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甘肃平凉市华亭县西部关山林区的莲花台,是人文生态旅游区,属于陇东名胜之一。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莲花台的上下畤是秦始皇在称帝第二年首次西巡时曾祭祀炎、黄二帝的地方,故有了莲花台为“秦皇祭天第一坛”的说法。

据称,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8)初秋时节,赵时春与爱婿周鉴、学生曹希贤相约到华亭县关山中游览,并作《南山行赠同游周子明曹希贤》一诗曰:“汉殿铜驼久不闻,秦王赏金音已歇,富贵功名安在哉,果然荒冢同篙莱。”有专家据此认为,在明朝时此地皇室祭祀仍然广为流传。

莲花台因此充满了神秘感。为一探就里,记者日前特约西北师范大学范三畏教授,至华亭县,同赴莲花台进行踏访。

初识小陇山莲花台

汽车停到莲花台山顶附近,此后只有山间新修筑的台阶小路可走。周围林木茂盛,空气湿润清新。记者和健步的范教授先赴上畤。和路牌标示的数字相去甚远,小路不仅起伏陡峭,而且颇费了些时间才到上畤。所谓上畤、下畤,当地民间叫上寺、下寺。上畤地方小,只有几间小庙和斜凹不深的岩窟。

高处的寒暄.JPG高处的寒暄

面相狰狞的脊兽.JPG面相狰狞的脊兽

据范教授介绍,这儿属于陇山山脉,陇山之名起源很早,它是界于黄河与渭河之间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一般北段称为六盘山,南段称为小陇山。这座山脉是一个分水岭,正如明朝平凉籍学者赵时春所说:“近分秦陇三川水”,它是泾河、渭河和葫芦河的分水岭。整个陇山又称为关山,莲花台所在的青龙山位于小陇山中间地带。

古文献有载:“陇山,又在平凉府华亭县西三十里,北接大漠,南界汧陇,高五十里,冬夏有雪,厥名不一,随地各异。”“小陇山,在(陇)州西,岩嶂高险,不通轨辙,即张衡所谓陇坂也。

南北走向的陇山成为当时东西两侧交通的障碍,因此,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在陇山河谷地带伐木开道,凿通了贯穿陇山的多条道路,这些古道在汉唐时期构成了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范教授介绍,华亭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属于“丝绸之路”东段中路,是通陇西、四川和西域的要道。

莲花台修行的道人.JPG莲花台修行的道人

范教授介绍说,有学者认为莲花台始建于秦汉,其上下寺就是秦在雍“五畤”中的“上下畤”(上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是秦汉帝王祭祀的重要场所。据《青龙山碑》记载,唐时敕封僧人达3500人,直到唐元和十二年陇山为吐蕃所占,唐宪宗李纯敕封其所在青龙山为“西陇之名山”,交由平民供奉香火。莲花台儒、佛、道并存,历唐及各代均在此修建庙宇。在参观过程中,一位上畤的老道人告诉记者,莲花台原有寺庙50多处,古建筑200余间,经历代维修香火旺盛,清同治年间被毁,现存有唐、明、清石碑20多座和少数庙宇、石刻、石造像。

秦朝兴起的畤祭活动

在赴下畤的路上,记者就畤文化向范教授请教,他告诉记者,黄帝营建了明堂以祀上帝,开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先河。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建造了专用于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周有明堂,秦有四畤,汉有甘泉宫和五畤,唐、宋,皆建有圜丘,元世祖定都北京,于丽正门外筑坛祭天等。

华亭的秦皇祭天广场.JPG华亭的秦皇祭天广场

据范教授介绍,畤是古代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固定场所,是秦族人的先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宗教思想的产物。畤祭源于陇山西侧的秦人发源地西陲,兴于秦人迁居汧渭之会,盛于立都雍城,余绪至汉代,先后存在了数百年时间。畤祭在古代是统治者放在首位的重要政治活动,因为在那个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于戎”,又是一种以宗教活动为表现形式的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秦人祈求神灵能够给予他们恩赐和保护的崇神思想。

在古人的心目中,只有地上的高阜之岗和崇山顶峰,是距离神灵最近的地方,在特定的地方,通过特定的宗教祭祀形式,才能实现人与神灵的沟通。

孤独守望.JPG孤独守望

甘肃礼县东部西汉水北岸的大堡山,是公认的秦人肇始之地,因此,最早的畤祭出现在这儿。随着秦国力量的崛起,秦人沿着陇关道翻越陇山,到陇山东侧的汧渭之会,畤祭的中心也转移到了陇山以东和雍州之地。

范教授认为,莲花台是否祭天的地方值得商榷,如果说曾经祭祀过炎帝和黄帝,还说的过去。历史资料中关于上下畤设置的背景,一方面,秦国越过陇山后,势力日益壮大,对关中和中原地区文化接受的越来越多,因此,把商朝、周朝及当时中原和东方诸国共同供奉的神祗炎帝、黄帝作为畤祭的重要对象,充分反映了秦族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秦灵公设置上下畤时,秦国国内发生了比较严峻的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设上下畤不仅延伸了秦人畤祭活动的内涵,而且用祭畤活动进一步统一了秦人的思想,缓和了日益尖锐的政治矛盾,为秦国进一步走向强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山及其历史文化

在莲花台下畤一带,道路变得艰险,有废弃的古栈道和陡峭的山路,有些地方山体形成高峻的石柱,气象森严,也有很多被破坏的庙观和石像遗迹。记者和范教授在攀爬过程中,他认为以这儿的景色和文化遗存来看,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无疑在历史上一定繁盛过。

残缺的石像仍然充满了灵动.JPG残缺的石像仍然充满了灵动

据范教授介绍,陇山(又名关山)的特殊之处是南自秦岭下的渭河北岸,北出海源县境的须密山,向西北蜿蜒盘旋,长达720余里,把大地分为陇西、陇东,成为平凉、华亭与长安的一道屏障。据说在历史上,弱小的军事势力往往以关山一带作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力量,并凭借关山天险走向关中,周和秦就是在这一带起家的。即使如此,在2000多年的艰难岁月中有无数商贾、僧道和学者们,一步步艰难走过这漫长山路,过陇西,度黄河,奔向西域,走出了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仰承故意的奇崛山峰.JPG仰承故意的奇崛山峰

作为研究古诗词和历史的专家,范教授认为,历史上这一带战乱频繁,带来的结果是产生了一大批咏唱关山的诗歌,它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诗歌上起汉代乐府民歌,下至明清文人作品,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用苍凉悲壮的歌调反映陇山边关战争的残酷以及生离死别的痛苦。因此,关山在汉语中成为边关的代名词,所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就是最好的写照。汉代乐府《陇头歌辞》唱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陇头水》一诗中写道:“陇头十月天雨霜,将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成行。”

青苔滋生的水潭.JPG青苔滋生的水潭

从上畤右侧下去,绕着溪涧、山路转到下畤,再从下畤继续绕行,攀岩而上,出口竟到了上畤左侧,整个行程呈一圆形。一路参观赏景,察看那些莫明年代的遗存,聆听范教授讲述历史,回到汽车边时,已过去了整整6个小时。记者一行离开景色诱人、高耸神秘的莲花台时,夕阳已红,暮色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