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喀巴大师,在雪域高原有第二佛陀、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等美誉。大师一生著述颇丰,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最富盛名。但《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按照龙树菩萨的深密正见般若、无著菩萨的广大菩萨行般若体系及阿底峡尊者的传承理论,分别以上、中、下三士道次第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整个佛教的哲学思想。《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中的一些内容对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宗喀巴 次第 价值

宗喀巴思想的当代价值.jpg       宗喀巴大师,在雪域高原有第二佛陀、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等美誉。大师一生著述颇丰,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最富盛名。但《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按照龙树菩萨的深密正见般若、无著菩萨的广大菩萨行般若体系及阿底峡尊者的传承理论,分别以上、中、下三士道次第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整个佛教的哲学思想。《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中的一些内容对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而本文将二者与社会实事结合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若想学习和掌握任何学问知识,都必须礼拜贤师。在我国唐代,曾一度流行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因此著名诗人韩愈冒着触犯流俗的危险,极力批评不从师之流俗,同时提倡正确的从师之道,并特此撰写一部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文章《师说》。在文章的开头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依止善知识轨理中言:“一切要学的知识,必须依靠善知识,才能获得。善知识是一切善业的根本。”〔2〕

       由此看来,不论学习和掌握何种学问知识从师求学是非常重要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这成绩背后却隐藏着重大的隐患,那就是应试教育体系,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在于它只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德、体、美的教育,忽视学以致用,把学生培养成仅能应试的“考试机器”,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身心不健康的“畸形人”。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呼提倡“素质教育”,可今天我们的教育仍未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实施“素质教育”仅作为一个标语或口号。教育仍片面单一地追求纯粹性的知识,缺乏人性品德方面的教育修养。当今社会道德失范、价值沦丧、物欲横流、竞争激烈,导致了学生心灵空虚、压力过大,甚至出现了自杀和残害他人生命等现象,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我们从几年前震撼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到近年来国内高校内发生的接连杀人案(学生杀师案)进行深思,就会发现,虽然它们的案情不同,但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教育问题。今天的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而不是培养人格的。曾有位外国教育家说:“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人格的”。那么我们忽视了人格养育,而只重视了知识传递的结果是培养了无数个高智商的“屠夫”。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非常适合于今天中东的某些地区,而不适于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

       我们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也就是素质教育,若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因素的匹配和整合,在诸多因素中,教师是重中之重,是影响力极大的因素。教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里品质的形成和心里健康状况。

       那么何谓教师?如何从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谓的“善知识”,首先必须要人性品德圆满(具备十种德性),其次学问知识渊博,即德才兼备的良师。从师求学者,认真观察上师是否具备所谓的十种德性,如具备则从,不具备则另寻良师。西汉著名学者杨雄在《学行》中首次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观点,指出教师不仅要博学,而且要在道德上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的老师就是“人师”,而只能传授经典知识的,只是“经师”。“经师易遇,人师难找”。

       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此处所谓的“师”,不单指学问知识方面的为师之道,也指人性品德方面的为师。如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师求学,观察和选择上师很重要,但上师的人品德性更重要。

       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正常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阻碍着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师德”问题,诸如讽刺、挖苦学生;变相体罚和打骂学生,等等。所有这些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师德,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德为师之根本。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要有正直的思想,还要有高深的学问,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师德的标准不一。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感情的教师,就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带新人,无形当中也会产生对学生的关爱。一个对学生充满诚挚的爱的教师,就会随时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自己杰出的才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此,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天职,同时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标准。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能赢得学生爱戴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教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老师。

       但要成为真正的“人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决不能把对学生的爱,仅仅看作是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应该包括教师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信任学生,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成长,要严格要求学生等。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慈祥、宽容、无私的爱。教师要具备这样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注释:

       〔1〕师说〔Z〕.中华书局,2002.

       〔2〕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3〕论语〔Z〕.中华书局,2007.

原刊于《天府新论》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