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仁达娃,藏族,上世纪90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芳草》《青春》《中华散文》《民族文学》《西藏文学》《四川文学》《诗歌报》《散文诗》《重庆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入选藏地文丛短篇小说集《智者的沉默》和《散文诗精选》等选本。长篇小说《雪山的话语》被《芳草》头条推出,被《长篇小说选刊》转载。曾被聘为巴金文学院创作员,获第四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

 

盛开的妙音

 

        自从有人猜测几十年前逃往印度的甲拉土司,把无法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秘密埋藏在美拉神山中的美拉龙洞后,好奇在冥冥中召唤我。另外还有一种诱惑人的说法:五十年代中期,郭沙寺庙的一些金菩萨舍利子九眼珠等突然不见了,两位喇嘛同时失踪了。人们普遍认为,喇嘛把寺庙的宝物带进了美拉龙洞。

        终于有一天,我先后找到曾经当过乡长的阿达家庭出生富农的格绒和民兵连长贡布。三十年前他们不管死活的进入了美拉龙洞。

        我带上了礼品和哈达,我想从他们身上,打听美拉龙洞的虚实。

 

美拉龙洞

 

        私下里,谁都会说美拉龙洞里,居住着能上天的龙。是我发起的寻龙行动。我要用入洞,证实民间沸沸扬扬的话题,是凭空捏造还是确有其事。我会让那些话题,有一个归宿。因为我是这个地方的领导嘛。

        阿达老人盘膝打开话口袋,看得出他的思绪,正积极触摸着封存的记忆。

        为了阿达老人的叙述与文字结下良缘,我有必要用笔暂时顶替阿达老人,因为他的话语象墨水一样满贯了我的笔管。

        黑色的藏式雕房越来越大,这是我的双脚在起落。房屋摇着一束青烟,风从天边偷跑出来。

        一些马粪于青草中袅娜着热气。获得自由的马儿在河边饮水。

        一条汉子从院门里拱出来,手掌横在额头缠绕的红缨簇上,不让阳光欺负眼睑。

        是我的喊叫拽出了汉子,汉子的眼睛忙绿着。

        汉子说:辛苦了,尊贵的阿达乡长。

        我没看汉子,却对汉子说,格绒明天太阳出山前,我们上路。

        格绒说:你去过贡布的帐篷吗?

        我说,你把我的话立即带到他那里。

        格绒说:要是他看不起我呢?

        格绒的身子颤动起来,这是我的盯视起了作用。我说,要是这样,我提拔他干什么。

        格绒知道贡布两个月前当上了民兵连长。原因是原先的民兵连长,说什么也不呼应阿达乡长的寻龙行动。

        于是阿达乡长在众人面前骂他狐狸一样狡猾胆小。但是这条狐狸却对乡长说我不敢冒犯天龙。

        寂静的村庄,遥远处裂开的光亮,慢慢壮大。牧狗的吠叫偶尔敲打着天幕。

        美拉神山依旧直插云霄。美拉龙洞让它闪现着神秘的光环。

        我们开始下马。马打起响鼻。马摇动着汗水淋漓的身子。

        崎岖的山径黑黢黢的飘进雾霭。雾霭向高处翻卷着,山径也轻摆着嶙峋的骨架。

        格绒脊背上耸起的东西,高出了他的脑袋,象是脑袋上的脑袋。那是皮袍毡毯雨衣雨鞋糌粑酥油奶酪等。因为不知在美拉龙洞里耽搁的时间,我要他该带的东西全带上。贡布肩上晃动着—杆步枪,腰际缀着闪闪发光的子弹。太多的牛皮绳履盖了他的脊背。我的肩上横着—杆同样的步枪,腰里插着—把五四式手枪,弹袋里至少有一百发子弹。

        积雪和夜幕在美拉山顶等着我们。

        对面的崖岩上,依稀可辩的—群羚羊。

        我不停往弹夹里塞子弹。羚羊安静的追随着青草。

        火蛇划出—条腥红的弧线。夜幕继续下落。

        我收回步枪,三只羚羊象枝头放开的叶片,滑进了深渊。我觉得没有浪费子弹。

        生炊煮茶的格绒,从烟雾中弹出身子,惊恐地东张西望着。丛林中的贡布跑出来,胳膊圈着长长短短的枯桠枝。

        格绒下去又上来说,乡长没有呀,那些羚羊。

        我夺过他手里的电筒说,没用!

        之后我和电筒一闪一闪的往峪底摸去。格绒狗似的跟在我后面。不时碰出—些响声。

        峪底—半草滩—半乱石。—条碗口粗的山泉,蛇一样盘绕在草滩和乱石中。涓涓的响声细密真切。树木一样高的磐石,偶尔挡在前面。林涛在夜幕里使展歌喉。

        我俩转了一圈,没有看见丧失行走能力的羚羊。我们又转了一圈,羚羊让我们的搜寻再次落空。我们改变方式,走了一趟来回,草滩上没有一滴血,乱石里没有一绺绒毛。羚羊依然躲在我们眼睛之外。

        我说,我的眼睛给我撒了谎,我的枪膛里飞出的是泡沫。

        格绒说,也许夜幕偷走了羚羊。

        我不相信面对的—切,我不相信我的电筒找不着三只羚羊。

        我说,我们再找找。

        身后的格绒颤颤的说,乡长,满山都是星星。

        我抬头观望,树林中游出无数莹莹幽光。

        豹的长啸如呜咽,狼的嗥叫如号啕。

 

        觉得处境越来越不妙的我低声说,格绒贡布,我们怕是进不了美拉龙洞。

        山洞口的篝火渐渐变小。再外游动着冰河般的莹莹幽光。

        贡布匍匐在牛皮绳上,步枪在怀里伸缩。

        洞内的干柴已经变成了火焰和灰烬。那残余的鲜红炭块,无法照亮半人高的山洞。嗥叫与呜咽汇聚在洞口,若干矫健的四肢,在微弱的火光后面闪跃。

        格绒攥住腰刀说,我觉得我们被逼到了地狱的—角。

        我有些悲壮地说,谁也不要手软,谁手软我先打死谁。

        贡布忽然拍着大腿说,我们有救了。

        我说,你不要说梦话。

        贡布命令般对格绒说,把你脚上的胶鞋甩到火堆里。

        沾满泥垢的胶鞋,在似血的炭块上,船一样沉下去。呛人恶心的气味,瞬间越过火堆。我们紧捂着鼻子,难受得如同嘴含着粪便。红色的炭块发出嗞嗞的吞噬声,尔后滚烫的胶汁,变成了淡蓝的火苗。狐臭一样的气味塞满了整个山洞。我几乎窒息了,满脸的汗珠掉落在皮袍上,下雨似的。火光在旋转,山洞在旋转,格绒和贡布在旋转。

        我揉揉眼睑,再揉揉眼睑,洞外没了旋转的豹狼。—双胶鞋搭救了我们。

        到了这儿,我的笔急着去亲近格绒这个人,缘由是他的讲述更诡谲离奇。而且把我的笔带到了遥远的现实。

        

外祖母和美拉龙洞

 

        这个夜晚漆黑漫长。多亏我的外祖母从遥远的天国,来到我身旁。陪我度过这个远离家室的夜晚。

        那时外祖母很年青,年青的外祖母在黎明中摇着奶桶。一团漆黑忽然从她头顶掀落下来。奶桶里浮现出蛆虫蚊子甲壳虫蜈蚣蜗牛,外祖母一激灵,目光高高跃起,天窗里的曙光已消失,代替曙光的是—条巨蟒,伸着长长的颈项,一对火眼金睛骨碌碌旋转。

        外祖母并没有吓瘫在地,她非常虔诚的用摇奶柄抛洒洁白的鲜奶。外祖母坚信奶桶里存在着圣洁的奶汁。嘴里念叨着吉祥的祝福,非常虔诚的把这位不速之客当成了神灵下凡。于是天窗里飘下清晰的声音;本来我想降—场大灾难,没想到你把今天当作了美好的征兆。那么你拿着铜奶瓢跟我来。

        到处是鲜奶般的雾气。外祖母看见蟒尾扶摇而上。她紧跟神奇的蟒尾,仿佛觉得脚下的山径似曾相识。蟒在适当的时候,停留在浪花般的雾气里。外祖母喘着气,揩掉细细的汗珠,这时她确信脚尖面对着遥远的美拉龙洞。那雾中的东西又象鱼一样前进了。

        外祖母的出现使外祖父乐歪了嘴。准确的说是她那瓢金子的出现,使外祖父手舞足蹈不知所言。

        外祖父说,哪弄来的?

        外祖母说,一条巨蟒给的。

        外祖父说,你觉得我是不是在作梦?

        外祖母说,蟒把我带到了美拉龙洞。

        外祖父似乎有所明白。他—遍又—遍抚摸着闪闪发光的金子说,龙的恩赐呀龙的恩赐。怪不得我找遍村子都找不着你。

        外祖母说,蟒在—堆金子旁说你自己装吧。

        外祖父说,你怎么不多装—些。

        外祖母说,我不停的装不停的垒,在铜弧里垒了一座小金山。这时蟒尾移过来,抹平了小金山。我又垒了—座小金山,蟒尾扫过来,掀掉小金山。

        外祖父说,可惜可惜真可惜,那小金山可以购置几十块土地几百头牛。

        外祖母说,我再没敢碰铜瓢以外的金子。

        外祖父说,几十块土地几百头牛可惜可惜真可惜。

        后来村里不少人不止一次的问外祖母,给你金子的是龙还是蟒?

        外祖母说,是一条巨蟒,会说话的巨蟒。

        那些人又问,美拉龙洞里怎么会有蟒呢?

        外祖父熬有介事的抢过话头说,蟒成精是龙,龙是蟒成的精。给我们金子的是一条成精的蟒。

        格绒叔叔树皮般多皱的额头上起伏着黑白相间的发辫,一双写满人世沧桑的眼窝,闪烁着迎接亲人似的光芒。他拿出当天产的酥油和奶渣子款待我。

        格绒叔叔真诚的说,今天多好啊,—个城里的干部拿着礼品看望我。

        我没有动酥油和奶渣子。我说,格绒叔叔你的外祖母相当于—个传奇故事。

        格绒叔叔犹豫了—会儿说,读过书经过世面的人就是不一样。看来我要讲真话了。外祖母的聪慧覆盖了她那时候的村庄,却无法打动今天的你,看来我只好说真话了。

        外祖母的确拣到了金子,而且那些金子恰好能装满铜奶瓢。拣到金子后的外祖母显得亢奋又慌张。她清楚自己拥有了巨大财富,但不知道这个财富是谁埋藏在山洞里的。连日的暴雨使一匹山崖訇然坍塌。外祖母目睹了惊心动魄的过程。—道美丽的火焰从坠落的石堆中迸溅出来,就象云翳        里突围出来的朝阳。

        从山崖至村庄,其实用不了半天光景。外祖母从夜色中滑入村庄。那些透些微弱光亮的窗户,再也捉不住外祖父焦急的呼叫。这一天外祖母的聪慧,给村庄披上了神圣鲜美华丽的谎言。从此谁也不敢冒犯神灵赐给她的财富。也许那些金子的主人谁都不是,是崖岩自己收藏不住。

        好景延续几年后的一个冬夜,我家祸从天降。那场灾祸比强盗厉害,外祖父你不该低估讽刺驱赶那位身怀绝技的云游喇嘛。

        我劝自己不要太迷恋格绒,对贡布也要一视同仁,虽然他少言寡语,但他的话十分重要,如同湖面上的波光,大地上的花草。

 

第二天的情景

 

        我先说进入美拉洞的第二天,第二天是彩虹,飘拂在我记忆的天空里。、

        贡布叔叔站在村庄背后的草坡上,看着草坡后面草滩上的那群牛羊,他说年青人帮我数一数牛有多少头羊有多少只。

        我说,牛十五头羊二十五只。

        贡布叔叔步履蹒跚地走向那棵百年杉树。

        杉树下铺着毡毯。一个牧童面向草滩瞌睡着,手里捏着一束鲜花。

        美拉龙洞真是想象不到的深邃。我跟在阿达乡长身后,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向右拐了十八道弯,又向左绕了十七个角。美拉龙洞越来越狭小,我们不得不弓着腰低着头,脚下的石缝,忽热溅起银亮的水珠,一条山泉与我们相遇,它把我们的鞋子裤管撩拨得湿漉漉的。我们只好从格绒的包袱里取出雨鞋,冻得紫红的脚板,在雨鞋里不再受折磨。不一会儿头顶漏下大量的水滴,如雷声发作时的暴雨。而且跟冰凌一样冷酷冰凉。它把料峭的寒冷刺进我们的骨肉。阿达乡长和我慌张地从格绒手里接过雨衣,呲牙咧嘴的表情才从我们脸上彻底滚蛋。

        阿达乡长突然站住,我的脸瞬时印进他搭在肩上的鹿皮口袋。额头一阵疼痛,眼里飞出手指那么长的金花。鼻血也加入了滴水的行列。格绒的颈项套在我身后的牛皮绳中,正嗡嗡的摇动着我的脊背。由于只有一只手电筒,阿达乡长牵引着极其有限的光亮,我和格绒不得不紧紧的挨着他。不知为什么,阿达乡长这次没有通知我俩他要停下了。

        阿达乡长没有料理我们,他纳纳的说,洞怎么上去了呢?

        我说,乡长口袋里是什么?

        阿达乡长说,电池。

        我说,电池怎么比石块更硬呢?我碰到了—些圆圆的和不规则的硬物,电池可不是这样的呀。

        阿达乡长急快的把口袋拉到胸前,什么也不说。我分明觉得那口袋膨胀了许多。而在路上,阿达乡长已经丢弃了十几砣报废的电池。

        我说,阿达乡长的口袋长胖了。

        阿达乡长把电筒光指到我脸上,象听到了咒骂他的话语似的说,你怎么变成了—条乱咬的狗呢?!我们不带点东西出去,谁会相信我们进过美拉龙洞?!阿达乡长恼羞成怒的样子,让我的蹊跷旋风般往上窜。我的蹊跷很聪明,知道舌尖外晃动着脾气不好的阿达乡长,还有那束讨厌的电筒光。它不想让阿达乡长再骂,也不想让电筒光撕扯我的脸。它呼啦啦的在我的血管中奔跑,胸膛里跳跃,脑袋内旋转。直到昨天的夜晚重新复活,他才溜出身外,在漆黑里大步前进,不一会,它缠住了昨天夜里的阿达乡长。

        阿达乡长挽袖凝视了一会儿手腕说,晚上八点。扣除中午的—个小时,我们在美拉龙洞里恰好走了十个小时。

        美拉龙洞宽阔了许多。脚下有软乎乎的东西在蠕动,象是若干小虫坠着鞋子。

        阿达乡长短促的叫了一声,有情况。

        我愣怔在那里,过了—会儿,我才想起肩上有枪。

        我说,乡长什么情况?

        阿达乡长的手电筒掉在地上,我挨过去,阿达乡长在我的脚边说,别踩坏了我的身子。

        原来他匍伏在地上寻找着什么?

        阿达乡长说,你们快看这是什么?

        我趴下去,身下是比毡毯还柔软的沙子。阿达乡长的电筒照在—个手掌样的遗迹上。

        我说,这是老熊的足迹。

        电筒光徐徐移动,沙砣浮现出另外—些遗迹,其中有鹰的爪痕虎的足迹。我们继续朝前走。我双手捏着步枪。阿达乡长左手握电简右手端手枪,格绒没有枪,但他从腰间抽出钢刀,蹒跚的跟在我们后面。

        鞋子陷进沙子与拔出沙子的声音,不停的掠过耳翼。

        阿达乡长说,格绒你的刀子把这些猛兽吓跑了。

        格绒顺着阿达乡长的话说,想不到我的杀猪刀跟胶鞋一样,对猛兽特别管用。

        我说,枪和刀子不管用。

        阿达乡长说,难道空着手比亮出刀枪管用?

        我说,这些遗迹很陈旧。还有那些粪便,已经风化干硬了。

        阿达乡长说,前面要是出现新鲜的粪便和足迹呢?

        我说,不会。动物都是冬季入洞,而现在夏天开始了半个月。

        —直沉默着的格绒忽然说,电筒光侧边,蠕动着—堆白色的东西。

 

神山的眼睛

 

        醒来时,山洞口站满了正想走进山洞的阳光。

        格绒和贡布比赛似的制造着鼾声。我知道昨夜大家驱狼似的驱赶着睡意。—只胶鞋的后跟停泊在—堆灰烬里。昨夜枪杆不如一双胶鞋,我感叹着向胶鞋的后跟走去。阳光也很想见识胶鞋的后跟,我的手指和阳光纤纤的步履,一起交错在胶鞋的后跟上。

        格绒在皮袍下嗡声嗡气的说,我的胶鞋我的胶鞋。

        我定睛瞥了他一眼,格绒其实没有醒来。

        我对梦中说话的格绒说,你穿雨鞋吧,你的胶鞋战胜了我和贡布的步枪。

        一条形如小河的云翳,忽然飞翔起来。—会儿,它涌入酷似湖泊的云海。云海在我们头项低低盘旋。

        一群巉石,从黛色山峰后面闪现出来。它们狞狰高耸雄奇,宛若天界的护法神。我们小心绕过一尊尊随时可能走动的巉石,它们的阴影,犬牙一般飘忽不定。两面的山峰,在我们的头顶交换漫卷的云海。远远的,一匹绿叶水帘似的镶嵌在两山间。我们掀开阔大密集的绿叶,扭曲的藤条网一般浮在绿叶后面。—些苔藓杂草,在藤条里面纷纷抬头凝视我们的到来。隐隐现现的岩壁,泛着青冷幽暗的光芒。我们的目光在藤条里行走,我们的手掌掀起—片又一片绿色的波浪。藤条渐渐稀少,而绿叶却更加繁华葱郁,我们的胳膊淹没眼睛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的双手和眼睛没有白忙:美拉龙洞象山的眼睛似的面对着我们,密密匝匝的青枝绿叶如同它的眼睫毛,或者是它小眠时耷拉的眼皮。我们步入美拉龙洞时,—道沉闷的响声尾随而来。

        贡布说,打雷了。我看见我们头顶的云海,在我们跨进美拉龙洞时,变成了牛毛一样的颜色。

        格绒说,声音是从山里传出来的,你们感觉不到山在抖动么?

        我说,一道石门。

        头顶横着硕大的磐石,两旁立着浑圆的巨石。我们的双脚,踏上了一面粗糙平整的石板。

        贡布说:再有一匹大石作门面,那我们变成飞虫才能进洞。

 

云游喇嘛

 

        我家成了方圆几百里的首富。

        我的外祖父费了一番口舌后,石匠便把我家的旧房屋,扩展成村里没有的大建筑。外祖父对匠人们一丝不苟的劳作感到满意。外祖父说,我原以为没有什么比想象更广阔,但我的想象,从没有到达现实中的这座阁楼殿堂。

        外祖父在一群家奴的簇拥下,来到绘制好唐卡的院门。浓淡相宜的色彩,让院门象土地一样生长着花草树木,但最中间是大地所没有的财神牵象和六种长寿图。门楣展示着威猛的半满缨珞。门槛则用铜皮严实的包裹起来。左右门柱上,若干栩栩如生的龙腾云戏珠,这是画匠合作的结晶。

        外祖父说,院门相当于房子的脸。

        外祖父常常走动在院门前,那里搭着供他喝茶饮酒远眺的台子。台子上铺着印度出产的地毯。地毯上摆放着一溜枫树桌子。桌面飘浮着如流云浪涛似火焰旋风的花纹,有的甚至开放着雪莲海螺银元等图案。这些花纹和图案,是枫树自己从山里带来的。人们把这种枫树中的珍奇,称谓珊瑚树。很多人翻山越岭,吃尽了背负的口粮,也无缘结识珊瑚树。

        朝阳里飞出两条平行的彩虹。彩虹纤纤的身姿,天空无法兜住。彩虹柔柔的娇容,村庄不知怎样迎接。是梦不会如此玲珑逼真,是景不会如此轻盈莫测。

        彩虹在村庄上空徐徐飘扬。

        彩虹的一端,飘来一团绛红色的东西。金灿灿的阳光抚摸更多的土地和房屋。绛红色在村口与彩虹脱离。人们眼里现出一位身披破旧袈裟的云游喇嘛。云游喇嘛目不斜视的走着,好象前方有人专等着他的赴约。他并不打听要找的人住在哪儿,人们也猜不着他进村的目的。喇嘛弃下若干分叉的小路,布满补丁的袈裟起起伏伏,那双褪色的彩靴,自作主张的拐上了通往我家的土路,因为要走一段下坡路,靴尖裂缝处一下挤出若干脚指拇,一路风尘的脚指拇,象卡在网中的鱼儿。

        有人说,这家子有一位补丁比我们多的喇嘛客人。

        外祖父看见了阳光里越升越高的彩虹,但他没有看见彩虹牵来了要见他的云游喇嘛。

        外祖父对下人们说,我女儿的珍珠腰围怎么飞到天上去了。

        云游喇嘛在飘散的奉承话中走到院门前,那些富丽堂皇的装饰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也许这些象征富裕的东西,在他眼里,不如一片鲜活的花草。

        云游喇嘛对着院门皱起眉头,尔后摇摇圆圆的光头。

        那颗不住摇晃的闪闪发光的脑壳,把外祖父谈话的兴致,削掉了一大半。外祖父从高高的木梯上往下走,两旁自有家奴搀扶着。

        外祖父对着云游喇嘛说,不要把你的虱子放生到我的院门上。

        云游喇嘛说,我想到你楼上去一下,但是院门后面晾晒着女人的裙裾和小孩的襁褓。

        外祖父的篾视如数变成语言,那些衣物哪一件比你的袈裟差?

        云游喇嘛说,请拿掉女人的东西,我要上楼。

        外祖父说,谁也没请你上楼,你是不是饿慌了?

        云游喇嘛说,是你楼上壁柜里用金粉书写的《八千颂》经文要我上楼。

        外祖父说,我们怎么没听见?

        云游喇嘛说,我要给这部稀世经文开光。

        外祖父说,比你强的喇嘛也轮不到给它开光。我要等西藏的—位大活佛。

        忽然出现在房角的家庭经师对外祖父说,放他上来吧,我听见了经文在说话。

        外祖父指着经师说,你不好好打坐念经,小心我用别的经师替代你。

        经师的上身从鳌头边抽了回去。

        云游喇嘛说,没有开光的经书就象—堆白纸,只有开了光,经书才会附上佛陀的灵性和天地的精气。

        外祖父说,你要是懂得礼仪的话,我会给你施舍一顿斋饭。

        云游喇嘛说,没有开光的经书就象照不着阳光的生命。

        外祖父掉头对家奴说,把躯逐他的任务交给院里的狗吧。

        几个家奴跑进院子。

        云游喇嘛象来时一样走了,但他没有沿路返回,而是走向隐现在村庄视野里的那条大江。

        七八条膘悍凶猛的猎犬,象野狼一样卷出院门。人们以为云游喇嘛迈动的双脚,马上要发展成逃跑。但人们估计错了,猎犬腾起尘埃,眨眼湮没了起起伏伏的的袈裟。就在这时,猎犬尖厉的嘶咬不再继续,而且遇见老虎似的夹着尾巴,向外祖父他们惶惶奔来。

        外祖父揉揉眼窝,面前发生的情景却不容他质疑。外祖父哈哈大笑,他用笑声驱散脸上起伏的尴尬,而且说出了一串意料不到的话语:富贵人家的狗也知道嫌弃贫贱的骨头,知道自己身上,不能沾污穷困潦倒的气味。

        经师再次从鳌头上探出身子说,主人啊,快把他请回来吧。

        外祖父不想在经师身上浪费目光,他对着钻进院门的狗说,你可以找回家的路了,我要请别的经师。

        村庄上空,翻飞着古老的经文。

        一位老者打破了众人的谛听,他指着一个地方说,经文是从江边上来的。

        经师已经到了人群中。背上贴着用木板夹住的经书。经师停下步子说,云游喇嘛在念《六句金刚偈》,一般的僧侣无法接识这种上乘的东西。

        外祖父说,大家去江边看看。

        云游喇嘛望着村庄一样宽阔的江面,不再放飞复活在舌尖上的经文。

        不远处船工背靠木船,没趣的哼着一首山歌。浪花摇晃着木船,也摇晃着船工和他的歌谣。

        云游喇嘛说,年青人请把我渡到彼岸。

        船工抬眼打量了一下,继续哼他的山歌。

        云游喇嘛说,对岸的寺庙等着我去开光。

        船工说,你没有看见我哼山歌吗?你没有看我的船对你不感兴趣吗?

        云游喇嘛说,对面有人会付工钱给你的。

        船工摇头说,江水在嘲笑你的谎言。

        云游喇嘛不再说什么,他走到浪花朵朵的江边。

        船工看着正在摘掉袈裟的云游喇嘛,他以为云游喇嘛要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补丁中,寻找根本不存在的银元和铜板。船工对云游喇嘛的多此一举感到可笑,他高声说,你身上要是有一枚铜钱,我立即把船变成一头牛。

        云游喇嘛把袈裟往外一抛,一些浪花欢快地接住满是补丁的绛红色。云游喇嘛轻轻一跃,身子便象站在路上一样立在舒展的袈裟中央。那袈裟飞快的向对岸飘去,象是一条绳索用力拉着它。奔跑的浪涛象马群一样奔跑。

        刚到达江边的人群,被朝霞一样出没在浪涛中的云游喇嘛惊呆了。云游喇嘛轻轻一跃,袈裟象出水的大鱼,和他一起落在一丛卵石里。云游喇嘛披上袈裟,走向覆盖着青草的山岗。

        经师缓缓的跪下去。人们才醒悟过来,象一群解渴的牲口,跪倒在潮湿的沙滩上,浪潮一次次卷上来,打湿了他们的发辫、脸庞和衣襟。

        外祖父拱身而起,可爱的泥沙从他油亮的发辫中纷纷掉落。外祖父再次合掌准备四肢着地。

        许多人仰起脸,额头上闪现着一片片青紫。

        一个家奴焦急的说,神仙已经走上了山岗。

        经师纠正似的说.他是一位得道的密宗大师。

        一个下人插嘴说,除了神仙,谁能在一片袈裟上过河。

        经师说,印度的瑜伽可以在与世隔绝的墓穴中,面壁七七四十九天。汉地的气功能隔墙击人。密宗大师为何不能骑着袈裟过河?

        外祖父忽然呼叫起来,密宗大师啊,我请你给我的经书开光,我拿最好的金子酬谢你。

        人们齐声呼叫起来,密宗大师,请赐给我们无上智慧的灌顶,我们是披着人皮的畜牲啊!

        船工从疾呼的人群中奔向他的木船,一只手揉着一撅一撅的屁股,那儿镶嵌着外祖父催促他开船的怒火。一个家奴正弯腰扳正外祖父的彩靴。

        绛红色越来越小。

        人们又齐刷刷的跪下来。

        外祖父扯着嗓子大叫,密宗大师你不回来,我们宁愿变成江边的卵石。

        密宗大师的嗓音洒落在若干匍伏的脊背上,象遥远的滚雷。

        那嗓音告诉外祖父打开装满经文的壁柜。

        经师掉头向他的家乡走去。外祖父追上去,非常亲热的握着经师的手,和他交谈了许多。尔后外祖父和经师向那座宫殿般的房宅走去,外祖父的手依然握着经师的手。

        外祖父把壁柜的所有彩窗,敞给对面的一滴绛红色。红绸黄缎包裹的经书,弥漫出淡淡的书卷味和檀香气息。

        响声再次飘然而至,现在没有你们的事了。

        外祖父和经师肃立在壁柜旁。外祖父摘下红缨毡帽,捧在怀里,虔诚的低头聆听。

        外祖父以为睛郎的天空,抛下了冰雹。他的脸颊上,掠过刀刻般的疼痛。尔后壁柜发出尖锐的噼噼叭叭声。

        经师说,密宗大师在抛洒吉祥的青稞。

        外祖父翻了翻眼皮,红绸黄缎上跳跃着无数黝黑的精灵。

        壁柜安静下来时,串串古怪的念经声呼啸着抵达彩幡飘扬的房背。

        经师溜走了,耷拉着他惨然失色的脸膛。此时,一位猎人对观望的男女说,十年前在美拉龙洞附近,我窥见了身穿破旧袈裟的一位喇嘛。那时山里铺了一场大雪,喇嘛赤脚在雪地上飞奔,柔软的雪花,察觉不到它们身上经过的双足。我惊诧的双眼,没有找着喇嘛来去的踪迹。

        也许过了几年,北风象洪水一样卷走村庄里每幢房屋的鼾声。黎明时分,它从一座深宅大院里,拽出一片呼救哭喊声。整个村庄被冲天的火焰照得如同日出。

        外祖父的发辫拖出一条火焰。若干火星象小虫似的追逐他。燃烧的断木向低处滚落。外祖父怀里抱着哇哇乱叫的祖父。

        外祖父对着院门往外喊,还有谁没有出来?

        外祖母说,都在这儿。

        惊醒的村人,怀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向挥舞着火蛇的高楼奔去。

        当他(她)们围住不再壮观的现场时,坍塌的房屋里升起外祖父异常平静的话语,在世的时候,我对不起自己的灵魂,那么让我死去时对得起自己的尸体吧。

        一层又一层楼的崩溃触目惊心。尘烟腾空而起,湮没了呆立的人群。

        阳光走过曾经无法走过的空间,北风浇灭了殷红的残垣断壁。

        祖父长大后,想在那片风水宝地上修房子,结果垒筑的新墙,被半山腰滚下的磐石,撞得粉碎。祖父又让石匠,把那些散落的石块,垒在一起。另一尊磐石呼啸而下,差一点把砌墙的祖父和石匠咂死。祖父丢下活计,去届里求卦。

        回来时祖父对石匠说,此地不想留你。

        石匠说,你不要把说给你的话,用到我身上。

        格绒走回现实,打量了一下刚苏醒的牧童。此时夕阳泊在山峰里,放飞五彩光环。他的目光在美如画卷的原野上行走,牛羊已经走上回家的路。

 

不是尽头的尽头

 

        那堆蠕动着的白色东西,在我们不断的靠近里,展现出一副完整的骨骸。而且保持着盘膝合掌的姿势。象一尊玉石雕刻的坐佛。阿达乡长的手在沙子里东揉西捏,忽然扯出一片褪色的布片。

        阿达乡长的电筒向外闪了闪,一串足迹依稀可辩,阿达乡长顺着足迹蹒跚走去,捏紧电筒的手里,颤动着一串佛珠。佛珠象滴水似的掉落一绺又一绺细沙。

        我跟上去瞥见阿达乡长的脸庞,胀得通红,嘴里祈祷着什么。我说,乡长也会念经。

        阿达乡长象遇见幽灵般跳了一下。

        我说,阿达乡长是我。贡布。

        阿达乡长也斜我一阵,指责扑面而来,我去解大便,你来干什么?

        我回到格绒身旁,黑暗象栅栏一般围着我们。那副骨骸晃动了一下,似乎弓腰站起来。

        格绒说,我们离他远一点吧。我们俩人的重量使沙子往别处滑动了。

        这时光亮掠过我们的头顶,阿达乡长象风中的稻草人一般向我们走来。

        我们爬了两层楼梯那么高,美拉龙洞捉弄我们似的坠下去。

        阿达乡长说,洞不深,但要用牛皮绳。

        我把牛皮绳系在有腰杆那么粗的自生石头上。洞下去的坡度有点陡。牛皮绳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我和阿达乡长重新换上胶鞋。我下去时,阿达乡长的电筒光跟随着我。格绒谨慎的往下探步子,布满皱褶的雨鞋,爆出兹啦兹啦的滑溜声。布满皱褶的雨鞋忽然放开了岩壁,格绒象上钩的鱼儿似的晃荡。我和乡长之间,牛皮绳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格绒不愧是一条汉子,他用脚蹬脱了套在脚上的雨鞋。赤脚苔藓般沾在岩壁上。那双雨鞋的其中一只,狠狠掴了我一记耳光。

        阿达乡长的笑声从头上洒下来。

        格绒在头上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朝雨鞋发作了一通拳脚。又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我们走了几十步,美拉龙洞又上去了。到了洞顶,它再次坠下去。

        就这样,我们攀上爬下,被美龙洞反复捉弄着。桥绒的双脚出血了,那些脚指拇,象野草霉一样在峭壁上滚动。我们第九次攀到洞顶时,阿达乡长朝下的目光,没有拔出来的意思。他说照不见底哩。

        我凑上去,电筒如同对着夜空,什么也捞不着。阿达乡长从怀里抽出另一根电筒。

        我说,你早点拿出这跟电筒,我和格绒用不着时时当你的尾巴。

        阿达乡长说:两根电筒也照不见底。

        美拉龙洞升腾着稀薄的雾气。忽然增强的电筒光,使那些雾气变得雪花般晶晶亮亮。

        我说,我们找不着美拉龙洞的尽头。

        格绒说:找得着。

        格绒径直从我肩上取下牛皮绳,然后系上足有几公斤重的石头。我轻松了许多,那些牛皮绳其实不轻。

        石块向下飞去,渐渐的它变成了跳跃的麻雀。再后,一条虫子在我们眼前蠕动。我们的俯视,找不着飞翔的石块。石块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晶晶亮亮的雾气,没有带上石块的有关消息。牛皮绳仍在脚边一圈一圈的消逝,我们知道我们的石块,在看不见的地方飞翔。

        格绒说:石块变轻了。

        阿达乡长说:笑话。

        我说:石块变轻了多少?

        格绒说:变轻的石块还在变轻。

        阿达乡长嘿嘿笑着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石块现在怎么样?

        格绒说:牛皮绳用完了。

        阿达乡长说:拉回来。

        我说:我来拉。

        拉了一阵,我心头一震,石块变重了。

        我忍了一会儿,把石块重新放下,这玩艺儿却变轻了,提起来时又变重了。

        我说,石块变重了。

        阿达乡长说,笑话。

        格绒说:石块重了多少?

        我说:石块变得象是石块的重量。

        “小黑虫”扒开重重雾气。“麻雀”向着光亮跳跃。手掌里浸出阵阵寒意,我定睛一看,刚拉上来的牛皮绳,湿漉漉的滴着水珠。

        我说:牛皮绳喝水了。

        窜上来的石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牛皮绳出汗似的淌落水花。

        阿达乡长说:这水起码有三十米深。

        格绒说:我知道石块还在往下游,水挡住了美拉龙洞的尽头。

        阿达乡长沉思起来,忽然若有所悟的说,我们去捉只猫和老鼠。

 

        一只精壮肥硕的老鼠,在鹿皮口袋里跳跃撕咬。鹿皮口袋就象它居住的地洞一般坚韧厚实。它锋利的尖牙上,沾满了糌粑微粒。以前它曾为自己的尖牙利齿暗自得意,那时只要脑袋发觉了主人珍藏东西,牙齿们就会集体欢呼起来,我要吃掉它,我要吃掉它!主人酣睡或者外出的时候,牙齿们抓紧工作的响声,象人类的语言一样流淌。很多时候,主人告别梦境或者空瘪着肚皮回到灶台时,它的地洞会填满食物和主人的咒语。而现在主人的鹿皮糌粑口袋吃掉了它。它的牙齿象散了架似的。后来他发觉牙齿没有错,而是身体里奔跑的恐惧慌乱颤抖,使气力流水一般跑光了,它尽量让自己镇静下来,能小眠一会儿更好。

        黑猫在另一条鹿皮口袋里拱动。黑猫已经一天一夜没进食了,主人把它栓在柱头上,它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主人。不给食物不要紧,只要手足能逃出绳索的束缚,它可以在老鼠身上打主意。这些想赚人类便宜的家伙遭遇它的埋伏和出击时,有的会吓得腿脚缩到肚皮里。它们柔嫩鲜美的身子,会使他食欲大振。当然鼠群里也有智勇双全的,明明看见那黑亮的东西往右边逃命,忽然一个急转弯,让心切的它大叫上当。它调整步幅眼看踩往老鼠屁股了,老鼠一个漂亮的鱼跃,沾在柱头上看它的动静。它立即使出爬树越墙的绝技,却发觉老鼠从柱头的另一面,回到地面欣赏它爬柱头的功夫,它来不及思谋,扭身跃向得意的老鼠。待稳往身子想智取老鼠时,它已在洞口扮鬼脸向它道别。留下比鼠尾长得多的遗憾羞愧难受,供它咀嚼回味。

        正因为鼠群里,存在着让它空欢喜空折腾的佼佼者,到现在它无法消灭完主人宅中的老鼠。

        鹿皮糌粑口袋里透进一片亮光,老鼠窥见亮光不断扩展自身,便抓紧疾跑及时跃身,跳入口袋外面的亮光里。老鼠没来得及观察地形地势,另一只口袋里冒出黑猫的一对前爪和饥饿的尖叫。老鼠以前和黑猫打过交道,拔头向岩洞奔去。黑猫亢奋异常,以往老鼠钻的地洞,只有桃子那么大。而眼前的岩洞几乎和主人的院门没啥区别。

        老鼠和黑猫象黑色的闪电转眼消逝,或者被岩洞张口吞没了。

        哈哈哈……美拉龙洞,老鼠和黑猫找你的尽头去了。

        阿达乡长洪亮的嗓音,飘荡在美拉龙洞打发秋日的藤条里。

 

妙  音

 

        嘎杰湖以蓝天的颜色,仰望着天空。三座雄奇高耸的雪峰,护法神般日夜守护着嘎杰湖。岩鹰的巨翅拍打着声声歌唱,在悬岩与峭壁上,在波光与云翳间。

        其实嘎杰湖的水清澈晶莹,是它的深不可测,让它变得蓝天一样。

        嘎杰湖的东面,是天空一样舒展自己的塔公草原。峻拔的山峰,蜿蜒出一条通向草原的小路,嘎杰湖,碧草青青的小路,是你飘向世界的注视吗?

        秋天和雨季同时出现。霏霏细雨一直到第九天,才把天空还给不知去向的太阳。嘎杰湖消逝了,准确的说它隐藏在山一样高的雾霭里。连绵逶迤的雾霭,盘踞在噶杰湖上。阳光在雾霭里变成有色彩的光带。人们在湖畔听到搅动湖水的声音。雾霭把响声托向高空。

        有人说龙回洞了。又有人大声说,湖里的响声更大了。哗啦啦的水声使人欲言又止。

        湖面上的雾霭开始疏散。它们一片接一片向太阳里飞去。嘎杰湖凝视着群鸟起飞的景象。阳光象金色的瀑布,落入嘎杰湖的怀抱。

        不一会儿,有人惊叫起来。手臂颤颤的指向湖心。寂静的清晨热闹起来。

        湖心浮起了一轮“满月”。嘎杰湖微微骚动,细啐的波澜象鱼群的脊背。人们看得更清楚了,那不是“月亮”,那是若干莲花织成的一团花簇。素净光洁,盛开的莲花旁,游来了老鼠和猫。它两如同莲花开放的精灵,在一圈圈荡漾的涟漪中,离岸边越来越近。这是龙在显灵啊,人们合掌跪拜。

        人们怀揣着神圣的发现奔走相告。消息翻越高山的丛林、峡谷的萋草、跨过大江的喧嚣、小河的低语。许多山径土路上,人们不辞艰辛的缩短着与嘎杰湖的距离。铃声象失传的歌谣从大山飘来,从草原上升起。

        骑马奔来的格绒和阿达乡长也出现在围观的人群里。

        赞叹议论惊叫……阵阵扩散。

        阿达乡长不失庄重敬穆的说,谁也不许打扰嘎杰湖的灵光。你们这样吵吵嚷嚷有什么用?

        嗄杰湖西面的山峰上,滑下一团阴影,那阴影绕湖走来,他离人群越来越近。天蓝色的湖水拍打着他的身影。他的身影披挂着不断掀起的波澜。人们看呆了,那人身上的衣物破烂得分辨不出颜色和质地,他飘飘的银发银须是那样的耀眼,两道眉毛如一笔又一笔白雪。他目光中的仁慈是那样的无所不至。

        人们肃穆端庄的站立着。那人向湖心跪拜下去。人群中的一位老喇嘛忽然叫出声,巴登甲措,你还活在这个世上啊。

        老喇嘛颤颤巍巍的向前摸去,在人群的最前面,他向越变越大的人跪拜下去。人们惊心不定的看着老喇嘛。

        老喇嘛说,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他是几十年前郭沙寺失踪的巴登甲措啊。

        人们把目光投向从山岭中走出来的人,只见他凝神聆听着远方。

        许多老人流下热泪跪拜下去,巴登甲措啊我们的巴登甲措。

        那人无动于衷,继续聆听着远方的世界,随后目光也投向远方。人们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除了天空,除了独放异彩的太阳,除了天边散落的缕缕云翳,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啊。

        但人们的耳畔忽然掠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老喇嘛双手合十说,尊敬的巴登甲措,今天是莲花大师的诞辰日。

        那人面向一半跪着一半正欲跪着人们说,你们知道莲花大师圆寂时留在世上的声音吗?

        没有人打破宁静,老喇嘛双手合十地站起来。

        那人说,不对,是莲花大师跳进他的心里说,我创始的教派,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无数经卷灵魂的伴随,人们将疏离最初的教义,甚至背道而行。那不是人类的灾难,也不是世纪的末日,那将是另一种循环的开始。最后极少有人用心灵叩开庙宇的时候,太阳的光辉将会普照更动人的吟唱,那将是永恒的一部分的开始……人们啊,我们要知道我们生活的雪域,将会成为人类的净土,世界的圣地。理想和佛经中的香巴拉正在向我们走来……,只要我们的思想智慧像蓝天一样纯洁,爱心跟大地一样的宽广……他走在所有的眼睛里,他一直重复着的话语走在所有人的心里,大地在朝阳的注视中重复着他的领悟。

        圣洁的莲花,于湖心微微起伏,又轻轻摇曳,她也在呼应或者开放天地间的妙音。

        人们抬头时,喇嘛巴登甲措已经化进了对面的山峰。

        合掌跪拜叨念在湖畔轻轻起落。

        麦子青稞玉米的颗粒从一双双手中滑落,也有零星的糖果瓜子,落入湖畔的草丛。

        几天之后,嘎杰湖的四周,飘拂着五颜六色的经幡。草丛被粮食糖果瓜子等淹没。人们说,我们很少看见上天下过这么厚实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