婶婶嗑着瓜子瞄向这边,脸上是“看到名人”的新鲜劲儿。

  摩梭族的女人眼睛里有活儿

  人物周刊:你常说佛。藏传佛教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娜姆:我是一个佛缘很深的人。我受过摸顶赐福;拜见过班禅大师,去中央民族歌舞团就有他的帮助;去上海音乐学院读书是我们家乡的活佛资助的……就有一点,我没好好修。我太好人间的东西,太好300双高跟鞋、貂皮大衣,太好香艳……兰卡不是说嘛,有件漂亮东西,我一定抢在手里(咧嘴大笑),而且我不觉得错、内疚,就觉得it belongs to me(它是我的)。

  我一方面很张扬、很夸张,但在佛面前我是很低很低的。这一路都觉得佛在用一根手指点着我的额头说:这个你不要碰,那个你要做好。我走到哪里,都带着藏香。

  人物周刊:这几天我在观察,觉得你真够得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娜姆:这是血液里的东西,来自文化。人家说察言观色是很小气的东西,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女性的魅力所在。小时候,妈妈去做客总是带姐姐,她长得好看,但是到邻居家借、还个什么东西,反正牵涉到外交的,都派我去。我从来没有把嫁个好老公,生个小孩,守着一个温馨的家当成最高理想。我是在天上飞的。

  人物周刊:看你的书能明显感觉:你现在回到家乡,想亲近家人,但又非常不适应了。

  娜姆:这就是一个时空问题嘛。我也是最近才悟出来:I live very fast(我活得太快).我过去的生活是飞快的、很没有人情味,没几个人能跟得上我的速度。比方去浦东机场,别人是坐大巴或出租车,我是坐磁悬浮,倏,我就到了。一件事情摆在面前,中心思想在哪里,what’s the point, what’s the soul, what’s the meat(二指相捻,作数钞票状),我很快就能知道,I need to change quickly(我得迅速改变),然后我就巴啦巴啦,人家会觉得很奇怪:“这谁啊?”当快男评委就是这样。

  人物周刊:你常反思自己?

  娜姆:以前不会,最近有。一般是这样,别人说什么,我在心里做功课,说得有道理,改!没有,一听就过!我有个优点就是不耻下问,有错就改。

  人物周刊:“不耻下问”不能乱用,它是说你的身份比被问的人高。

  娜姆:(哈哈)我就是这意思。

  是我要,不是你要

  人物周刊:有没有你做不到的?比方你看上一个男人,他没看上你。

  娜姆:没有!一般没把握的事我不做。这种情况会有:情感发生,到百分之八十我撤了,或对方撤了,但没有得不到的。一般来说是我进攻,是我要,不是你要,你要我还不给呢(哈哈大笑)。It’s my body! It’s my soul! It’s my life!(它是我的身体,我的精神,我的生活)

  人物周刊:你跟石丹梧那段7年恋情,是许多女孩心中的童话,但结局似乎不完美。

  娜姆:正因为那样的结局,这个故事才美。七年,他牵着我的手走进他的世界,那么保护、宠爱,一起分享了那么多东西……但我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一直在求变,所以我敢6个月不回去……如果再继续,这个故事就不美了。他母亲现在基本每个礼拜都给我电话,当我女儿看待。

  人物周刊:之前好像有个意大利的,4年。

  娜姆:嗯。反正都是生命中的过客、贵人,丰富了我的人生。有时候坐在北京的家里,想想他们都活得好好的,挺好。

  人物周刊 :小时候有没有想过:我要一份爱,天长地久?

  娜姆:从来没有。我从来不设计自己的感情。在路上碰到了,触电了,就发生了,我特别希望nature(自然)。

  人物周刊:会不会在人群中迅速辨别出某个人可能是你的贵人、老板,然后……

  娜姆:不会,从来不会……今天是我老板,明天我跟他平起平坐,后天拍拍他肩膀,说走走一道走。在我们摩梭人的观念里,没有等级贵贱的观念,所以我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跟什么人都能处得来。

  人物周刊:但在上音读书的时候,你结交的都不是一般人,譬如大使的女儿。

  娜姆:那不是故意结交的,她是自己来的。我们学校开少数民族音乐会,她来,就认识了,然后暑假路远没回家,2个月没地方去,她说你住我们家吧。就去大使馆住,又有司机又有海鲜的(呵呵)。

  人物周刊:是不是觉得跟外国同学在一起比跟中国同学在一起更自在?

  娜姆:对。我要么跟少数民族同学在一起,要么跟外国人在一起,因为那样才觉得能“做我自己”,没有被一种眼光看着,没有被什么禁锢起来。

  (一位同届同学对她当年的评语是:行为举止备受争议。据说,有人问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杨二车娜姆到处打着上音毕业生的旗号,为什么不出来说两句?这位作曲家出身的院长表明态度:避之不及,不助炒作。)

  人物周刊:那时有没有给自己设条底线?

  娜姆:当时有个女孩,湖南的,怀孕了,领导老师轮番找她谈话,没得毕业。我就知道,毕业证要拿到手,怎么玩都可以,这种事不能犯,我必须保护自己。有个医科大学的老外给我送了三年的早餐——留学生食堂东西好吃——我连手都没让他拉一下。后来同学就笑:“啊,她表哥又送早餐来了。”

  那种大的爱,没几个人能有

杨二车娜姆

  人物周刊:第一次走婚是在北京?

  娜姆:嗯。买我下一本书,书里会有。在泸沽湖呆了那么多年,最后在北京失身(哈哈)。反正北京是我的吉祥之地,83年第一次到北京比赛得奖,后来去美国,回来在北京认识我的“挪威王子”,所有的好运气都在那里。

  人物周刊:你对性怎么看?

  娜姆:今天这个世界,钱已经不算难找,只要你勤奋工作。但找到一份好的性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好的性会让我皮肤很好,眼睛发亮,头发油黑……

  人物周刊:你有高潮吗?

  娜姆:当然!没有高潮的性我不会要。一些女朋友跟我抱怨她们没有享受到性,我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换?”(哈哈哈)

  人物周刊:你会一夜情吗?

  娜姆:我不喜欢,没有感情的事我都不喜欢。在我看,真的很不划算。那里隐藏着太多的危险,病毒,抢劫,诱骗,拐卖,在谁都不认识谁的情况下,能保证不发生意外?再说女孩子感情上总比男人丰富些,我就不相信早上从男生公寓走出来,会一丝丝后悔都没有。嘴上可能会炫耀,回到家里肯定拼命清洁自己。如果那一夜真的美,你想找回,更是费时费力又费心。

  人物周刊:你爱钱吗?

  娜姆:(沉吟一秒)爱。

  人物周刊:你靠什么挣钱呢?

  娜姆:我做代言,房产啊,酒啊;写书,加上马上要出的2本,一共13本;演讲,在国外曾经每小时3000美金,在7个国家讲我的故事,讲到快要吐了;拍电影,《喜福会》、《时尚与牛奶》;还有当模特、走秀。

  人物周刊:从一个模特的标准看,你的身高和体型……

  娜姆:我通常作为嘉宾出场。反正这辈子我摸过的最多现金是50万美金。我喜欢花现金,买房子从来不贷款,一次付清。

  人物周刊:当了名人,要维持一定的排场,要养各处的房子,你能运作好吗?

  娜姆:我从来没有学过数学,算不好账,但我从不担心钱,就像从来不担心某件事我做不成一样。有时候突然没现金了,到哪个衣服口袋里挖挖,总能翻出一两千块钱。

  人物周刊:没有陷入绝境的时候?比方在国外。

  娜姆:从来没有。一般我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摩梭族的女人都会打算好、计划好。譬如我挣10块钱,2块钱给自己用,3块钱拿去孝敬家里,5块钱存起来。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一天最多打过5份工。早上去餐馆,我喜欢吃培根和Pancake(一种早餐薄饼),餐馆免费提供,有工资,还有小费拿。我擦的桌子是最干净的,动作又快,笑容又甜,所以小费最高。

  人物周刊:还有四份工呢?

  娜姆:中午去百货公司当香水模特。下午1、2点钟推老人去公园,可以学英语。然后去超市码货,以前我哪知道那么多洗涤剂啊,本来就是生活里要用到的,正好学。晚上去夜总会,夜生活也过了,不花钱,还可以拿钱。很好玩的。

  那些年真是很锻炼人。好多人去美国,打工心里觉得苦,对西方文化心里也是拒绝的。我不觉得苦,我完全是去探索、拥抱的。我好奇,这是长生不老的秘诀,Show me,then I build my own world. I wanna be the queen of my world. I love food, I love music, I love people with good background or bad background. 你明白吗?就是那种大的爱,没几个人能有的。如果在老家,我就是一个当家的人,主宰平衡的人。

  为什么我现在拒绝采访,就是他没有那种大的爱,没有那种心态、理解力和能量,净问些什么挪威王子啊不痛不痒的东西;还有的女记者,顶着一头头皮屑来采访我,我就说你先回去把头发洗干净。我没有兴趣跟这样的女人讲话,女人首先要爱自己,That’s a woman.

  很多人第一句话就是:“你跟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所以随他们怎么编。他们给我看那些文章,bullshit(狗屎),我看都不要看,但我要他们写,我要登在他那个上面(哈哈哈)。我从来不看小说,那也都是编的。

  人物周刊:那你看什么?

  娜姆:人物传记。希特勒、希拉里、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小蜜写的我也看。(在她的书里,找到她读过的女性传记:亨利夫人、宋美龄、麦当娜、奥黛莉?赫本、玛莉莲?梦露、戴安娜;她尤其推荐弗里达,因为女画家身上那种神奇的生命力)I love the thing can really touch. I don’t like fiction(我喜欢能够得着的东西,不喜欢虚构小说)。

  人物周刊:虚构是用来让人做梦的。你不做梦吗?

  娜姆:我从来不做梦,梦了我也记不住。梦是骗人的、虚幻的,这么多年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譬如我要喝杯咖啡,一杯1块2毛钱,都是我用十个手指头挣出来的。

  机会很重要,通道就是现金

  人物周刊:你第一次婚姻好像也是个传奇。

  娜姆:才好玩呢。那个美国人叫Andrew,出租车司机都叫他鹌鹑蛋,ABC的记者,采访过我,有天晚上我带了点蘑菇和菌类去看他。他住四合院,半夜三更,居委会大妈来捉奸。那时候这不是小事,我们就说,我们明天要结婚的。第二天到了民政局,分头填表,问得很仔细。他填完了,可我不会写他的名字。我用胳膊捅捅他:“哎,你叫什么?”他说A、N…我不会写,鹌鹑蛋我也不会写,最后表是他填的(哈哈)。

  我们托运行李,全是些军大衣、老家具、破藤椅。运费很贵,老北京就说:这俩傻子,花钱运垃圾。哎,我们家还有一大堆破烂呢,要不要?

  人物周刊:昨天听你讲刚到美国2个月就离开Andrew了,他没给你经济上的帮助?

  娜姆:没有,我那时挣得比他多,一天五份工嘛。2个月后我想搬去夏威夷,因为去之前我对美国只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万宝路香烟上的牛仔,第二个就是夏威夷。

  人物周刊:那时语言关过了吗?

  娜姆:没,就20个单词。他给我的新婚礼物就是一张美国地图,他说:“你是一条鱼,在杯子里能活,在鱼缸里能活,在河里能活,在海里也能活。美国在这,给你。”这是他的原话。然后我就走了。那几年my mind totally open up……(我的心灵完全打开了)

  人物周刊:打开了。

  娜姆:对,整个人打开了。以前说什么意大利人、法国人、印度人,忽然就住在隔壁,同一个社区了,隔一条街是意大利饭,再隔两条街是印度饭,不同文化混杂在一起,我很喜欢。我交许多朋友,最不在意的就是他们有没有钱,因为我完全能够自立。

  人物周刊:你好像说过,男人不喜欢经济上不能独立的女人。

  娜姆:对啊,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很穷的女人的。反正那时候我只要挣够机票钱,马上辞职去机场,随便选一个30分钟里起飞的航班就飞了。那段时间基本上走遍美国,我喜欢找有水的地方,像佛罗里达的海边啊……旧金山虽然有水,但是太冷。我觉得在路上很安全。

  人物周刊:但前天你说被黑人打过。

  娜姆:这种事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

  人物周刊:你吸收了西方文化里不少东西,有没有你觉得不好而且拒绝接受的?

  娜姆:有。毒品;还有就是浪费,我从来不浪费。

  人物周刊:那几年的感情生活就空白?

  娜姆:空白?怎么可能(哈哈哈)。

  人物周刊:夜深人静,会不会掰着手指数数自己经历的情感。

  娜姆:我不回忆。不过有次在旧金山开生日party,我把所有的男朋友都请来了,他们从世界不同的地方飞过来。但那天晚上到最后,他们一个个散了,我是一人回家睡觉的。(看到我探寻的表情,嘿嘿笑起来)多少人来?这数字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人物周刊:你总能迅速理清思路,趋利避害么?

  娜姆:当然,这是必须的。我每天早起做的功课就是这个,我每天都问自己:What do you want, Namu? Are you Happy, Namu?我从来不overdo(做过头),我从来不听别人说什么,只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像我这种,我不保护自己,没人保护我。

  人物周刊:你手机里有多少人的号码?

  娜姆:七八十个吧,都是优质朋友,对不能交的朋友要像对旧衣服一样打包扔到地下室。说实话,我走到今天,靠的不是男人,是朋友。我不巴结当官的,这几年你是官,过几年你下台。兰卡不是说嘛,我走到哪里都有朋友,都有干爹干妈。

  人物周刊:利益的成分多,还是感情?

  娜姆:当然感情多。我确实很幸运。

  人物周刊:最近这几年,你要什么?

  娜姆:我要的都有了。名气,cash(现金),love(爱) ……就像家乡的三种花:桃花,我有过了,而且太多了;牡丹富贵,我也有过了;现在我要莲花,静静开在佛的脚下。这些年,什么样的人和事我都遇到过了:做秀的、煽情的、浪漫的、冒险的、有权的、好色的……现在应该回到自己的根了。这次为藏地旅游网做代言,我就很开心。在我们老家,一个姑娘要是跟藏族小伙走婚,老人是要竖大拇指的。

  人物周刊:大家把你当娱乐人物,你怎么看?

  娜姆:娱乐圈本来就是娱乐嘛,没必要太较真。你想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我几乎天天上娱乐版。但机会很重要,通道就是现金。我到了那个圈里,做我该做的事,拿我该拿的钱,放进口袋里,然后说拜拜。

  (这年头,谁娱乐谁,真不好说。就在这家茶馆里,桌上一张当地报纸的娱乐版上,憨豆先生与杨二车娜姆分别被电脑合成为新编电影红楼梦的贾黛人选。她的反应是大叫一声,哈哈大笑,传给身边的人看,又要回去,说“我看看怎么写的”。)

  人物周刊:前不久你跟芙蓉姐姐一起参加了赵半狄的熊猫时装秀,你怎么看她?

  娜姆:她挺可怜的,大家当她小丑,她就变成了小丑。不过近看她是挺恶心的。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现代人的成功和他们的成功观?

  娜姆:有些人可能上辈子做了好事,有许多东西现成摆在那儿等他去接着;也有不少人是付出许多代价的,好多东西是要绑手绑脚才能得到的。I fucking hate that!(去它的吧!) 我要nature、happy(自然,快活),要做我自己。妈妈说,成功就是每天头放到枕头上,能沉沉入睡。

  人物周刊:那你认为的成功呢?

  娜姆:(想了想)跟妈妈一样。

  “很高兴认识你。”道别时她说。

  “我也是。”

  “下次我回上海,你来我家玩吧。”

  “还是去我家吧。你那儿太香艳,我坐不住。”

  “哈哈。上海送快递的跟我讲,‘小姐,你们家很别致的哦,你好像住在庙里的哦’。”


  家乡

  “宝贝,给我什么好消息?”杨二车娜姆打开翻盖手机,口气能融化结了一冬的冰。她谈出场费、来回机票,三下五除二,手起刀落,立即执行。

杨二车娜姆

  她去朋友家作客,到门口突然跑去买束鲜花,送到女主人手里。见了孩子一面往人裤兜塞百元钞票,“去买玩具”或者“买件衣裳”,一面向大人说,“我不包了啊。”见了喜欢的女孩儿格桑梅朵,使劲亲人脸蛋,坚持每天教她一句英语。

  她跟我说着话,突然视线从我头顶掠过,咧开嘴,露出一口象牙白的原生态牙齿,嘴角凹一粒小酒窝,向着那边招呼“嗨”——那是邻居走过。

  某天坐在车里,刚接通泸沽湖的电话,她突然叫起来:“什么时候?”家乡亲戚去世。上周她刚寄去一笔治病钱,她念着小时候一起在山上放牦牛的情。

  她愣愣坐着,纹丝不动。我探头去看,她眼眶已红,蓄满了泪。一张纸巾刚递过去,她已“呜呜”哭出声来,坐在前排的人又递了包纸巾过来。

  两三分钟后,她突然停止哭泣,抄起电话打回家:“怎么不早告诉我!是钱不够还是这病没治了?……山上还有多少钱?都拿过去!”她指挥料理后事,像贾府的王熙凤。忽然一扭头对我说:“下午访谈取消。”大概觉得口气过硬,又补了一句:“对不起,我要回去打一些电话。”

  当晚8点,她又出现在舞台上,笑容酽酽,歌声酽酽,最后照例“Ladies and gentlemen……”

  熟悉她的人都听过这句话:“我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母亲

  特殊材料的根在泸沽湖畔。

  当游客从地球各个角落降临那池碧蓝的湖水边,唱过“玛达米”,吃过湖畔烧烤,在作为旅游项目的篝火晚会上“走一回婚”然后打道回府时,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这个民族的禀性?

  摩梭族是女人当家,家族繁衍靠走婚。走婚就是男人来了又走,没有结婚证。娜姆的母亲生了六个孩子,娜姆排行老三,她与一个弟弟是同一个父亲。

  四川电视台的一队记者曾经到娜姆家拍摄过,据说老太太换了身新衣服,端然坐着抽烟(她每天三包烟),会说“拿枪的敌人没有了,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游客住在她家客栈里,她对着想买女儿书的客人说,“我看没什么好,丑死了。”娜姆说:“她其实就想逗人家夸我呢。”

  “妈妈年轻时村里来了革命军,她从前所(村子名,泸沽湖附近有前、后、左、右四个所)走了一天到泸沽湖,想跟着出去,但部队先走了一步,没有等她,她就在湖边安了家。现在我妈还有点不服气,她常说,当年要是跟着部队走出大山,她说不定比我强呢。”虽然前一阵回家还摔过母亲养的鸡,但杨二车娜姆总念着家人和族人。当被问“你有害怕的事吗?”她答:“我怕给我的民族丢脸。”

  “妈妈是一个能干女人,最会开玩笑。我记得她总是对着一团面,想着做面条、饺子,还是别的什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六个吃好。她觉得吃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很重要,嘴巴不馋走出去人格才有保证。因为饿,不好看的脸相就会出来,就会出格。穿倒无所谓,我一直穿姐姐剩下的,笑破不笑补嘛。”

  这家姓杨,摩梭语二车是宝石,娜姆是仙女,她是第三个女孩。摩梭人家也重视男丁,因为第三代人要由舅舅一起带大,杨妈妈于是依照当地习俗跟别家换孩以便生个男孩。娜姆被轮番送了三家人,都被退回来,因为她成天嚎哭,到后来只是干嚎没有眼泪,据说哭声能将屋顶掀翻。她很小就被视为可以培养作当家人的女孩。

  她很小的时候,父亲酒精中毒去世。大部分时间她跟舅舅作伴。“我对男人的印象就是从他那里来的。他话很少,总坐着抽烟,能吐8个烟圈,最后再吐一个,从8个圈圈里穿过去。”

  家乡的人,她放不下。她要把兄弟姐妹都带出去,把他们的孩子也带出去。23岁的表妹松珑现在是娜姆的助手,她出过自己的民歌专辑,讲话细声细气:“在我们家乡,表姐是好些人的榜样。我心疼她,这些年她真的不容易。快男那阵子,她在电视上演,我比她还紧张,因为不知道下一分钟她会说什么、做什么。她的精力没人能比,凌晨2点睡,6点爬起来写书,跟我讲事情,等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了,她倒头就睡。”跟着表姐,松珑没少挨骂。至少摄影师拍照时,松珑动作稍慢,娜姆就用摩梭语唤她“老太婆”。

杨二车娜姆、表妹松珑、《南方人物周刊》李宗陶

  除了母亲,娜姆家里的人都住过大使馆;她让朋友带弟妹去爬长城,自己去做头发;她带着弟妹住800元一晚的酒店时,他们都觉得姐姐疯了。

  “她妈妈跟我说,找个家乡的,哪怕种地的也好。”兰卡告诉我。

  有一次,“挪威王子”人都到了丽江,她还是没敢带回家见母亲,因为老人家曾用啤酒瓶砸破过一个千里迢迢飞去看她的香港人的脑袋。

  现在,她飞得有些累了。花四年时间建造、占地2亩的杨氏艺术博物馆(Namu Palace)矗立在泸沽湖畔,效仿那个爱画花、在新墨西哥州开博物馆的女画家Georgia O’Keefe。建造中,她被朋友坑过,钱没了,工人撤了,她一个人在山上挺了12天,靠12个饽饽和清水。扎好头巾挽起袖子,她仰着脑袋刷那些墙,刷成她热爱的花的颜色。

  她把自己的大专毕业证书、出过的书、游历世界的痕迹一一陈列在那里。“我是我们摩梭族第一个大学毕业的,第一个有涉外婚姻的,第一个拿美国护照的。”她时不时要说一些大话,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她懂得圆场,总找得到台阶下,就像兰卡笑她嗓子虽好但老跑调时,她一挺脖子:“最后我总能找回(调子)去。”

  她用没什么文采但相当清晰的语句飞快写书,飞快出版,成绩是10年13本。第一本自传《走出女儿国》被译成27种文字,今天仍是一部分女生的励志手册。出版商也懂得用足这块料,在《中国红遇见挪威蓝》之后,自有《7年之痒——中国红别了挪威蓝》。

  她有一些自制的名言,譬如“男人翻脸比翻书还快”,“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不用香水的女人是没有前途的女人”,“吸取别人的优点,再加上自己的聪明,创造出自己的品味”……那句让许多人笑出声来的快男评语其实源于四川俗语:“机会好比秃头脑壳上一根毛,抓住就抓住了。”

  面对这样一个热气腾腾的女人,不得不想一想:知识修养是什么?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怎么来的?娜姆用她十片指甲涂得晶亮的大手捂住我的录音笔,笑道:“毛主席说得对,知识越多越反动。”

  “你们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来的,我的知识都是在路上学的。”她说。

  那种大的爱,没几个人能有

杨二车娜姆

  人物周刊:第一次走婚是在北京?

  娜姆:嗯。买我下一本书,书里会有。在泸沽湖呆了那么多年,最后在北京失身(哈哈)。反正北京是我的吉祥之地,83年第一次到北京比赛得奖,后来去美国,回来在北京认识我的“挪威王子”,所有的好运气都在那里。

  人物周刊:你对性怎么看?

  娜姆:今天这个世界,钱已经不算难找,只要你勤奋工作。但找到一份好的性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好的性会让我皮肤很好,眼睛发亮,头发油黑……

  人物周刊:你有高潮吗?

  娜姆:当然!没有高潮的性我不会要。一些女朋友跟我抱怨她们没有享受到性,我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换?”(哈哈哈)

  人物周刊:你会一夜情吗?

  娜姆:我不喜欢,没有感情的事我都不喜欢。在我看,真的很不划算。那里隐藏着太多的危险,病毒,抢劫,诱骗,拐卖,在谁都不认识谁的情况下,能保证不发生意外?再说女孩子感情上总比男人丰富些,我就不相信早上从男生公寓走出来,会一丝丝后悔都没有。嘴上可能会炫耀,回到家里肯定拼命清洁自己。如果那一夜真的美,你想找回,更是费时费力又费心。

  人物周刊:你爱钱吗?

  娜姆:(沉吟一秒)爱。

  人物周刊:你靠什么挣钱呢?

  娜姆:我做代言,房产啊,酒啊;写书,加上马上要出的2本,一共13本;演讲,在国外曾经每小时3000美金,在7个国家讲我的故事,讲到快要吐了;拍电影,《喜福会》、《时尚与牛奶》;还有当模特、走秀。

  人物周刊:从一个模特的标准看,你的身高和体型……

  娜姆:我通常作为嘉宾出场。反正这辈子我摸过的最多现金是50万美金。我喜欢花现金,买房子从来不贷款,一次付清。

  人物周刊:当了名人,要维持一定的排场,要养各处的房子,你能运作好吗?

  娜姆:我从来没有学过数学,算不好账,但我从不担心钱,就像从来不担心某件事我做不成一样。有时候突然没现金了,到哪个衣服口袋里挖挖,总能翻出一两千块钱。

  人物周刊:没有陷入绝境的时候?比方在国外。

  娜姆:从来没有。一般我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摩梭族的女人都会打算好、计划好。譬如我挣10块钱,2块钱给自己用,3块钱拿去孝敬家里,5块钱存起来。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一天最多打过5份工。早上去餐馆,我喜欢吃培根和Pancake(一种早餐薄饼),餐馆免费提供,有工资,还有小费拿。我擦的桌子是最干净的,动作又快,笑容又甜,所以小费最高。

  人物周刊:还有四份工呢?

  娜姆:中午去百货公司当香水模特。下午1、2点钟推老人去公园,可以学英语。然后去超市码货,以前我哪知道那么多洗涤剂啊,本来就是生活里要用到的,正好学。晚上去夜总会,夜生活也过了,不花钱,还可以拿钱。很好玩的。

  那些年真是很锻炼人。好多人去美国,打工心里觉得苦,对西方文化心里也是拒绝的。我不觉得苦,我完全是去探索、拥抱的。我好奇,这是长生不老的秘诀,Show me,then I build my own world. I wanna be the queen of my world. I love food, I love music, I love people with good background or bad background. 你明白吗?就是那种大的爱,没几个人能有的。如果在老家,我就是一个当家的人,主宰平衡的人。

  为什么我现在拒绝采访,就是他没有那种大的爱,没有那种心态、理解力和能量,净问些什么挪威王子啊不痛不痒的东西;还有的女记者,顶着一头头皮屑来采访我,我就说你先回去把头发洗干净。我没有兴趣跟这样的女人讲话,女人首先要爱自己,That’s a woman.

  很多人第一句话就是:“你跟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所以随他们怎么编。他们给我看那些文章,bullshit(狗屎),我看都不要看,但我要他们写,我要登在他那个上面(哈哈哈)。我从来不看小说,那也都是编的。

  人物周刊:那你看什么?

  娜姆:人物传记。希特勒、希拉里、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小蜜写的我也看。(在她的书里,找到她读过的女性传记:亨利夫人、宋美龄、麦当娜、奥黛莉?赫本、玛莉莲?梦露、戴安娜;她尤其推荐弗里达,因为女画家身上那种神奇的生命力)I love the thing can really touch. I don’t like fiction(我喜欢能够得着的东西,不喜欢虚构小说)。

  人物周刊:虚构是用来让人做梦的。你不做梦吗?

  娜姆:我从来不做梦,梦了我也记不住。梦是骗人的、虚幻的,这么多年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譬如我要喝杯咖啡,一杯1块2毛钱,都是我用十个手指头挣出来的。

  机会很重要,通道就是现金

  人物周刊:你第一次婚姻好像也是个传奇。

  娜姆:才好玩呢。那个美国人叫Andrew,出租车司机都叫他鹌鹑蛋,ABC的记者,采访过我,有天晚上我带了点蘑菇和菌类去看他。他住四合院,半夜三更,居委会大妈来捉奸。那时候这不是小事,我们就说,我们明天要结婚的。第二天到了民政局,分头填表,问得很仔细。他填完了,可我不会写他的名字。我用胳膊捅捅他:“哎,你叫什么?”他说A、N…我不会写,鹌鹑蛋我也不会写,最后表是他填的(哈哈)。

  我们托运行李,全是些军大衣、老家具、破藤椅。运费很贵,老北京就说:这俩傻子,花钱运垃圾。哎,我们家还有一大堆破烂呢,要不要?

  人物周刊:昨天听你讲刚到美国2个月就离开Andrew了,他没给你经济上的帮助?

  娜姆:没有,我那时挣得比他多,一天五份工嘛。2个月后我想搬去夏威夷,因为去之前我对美国只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万宝路香烟上的牛仔,第二个就是夏威夷。

  人物周刊:那时语言关过了吗?

  娜姆:没,就20个单词。他给我的新婚礼物就是一张美国地图,他说:“你是一条鱼,在杯子里能活,在鱼缸里能活,在河里能活,在海里也能活。美国在这,给你。”这是他的原话。然后我就走了。那几年my mind totally open up……(我的心灵完全打开了)

  人物周刊:打开了。

  娜姆:对,整个人打开了。以前说什么意大利人、法国人、印度人,忽然就住在隔壁,同一个社区了,隔一条街是意大利饭,再隔两条街是印度饭,不同文化混杂在一起,我很喜欢。我交许多朋友,最不在意的就是他们有没有钱,因为我完全能够自立。

  人物周刊:你好像说过,男人不喜欢经济上不能独立的女人。

  娜姆:对啊,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很穷的女人的。反正那时候我只要挣够机票钱,马上辞职去机场,随便选一个30分钟里起飞的航班就飞了。那段时间基本上走遍美国,我喜欢找有水的地方,像佛罗里达的海边啊……旧金山虽然有水,但是太冷。我觉得在路上很安全。

  人物周刊:但前天你说被黑人打过。

  娜姆:这种事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

  人物周刊:你吸收了西方文化里不少东西,有没有你觉得不好而且拒绝接受的?

  娜姆:有。毒品;还有就是浪费,我从来不浪费。

  人物周刊:那几年的感情生活就空白?

  娜姆:空白?怎么可能(哈哈哈)。

  人物周刊:夜深人静,会不会掰着手指数数自己经历的情感。

  娜姆:我不回忆。不过有次在旧金山开生日party,我把所有的男朋友都请来了,他们从世界不同的地方飞过来。但那天晚上到最后,他们一个个散了,我是一人回家睡觉的。(看到我探寻的表情,嘿嘿笑起来)多少人来?这数字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人物周刊:你总能迅速理清思路,趋利避害么?

  娜姆:当然,这是必须的。我每天早起做的功课就是这个,我每天都问自己:What do you want, Namu? Are you Happy, Namu?我从来不overdo(做过头),我从来不听别人说什么,只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像我这种,我不保护自己,没人保护我。

  人物周刊:你手机里有多少人的号码?

  娜姆:七八十个吧,都是优质朋友,对不能交的朋友要像对旧衣服一样打包扔到地下室。说实话,我走到今天,靠的不是男人,是朋友。我不巴结当官的,这几年你是官,过几年你下台。兰卡不是说嘛,我走到哪里都有朋友,都有干爹干妈。

  人物周刊:利益的成分多,还是感情?

  娜姆:当然感情多。我确实很幸运。

  人物周刊:最近这几年,你要什么?

  娜姆:我要的都有了。名气,cash(现金),love(爱) ……就像家乡的三种花:桃花,我有过了,而且太多了;牡丹富贵,我也有过了;现在我要莲花,静静开在佛的脚下。这些年,什么样的人和事我都遇到过了:做秀的、煽情的、浪漫的、冒险的、有权的、好色的……现在应该回到自己的根了。这次为藏地旅游网做代言,我就很开心。在我们老家,一个姑娘要是跟藏族小伙走婚,老人是要竖大拇指的。

  人物周刊:大家把你当娱乐人物,你怎么看?

  娜姆:娱乐圈本来就是娱乐嘛,没必要太较真。你想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我几乎天天上娱乐版。但机会很重要,通道就是现金。我到了那个圈里,做我该做的事,拿我该拿的钱,放进口袋里,然后说拜拜。

  (这年头,谁娱乐谁,真不好说。就在这家茶馆里,桌上一张当地报纸的娱乐版上,憨豆先生与杨二车娜姆分别被电脑合成为新编电影红楼梦的贾黛人选。她的反应是大叫一声,哈哈大笑,传给身边的人看,又要回去,说“我看看怎么写的”。)

  人物周刊:前不久你跟芙蓉姐姐一起参加了赵半狄的熊猫时装秀,你怎么看她?

  娜姆:她挺可怜的,大家当她小丑,她就变成了小丑。不过近看她是挺恶心的。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现代人的成功和他们的成功观?

  娜姆:有些人可能上辈子做了好事,有许多东西现成摆在那儿等他去接着;也有不少人是付出许多代价的,好多东西是要绑手绑脚才能得到的。I fucking hate that!(去它的吧!) 我要nature、happy(自然,快活),要做我自己。妈妈说,成功就是每天头放到枕头上,能沉沉入睡。

  人物周刊:那你认为的成功呢?

  娜姆:(想了想)跟妈妈一样。

  “很高兴认识你。”道别时她说。

  “我也是。”

  “下次我回上海,你来我家玩吧。”

  “还是去我家吧。你那儿太香艳,我坐不住。”

  “哈哈。上海送快递的跟我讲,‘小姐,你们家很别致的哦,你好像住在庙里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