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多元宗教共存之历史与现况(下).jpg摄影:觉果

       三、昌都清真寺的历史沿革及现况

       在一般人看来,今日的西藏自治区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然而,在这片藏传佛教的热土上,也可找到伊斯兰教的圣殿(清真寺)。如在当前西藏自治区境内有4座大小不等的清真寺,而且追寻其来龙去脉,还有一段较长的历史文化渊源。下面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昌都清真寺及其穆斯林居民作简要介绍。

       (一)昌都清真寺的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

       根据有关资料,今日的昌都回族穆斯林人,溯其根源,大都来自清代陕西,后又有甘、青、滇等地穆斯林人相继迁入,他们或经商,或云游,或逃难而来,也有赵尔丰进藏军中留下的回族军人。随着回族穆斯林人口的增多或长期定居,设立伊斯兰教礼拜场所成为现实。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昌都镇中心修建了一幢土木结构的汉宫式礼拜堂,初称“陕西回馆”,以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的形式存在。后来回族穆斯林与藏族居民通婚,不仅其人口进一步增长,而且逐步适应藏族人的文化风俗习惯,并得到当地藏族僧俗民众的认同,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正式创建了昌都第一座清真寺。而以前的“陕西回馆”则改名为“陕西会馆”,使其演变为陕西籍汉回两族聚会联谊的“会馆”,设立会长和会计各一人,并筹有公积金,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在会馆举行各种文艺活动。从此清真寺成为昌都地区回族穆斯林人做礼拜的唯一正规场所。同时,对昌都回族穆斯林来说,清真寺不只是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社会文化活动中心。正如“清真寺是藏土地上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酷寒争生,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开放的一枝梅花!堪为我国回族文化在西南边陲寺宇建筑的一颗灿烂的明珠。”[19]而不幸的是,这颗明珠毁于10年“文革”时期。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才得以在1990年归还原清真寺部分土地;1991年又得到政府资助和个人募捐,便修复清真寺殿堂,全面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如果说昌都清真寺的过去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场景,那么昌都回族穆斯林人的宗教文化生活又是一副丰富多样、色彩斑斓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画卷。譬如,昌都清真寺及其穆斯林信徒,虽然也同我国绝大多数穆斯林同胞一样,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奉行大伊玛目哈乃斐法学派,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藏区并同藏族百姓同甘共苦、和谐相处,不免受到藏族文化的影响,使昌都清真寺及穆斯林文化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正如昌都清真寺管会主任杨纯灵所说:“回族生活在藏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天长日久,代代延绵,必然使当地回族在文化上产生某些异样。这些异样不仅表现在生活细节上,也表现在不同文化基因对回族文化的渗透上。如清真寺殿内吊挂有20几盏黄绿彩灯笼,以藏习在过节日喜事和穆斯林归真及有人平时点酥油灯。在清真寺大门前600余平方米的坝上,跟藏寺那样,穆斯林们对着大门修有高大的香炉,天天早上虔诚的穆女们焚烧柏枝祭祀真主。

       昌都回族人不仅操汉语,使用当地藏语,汉语充满着陕西韵味,而且回民大都有三种名字,经名、汉名和藏名。经名是阿訇取的,汉名是父老取的,藏名一般都是藏民以各人的德行形象而取的。如藏民给杨志平取名叫‘阿訇尼玛’(尼玛指太阳),即阿訇太阳之尊名。

       过去,回族老人和一部分青年人穿汉装长褂,一部分青年男子和妇女穿藏装,妇女头脖系挂珠饰。凡此种种,表现出回族文化的地域色彩。在生活上却和藏族人民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穆斯林家庭也吃糌粑、酥油茶。这种藏式首先来自家庭内部。由于回族先民来昌都的绝大多数是单身汉,他们同当地的藏族妇女通婚,尽管她们都信了伊斯兰教,可她却把藏族的生活习惯和血统一起融入了昌都穆斯林的生活。今天的昌都回族在形体上除了自有其特点外,和藏族相似之处,就是上述情况的结果。

       此外,过去回族住房外形大都是藏汉结合的式样,里面的格式及装饰都和古老的汉族一样。而如今都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藏式楼房,连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也是藏式风格。

       总之,影响总是双向的,藏族同样也感染了一些穆斯林的生活习惯。每当藏历新年或办喜事,藏族人家都油炸回式果点,佳菜、面食等待客,很受人民喜爱。当地的官员、活佛、大喇嘛和一般藏民把阿訇手刀的牛肉,名为‘净洁肉’都喜欢食用。”[20]

       以上引言从多维的视角讲述了回藏民族或多元文化在过去的历史岁月中双向影响、相互融合、不断协调,共同创造和谐人类社会的生动实例,而且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实例,便是今日昌都清真寺及其回族穆斯林群体继往开来、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文化资源。

       (二)今日昌都清真寺与穆斯林居民家庭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正在(2005年)扩建或新建中的昌都清真寺,其外观建筑融合阿拉伯、藏、汉三种文化风格,不仅具有浓厚的多元文化特色,而且体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新建清真寺共投资40万元,其中拉萨大清真寺和日喀则小清真寺资助20万元,昌都回族商人捐款2万多元。昌都回族居民捐款每人10元至500元不等,其中杨纯灵大女儿捐款500元,属于捐款数额最高者。由于新建清真寺尚未竣工,目前,昌都穆斯林信徒仍然借用杨纯灵家的客厅作为暂时的礼拜堂过正常宗教生活。据杨纯灵介绍:清真寺中,也有女寺,由女阿訇[21]主持。一般清真寺中男女分开做礼拜,如拉萨清真大寺里女性在二层、男性在一层做礼拜;而在昌都清真寺里男前女后一起做礼拜。

       目前,昌都镇大约有36户回族家庭,其中20户家庭中有信仰两种宗教的现象,既信仰伊斯兰教又信奉藏传佛教。就一般而言,男子都信仰伊斯兰教,女子均倾向于信奉藏传佛教(藏语称“dgon pvi chos”,即寺院宗教),而家庭中的年轻人都参加两种宗教活动,如伊斯兰教在一年中举行三种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和圣纪节,期间年轻人都会参与;另外,在强巴林等寺院举行大型法会,年轻人也会前往参加。

       据杨纯灵讲,他的母亲是本地藏族人,自从嫁给父亲后不信仰任何宗教,因为藏族人不会念穆斯林经文,可她不违背伊斯兰教的教规习俗。在杨纯灵的记忆印象中昌都地区只有3位纯血统的回族女性,所以,许多回族男子不得不娶当地藏族妻子。

       而杨纯灵的妻子是一位籍贯陕西咸阳的汉族(解放后进藏干部),她虽在生活上随顺回族习惯,可从来不信仰任何宗教,在多元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家庭中保持中立;他们有4个孩子:老大女儿,在昌都地区医院工作,其丈夫是一位父亲汉族、母亲藏族的团结族,因而他信奉藏传佛教;老二儿子在拉萨国家广播电视部门工作,他去拉萨大清真寺做礼拜,其妻子是一位藏族,她不信仰宗教;老三女儿,在昌都地区医院工作,其丈夫是一位藏族,两口子不信仰任何宗教;老四儿子,在察雅县工作,中共党员,因而不会信仰宗教,其妻子是一位来自拉萨的回族干部。

       简言之,昌都回族家庭具有多元民族、多元宗教融合或共存之特色,如一家人到外面饭馆用餐,会有两种不同口味,即清真的和不是清真的。从客观条件来讲,昌都镇清真饭馆极少,目前只有两家,将来一定会增加。如今已有5户外来回族人家,随之会增多,尤其是清真寺修复起来后会促使昌都回族穆斯林人口的进一步增长。[22]

       (三)小结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认为,昌都清真寺与强巴林寺、穆斯林居民家庭与当地藏族百姓之间,已形成一种互助互信的融洽关系。双方不仅在宗教信仰上相互尊重,互不干涉,自由选择,和睦共荣,而且在日常生活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昌都伊斯兰教与本地藏传佛教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和睦与融洽之良性互动状态。在历史上强巴林寺与清真寺就有相互拜年的习俗,而如今依然保持着这种优良传统,如1991年昌都清真寺恢复开放,强巴林寺便派人献哈达、送茶叶,表示祝贺;反之,强巴林寺每次举行大法会时,清真寺也去人庆祝。[23]由此可得,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则是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拉萨清真大寺之今昔

       古往今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和藏族文化的中心。然而,在这座古老的高原城市里蕴藏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民族的足迹,而且传承延伸至今日、展望预示着未来,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正在成为构建多元文化融合、多元宗教共荣、多元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城市的文化资源。就清真寺而言,在拉萨市内拥有拉萨清真大寺和拉萨清真小寺。其中拉萨清真大寺便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第一清真大寺,下面仅对其今昔历史作简要述说。

       (一)拉萨清真大寺的沧桑历史

       根据有关资料,藏族人早在公元8世纪,就同阿拉伯人在商业上有往来;至11世纪,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商人已进入西藏拉萨经商;至14世纪,在拉萨城内做生意的克什米尔穆斯林商人,开始定居落户并有与藏族通婚者,遂形成一群新兴的民族群体,藏族人称其为“卡切”(Kha che),意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群。

       由于西藏地区盛行藏传佛教,克什米尔的伊斯兰教在拉萨始终没能发展起来。直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拉萨的穆斯林群体筹资在拉萨城内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这就是今日位于拉萨市城关区河坝林(八廓街以东300米入口处)的清真大寺,全称“拉萨清真大寺”。最初该清真寺规模较小,占地仅有200平方米;乾隆三十一年(1766),拉萨清真大寺获得清朝政府赠送的一块题写“咸尊正教”的匾额;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朝政府派兵平定廓尔喀人入侵后藏事件后,拉萨清真大寺得到清军中穆斯林军人资助而进行维修和扩建;1959年,拉萨清真大寺在叛乱战火中被烧毁,1960年又得以重建;在“文革”期间只受到轻度破坏,1978年再次得到修善,1979年重新开放。198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代表团向拉萨清真大寺赠送了题写“清真古寺”的匾额,现悬挂在其大门上。2002年,共投资300万元,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政府拨50万元、拉萨市政府拨50万元,大规模修善清真寺大门和盖建商品房等,于2003年竣工;后又投资100万元,主要建设清真寺庭院,于2004年完成。由此可见,拉萨清真大寺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沧桑历史,而且始终得到历代中央政府和地方部门的关怀,因而有了它过去的文化传承和今日的发展空间。

       (二)今日拉萨清真大寺及穆斯林居民生活

       目前,拉萨清真大寺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整个院落东西长,南北短,形成平面布局不规则的格局,建筑结构由大门、前院、宿舍、宣礼塔、礼拜堂、浴室等组成。其中大门朝北,庄严肃穆;宣礼塔是一座高13米的四层六角塔,为石木结构,十分精巧;礼拜堂是主体建筑,矗立在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平台上,座西朝东,内有13根柱子,整个建筑占地面积有285平方米,堂内铺有大型地毯,西壁挂有麦加天房挂毯,北侧设有阿訇讲经的台座,呈现一派洁净清雅之氛围。可以说,拉萨清真大寺为所有定居或旅居在拉萨市内的伊斯兰教信仰者提供了自由而宽松的过正常宗教生活的场所。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拉萨古城除了清真大寺之外,还有两处按照穆斯林习俗建立的墓地,即拉萨市北郊的夺底山沟的墓地和拉萨市西郊的吉采鲁丁的墓地。按传统拉萨的穆斯林人每年8月份在夺底沟的穆斯林园林举行被称为“抓饭节”的节日,过去习惯进行10天野外娱乐活动,期间请阿訇讲古兰经,并举行礼拜、祈祷等宗教仪式。

       从历史上看,城镇藏族居民离不开穆斯林人。由于藏族人长期受藏传佛教的熏陶或受宗教观念影响,经商意识较淡泊,尤其忌讳大量杀生。所以,一来拉萨市场需要穆斯林商人来活跃,二来藏区城镇需求宰杀牲畜的专业人员。不难看出,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决定了伊斯兰教最终在拉萨城区生根发芽。据有关文献史料,1903年,在拉萨城内约有200多从克什米尔和中国西部来的穆斯林人,他们主要从事经商活动,当时在拉萨不仅有清真寺,而且还有一个由中国西部穆斯林人开办的清真饭庄;1936年,仅从克什米尔来的穆斯林人数就达300人,当时他们大都身穿藏装,但男人缠头或妇女戴盖头,在饮食方面,也喜欢吃干肉和糌粑,以及喝奶茶或酥油茶。可以说,拉萨穆斯林人身上具有浓厚的藏文化风格,不仅他们的生活习俗十分接近拉萨藏族居民,而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藏语言来交际。然而,绝大多数祖籍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人,于1959年(或1960年初)返回故里。根据1992年的统计,居住在拉萨市内的穆斯林人近2000人,约占西藏自治区境内穆斯林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最新(2005)统计显示,拉萨市内的穆斯林居民达400户,4000多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拉萨市城关区河坝林居委会管辖。这群长期同藏族一起居住在拉萨市内的穆斯林人,除了禁忌猪肉、很少喝酒以及妇女戴盖头外,无论从着装、语言还是生活习俗、日常休闲,都同拉萨藏族居民之间没有任何鲜明的差异。

       根据笔者2005年实地采访,拉萨穆斯林居民在过去的岁月中家家形成自己的养家糊口的家业传承,他们或从事屠宰卖肉行业、或经营磨面坊、或缝纫做服装、或种菜卖菜等。而如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尤其是来自外来回族和汉族的强大竞争,使拉萨穆斯林居民代代传承下来的优势家业频频破产,如屠宰肉店(被甘、青回族经营)、缝纫服装(被浙江人等经营)、磨面坊(建立国营面粉厂)、种菜(失去土地)等行业已基本中断,继而少数人改行开办了甜茶馆、小商店和面饼子销售点等,而40%的拉萨穆斯林居民依靠向来自甘、青回族商人租房维持生计;此外,尚有许多拉萨穆斯林人通过上学成为拿薪水的国家各行各业职工。[24]

       (三)小结

       从以上拉萨清真大寺及其穆斯林族群今昔历史的述说中,可以领会到多元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和相互融合,已成为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重要因素或路径之一。譬如,两个民族或两种文化的相容共存,在拉萨穆斯林人身上得到实际体现并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从而营造了拉萨穆斯林人同当地藏族居民和睦相处的和谐城市。因而这一多元民族文化相容共存的历史与现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文化资源价值。

       五、结论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由于事过境迁,我们无论对巴塘历史上的基督宗教、盐井天主教及其藏族信徒,还是对昌都清真寺及其回族穆斯林居民、拉萨清真大寺与穆斯林居民生活,都很难作出精确无误的历史复原和现况定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借助历史文献和田野调研资料,并围绕多元文化意义,对它们的历史与现况进行了纵向考述和横向描述。

       其次,从总体上看,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在藏族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文化中没有任何强势的宗教影响力。然而,站在多元文化是人类共同建构社会精神财富的立场上看,无论是巴塘基督宗教、盐井天主教堂,还是昌都清真寺和拉萨清真大寺,均在藏区历史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或宗教身份角色。这不仅回顾了当前个别藏区多元宗教共存的历史机缘,而且展示了当前藏区现实社会中蕴含着外来优秀文化的状况。

       最后,从历史的视野重温藏区多元文化宗教现象,当初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宗教、族群历史背景以及生活习俗等碰撞在一起,在一块狭小的区域聚拢碰撞,必然会造成因彼此间不了解而误会、隔阂,甚至冲突。同时,又随着时间的推演、磨合及对话,由相互沟通、理解,而彼此尊重、求同存异,进而融合、相互合作,从而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这便是以上由盐井天主教、昌都清真寺和拉萨清真大寺等实例,已经证明了的多元文化宗教的共同特征。

注释:

[19][20]引自杨纯灵(洛桑)《西藏昌都回族穆斯林和清真寺》一文(未发表资料),作者于1994年撰写。  

[21]据杨纯灵解释,“阿訇”一词的含义是“人中之精华”。  

[22][23]笔者2005年7月15日采访昌都清真寺主任洛桑记录整理。  

[24]根据笔者2005年7月21日采访拉萨清真大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