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达2361个1.jpg唐卡画师(左)指导游客学习唐卡绘画。

青海省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达2361个2.jpg泥塑艺人创作泥塑作品。

青海省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达2361个3.jpg民间艺人给皮影敷彩上色。

       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青海是黄河的发源地,在青海境内,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从热贡唐卡到青绣,从河湟剪纸到藏族黑陶……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民间的薪火传承,也展示了青海省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非遗的成果。

       1月10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历时6个月,青海省完成青海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根据调查统计,青海省现有非遗名录236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88项,省级非遗项目238项,市(州)级非遗项目782项,县(区)级非遗项目125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60名。

       为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青海省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制定《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青海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青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模式。

       此次青海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调查重点围绕四级名录非遗项目及未纳入名录的非遗资源开展全方位调查,8个调查组通过边调查、边记录、边整理等方式,确保调查成果数据的准确性。

       饮食类非遗项目日渐丰富

       近年来,青海非遗项目有哪些变化?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总体情况看,青海省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龙头,省级非遗项目为骨干,市(州)级和县(区)级非遗项目为补充的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

       青海省黄河流域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民俗等十大门类,其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九成以上,全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呈现老中青结合的特点。

       记者注意到,在青海省黄河流域非遗名录中,如撒拉家宴、湟源陈醋、土族“背口袋”、青海老八盘、尖扎达顿宴等青海美食在列,那些历经岁月淘洗的美食,留存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的饮食文化记忆。一道道传统美食,不仅让食客们感受到各族群众对传统美食的那一份坚守,更成为一座城市的美食名片。

       据了解,目前在青海省非遗名录内申请成功的饮食类项目大多与技艺有关。青海手工技艺烹制的菜肴、面点、小吃、宴席等,体现了美食的本土性、影响性、传承性等主要特征。另外,这些饮食也体现了当地人的一种生活风貌。

       传统手工技艺寻“突围”

       翻开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绣、剪纸技艺、鎏金技艺、“花儿”会、皮影戏、民族婚礼、民族服饰……这些非遗项目既丰富又亲切,承载着一代代青海人的乡愁和民间文化印记,展现了青海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青海各地,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目前,青海全省认定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有244家,设立的非遗展示传承场所达328家,非遗工坊、传习场所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助力古老非遗从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手工艺人总是安静地关门做事。如今,青海各地非遗传承人架起手机开始网络直播,通过直播,更多非遗项目进入寻常百姓家,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嘉福苍手工皮艺第四代传承人万德通过镜头,让更多人了解到嘉福苍手工皮艺和民族文化。镜头中,万德低着头在一块牛皮上刻线,不一会儿工夫,一只只小动物出现在皮具上,活灵活现。民族元素、十二生肖,通过万德的作品,网友们了解到青海各地的文化特色。

       在西宁市湟中区,响了百年的小锤声从青海的大街小巷传到全国各地。银铜器制作手工技艺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打造的银碗、铜碗、手镯等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一錾一刻间,匠人们不仅传承着传统手工艺,还通过网上销售平台,推动青海银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青海非遗从深闺走向各地的同时,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创意,也让非遗“潮”起来。各地的青绣工坊、刺绣企业,通过各自的文化理念打造的青绣系列文创产品,培育了一批青海非遗商标、民族文化地理标志、民族文化区域品牌等,青绣元素亮相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