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道周教授
在美丽而富饶的甘南大草原上,处处呈现着神秘而博大的雪域藏文化,钟灵毓秀的人文环境,卷帙浩繁的藏族古典文献。博大精深的雪域文化也养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他们在浩瀚的藏学文化长河中跋涉、追求,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奇迹。生长于甘南草原的道周教授,便是在这片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传播和研究藏学文化的佼佼者。
1957年,道周出生于甘肃省合作市。独特的人文地域环境,以及他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造就了一颗不同寻常的灵魂,他身上始终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学者气质,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亲切而热情,生活中的他更是十分朴素、简洁。
1976年12月,他进入甘肃人民出版社藏编室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成果突出,于1981年至1985年担任甘肃人民出版社藏编室任副主任等职务。工作中他严谨细致,对每一部著作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使他的文艺鉴别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其间,他还参加编写了藏族大型工具书《藏汉大辞典》,此书为研究藏族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拓宽了藏族文化的传播面,促进了藏族文化研究的进程。
为了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准,开拓视野以及扩充知识面,他于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他毅然走进了生他养他的故土,任合作民族师专学报编辑室副主任。在此期间,他不但将《合民族师专学报》办得有声有色,还肩负着一些教学以及科研任务。他为了让这一代表学校最高科研水平的刊物办得特色明显,独具匠心,经常组织和联系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连续刊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使学报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1990年道周教授担任合作民族师专教务处副处长,在教务处任职期间,他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为让本校教学水平达到更好、更高些的层次,他从课程配置、专业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92年12月他又被调任该校藏语系主任,在他的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藏语系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合作师专藏语系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研究藏学的重要基地之一。他不但在繁重的教学、管理中取得了成就和贡献,同时,在科研方面也是喜庆有加,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译著《破除迷信的故事》;1992年8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藏文古籍文献学概论》;1994年8月在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译著《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
只要春日辛勤耕种,秋日便会硕果累累。自从道周将终身奉献于民族事业的那天起,他就注定了要在藏学研究中扬鞭奋蹄,把藏学研究与民族教育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1994年10月起,他又担任了合作师专藏研所所长、科研处处长,这使得他的工作更加忙碌,但在工作、教学、科研三种角色中,他处理得很得当,每每都能做到三不误。这期间,合作师专科研整体水平取得较大突破,他个人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4年7月出版了他整理的古籍《萨加五祖文集》;1997年11月出版了译著《拉卜楞寺志》,同时发表学术科研论文数十篇并多次获奖。1999年道周升任为合作师专副校长,在副校长期间,他在把自己的分管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的同时,还发表出版了多篇(部)论文和专(译)著。在教育部评估时,合作师专获得“优秀”的最好成绩,这一切的优异成绩都无不凝聚着道周教授的汗水和心血。
道周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又晋升为教授,2003年起被西北师范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担任全国民族古籍专家委员会委会,甘南州政协委员,甘肃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理事,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高校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道周教授在从事编辑、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同时,投身于藏学研究事业,主攻藏文古籍文献的研究和藏汉互译,主要著述有:《安多政教史》、《拉卜楞寺志》、《藏文古籍文献学概论》、《藏传佛教寺院志·甘肃卷》、《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萨迦五祖文集(1——4卷)》等,同时参加了大型工具书《藏汉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其中《安多政教史》、《拉卜楞寺志》分别获第一、第二届北方15省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和优秀图书奖;《萨迦五祖文集》获第五届甘肃省社科“兴陇奖”专家提名成果;《藏文古籍文献学概论》、《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获甘肃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和甘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此外,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因其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1992年、1997年分别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和该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称号;1998年被评为合作民族师专首届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2000年被评为合作民族师专学术带头人。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科研更是任重道远,我们为道周教授的成果鼓掌,同时也企盼道周教授在自己的民族教育与科研之路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搏击更为广阔而美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