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嘎朵觉吾(སྒ་སྟོད་ཇོ་བོ),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一座神山,存在“觉吾久钦董热”(ཇོ་བོ་སྒྱོགས་ཆེན་ལྡོང་ར)等多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称谓。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嘎朵觉吾从自然山体逐渐演变为托命寄魂的灵性存在,作为主神的嘎朵觉吾神山不仅有着丰富的神灵体系,又因位于通天河流域,与该地区的嘎(སྒ)氏、珠(འགྲུ/འབྲི)氏等早期氏族部落有着水乳交融般的历史关联。嘎朵觉吾神山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纳入“创世九神”(སྲིད་པ་ཆགས་པའི་ལྷ་དགུ)、“十三古喇神”(རྗེ་ཡི་མགུལ་ལྷ་བཅུ་གསུམ)、“四大神山”之列。同时,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圣地”境域的发展,嘎朵觉吾神山的圣地化由此开启,众多的圣地志文本开始创作,以及作为文本图示的图像化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物和人参与到圣地志所建构的圣迹圈当中,更加精细化的转山圈层(内、里、外)有了坚实的宗教理据,并反向强化这种大众性的实践传统,丰富了其作为神山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玉树通天河流域的晚期文化叙事中,嘎朵觉吾神山已然具备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核心特征。

在藏学研究视野中的神山圣湖研究愈发成为了解青藏高原人文生境的重要渠道之际,有关嘎朵觉吾神山的研究也拉开了序幕,尽管相较于其他地区神山的研究成果而言数量较少,但经过多语种、多层次的写作实践,这一神山研究的基本雏形正在形成。据此,笔者爬梳目前所获材料,拟回顾嘎朵觉吾神山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便利。

主要包括以下成果: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1.jpg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对于藏文/藏语“སྒ་སྟོད་ཇོ་བོ”一词的汉语对音不尽相同,有“尕朵觉悟”、“嘎觉悟”、“ 噶朵觉悟”等多种音译书写形式见于诸文章,笔者在此并不纠于词汇选择上的甄别,旨在说明其所指均为同一神山;

其二,除本文所涉及到的专著及论文外,仍有大量描述嘎朵觉吾类型的文本材料,既有《雪域神山嘎朵觉悟》《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玉树卷)》《称多山水文化》《曲麻莱山水文化》等介绍性的篇幅,也有作为内部交流参考的各寺院煨桑文本和圣山志。多为说明,不涉及研究。尽管这些材料构成了本文涉及文章的研究基础,但本文主要聚焦于学术视野中的神山主题研究,因此,仅选取具有学术视野的论文类研究进行探讨。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2.jpg

该论文主要通过总结藏区神山崇拜和圣地朝圣的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展开了对噶朵觉悟神山的个案分析和研究。作者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对噶朵觉悟神山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文章先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介绍出发,交代了噶朵觉悟神山的背景。简单讨论了“最初九尊”的形态,认为神山崇拜是一个多重文化因素混合的崇拜形态。分析了在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的噶朵觉悟神山不同的崇拜形式,围绕神山的不同身份和不同的文本语境中出现的噶朵觉悟名称考释反思了噶朵觉悟神山的“前世今生”。根据神山祭祀文本和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梳理了噶朵觉悟的神灵体系,通过噶朵觉悟在祭祀颂词和祈文中不同的身份认同,透视在历史长河中噶朵觉悟所经历的从最初的山神变成圣地的主人这一漫长过程。作者提出神山是藏族山神文化发展的一种成熟体系,进而切入“神山”这一研究范畴,对噶朵觉悟的圣地志文本与祈文进行解读和研究,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通过对煨桑祭祀、圣地朝圣、圣地文化背景的伏藏仪式的描述,探讨了噶朵觉悟深邃而又多样的仪式世界,最后根据宗教人类学等一些学科的理论和视角,阐述了噶朵觉悟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3.jpg

该论文以尕朵觉悟神山为研究个案,根据尕朵觉悟神山的煨桑颂辞和民间传说并结合藏文资料,对尕朵觉悟神山文化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论文第一部分以尕朵觉悟的圣地解说(གནས་བཤད)开头,简单介绍了尕朵觉悟神山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山体构造特征、进而阐述了对觉悟神山有妻儿眷属的世俗性的特征及通过祭祀的方式向神山祈佑的世俗化的宗教信仰模式。第二部分通过尕朵觉悟纳入创世九尊的民间传说,认为这在世俗的层面上象征着藏族社会的政治版图和文化进程,并探讨了藏族原始先民观念中的尕朵觉悟神山信仰,提出这一崇拜心理的根源正是“万物有灵论”和对超自然的崇拜敬仰。第三部分通过阐述民间传说中尕朵觉悟神灵家族的庞大、等级阶序的严格,表示这一精神化的神灵体系是反映社会的一个参照框架。最后探析了“久钦董热”“斯奔多杰”“旺钦更扎”这三种称谓所含有的重要历史与社会文化信息,认为尕朵觉悟神山的称谓变化折射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宗教文化。第四部分通过称呼及图像、神山志文本透视尕朵觉悟的形象,强调了觉悟神山作为战神的一面。第五部分对尕朵觉悟祭祀仪式中祭祀物的演变与发展,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和功能意义进行了探讨。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4.jpg

这篇文章从介绍特定的政教背景和宗教文化下的嘎多觉悟的不同称谓入手,站在历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嘎觉悟所经历的历史演变,梳理了从觉悟神山被视为嘎氏部落的魂山(བླ་རི)时期到莲花生大师降伏本土神灵时的西达(གཞི་བདག)时期、再到后来觉悟神山具有神山(ཡུལ་ལྷ)和圣山(གནས་རི)双重身份的菩萨神灵时期的大致轮廓。通过对煨桑仪式的三个组成部分,煨桑台和供桑仪式,煨桑文本的论析,介绍了在祭祀嘎觉悟神山的一系列程序化仪式中显得极其重要的煨桑仪式。探讨了嘎觉悟朝圣仪式,包括圣山开示、朝圣路线以及这三条圣境路线所依据的神灵家族概念,突出了嘎觉悟神山作为玉树的身份符号、玉树信众的精神支柱所蕴藏的文化与集体记忆。这篇论文不仅关注到现存的嘎多觉悟信仰的表现形式,更是深入系统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并结合嘎多觉悟的历史,界定了其魂山与山神、神山、圣山这些概念,通过这一结构去开展研究也是这篇论文的一大特点,同时这也有利于我们探寻嘎多觉悟信仰系统的内部构造和文化细节。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5.jpg

这是一篇以专著的形式对尕朵觉悟神山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的著作,整篇文章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尕朵觉悟神山文化,并对其所涵盖的细节内容也进行了微观聚焦,对推动尕朵觉悟神山文化的纵向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通过从尕朵觉悟的起源出发梳理了从祖先到英雄再到菩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第二章中讲述尕朵觉悟山神(གཞི་བདག)性质的过程中表示尕觉悟还兼具神山(ལྷ་རི)和圣山(གནས་རི)这两种身份;第三章介绍了觉悟神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文化下所出现的不同称谓,对不同称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含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尕觉悟的家政眷属和随从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第四章基于民间口头传统和煨桑颂辞,考察了尕朵觉悟随从家眷之群体形象,包括四业中增业的尕觉悟形象、以及通过形象和功业分为旺钦更扎和斯奔多杰及久钦董热等三种形象,坐骑形象、两位妃子形象、四方守护神形象;第五章探讨了尕朵觉悟作为山神和神山为一体的地方神祇所延伸出来的祭祀仪式和供养方式;第六章列举历代宗教精英人士所撰写的圣地志、圣地赞,以凸显尕觉悟作为重要圣地的身份,神山信仰作为研究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可以透视神山信仰在周边文化传播区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为此作者阐述了尕朵觉悟对信众的影响及信众对于尕朵觉悟的尊崇,并提到尕觉悟朝圣实践所具备的功德及意义;第七章介绍神山邻近部落的历史沿革,重点阐述了居住在觉悟神山周边的娘措部落;第八章论述“尕觉悟朝圣”作为一个活态的、现今还在展演的仪式,详细记载了觉悟神山的内圈、中圈、外圈这三条朝圣路线、朝圣路线的稳定代表着尕觉悟朝圣行为的日益规范与强化,而在朝圣路线中所包含的民间信仰与习俗、禁忌更能凸显尕觉悟朝圣的文化价值;另作者还详述了作为宗教、文化遗迹的觉悟神山沿途的岩画、摩崖等石刻文化,以及煨桑台等,阐释其保存的社会历史记忆。一般来讲藏传山神信仰体系与寺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山神的供奉与祭祀,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周边的夏日寺、赛康寺、巴干寺、贡萨寺、江荣觉旦寺的历史过程、历辈活佛世系与承续等情况,但对寺院与神山这一层关系并未做深入的剖析。最后一章介绍了山神这一符号所依附的自然景观(包括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矿石资源、坐落在神山脚下的曲麻莱县),并列出不同的高僧大德所著的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煨桑颂辞,认为正是在煨桑颂辞等世世代代的口头文本传承中深化了尕朵觉悟神山的信仰。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6.jpg

文章主要通过口述史的方法建构对嘎朵觉吾神山的神话记忆,作者先对于觉吾神山的不同名称进行了考释,并根据历史演变的角度列出这些称谓所出现的先后顺序渐次引用宗教祈文、煨桑颂辞描述其中体现的嘎觉吾佛教化色彩。并介绍了几个煨桑台的历史渊源,分析有关嘎朵觉吾的神话传说,这部分内容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众所周知,民间神话是民间文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神话传说同它赖以生成和传播的特定地域的民间社会或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作者以嘎觉吾神山及山体特征的来源作为传说的依据,列举了很多山神人性化的传说。不同传说虽有异同,但体现出的都是对历史的一种集体记忆和传承。如列维·施特劳斯所说:“神话的本质不在于文体风格,不在于叙事手法,也不在于句法,而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广大民众也正是在这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民间神话中不断理解和加深心中的嘎朵觉吾崇拜。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7.jpg

论文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研究对象,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自然圣境。作者首先对“自然圣境”的构成和形式、类型、空间分布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随之列出作为创世九尊之一的尕朵觉悟神山。通过对尕朵觉悟神山的自然资源进行简单介绍后,引出僧俗民众对于觉悟神山作为自然圣境的态度,认为二者虽对尕朵觉悟是一致的尊崇,但对于尕朵觉悟作为自然圣境却持有不同的态度,作者认为圣地的信仰存在双重性,一端是藏族民众的泛灵信仰,另一端是藏传佛教。从僧人的角度看自然圣境建立在泛灵论信仰的基础之上,域拉、希达属于世俗保护神,这不为僧人所重,但僧人对于佛教化过程中被转化为佛教圣地的自然圣境却相当重视,并认为这些地方有护法神或保护神,坚信尕朵觉悟神山是开悟者;而世俗民众认为尕朵觉悟神山是集“域拉”、“希达”和“开悟护法神”为一体的典范。文中还通过对世俗民众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对于自然圣境内物种的行为态度,例如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对于自然圣境以内和以外狼咬死牲畜的看法不同,有超过九成的人未在圣境内采挖过虫草、百分之百的人未在自然圣境内采伐树木,且超过半成的人还会劝阻制止自然圣境内的采伐树木行为,自然圣境附近的村庄和寺院也都在致力于保持这一完整的生态系统。可是近年来市场经济下的私欲盛行和移民搬迁对土地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割裂,使得因传统文化而建立的生态保护体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而着重阐述自然圣境是被忽视的保护地,理应被纳入现代自然保护的管理范畴,并提供了这种说法合理的原因,如“自然圣境本身地域辽阔,还应当地居民的信仰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理念兼容契合,这更容易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作者认为应该对自然圣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共处机制予以高度重视,推动公众和政府对自然圣境的认可,进而更好地使尕朵觉悟神山这样的自然圣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8.jpg

这篇论文以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神山崇拜为依托,将影像所呈现的神山信仰这一藏族文化的核心主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主体性、信仰本真性、崇拜地方性的文化意义。作者认为借助现代性的媒介开展神山崇拜的研究,能通过感官体验神山信仰的文化信息,拥有感受性、唤起性的宗教式体验,而当地村民自主性的影像创作,更是能做到真正的“原生态”的观察与记录,强调这是一种基于本地传统价值的文化主体的自我表达。这篇论文中提到由尕朵觉悟的“知识守护者”—赛康寺僧人摄制的纪录片《神山尕朵觉悟》,是一部以影像为载体,将寺院经典的引述与神山崇拜的仪式交错呈现出来的主位叙事文本,是一种带有宗教化色彩的经院型影像文本,阐述了尕朵觉悟神山在宗教信仰中的神圣地位,生产出了更多的文化细节,为研究尕朵觉悟神山拓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玉树嘎朵觉吾神山研究综述9.jpg

该论文探讨了玉树地区对于嘎多觉悟神山的信仰以及祭祀方式,介绍了嘎觉悟神山身语意所依止的对象及其自身的宗教内涵。最后以山神祭祀仪式为切入点,重点论述通过它所延伸出来的禁忌仪式所隐含的生态保护意蕴,认为正是通过嘎多觉悟的信仰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有章可循的秩序。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篇文章虽说也有详述嘎多觉悟的祭祀文化,但后半部分内容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嘎多觉悟神山崇拜中所折射出的自然保护意识,凸显了嘎觉悟神山崇拜表象背后的生态知识。

综上所述,历时近十余年的嘎朵觉吾神山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研究主题层面:主要通过宗教人类学、生态学、影视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和理论方法,对嘎朵觉吾神山的历史脉络、山神形象、祭祀仪式、民间传说、圣地朝圣、禁忌文化、生态功能等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相关认识。

二、研究方法层面:主要有田野调查(包括参与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物文献搜集)和历史文本分析(包括对煨桑颂辞、宗教祈文、圣地志等资料进行分析、考证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另运用了口述史和影像民族志的方法。

三、研究语种层面:对于山神文化研究,国外的研究起步早且成果显著,但将嘎朵觉吾神山作为个案的研究除了极少数的英文研究成果外,主要还是以藏、汉两个文种为主。

四、研究人员层面:大多以地方学者为主。

是以,除了以上成果作为嘎朵觉吾神山研究不可多得的基石,以及认识其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研究价值外,我们也看到这一主题研究仍存在一些可探讨的空间,比如嘎朵觉吾神山的历史起源;嘎朵觉吾神山有关的文化表征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变迁下嘎朵觉吾神山文化的流变;嘎朵觉吾神山与苯教文化的关系等等。因此,嘎朵觉吾神山研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挖掘神山文化蕴含的深厚底蕴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