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抚,一路绿色相伴。笔者一行驱车沿着蜿蜒山岳走进壤塘县上壤塘乡,在绿意盎然的季节来到盛名已久的藏纸传习所。古色古香的传习所里,壤巴拉藏纸传承人依农正在向学员传授制作藏纸,不少已经制作好的大片藏纸晾晒在院中,在金色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岁月的光芒。

       多年来,壤巴拉藏纸传承人依农把散落于各处的藏纸制作技艺一条条汇集整理起来,用心用情传承手工造纸这一传统技艺,他和众多的藏纸传承人用勤劳的双手,把纯手工制纸技艺从指间传向四方,将这一弥足珍贵的非遗技艺在净土阿坝大地上发扬光大。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2.jpg       老技艺 在“新时代”重获新生

       “传习所既保护了最古老的技艺,也让许多当地青年有了就业的机会。”传习所负责人孟兰介绍,这里的20名学员都来自于壤塘的农牧民家庭。

       今年21岁的索朗尼玛就是藏纸传习所学员之一,他是南木达镇阿斯玛村的牧民,曾经一家5口全靠挖药材生活,单一的收入来源,让他一直萌生着到外地找工作的想法,无奈没有一技之长。听说藏纸传习所在招收学员,让他看见了就业的曙光。“传习所离家很近,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固定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学技术补贴家用。”索朗尼玛说道。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1.jpg       “藏纸赋予学员技艺,学员赋予藏纸生命力。”负责人孟兰说,藏纸的原材料为狼毒草。7月,外侧白色、花心呈粉红或紫红或乳黄的狼毒花在壤巴拉高原开得格外艳丽,狼毒草有毒性,才使得藏纸“百虫不侵”。把这艳丽花朵的根茎用尖锄挖出,再回填好泥土坑。

       采挖回来的狼毒草根茎首先要泡洗,去除泥土和杂质。泡洗后的狼毒草根茎放到木桌上,用铁锤捣碎以便分离外皮与内芯。接着就用小刀把捣碎后的褐色“外衣”剥离下来,只留下根茎中的洁净韧皮。再把洁净的米白纤维韧皮沿着纤维的方向撕成细丝,放入锅中煮。在煮草根的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内,要用木棍不停地搅拌,查看草根的熟烂程度。而煮草根的时间、程度和火候全凭经验掌握。煮好的草根用石头反复捶打,捶打成薄饼状。把捶打                好的浆料倒入容器中,借助一种一头带叶轮的木器,来回搅动舂捣,使容器中的纤维成浆。每一次舂捣都需要捣上300次以上,才能捣断狼毒草的纤维,使其柔软,随意转换形态。对于初学者,这是一种体力的磨炼,壮年小伙子舂捣一天下来都会精疲力尽,等到练出了“麒麟臂”,连续干几天都不在话下。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3.jpg       舂成浆状后就用水抄纸,把搅拌均匀的纸浆用瓢适量地浇入纸帘中。待纸浆均匀、平整后,平稳端起水中的纸帘抄纸,水慢慢从布帘中渗下。抄好的纸连同纸帘放到传习所院内曝晒。

       前半部分制作考验学员的体力与耐力。从此时开始才是对学员技艺的考验,藏纸必须在晴朗的天气里晾晒,学员需具备“观天”的能力。从进入传习所开始,学员就要学习“观天”之道,“傍晚西边有红霞做纸正当时,傍晚西边有乌云做纸需停一停”,千百年来流传的顺口溜,指引着他们做好每一张纸。

       在合适的天气里把藏纸曝晒到水渍干了便进入了阴干阶段,这样制作出来的纸张才更加平整。阴干后的藏纸,再用海螺进行打磨,使其更加光滑、平整。原本具有毒性的狼毒草经过千锤百炼、千舂万洗后成为了千年不腐、无惧蚊虫的纸张,就如那一个个来自于草原深处的学员们,在千锤百炼中铸就“终其一生,追求一事”的匠心独运。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4.jpg       手工品 变身“艺术品”走俏市场

       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纸,至今仍完全按照传统的手工制造工艺来制作。一张藏纸,从最初的原材料到传承千年、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因其特殊的原料配方,使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等特点,却不依靠任何现代工艺,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更是藏族智慧的结晶。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6.jpg       制作藏纸的每一道工序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人工制作才能更好地把握纸张的性能,为确保每一张藏纸都是一件艺术品,传习所每天最多生产20余张藏纸,粗旷如森林、绵密如草甸都随制作者的心绪而动。

       “现在,我们这些纸张基本上都成了艺术品,一张可以卖到250元左右,很畅销。”传习所负责人孟兰说到,这里出品的藏纸销往上海、深圳、西安等地,深受书法家的喜爱,2021年,该传习所收益近30万元。

壤巴拉藏纸 记录时光中的千年文化5.jpg       如今,随着藏纸技艺的日趋成熟,传习所选派了优秀学员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宣纸制作基地进行长期的交流学习,力争让藏纸技艺更上一层楼。索南多杰便是其中之一,热爱藏纸文化的他来到泾县后发现,同样有千年发展历史的泾县宣纸走出了一条传统工艺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道路,这让索南多杰打开了思路。

       “我想发挥藏纸不易腐烂、可长期保存的优势,让藏纸和更多藏族工艺品进行融合,让藏纸销路更多元,领域更广泛。”索南多杰说。

       作为藏纸艺人,以藏纸为根,将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形式注入其中,使其具有无限活力。非遗文化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也承载着人们心底的情思乡愁。

       在高原的阳光下举起一张藏纸,从泛古的颜色中仿佛可以看见历史的喧嚣,又能领略当今世界的祥和。或许,古老技艺的传承是为了壤巴拉文化更好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