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到了尾声,似乎是转眼间的事儿,不过黄河岸边依然没有绿意,大地也没有完全热闹起来。天气倒是日日晴朗,正午时分尤为暖和。这时候,大家都会集聚在小二楼对面的小卖铺门前,透透气,说说话。除了增产增收,聊得最多的便是城里的花花世界了。我也会参与其间,偶尔发声。不过这样的时间不长,太阳一躲到云后,狂风就会席卷而来。狂风将大家匆忙赶回家后,巷道就空了。也就在这时候,旺秀道智是一定会来小二楼的。好几日不见他了,我的心里感觉空落落的。

        旺秀道智又要出远门了。原本说好要去高山牧场,看来又成了一句空话。

        年前他来村委会小二楼找我,让我帮他订票,说要去河北一家专门卖二手大型拖拉机的厂子。我建议坐飞机,他偏偏要坐火车,说机票太贵,坐火车可以一路看风景。

        我说:“你买那么大的拖拉机有啥用?”

        “贩卖。”旺秀道智说,“一台到手可以净赚五千元。”

        我说:“用处不大吧?”

        他说:“很多人打问,肯定有用到的地方。”

        我说:“你是怎么知道那家厂子的?”

        他说:“从抖音上看的,合同都签了。”

        两周之后,旺秀道智给我打来电话,恳求我给他买张机票。

        他说:“来的时候整整坐了二十一个小时,腰都断了。”

        我笑着说:“不是要一路看风景吗?”

        “求求你了,”他说,“再贵也要飞回去。”

        几日后,旺秀道智来村委会小二楼找我。一见我,他的脸上就露出天真可爱的表情,说:“还是飞机好,嗖的一下就到了兰州。天上的云彩绵得很啊!啧啧。”

        我将一口没来得及咽下去的茶水全喷了出来。

        我说:“云彩没有你说的那么‘绵’吧?”

        他惊奇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也坐过飞机?”

        我说:“坐过,也摸过云彩。”

        他问我:“云彩绵吗?”

        我说:“你不是摸过吗?”

        旺秀道智哈哈大笑起来。

        “拖拉机看得怎么样了?”我问他。

        “东西确实好,人家不包邮,拉到这里赚不了钱的。”

        “不是签了合同吗?”

        旺秀道智叹了一声,说:“撕票了。”

        “撕票?你绑架人去了,还是看拖拉机去了?”我被他整糊涂了。

        “哎呀,就是定金泡汤了。”旺秀道智因为我的不理解而显得很不高兴。

        “那叫违约,不叫撕票。”

        “啥叫撕票?电视上咋经常说‘撕票’?”旺秀道智盯着我问。

        “撕票就是绑架了人,以人质作为条件,对方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便将人质杀害。”我认真地给他讲解。

        他“哦”了一声,又问:“啥叫违约?”

        “违约就是不遵守合同条约的规定。”

        “呀,”他点了点头,自言自语,“是违约了。”说罢后,他的脸微微泛出红晕来。

        这次旺秀道智没有去河北,而是去了康县,之前我并不知道他要去。

        又是先签了一份合同。旺秀道智似乎对合同特别感兴趣,奇怪的是他似乎又不懂得合同的含义。他来找我,自然是为合同上的那些条文规定。旺秀道智虽然是村里唯一会解方程的人,可他对合同上的条款及有关合同的法律规定似乎一无所知。他的想法很有意思,可惜只是过于盲目,有点儿脱离实际了。

        旺秀道智说:“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但我们一直坐等扶贫,就对不起国家的扶持。我们自身要有发展动力,要有发展思路。你们平常也是这么说的,不是吗?”

        我突然脸蛋发烧,同时也笑着对他说:“发展是对的,但思路更要对。”

        “种木耳的思路对不对?”

        “种木耳完全可以,你要种吗?”我问他。

        “合同都签了,”旺秀道智说,“下个月就开始修建大棚。”

        “合同都签了,你还来问我?”

        “还有不懂的地方,就来问你呀!”旺秀道智说,“他们说一年能种出两千多斤。真能种出两千多斤,我们就真脱贫了。”

        “你们村早就脱贫了。”我说。

        旺秀道智说:“光脱贫不行,要真正富裕起来才行。”

        我认真地帮他看了大棚修建合同与菌包订购合同,都没问题。一周后,离村委会不远处的一片空地里果然开始修建大棚了。一个月后,大棚建成,上千个菌包也拉来了。又一个月后,大棚里搭满了钢铁架子,上面挂满了菌包。后来大棚就成了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天,旺秀道智又来找我。

        他拉着脸,一进门就嚷:“合同有问题。”

        我说:“合同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他说:“合同上应该写清楚一个菌包能长出几斤木耳的。”

        我的头嗡地响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解释。

        “谁敢保证一个菌包能长出几斤木耳呀?”我说。

        “没有就应该加上,你就没认真看。”

        我说:“合同上已经保证了所有菌包都长满菌丝,且产品合格。给你打个比方,给你五颗豆子,我保证都能发芽,但怎么能保证这五颗豆子的产量呢?”

        “应该要保证,否则怎么能富裕起来?”他说得理直气壮。

        “种木耳应该不错,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都适应,不要担心。”我说,“到时候我给你们帮忙。”

        “你能帮什么忙?说不定越帮越忙呢。”

        “你种出的木耳卖给谁呢?这才是你应该担心的。”

        这么一说,他立刻表现出一脸茫然来。

        “思路是对的,但做所有事情切记不要忙着签合同,合同不会让你们立马富裕起来的。”我说,“不过别担心,到时候就找做农产品的电商走货,只要东西好,问题就不大。”

        他点了点头,说:“合同真能害人。”

        我说:“合同不害人,盲目求富才害人。”

        这次他真懂了,同时还给我打了个比方,说:“文明和富裕在不停地装修我们的房子,住在房子里的我们也要跟着不停地装修,是这个道理吗?”

        我说:“太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旺秀道智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可惜,他的心思不在大棚里。村里人说他是个老司机,只喜欢干老本行。

        七月的某一天,旺秀道智将木耳大棚的所有股份转让后,就去了工地。他对我说:“要去工地拉沙子,合同都签了。”又说:“干自己最拿手的工作,踏实,也有把握。”

        我赞同他的说法。可不明白的是,他既然懂得生活中的许多道理,为何对合同如此钟情?


原刊于《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24期

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9期

王小忠2021121.jpg

        王小忠,藏族, 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甘南草原》、小说集《五只羊》、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散文精选集》《2013青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精选》等十余种选本。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文学奖·小说奖、散文奖,《莽原》年度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