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汉藏教理院建院90周年。汉藏教理院当时在重庆缙云山的缙云寺内创建,抗战期间,既是当时国内佛学界的高地,也是推动汉藏文化交流的重地。汉藏教理院建院90周年,曾是推动汉藏文化交流的重地1.jpg

刻有“迦叶道场”的缙云寺山门牌坊。林瑜胜供图

1930年8月,中国现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应四川省佛教会邀请,在重庆佛学社讲法,建议成立汉藏教理院,研究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教理,促进民族交融,得到有关各方支持。几番考察后,遂选定缙云山上的缙云寺作为院址。

1932年8月,汉藏教理院在缙云寺正式创建,成为四川第一所高等佛学教育学府,太虚大师亲任院长。对于汉藏教理院的开办宗旨,《汉藏教理院成立简则》中明确宣示其为“研究汉藏佛理、融洽中华民族、发扬汉藏佛教、增进世界文化”。可以说,从一开始,推动汉藏文化交流、促进汉藏交融就是汉藏教理院的重大任务。

汉藏教理院建院90周年,曾是推动汉藏文化交流的重地2.jpg缙云寺里的太虚像。林瑜胜供图

汉藏教理院成立后,其开设的课程以藏文、佛学为主,兼授历史、地理、法律、农业、伦理、卫生等学科。每周的课程分为专修科和普通科,各科都开展藏学知识、汉文知识以及汉藏翻译知识教学,充分体现了“沟通汉藏文化,团结汉藏精神”的办学宗旨。

为了鼓励学生重视藏文学习,汉藏教理院在正常的学习成绩奖励外,特别制定了藏文学习奖励办法:成绩在80分以上者奖励银洋8角,90分以上者奖励银洋1元,而不及50分者降等发津贴费。后又将测验次数增加,奖金则提高为4元。

抗战期间,全国各地的佛教事业都遭受重大影响,佛学活动已经无法正常开展。重庆因为地处大西南,情势相对稳定。设有汉藏教理院的缙云寺也成为当时中国佛学的高地,其时中国佛教各宗派优秀法师有许多都集中在该院。

许多有名的西藏高僧和学者,也来该院讲学。喜饶嘉措大师到缙云山后,太虚大师向其解释将汉传佛教传到西藏的意义:“喜大师此次到内地来,固然一方在宣扬西藏文化,同时也能观察到内地的风俗环境与佛学思想,希望将来能使西藏也在向来传统的束缚上解放出来。这样,才能做到汉藏教理的彻底沟通,同时,也彻底做到汉藏两民族文化和感情的沟通。”

当时,汉藏教理院的学生十分刻苦上进,无论是晨曦还是日暮,教理院里到处都是一片读书声。藏文、佛学、古诗、白话,无所不有。学习之余,学生们还要参加军事训练,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由于汉藏教理院鼓励学生思考、辩论、发表文章,教师们也各展专长,一时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都十分浓厚。汉藏教理院的阅览室、图书馆、篮球场、兵兵球台一应俱全,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读经烧香的深宅寺院,而是一所具有积极入世精神的开放式佛学院。佛教史学家黄忏华甚至有言,汉藏教理院“学风不亚于昔日唐玄奘留学印度之那烂陀寺”。

从1939年起,为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特别是为了提高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学生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汉藏教理院又增设了气象学课程,邀请专家讲授实用的气象知识。

汉藏教理院成立了编译处,主要任务就是翻译出版汉藏丛书。据不完全统计,编译处前后编译出版了60余种汉藏文化刊物和佛学经典著作,远销青海、丽江等地,有力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

汉藏教理院前后派有十余名师生到西藏学习,有的参加了翻译工作,对消除汉藏隔阂,增进汉藏人民友谊,推动汉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积极作用。汉藏教理院前后招收了5期学生,培养了400多名佛教人才,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于汉藏教理院日益巨大的影响,马寅初、老舍、郭沫若、田汉、梁漱溟等名人巨匠都曾到缙云山旅游,并和汉藏教理院的学生们深入交流。1947年,太虚大师圆寂于上海玉佛寺。1950年,由于形势变化需要,汉藏教理院停办。

2013年,汉藏教理院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汉藏教理院旧址保护性修缮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作为民国时期四川开办的第一所高等佛学教育学府所在地、近代佛教改革运动倡导者太虚大师推行“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纪念地,缮后的汉藏教理院旧貌换新颜,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古朴雅致,还传递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缙云山上一道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景线。(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