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廖斌
摘要:青海宏觉寺作为青海乃至全国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蒙等各民族千年交流的辉煌历史、团结印记和宣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加强宏觉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完善保护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并从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关键词:宏觉寺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青海宏觉寺作为青海乃至全国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宏觉寺见证了汉藏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团结的重要象征。历史上,宏觉寺曾多次成为中央政府与青藏地区联系的桥梁纽带,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青海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大力宣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史料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加强宏觉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一、新时代背景下宏觉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进程中的作用
(一)宏觉寺的悠久历史有力实证藏传佛教中国化、爱国爱教、祖国统一优良传统。宏觉寺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信息,还在历史文化传承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宏觉寺的缘起可追溯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时期,其建筑和文物承载着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信息。寺院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寺内保存有完好的元明清时期的藏文古籍,以及明清时期的重要文物题记,这些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等具有重要价值。宏觉寺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各民族共同创建的古刹,见证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史上,宏觉寺曾多次成为中央政府与青藏地区联系的桥梁纽带,如清代乾隆年间六世班禅驻锡于此,以及十世班禅从宏觉寺出发进京参加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等。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九世班禅和五世嘉木样活佛为抗日捐赠36架飞机和30万银元,他们的爱国义举深深感染和鼓舞了生活在青海和西藏的各族人民,积极推动社会各界抗日行动,展现了藏传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后,十世班禅大师更是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成为了宏觉寺爱国爱教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以来,宏觉寺各族僧众始终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与党和政府同向同行。思想上坚持党的基本工作方针,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行动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二)宏觉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交融见证促进宗教和顺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宏觉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时,途经西宁修建了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土坛。数百年后,公元10世纪,喇钦·贡巴饶赛在土坛遗址上创建了宏觉寺,这标志着宏觉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诞生。元代萨迦班智达及其侄八思巴、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的“弘觉寺”等,这些高僧和帝王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宏觉寺的宗教地位,也促进了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他们的活动也体现了宗教和顺与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从宏觉寺出发,进京参加西藏和平解放重要协议的签订。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彰显了藏传佛教界人士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也体现了宏觉寺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世班禅回到西藏后,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宏觉寺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多民族共同创建的古刹,宏觉寺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寺院通过展示其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和现状,引导各族群众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宏觉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承担着传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重任。寺院通过举办各种宗教文化活动、培养宗教人才等方式,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寺院还注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僧人勤奋学习、学修并进,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宏觉寺在历史文化传承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宏觉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宏觉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寺,不仅见证了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程,更在促进宗教和顺与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宏觉寺的珍贵遗存推动了青海文化旅游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觉寺建筑群错落有致,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佛殿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还融入了汉传佛教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汉藏融合建筑风格。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青海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寺内珍藏有众多珍贵的佛像、佛经、壁画和雕塑等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宗教情感,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机会。这些珍贵的遗存成为了宏觉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宏觉寺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经常举办各种宗教文化活动,如法会、讲经、辩经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参加,还成为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平台。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宏觉寺还承担着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通过展示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宏觉寺向游客传递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种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游客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宏觉寺作为青海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提升了青海旅游的整体品质。游客在参观宏觉寺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青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从而增强对青海旅游的兴趣和满意度。宏觉寺的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周边的酒店、餐馆、纪念品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也得到了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宏觉寺作为青海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之一,经常被纳入各种旅游线路中。无论是自驾游、跟团游还是文化旅游专线游,宏觉寺都是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这种融入旅游线路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宏觉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宏觉寺还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红色研学、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游、佛教艺术鉴赏游等。这些特色旅游产品不仅满足了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样化需求,还促进了宏觉寺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宏觉寺通过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平台、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文化旅游线路的开发等多种方式具体推动了青海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宏觉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意义
宏觉寺其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在生的、不可代替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通过加强对宏觉寺文物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研究挖掘其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挖掘和充实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它积极引导各族信教群众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宏觉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中国化昭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新格局。宏觉寺其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在生的、不可代替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在传承中始终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与我国社会相适应,宏觉寺遗存就是这一历程的生动例证。在传承藏传佛教教义的同时,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爱教、和谐共处的宗教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加深了信教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书屋等资源,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僧人勤奋学习、学修并进。这不仅提高了僧人的文化素养,也促进了藏传佛教与主流社会的融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宗教事务管理政策,确保宗教活动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行。这有助于维护宗教界的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深入挖掘和传承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籍等方式向公众展示其独特的历史魅力。这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宏觉寺遗存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效新载体。宏觉寺遗存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有效鲜活案例,宏觉寺遗存现已成为青海省、西宁市两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这一转变使得宏觉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参观学习、宣传教育等活动,宏觉寺遗存能够引导公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宏觉寺遗存作为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有效鲜活案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社会影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三)宏觉寺遗存是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印迹。宏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距今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千年古寺,见证了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程。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途经西宁时,修建了一处土坛用作供奉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的宝座。公元10世纪,喇钦·贡巴饶赛在文成公主当年土坛遗址上创建了宏觉寺。清乾隆年间,六世班禅应乾隆皇帝邀请东行,驻青海塔尔寺和宏觉寺长达5个月之久。宏觉寺在汉藏交通要道的重镇静静矗立,见证了唐蕃古道的恢宏繁盛,聆听过丝绸之路的车马辚辚,飘扬着茶马古道上的悠悠茶香,更镌刻下汉、藏、蒙等民族千年交流的辉煌历史和团结印记。在北宋时期,宗喀王唃厮啰筑成青唐城,即今天的西宁,也留下了“先有宏觉寺,后有青唐城”之说。到了元代,阔端和忽必烈先后迎请萨迦班智达和其侄八思巴到此弘法。公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盟。宏觉寺在历史长河中织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卷。是当前大力宣介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是新时代见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
三、加强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思考
(一)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思想上坚持党的基本工作方针,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学习上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行动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完善保护机制,加大遗产保护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合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需求。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智能化保护传承。借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科技手段,组织专业人员对宏觉寺内的建筑、壁画、文物、文献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抢救保护,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保存,搭建起数字化遗产网络共享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库,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加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文物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提升保护水平。
(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交流。深入挖掘宏觉寺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展览等活动,提升公众对宏觉寺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加强与国内外其他佛教寺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扩大宏觉寺的文化影响力。
(四)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深化保护修复。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宏觉寺的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注重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民族认同。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文化节等,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六)推动理论研究、践行实践探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意义,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探索的具体行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实践。
(七)探索数字化保护,创新宣传教育载体。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论文将探讨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宏觉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如,通过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对宏觉寺的建筑群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展示,使公众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宏觉寺的数据库和在线资源库,方便学者和公众进行研究和学习。这种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将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加强宏觉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希望通过这些思考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推动宏觉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旦正项欠,男,藏族,生于1986年9月,青海贵德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民族宗教学教研室主任。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民族宗教学和人文社科。青海省“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