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旨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宗日文化,作为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类型,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宗日文化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史前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宗日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文化内涵、保护现状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宗日文化的重要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文章认为,宗日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宗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宗日文化 史前文明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宗日文化,作为青藏高原地区一种独特的史前文化类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发掘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以其独特的彩陶艺术、丰富的遗址遗存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史前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宗日文化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传承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宗日文遗产概述

(一)宗日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

宗日文化遗址位于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境内,地处黄河沿岸的台地上,是一处典型的史前聚落遗址。自1994年首次发掘以来,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房屋遗迹、墓葬、灰坑以及丰富的遗物,包括彩陶、石器、骨器等。这些遗物的出土,不仅揭示了宗日文化的物质面貌,更为我们深入了解其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最远点,因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特殊性,被命名为宗日文化(遗址起初定名为兔儿滩遗址,后来经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命名不妥,改称为宗日遗址)。据碳14年代测定,宗日文化开始于58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结束于4000年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早期,前后延续了1600年的历史。宗日遗址的墓地与青海本省其他地区发现的同类墓地有很大的差异,有强烈的地域特点。类似这一文化的遗址,在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贵德县等地也有发现。宗日遗址中最常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因素,与甘青地区其他已知的新石器时代同类衣物具有明显差异。文物考古学者认定,以宗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文化遗存是具有一定地域,存在于一定时期,有着自己独特器物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因此,学者将这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宗日文化。宗日文化类型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青海土著文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宗日文化独特属性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地区远古文化的面貌,宗日文化因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是青藏高原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考古学文化。宗日文化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彩陶是其显著特征,这些彩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彩绘风格,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宗日文化不仅填补了青海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大空白,也为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历史起源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弘扬保护宗日文化遗产研究1.jpg宗日遗址“舞蹈纹”彩陶盆

(二)宗日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1.彩陶艺术。宗日文化的彩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彩绘风格著称。这些彩陶多为夹粗砂乳白色陶胎,施以紫红色彩绘,图案较简单,以细折线构图,形成了一套风格鲜明、自成一体的文化面貌。彩陶上常见的图案有鸟纹、变形鸟纹、竖线折线纹、连续折线纹、三角纹等,部分器物颈部、肩部和腹部还饰有附加纹。这些图案化的表现,不仅展示了宗日先民的艺术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2.文化价值。宗日文化的彩陶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宗日文化历史、文化特征、生业模式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3.墓葬习俗。宗日文化的墓葬习俗也独具特色。虽然宗日文化中存在河湟地区普遍存在的仰身葬,但更多的是俯身葬。此外,还出现了火葬和石棺葬等特殊丧葬现象。这些丧葬习俗反映了宗日先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后世界的独特理解。宗日文化的墓葬习俗对于研究宗日先民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文化交流与融合。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宗日文化与马家窑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宗日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的彩陶共存的文物,这反映了宗日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宗日文化也保留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如特有的“宗日式陶器”,地域性与特殊性:宗日文化作为河湟地区本土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特殊性。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黄河上游地区远古文化的面貌,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发展。

5.生业模式与经济形态。 农业与狩猎并存:宗日文化的生业模式以农业为主,同时兼营狩猎。这种生业模式反映了宗日先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能力。宗日文化的经济形态以定居生活为主,这与黄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定居生活为宗日先民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6.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宗日文化的社会结构可能相对复杂,包括不同社会阶层和职业分工。这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窥见一斑,如精美的彩陶、骨器、玉器等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阶层和身份地位。宗日先民的信仰体系可能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墓葬习俗中的特殊丧葬现象可能反映了他们对死后世界的某种信仰或期望。综上所述,宗日文化的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涵盖了彩陶艺术、墓葬习俗、文化交流与融合、生业模式与经济形态以及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内涵不仅展示了宗日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们研究黄河上游地区远古文化的面貌和中华文明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宗日文化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独特的彩陶艺术。这些彩陶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弘扬保护宗日文化遗产研究2.jpg宗日遗址“二人抬物”彩陶盆

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宗日先民们高超的陶艺水平和审美追求。此外,宗日文化还表现出明显的农耕文化特征,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谷物遗存,都证明了宗日先民们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宗日文化中的墓葬制度、祭祀活动等也反映了其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体系。

二、宗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当代价值

(一)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宗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宗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宗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宗日文化为研究黄河上游史前文化、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宗日文化遗址及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可以成为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增强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宗日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通过传承与发展宗日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宗日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和智慧也可以为现代文化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

(三)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宗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通过开发宗日文化旅游、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宗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宗日文化遗址及其丰富的文物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加大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宗日文化的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宗日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文化创新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综上所述,宗日文化在历史和当代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宗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弘扬宗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保护与研究。加强宗日文化遗址的保护与研究是传承发展的基础。应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应深入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揭示宗日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传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完善保护法规与政策。制定和完善宗日文化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保护责任和义务,为宗日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2.加强科技支撑与监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宗日文化遗址进行监测和保护。如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对遗址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加强对遗址环境的研究和监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深化考古发掘与研究。继续深化宗日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的发掘方法和手段,揭示更多关于宗日文化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推动宗日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宗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传承发展的关键。应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将宗日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1.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宗日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工作。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宗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宗日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2.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将宗日文化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开发宗日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文化纪念品等,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同时,应加强对宗日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3.推动文化创新与交流。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与交流活动。如举办宗日文化艺术创作大赛、文化交流活动等,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参与到宗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宗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三)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是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宗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在宗日文化传承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加强对宗日文化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规划。同时,应加大对宗日文化传承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宗日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发挥社会参与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宗日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来。如鼓励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开展宗日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宗日文化传承发展项目中来;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设等。3.引入市场机制运作。

在宗日文化传承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运作。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资金和资源;推动宗日文化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加强宗日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推广等。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激发宗日文化传承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宗日文化保护与研究的水平。同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宗日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宗日文化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史前文化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加强宗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然而,宗日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从加强保护与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多方参与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宗日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相信宗日文化一定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过程离不开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宗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对宗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可以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宗日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洪波.青藏高原史前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伟.宗日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5(3).

[4]赵丽.宗日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D].北京大学,2016.

[5]刘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旦正项欠,男,藏族,青海贵德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青海省海南州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室主任,青年学者。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民族宗教学。青海省“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