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1).jpg摄影:觉果

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础。黄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家国观和民族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纽带。本文旨在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保护黄河文化的策略,以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黄河文化 文化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陕西宝鸡考察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精神,强调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和研究黄河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青海作为黄河源头和干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是一代代青海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视野洞察文化发展规律,深入挖掘、保护、弘扬以河湟文化为代表的青海黄河文化,做好“文化+青海”文章。要树立大文化观,从增进文化认同角度把握定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青海“黄河故事”,增强青海黄河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要树立大时代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脉络,在文化融合中找到发展最大公约数,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一、挖掘保护青海黄河文化的重大意义

(一)延续历史文脉与文化传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青海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通过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保护,青海黄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黄河源头生态重要性的认识。这可以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青海黄河文化的独特价值,如昆仑文化、玛域文化等,可以为绿色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通过挖掘这些文化的生态智慧,可以推动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青海作为黄河的源头,其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黄河源头生态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青海黄河文化,可以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青海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青海黄河文化,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四)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黄河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青海黄河文化中的多元文化内涵,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青海黄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传承和弘扬青海黄河文化,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黄河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青海黄河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可以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通过保护青海黄河文化,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内涵。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青海黄河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可以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青海黄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助于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不仅可以丰富文化产业的内容,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六)增强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青海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青海黄河文化,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综上所述,保护青海黄河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还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青海黄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保护青海黄河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二、青海黄河文化的独特定位与价值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掘黄河文化的价值尤为重要。

(一)昆仑文化。昆仑文化赋予了黄河神奇的力量,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先民的宇宙观,承载着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慰藉。在中国古老的典籍《尚书》中,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这条记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在古人的心目中,天有一个中心,就是北斗七星组成的紫微垣。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日月星辰均围绕紫微垣旋转。古人认为,大地也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是一座山,就是昆仑山。黄河发源于这样一座山,就给黄河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谈黄河不能不谈昆仑,昆仑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文人墨客不停地歌颂昆仑,慕仙求道者依恋昆仑,杰出的政治家向往并追寻昆仑,昆仑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慰藉。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政治家先后组织过对昆仑的追寻,毛泽东主席也曾经打算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溯流而上,追寻河源昆仑。由此可见,昆仑是黄河的一部分,沿着黄河追寻昆仑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

(二)玛域文化。这是藏族对黄河源头区域的统称,玛域文化体现了藏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完整的逻辑学体系藏传因明,以及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上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全部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各一部分。玛域是格萨尔王妃珠姆的故乡,是格萨尔赛马称王的地方,草原上广泛流传的格萨尔史诗是玛域文化的重要特色;玛域地区是藏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藏族的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为玛域文化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整个黄河流域而言,玛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容。

(三)河湟文化。河湟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是青海农牧区二元结构的产物。它呈现出多种文化共存、互相采借、求同存异的特点,是黄河流域最为丰富的多元文化形式,河湟文化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1年(西汉宣帝神爵元年)。这一年,西汉将军赵充国奉命平定先零羌乱。公元前60年,赵充国在大小榆谷屯田,开启了河湟地区屯垦戍边的历史先河,形成了河湟地区的历史主脉。从地域上讲,河湟文化覆盖了青海东北部的大部分行政区域,它包括了西宁市、海东市的全部,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各一部分。从人口上讲,河湟地区的人口约占青海总人口的80%以上,涵盖了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六个青海世居民族。从文化上讲,这里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交汇互融之地,是中原儒释道文化、西藏佛苯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互融之地,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河湟文化的这些特征是黄河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的,与兰州以下较为单一的儒家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是黄河流域最为丰富的多元文化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漫长的历史遗迹与考古中发现,青海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存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这种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征也是青海黄河文化独特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青海黄河文化以其独特的昆仑文化、玛域文化、河湟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以及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征,展现了其在黄河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明中的独特价值。

三、挖掘青海黄河文化保护的路径与方法

(一)加快推进黄河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谋划建设好青海境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未来一个时期黄河文化发展弘扬的重要载体。谋划建设青海境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应当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为依托,充分考虑黄河青海段流长面宽的特点,依托青海境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建立串珠式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具体地讲,依托玛域文化,建设黄河文化玛沁(玛多)公园;依托屯垦戍边文化,建设黄河文化贵德(贵南、共和)公园;依托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建设黄河文化尖扎(化隆)公园;依托多民族融合文化资源,建设黄河文化循化公园;依托大禹治水传说和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民和公园。用这种既有统一规划,又各具特色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推动青海黄河流域文化建设,将多地域、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一体文化形式完整展示出来,讲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青海故事,为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基础做出贡献。

(二)加强黄河文化研究阐释。实施黄河文化研究工程,推动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及相关学术社团整合研究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黄河文化研究创新基地与学术交流平台。加大对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文物考古、文献古籍等专项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黄河文化研究成果。

(三)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遗产资源,摸排梳理黄河流域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名录,绘制黄河文化资源地图。建设实物保存、技艺保存、数字保存三大遗产保存体系,建设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分类实施沿黄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实施黄河非遗濒危项目及年老体弱传承人抢救工程,推进黄河传统工艺振兴,建立黄河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推进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对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保存完整的特定区域,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色彩纷呈的黄河文化风情旅游带和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大力实施文旅+科技、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康养等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五)创新黄河文化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传播: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效应,探索黄河文化传播推广的媒介。例如,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开启在线直播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创作文艺作品,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与根亲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其他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开发具有中原特色、民族内涵、时代风貌的影视、动漫、综艺等内容多样的文化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品牌节目。融入教育教学,将黄河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为文化传承积蓄后备人才。

(六)加强黄河文化平台建设。文化交流平台,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日、旅游推介会,还要积极推进文化交流网络平台的建设,结合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出系列文化交流项目,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投融资平台: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开展项目路演推介、业务合作等工作,推动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交流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文化宣传。智慧型服务平台: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可以尝试创建数字化云平台,在大数据指导下开展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七)注重黄河文化的活态展示和体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实物、图片、场景等多种形式,以及全息投影、光影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观众生动直观地体验黄河文化的魅力。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对黄河文化相关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宣传,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让文化可知可感,增强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八)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进行责任主体的明晰和重点工作的统筹,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制定专项规划: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为持续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明确指引和全面保障。       

(九)推动区域合作与共建共享。建立合作机制:沿黄各省份应建立高效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黄河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推动资源共享,通过搭建区域间合作运营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串点成线、文化景观的串珠成链,形成脉络清晰、形态完整、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产业带。综上所述,挖掘黄河文化的路径与方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通过加强研究阐发、系统保护遗产、打造文化旅游带、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平台建设、注重活态展示和体验、加强制度建设以及推动区域合作与共建共享等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

(十)强化黄河文化保护的科技支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和展示,提高保护效率和效果。建立黄河文化数据库,建立黄河文化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对黄河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利用,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提供便利。

(十一)注重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在挖掘和利用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实现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黄河文化产业发展中,推动文化产业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挖掘黄河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旦正项欠,男,藏族,青海贵德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青海省海南州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室主任,青年学者。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民族宗教学。青海省“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