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当召、美岱召为例
阿底峡尊者(982-1054),古印度萨霍尔国(今孟加拉国)佛教高僧,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原名“月藏”,法名“吉祥燃灯智”,曾为印度超戒寺等寺院住持,1038年受阿里王子降曲沃之邀进藏传教,译经授徒。他著有《菩提道灯论》《医头术》等50余部论著,1054年圆寂于前藏聂塘寺。
尊者一生投身佛教事业,佛学知识渊博,精通显密教法,品德高尚,不畏艰难,在西藏地区经历朗达玛灭佛浩劫后的百废待兴之时赴藏弘法14年,为藏区藏传佛教的复兴,以及正统教法的重振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阿底峡尊者赴藏传法,当时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很有可能走向没落。因此,藏传佛教得以在藏区重生,逐渐形成各大教派,并广泛传播到蒙古高原地区,阿底峡尊者功不可没。
一、阿底峡尊者与蒙古地区的联系
在阿底峡尊者佛学思想的影响下,其亲传弟子仲敦巴在西藏地区创建了噶当派。而噶当派也正是目前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格鲁派之前身,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宗喀巴大师深受阿底峡尊者佛学思想的启发创建了格鲁派,由此可见阿底峡尊者对格鲁派的深远影响。
蒙古地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广泛传播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与蒙古俺答汗在青海的会晤(1576),自此之后,索南嘉措便开始在蒙古地区(明代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时期的地域范围,今呼和浩特一带)布道传法,藏传佛教格鲁派得以在蒙古地区逐渐传播发展,诸多藏传佛教寺院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得到大规模创建。而阿底峡尊者,既是藏传佛教能够在藏区重振旗鼓的根源,也是藏传佛教有机会在蒙古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性人物。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藏传佛教寺院176座,且多为格鲁派寺院。[1]笔者在包头市五当召、美岱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这两座藏传佛教寺院殿宇内都供奉有阿底峡尊者之像,有的绘制在壁画、唐卡之上,有的则通过造像来体现。这既反映了阿底峡尊者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中的重要地位,亦体现了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对阿底峡尊者重要贡献的肯定。笔者将在下文对阿底峡尊者的形象以及其在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体现作具体分析。
二、阿底峡尊者之形象分析
拉萨聂塘寺为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圆寂之地,也是噶当派的主要寺院之一。该寺阿底峡尊者壁画所占篇幅较大,如图1所示。其中尊者形象慈悲庄严,头戴红色尖顶帽,此帽类似格鲁派尖顶帽,但与之不同的是,尊者的帽子表面还有几层凸棱装饰;他身着僧衣,衣褶自然顺畅,其内是代表尊者王子出身的深蓝色内衬;尊者面容和善,略带微笑,头部微倾;双手于胸结说法之印,双足结跚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体左右两侧分别为圆形物品与一佛塔;身后有绿色顶光和精致的金色背光,周围有祥云环绕。尊者头顶为宗喀巴大师尊像,左右两侧还有两位弟子呈闻法之状。整体画面大气磅礴,一派吉祥、殊胜之景。
值得一提的是,尊者右后方一般都有一座佛塔与之相随,笔者询问了多位甘肃拉卜楞寺具足戒比丘,得知这与尊者极为敬重其上师有关。
佛塔(梵语stūpa)一般用来供奉活佛、高僧大德的舍利,佛教经卷或法器等。尊者右后方的佛塔内部,便有供奉其根本上师金洲(法称)大师的舍利。藏传佛教教义中有“上师如佛”的观念,对于接受具德上师密灌顶的僧徒来说,十四条根本戒[2]中的第一条,就是要对上师身、ロ、意恭敬。因此,上师就是其成佛的关键。《阿底峡形相续》中载:“修造上师像,功德远胜于为给无数佛,制作无数像。”[3]也是在表达上师对弟子的重要意义。尊者敬师如佛,时刻感念上师恩德,其行为是藏传佛教中如法依止上师的典范。为了表达阿底峡尊者对其根本上师的无上敬仰之情,亦为了以尊者礼敬上师之行来提醒后辈僧人,故尊者之像上总有佛塔相随,此塔被称为“噶当塔”。
“噶当塔”在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出现。根据达擦·オ旺加所著《洛隆教法史》记载,阿底峡尊者再传弟子坚俄巴大师曾迎请尼泊尔和藏地的工匠,仿照阿底峡尊者带来的吉祥米积塔(哲蚌塔)和聚莲塔雕塑了许多以金银等贵金属为材质的噶当塔。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塑造噶当塔与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弘扬佛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主要是为了供养已经圆寂的噶当传承系统上师和高僧大德,由此形成了塑造噶当塔的传统。
一般而言,噶当塔(图2)由塔基、塔瓶和塔刹组成。塔基为圆形,圈足上沿饰一圈大小均匀的连珠纹;塔瓶为覆钵形,腹部饰两圈圆环;塔刹包括日月、莲蕾宝珠、飘带和十三祥轮等。从エ艺、造型、材质上分析,此塔有西藏、印度佛教艺术合璧的风格,具有如此特点的佛塔在西藏就称为“噶当塔”。
除此之外,尊者左后方有一个类似瓶状的圆形物品。有的比丘表示此物可能为佛用“净瓶”(梵语kupdikā,也머“澡瓶”“宝瓶”),内装圣水,表示吉祥如意、清净不染、财源滚滚,还象征智慧和圆满。
也有比丘认为此“净瓶”放在阿底峡尊者身旁,主要寓意尊者极为重视比丘戒律,视戒如命的品行。因为身上配备“净瓶”是所有具足戒的比丘都应遵守的规定(主要作用就是在比丘用餐完毕后用此瓶中的净水漱口),这是藏传佛教比丘戒律之一。阿底峡尊者一向严守比丘戒律,堪称比丘之典范,故将此“净瓶”置于其身后,用来突出尊者上述品行。
还有比丘表示,阿底峡尊者旁侧的圆形物品主要用来装东西,可以称其为“宝箧”囲,内部可能装圣水或净水,也可能装经书,并未有准确结论。
笔者认为“宝箧”这一说法有盛物之寓意(无论所盛之物为净水、圣水或是经书),概括性较强,故下文采用此说。
三、阿底峡尊者在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体现
笔者在内蒙古地区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包头市五当召、美岱召调研的过程中,对这两座寺院所藏阿底峡尊者之像进行了考察,并尝试分析其在藏传佛教艺术中的表现方式。
(一)包头市五当召
五当召(又称“广觉寺”“巴达格尔召”)始建于公元1749年(乾隆十四年),建寺者为五当召第一世洞阔尔活佛阿旺曲日莫(1695-1763),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该寺以较为完善的寺院教育机制以及纯藏式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有内蒙古“学问寺”和“东方小布达拉”之美誉。
笔者在五当召调研时发现,该寺阿底峡尊者像数量众多,唐卡、造像,以及壁画上都有所体现,故选择其中画面与工艺比较精美、完整的部分进行简要分析。
图3是一幅绘于清代的阿底峡尊者唐卡,目前收藏于五当召金科殿一楼珍宝馆内。唐卡中的尊者面容平静,略含笑意;身着僧服,头戴红色尖顶帽,有凸棱装饰;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跚趺坐于莲花座之上;身体右方有一塔,左方有一宝箧,塔像几见全貌,宝箧则部分匿于尊者左侧僧衣之后;背后有圆形橘色背光和绿色顶光,纹路清晰可见;身后祥云环绕,一派吉祥之景。
图4是五当召一幅绘制于清代的阿底峡尊者唐卡。画面中的尊者,身体微倾,体态庄严,神情慈悲;头戴红色尖顶帽,帽上有条形纹路,应为凸棱装饰;身着红色波点僧衣,蓝色内衬(蓝色内衬代表其王子出身);双手于胸结说法印,双足结跚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尊者身体右侧是标配佛塔,画面中此塔塔基较高,绘图精致;身体左侧是体积较大的圆形宝箧;身后是绿色顶光,深蓝色背光。整幅唐卡画工细腻、色彩艳丽,令人见之心生欢喜、敬畏。
图5是五当召一幅清代阿底峡尊者唐卡。此幅唐卡中的尊者神态自若,微含笑意;身体略向左倾,呈说法姿态;头戴红色尖顶帽,有明显凸棱装饰;身着红色波点僧衣,身穿深蓝色内衬,衣褶线条自然流畅;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跚趺坐于简易莲花座上。此幅唐卡中,尊者左侧为佛塔,右侧为宝箧,与上文所示图像位置相反。佛塔呈白色,高度适中;宝箧颜色蓝绿交错。尊者身后还有绿色顶光与深蓝色和橘色背光,以及朵朵祥云围绕,整幅画面色彩缤纷,景象甚为吉祥。
图6也是一幅珍藏于五当召金科殿的清代阿底峡尊者唐卡。此幅唐卡中的尊者神情平静,体型纤瘦;头微倾,做说法之状;头戴红色尖顶帽,帽上无凸棱装饰,但有圈形花纹;身着橘色僧衣,僧衣内亦有蓝色内衬;双手于胸结说法印,双足结跚趺坐;与图5相同,此幅唐卡中尊者身体左侧为佛塔,右侧为宝箧,佛塔呈深蓝色,宝箧呈花色,二者大小适当,色彩呼应;身后是绿色顶光与七彩背光,腾驾于祥云之上。整体画面庄严而殊胜。
图7为清代所制的阿底峡尊者铜鎏金造像。此像为五当召最大的一尊阿底峡铜鎏金像,高70厘米,是该寺原阿底峡殿的主供像,1988年被盗后追回,失去了莲花宝座,现收藏于五当召文物库内。这尊铜像制作工艺精美,手法细腻,一气呵成,乃精品之作。所塑尊者脸庞圆润,头微倾,略收颌;表情庄重,眼神慈悲;双眉呈流线型,鼻梁挺拔,唇薄而精致;头戴尖顶帽,无凸棱装饰;身着僧衣,衣褶转折起伏自如,立体感强;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珈趺坐,整体法相端正庄严。与众不同的是,此尊阿底峡尊者造像没有尊者的“标配”佛塔和宝箧,令人有些疑惑。据该寺僧人称,原铜像本有此二物,但因此像曾经被盗,丢失了莲花座,而尊者两旁的佛塔和宝箧应当与莲花座相连,故一同丢失了,着实令人深感惋惜。
图8与图9均为五当召所供奉的阿底峡尊者彩塑(泥塑)像,制作于清代,现置于该寺苏古沁大殿二楼正面台座之上。这两尊彩塑造像整体十分相似,显著不同的是,一个未着色,略显深沉,一个着红色,故显生动,由此可以感受到塑像彩绘之魅力。图8、图9两尊尊者像面庞略显圆润,但挺拔的鼻梁和尖俏的下巴使其脸部并不失立体感;略微上翘的嘴唇,让尊者更有亲和カ,使人见之欢喜;身着僧衣,其中衣褶顺滑不突兀;头戴尖顶帽,帽子上凸棱装饰明显;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珈趺坐;尊者右侧仍是与其形影不离的标志性佛塔,左侧为盛装物品的宝箧。彩塑造像多以泥塑制成,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廉,是各大寺院常见的造像方法。但这两尊泥塑造像,历经百年仍不失其神韵,可见该寺造像工匠手艺之精湛。总体来说,两尊塑像整体比例匀称,人物神态自然,应为彩塑中的良品。
除供奉上述阿底峡尊者像之外,五当召苏古沁大殿二楼室外墙壁上还绘有噶当派代表寺院桑普寺之壁画(图10),可见噶当派对该寺的深远影响。桑普寺由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俄·勒贝喜饶建于1073年,它曾经是整个藏区的佛学中心,被誉为西藏“那烂陀”[5]。五当召壁画中的桑普寺规模较小,寺院东西两侧有两座白塔,僧人们聚集在寺院内的空地上进行辩论。寺院前方的小河、河边的牦牛、慵懒的藏英、挤奶的牧人……都在壁画当中呈现出来。此情此景,显得无比真实、温暖,具有浓郁的藏族地方特色。另外,画面中有几个藏文,经专家识读为“桑普寺”,是室外九幅壁画回中唯一一个有注释的壁画。
(二)包头市美岱召
美岱召(又称“灵觉寺”“寿灵寺”),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大约建于1562年(隆庆六年)。该寺曾为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金国都城,后来又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建造的第一、座寺院,以及全蒙古地区弘法的中心。从建筑风格来看,美岱召是一处以汉式建筑为主,并穿插藏式建筑的组合群体,主要有大雄宝殿、琉璃殿、乃琼庙、八角庙等殿宇。
美岱召在正式成为佛寺之前便有了壁画,是明代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后最早绘制壁画的寺院。寺内保存有不同时期的壁画和彩绘1500平方米,被专家称为“壁画博物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琉璃殿和大雄宝殿的壁画面积较大,其中阿底峡尊者的图像绘制风格独特,画面精美,艺术性较强。
图11是一幅位于美岱召琉璃殿东壁的绘有藏传佛教祖师、高僧的壁画墙,画面左侧为阿底峡尊者,右侧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二者上方较小的一尊像为宗喀巴大师。阿底峡尊者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祖师,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大,他的佛教思想深受阿底峡尊者的影响,其著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与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之间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是16世纪将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地区的关键大物。三者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画师将此三者绘于同一画幅之中有其内在逻辑。
壁画中的阿底峡尊者面容慈悲、平静,法相庄严,端坐于祥云簇拥着的莲花宝座之上,头戴尖顶红帽,无明显凸棱装饰,身着僧衣,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身后背光绘制较简单,为纯色背景,其后还有多彩祥云环绕,左右两侧分别绘有黄色佛塔和宝箧,但两者物品的规模较小,使大难以一目了然地辨认出此像为阿底峡尊者。
图12是一幅位于美岱召佛殿东壁绘有阿底峡尊者的壁画。画面最右侧为阿底峡尊者,正中间为释迦牟尼佛,最左侧是两位闻法的高僧。此幅壁画中,阿底峡尊者面庞清秀、圆润,略带微笑,慈悲亲和;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头戴红色尖顶帽,帽子上有明显的凸棱装饰;身着僧衣,衣褶平滑,线条简单;尊者身体右侧仍是标配佛塔,此塔呈白色,棱角分明,形状与上文所述“噶当塔”略有不同,猜测可能受到蒙古地区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身体左侧为圆形宝箧,形状简单,形态匀称;身后绘有青色顶光与背光,整体色彩较为柔和。
图13是一幅绘于美岱召佛殿东壁的阿底峡尊者壁画。画面中的尊者神态自然、庄重;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头戴红色尖顶帽,帽上的凸棱装饰明显,并在壁画中以锯齿状来体现,身着橘色僧衣,左侧为体积较大的圆形宝箧,右侧为标志性佛塔,此塔与图12形状相似,颜色相同;尊者身后是装饰简单的浅蓝色顶光及浅橘色背光,还有祥云环绕。壁画整体构图简单,画面清晰,色彩柔和,绘制精良。
图14是美岱召大雄宝殿内一幅关于阿底峡尊者的壁画。此幅壁画的绘画风格和构图设计不同于上述其他壁画,具有鲜明的稚气之感。壁画中的尊者面庞圆润、秀气,整体娇小可爱且端正、亲切;头戴红色尖顶帽,但帽子上无明显凸棱装饰,身着黄色僧衣,双手结说法印,双足结跚趺坐于设计简单的莲花座之上;头部有绿色顶光环绕,身后是深棕色背光;右侧是代表尊者的标志性佛塔,对比笔者上文所列佛塔,此幅壁画中的佛塔形象大而鲜明;左侧亦是尊者像的标配宝箧,此图中宝箧体积较大,且色彩柔和,与整体画面契合;尊者背后祥云环绕,景象甚为吉祥。该壁画从整体来看,人物身体曲线流畅,色彩搭配舒适,虽然尊者的身体比例并不十分协调,但也正是这种大胆的设计,让图像拥有了独树一帜的近似现代“卡通”风格,从众多画像中脱颖而出,体现出美岱召壁画的别具一格。
四、小结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著名藏传佛教寺院五当召和美岱召所藏的与阿底峡尊者相关的佛教艺术品(壁画、唐卡、造像)进行分析,展现了尊者形象在这两所寺院中的艺术体现:五当召所存阿底峡尊者清代铜像较多且制作精良;美岱召壁画为该寺之特色,绘制阿底峡尊者形象的壁画较多,画笔细腻,画风独特。同时也尚存三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尊者尖顶帽上的凸棱装饰之寓意;二是尊者旁侧的圆形之物具体为何及其作用是什么;三是尊者旁侧的佛塔与圆形物品的位置是否固定(如图5与图6中的二者便与其他图示位置相反)。
总而言之,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风格的阿底峡尊者艺术作品,都是对尊者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的肯定。内蒙古地区地大物博,藏传佛教寺院数量众多,阿底峡尊者像被广泛供奉于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殿宇当中,是阿底峡尊者沟通藏区与蒙古地区之间联系的最好体现。但本文列举的仅仅是内蒙古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寺院,仍有其他众多寺院有待进一步被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米拉日巴传》译文整理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BWW069)
注释:
[1]2017年内蒙古年鉴数据。
[2]密宗十四根本戒:第一条,对上师身口意不恭敬;第二条,对显密律仪不遵守;第三条,对金刚兄弟起怨诤;第四条,妄失慈悲心嫉有情乐;第五条,畏难不度退失菩提心;第六条,毁谤显密经典非佛说;第七条,灌信不足授密法;第八条,损苦自蕴不如佛;第九条,偏废空有不学空心;第十条,与谤佛破法恼害众生者为朋;第十一条,自矜胜法妄失密意;第十二条,不说真密法障破善根;第十三条,法器及密法材料不完成;第十四条,毁谤妇人毁自性。
[3]兰仁巴大师著,多识仁波切译:《菩提道次第心传录》,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4]宝箧:藏珍宝的小箱子。
[5]那烂陀:是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6]五当召苏古沁大殿二楼室外九幅藏传佛教寺院壁画分别为:西藏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大昭寺、桑普寺、尼姑寺、山西五台山、内蒙古五当召。
原刊于《法音》 2022年第1期(责编:李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