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五。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年后,信众得以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青海塔尔寺,见证代表中国酥油花制作最高技艺水准的酥油花展。
酥油花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梦境——“佛前供养花卉饰品、重现神圣庄严场景”等说法,演化至今。公元1612年正月,开始在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塔尔寺供养酥油花。
图为塔尔寺酥油花展局部。
但与此前多年不同,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今年元宵节前几日,酥油花已在“云”上崭露真容,正式展出时,亦有网络直播。但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信众在严寒气候里,现场亲身感受酥油花展这一盛况的热情。
15日16时许,记者进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的塔尔寺。在寺院一处殿堂门口,僧众早已用原木搭起两座三四层楼高的花架,这里堪称上花院(即杰尊增扎)、下花院(果芒增扎)“竞技场”。花架四周,僧人用中国“非遗”堆绣,搭起方形天棚。
图为塔尔寺艺僧为酥油花做修饰。
据塔尔寺艺僧罗藏克宗介绍,酥油花制作在完成搭骨架等基础工作后,“老年艺僧一般用酥油制作人物,青年艺僧完成房屋、山水、桥梁等工作,而一些细微装饰,由小徒弟负责。”
罗藏克宗表示,之后,还要给酥油花上色,再按完整的故事情节,将人物、房屋、桥梁等在一定空间内组装,形成小“拼图”,整个酥油花要在正月十五前完成。
作为艺僧,罗藏克宗说:“制作最艰苦的莫过于在低温环境且蘸着冷水,给手指降温,否则酥油花会融化。”
17时许,穿着绛红色僧衣的僧人,分别从上、下花院肩扛手抬,将大小不一的酥油花小“拼图”,抬至花架处,众人喊着号子,利用绳索,开始在花架上“拼图”。
图为塔尔寺酥油花主佛。
小“拼图”本身沉重,加之酥油花易碎,这一过程破费气力。
耗时约一个小时,“拼图”大功告成。僧众们在酥油花前,燃酥油灯、奉贡品,念诵经文。而花架背面,艺僧们奏响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花架音乐,信众开始有序观赏酥油花,现场氛围殊胜、庄重。
按照往年,排成长龙的信众及游客,参观酥油花将持续至凌晨。
酥油花在中国涉藏省份多地有传承,但独秀于塔尔寺,并在塔尔寺“艺术三绝”中独占鳌头。专家分析,或因塔尔寺酥油花受藏、汉文化相互影响,以及上、下花院的竞争机制和历代艺僧的精心传承。
今年塔尔寺上花院酥油花主题为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下花院主题为药师佛化身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仁慈济世的故事。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塔尔寺管理委员会主任拉科表示,祈愿国泰民安,期待疫情尽快过去,“这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繁荣富强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