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著名诗人艾青之子、著名油画家艾轩,国画大师李可染之子、著名山水画家李小可结伴来到金城兰州,在去甘南晒佛节写生之前,接受了本报专访。采访中,两位大师动情地讲述了宁静神秘的藏地,以及质朴剽悍的藏人对他们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他们还深情回顾了各自作为艺术泰斗的父亲生前的生活点滴,和对他们艺术道路以及人生的影响。李小可还就当前多元文化条件下,国画艺术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个性张扬著称的艾轩则表达了自己在当前油画界各类风格并起的时代,坚守写实主义阵地的决心与自信。

艾轩作品《天际》

  艾轩的作品,通过西藏高原和单个的藏族人物,巧妙地把孤寂的抒情性与少许的神秘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观众带进有宗教情绪和神秘气氛的艺术世界里。其作品除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以外,还被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私人及博物馆收藏。

李小可作品《晴雪》

  李小可作品在受李可染影响的同时,注意研究传统并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直面生活,从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重体验的基础上重表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近年来,致力于用自己的水墨语言来表现那渐渐逝去的家园的浓烈印象与记忆。他的画作远离了逍遥自在,逼视乾坤,直击痛楚,升腾着画家胸中的人道情怀和人格境界。作品受国内外美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并多次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等地参展,其中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艾轩:抢救藏区那些正在消失的美

  艾轩:读者应该尊重自己的审美感受

艾轩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陈明哲)

  记者:您的父亲是大诗人,您却是一位油画家,能说说您是怎么走上绘画这条道路的吗?

  艾轩:这纯粹是兴趣使然吧,小时候我就爱画画,196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有一次看到高年级的同学在画油画,一下子觉得自己被迷住了,当即就产生了要画油画的冲动。试了几笔后,感觉很失败,就又老老实实地回去画水粉了,但油画从此却留在我的内心深处。

  记者: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的东西?这对你的绘画之路有何影响?

  艾轩:父亲偶尔会做一些版画,也用一些准确的线条画一些简单生动的人物肖像,但他没有直接教授我画画。当然父亲那种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和他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现在偶尔会有写诗的冲动,并时常会产生一些我称之为“断句”的东西,现在积累的量也颇为可观,这些都是我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下对生命的真切感悟,我想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将他展示给读者。

  记者:您这是第几次到甘南来,甘南乃至整个藏区给您带来什么样的触动?

  艾轩:是第三次来甘南,去西藏大约有十多次了。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延伸,甘南与所有藏区一样,近年来变化很大,木栅栏换成了铁丝网,钢筋和混凝土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当地的建筑中,这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说明生活好了。但那些曾令每一个到访者拜倒的质朴、纯真与宁静状态却正在逐渐消失,这让我感到无比焦虑,最近这几年我去藏区的频率非常高,其实是抱着一种抢救的心态,想在现代文明彻底占领这里之前,尽可能多地多留下一些有关这里旧貌的记忆。

  记者:有评论家称呼您为写实主义的捍卫者,是否说明写实主义本身受到一些现代画派的冲击呢?

  艾轩:谈不上捍卫,也更没感受到冲击。就像我说的那样,选择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全是艺术家本人的喜好和他对艺术的理解,我个人也丝毫不抵触其他的表现形式。2004年我们几个人在北京成立了“写实画派”,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多人,当然中间还有很多人来了又走。这是一群想用认真的态度、高技术含量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人。写实画派的成立,只是为了这个群体能更好地交流切磋,并没有抵制其他艺术风格的目的。加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画展,这对每个人而言也是一种鞭策。

  记者:油画传入中国已经100多年,您认为中国油画现在处在一个什么的时代?

  艾轩:从“五四”开始,中国人从事现代油画创作已经有70年左右的历史了。现在的中国油画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期,纵向比,今天一些优秀画家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五四时代产生的刘海粟那一代大师,横向比,我认为就写实主义油画而言,中国画家现在是世界上最好的。

  记者:您期待自己或者说写实画派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艾轩:虽然我们在写实这条路上迈进了几步,但是想要达到伦勃朗这些写实主义大师的高度,一代人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沿着这条路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中国的写实油画必会达到一个高峰,只是现在愿意走这条路的人太少。

  记者:您是否担心自己的写实风格在当下不够前卫或者说并不是当下油画界的主流?

  艾轩:这个我丝毫不担心,每个艺术家和欣赏者都有选择自己喜好的艺术风格的自由,我选择写实这种风格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就像一个四川人自然而然地选择川菜,而一个上海人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海菜一样自然。就我个人而言,就算所有的人都去玩实验或是其他更时尚的东西,我依然会做我的写实,力求记录这个时代一些令人难忘的表情。

  记者:在你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抒情主题,画中本应纯真的少女形象,却多了几分凝重忧郁。画中的人物是你理想式的形象,还是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真实人物形象?

  艾轩:事实上,你未必能寻找到这种模特。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你看好的模特,别人却认为不足取,我笔下的模特来自我对人物形象的提练。我画中的人物或感伤独白或怅然而泣,作品之所以处处流露出凝重感,这和我的生活体验有关,我经历的辛酸往事较多,我画画最初只是自我陶醉,把我对生活的理解画出来。

  记者:现在一些画展和一些作品让绝大多数读者感到看不大懂,但是评论家却往往对这些作品的评价甚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对喜爱油画的普通读者,你有什么建议?

  艾轩: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想对观众说的是,尊重自己的审美感受,尊重自己的人格。既然看不懂,自然也就谈不上欣赏,更不会产生什么触动了,所以也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看。我还是建议读者去欣赏一些认真的画家用高技术的手法做成的画,品味其中的美感,理解画家所表达的所思所感。我始终坚信,那些高技术含量的、有内容的、具有绘画基本因素的,如透视、解剖、构成、构图、形、色彩、色调、质感、空间感、体积感的绘画作品,才是得以流传千古的佳作。

  李小可:西藏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

李小可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陈明哲)

  记者:你曾多次到西部藏区,历经青海的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柴达木、西藏的阿里、珠峰、那曲、甘南的玛曲、碌曲、夏河等地,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你?

  李小可:其实与藏地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1988年,我和一名摄影家去了黄河源头,当时我父亲为这次活动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的碑文,我去是为了将碑文送到那里。然而,初次与藏地藏人的近距离接触,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藏地大自然的纯净博大、苍茫悲壮,藏人的真切挚热、淳朴刚悍,以及他们与自然抗争时表现出的执著与不屈,都让我无比感动。在当今缤纷物化的时代里,藏地藏人那种本原状态带给每一个人的对生命的感悟和灵魂的洗刷,令人无法拒绝。

  20年过去了,我对那里的一切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我依然每年都会至少去一次藏区,只是现在的心情与初衷已由原来的寻找创作灵感转化为一种类似朝圣的虔诚。藏区就是这样一片地方,你总是企图与他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也像人生,总是处在企图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中。

  记者:这么多年来,藏地究竟带给你什么,对绘画或者说对你的人生?

  李小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最早去西藏是带有几分功利色彩的,那就是如何为自己获取绘画的独有题材。然而这一掺杂着功利色彩的初衷,不久就在高原的骄阳长风中消归于无形。那里的苍茫的高原、接近生命本原状态的宁静、诵经者的虔诚、藏族老人们混若历经前年却亘古未变的歌声,岂止只是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是心灵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诱惑,响应千年万载的呼唤,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或许对藏地藏人的眷恋,在一定程度是人们一种渴望回归生命本原的寄托和情感依靠。

  就创作而言,我从中所获取的无以计量,连他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我的《佛崖》、《古格遗梦》、《神女峰的经幡》、《正月的雪》等画作,都在试图表现这种感悟与体验。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已经是来过甘南七八次了,与西藏相比,甘南什么地方更吸引你?

  李小可:甘南与西藏雪域高原同样,依然保有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那里生活的人们在这个高度物化的时代至今依然纯真。但与西藏的苍茫悲壮以及严酷环境中人们对抗命运的时表现出的强悍与执著相比,甘南草原更抒情,更能激发人们心底那份关于远古平静生活的向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到像甘南晒坲节这样保持得非常完整的宗教仪式,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记者:中国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态之一,传统文人画总是以写意为主,而你却高举写实主义的旗帜,这是否说明你非常注重借鉴西方的绘画艺术技法呢?

  李小可:中国画的写意特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特点有关,也与传统文人对逍遥自在、回避世俗风尚的追捧有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人画形成了一定的程式与绘画语言,足以满足士人阶层用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寄托和对时代的理解与诉求。

  今天,人们对生命与环境都有了新的感受,那种传统的程式与绘画语言就不足以表达这种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重绘画元素中地形、线、点、面、色、空间、黑白、虚实、曲直、动静,突出了画面的“质”与“势”,以求更自由地抒发了自我内在地体验和情感。我尽量让自己的作品笔墨走得更深更远,能进入到立体的、人性的抒情魂魄中。

  记者:你认为除了带你走上绘画这条路外,父亲李可染先生还在什么地方对你影响巨大?

  李小可:父亲对艺术乃至生命的真诚,让我至今受用不尽。正如他晚年常说的“实者慧”,他始终倡导,在艺术创作中,只有你用心感受客观世界对你精神世界最细微的触动,并将这种触动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我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与他的这些教诲是分不开的。

  记者: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你如何看待国画的继承与革新?

  李小可:我并不反对国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所做的各种尝试,但各种传统文化都不应失去其固有的特征,国画也一样。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气息最为浓重的文化形式之一,如果我们墨守前人的老路固步不前,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她势必会萎缩,并日趋边缘化。

  今天,国画艺术已经纯粹演变成一种艺术家的个人行为,因而她很难再现敦煌这样的“国家文化馆”的辉煌,也不再有大型的皇家和宗教文化集中展示。如何才能与时代衔接,挖掘并表达新时代人们精神深处的诉求与渴望,是今天的国画艺术家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大胆革新。在国画的继承与更新问题上,可以套用我父亲的两句话,就是”用最大的功利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记者:你如何评价甘肃绘画界?

  李小可:甘肃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他们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由于占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甘肃画家笔下的宗教题材以及以敦煌为母体的艺术形象更是在全国画坛占有重要地位。更为可贵是的,甘肃的画家至今仍然保持着那份纯真。

  李小可:西藏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

李小可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陈明哲)

  记者:你曾多次到西部藏区,历经青海的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柴达木、西藏的阿里、珠峰、那曲、甘南的玛曲、碌曲、夏河等地,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你?

  李小可:其实与藏地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1988年,我和一名摄影家去了黄河源头,当时我父亲为这次活动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的碑文,我去是为了将碑文送到那里。然而,初次与藏地藏人的近距离接触,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藏地大自然的纯净博大、苍茫悲壮,藏人的真切挚热、淳朴刚悍,以及他们与自然抗争时表现出的执著与不屈,都让我无比感动。在当今缤纷物化的时代里,藏地藏人那种本原状态带给每一个人的对生命的感悟和灵魂的洗刷,令人无法拒绝。

  20年过去了,我对那里的一切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我依然每年都会至少去一次藏区,只是现在的心情与初衷已由原来的寻找创作灵感转化为一种类似朝圣的虔诚。藏区就是这样一片地方,你总是企图与他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也像人生,总是处在企图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中。

  记者:这么多年来,藏地究竟带给你什么,对绘画或者说对你的人生?

  李小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最早去西藏是带有几分功利色彩的,那就是如何为自己获取绘画的独有题材。然而这一掺杂着功利色彩的初衷,不久就在高原的骄阳长风中消归于无形。那里的苍茫的高原、接近生命本原状态的宁静、诵经者的虔诚、藏族老人们混若历经前年却亘古未变的歌声,岂止只是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是心灵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诱惑,响应千年万载的呼唤,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或许对藏地藏人的眷恋,在一定程度是人们一种渴望回归生命本原的寄托和情感依靠。

  就创作而言,我从中所获取的无以计量,连他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我的《佛崖》、《古格遗梦》、《神女峰的经幡》、《正月的雪》等画作,都在试图表现这种感悟与体验。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已经是来过甘南七八次了,与西藏相比,甘南什么地方更吸引你?

  李小可:甘南与西藏雪域高原同样,依然保有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那里生活的人们在这个高度物化的时代至今依然纯真。但与西藏的苍茫悲壮以及严酷环境中人们对抗命运的时表现出的强悍与执著相比,甘南草原更抒情,更能激发人们心底那份关于远古平静生活的向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到像甘南晒坲节这样保持得非常完整的宗教仪式,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记者:中国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态之一,传统文人画总是以写意为主,而你却高举写实主义的旗帜,这是否说明你非常注重借鉴西方的绘画艺术技法呢?

  李小可:中国画的写意特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特点有关,也与传统文人对逍遥自在、回避世俗风尚的追捧有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人画形成了一定的程式与绘画语言,足以满足士人阶层用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寄托和对时代的理解与诉求。

  今天,人们对生命与环境都有了新的感受,那种传统的程式与绘画语言就不足以表达这种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重绘画元素中地形、线、点、面、色、空间、黑白、虚实、曲直、动静,突出了画面的“质”与“势”,以求更自由地抒发了自我内在地体验和情感。我尽量让自己的作品笔墨走得更深更远,能进入到立体的、人性的抒情魂魄中。

  记者:你认为除了带你走上绘画这条路外,父亲李可染先生还在什么地方对你影响巨大?

  李小可:父亲对艺术乃至生命的真诚,让我至今受用不尽。正如他晚年常说的“实者慧”,他始终倡导,在艺术创作中,只有你用心感受客观世界对你精神世界最细微的触动,并将这种触动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我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与他的这些教诲是分不开的。

  记者: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你如何看待国画的继承与革新?

  李小可:我并不反对国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所做的各种尝试,但各种传统文化都不应失去其固有的特征,国画也一样。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气息最为浓重的文化形式之一,如果我们墨守前人的老路固步不前,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她势必会萎缩,并日趋边缘化。

  今天,国画艺术已经纯粹演变成一种艺术家的个人行为,因而她很难再现敦煌这样的“国家文化馆”的辉煌,也不再有大型的皇家和宗教文化集中展示。如何才能与时代衔接,挖掘并表达新时代人们精神深处的诉求与渴望,是今天的国画艺术家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大胆革新。在国画的继承与更新问题上,可以套用我父亲的两句话,就是”用最大的功利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记者:你如何评价甘肃绘画界?

  李小可:甘肃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他们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由于占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甘肃画家笔下的宗教题材以及以敦煌为母体的艺术形象更是在全国画坛占有重要地位。更为可贵是的,甘肃的画家至今仍然保持着那份纯真。

  李小可:西藏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

李小可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陈明哲)

  记者:你曾多次到西部藏区,历经青海的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柴达木、西藏的阿里、珠峰、那曲、甘南的玛曲、碌曲、夏河等地,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你?

  李小可:其实与藏地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1988年,我和一名摄影家去了黄河源头,当时我父亲为这次活动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的碑文,我去是为了将碑文送到那里。然而,初次与藏地藏人的近距离接触,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藏地大自然的纯净博大、苍茫悲壮,藏人的真切挚热、淳朴刚悍,以及他们与自然抗争时表现出的执著与不屈,都让我无比感动。在当今缤纷物化的时代里,藏地藏人那种本原状态带给每一个人的对生命的感悟和灵魂的洗刷,令人无法拒绝。

  20年过去了,我对那里的一切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我依然每年都会至少去一次藏区,只是现在的心情与初衷已由原来的寻找创作灵感转化为一种类似朝圣的虔诚。藏区就是这样一片地方,你总是企图与他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也像人生,总是处在企图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中。

  记者:这么多年来,藏地究竟带给你什么,对绘画或者说对你的人生?

  李小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最早去西藏是带有几分功利色彩的,那就是如何为自己获取绘画的独有题材。然而这一掺杂着功利色彩的初衷,不久就在高原的骄阳长风中消归于无形。那里的苍茫的高原、接近生命本原状态的宁静、诵经者的虔诚、藏族老人们混若历经前年却亘古未变的歌声,岂止只是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是心灵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诱惑,响应千年万载的呼唤,是生命中注定的等待与邂逅。或许对藏地藏人的眷恋,在一定程度是人们一种渴望回归生命本原的寄托和情感依靠。

  就创作而言,我从中所获取的无以计量,连他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我的《佛崖》、《古格遗梦》、《神女峰的经幡》、《正月的雪》等画作,都在试图表现这种感悟与体验。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已经是来过甘南七八次了,与西藏相比,甘南什么地方更吸引你?

  李小可:甘南与西藏雪域高原同样,依然保有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那里生活的人们在这个高度物化的时代至今依然纯真。但与西藏的苍茫悲壮以及严酷环境中人们对抗命运的时表现出的强悍与执著相比,甘南草原更抒情,更能激发人们心底那份关于远古平静生活的向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到像甘南晒坲节这样保持得非常完整的宗教仪式,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记者:中国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态之一,传统文人画总是以写意为主,而你却高举写实主义的旗帜,这是否说明你非常注重借鉴西方的绘画艺术技法呢?

  李小可:中国画的写意特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特点有关,也与传统文人对逍遥自在、回避世俗风尚的追捧有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人画形成了一定的程式与绘画语言,足以满足士人阶层用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寄托和对时代的理解与诉求。

  今天,人们对生命与环境都有了新的感受,那种传统的程式与绘画语言就不足以表达这种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重绘画元素中地形、线、点、面、色、空间、黑白、虚实、曲直、动静,突出了画面的“质”与“势”,以求更自由地抒发了自我内在地体验和情感。我尽量让自己的作品笔墨走得更深更远,能进入到立体的、人性的抒情魂魄中。

  记者:你认为除了带你走上绘画这条路外,父亲李可染先生还在什么地方对你影响巨大?

  李小可:父亲对艺术乃至生命的真诚,让我至今受用不尽。正如他晚年常说的“实者慧”,他始终倡导,在艺术创作中,只有你用心感受客观世界对你精神世界最细微的触动,并将这种触动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我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与他的这些教诲是分不开的。

  记者: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你如何看待国画的继承与革新?

  李小可:我并不反对国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所做的各种尝试,但各种传统文化都不应失去其固有的特征,国画也一样。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气息最为浓重的文化形式之一,如果我们墨守前人的老路固步不前,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她势必会萎缩,并日趋边缘化。

  今天,国画艺术已经纯粹演变成一种艺术家的个人行为,因而她很难再现敦煌这样的“国家文化馆”的辉煌,也不再有大型的皇家和宗教文化集中展示。如何才能与时代衔接,挖掘并表达新时代人们精神深处的诉求与渴望,是今天的国画艺术家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大胆革新。在国画的继承与更新问题上,可以套用我父亲的两句话,就是”用最大的功利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记者:你如何评价甘肃绘画界?

  李小可:甘肃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他们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由于占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甘肃画家笔下的宗教题材以及以敦煌为母体的艺术形象更是在全国画坛占有重要地位。更为可贵是的,甘肃的画家至今仍然保持着那份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