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拉萨电影院

第一家电影院是“拉达(克)卡奇”开的

 说到拉萨的电影往事,不能不提生活在西藏的穆斯林。

 早在公元14世纪时,伊斯兰教首次从克什米尔传入西藏。当时,西藏的穆斯林己经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宗教社团,藏语中称呼来自拉达克方向的穆斯林为“拉达(克)卡奇”,他们住在拉萨“河坝林”街区,并在这一带建造了一座印度风格的清真寺。“拉达(克)卡奇”在西藏主要从事贸易和服务行业,凭着他们的精明和勤奋,在拉萨站住了脚跟。

 由于交通、地域和语言上的便利,那些从事贸易的穆斯林多从印度采买商品,长年往返于中国与印度间的崇山峻岭中,为西藏的市场带回很多令人称奇的新鲜玩意儿。

 印度是公认的亚洲传统电影大国。自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摄影师把电影带到印度,印度人便对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到1925年,印度全国己经有215家电影院(其中包括87家露天电影院),以孟买为中心的电影生产、发行网络也初具规模。

 那些长年奔走于中印之间的穆斯林商人肯定敏感地嗅到商机,最初,他们把一些价格相对低廉、携带起来也方便的 8.5 毫米放映机带到拉萨。按照八廓街回族老人乃白啦的说法:“开始时,他们把电影机放在家里,在家中一个四立柱的房间里挂上银幕,蒙住窗帘,在家中放映印度影片招待亲朋好友和商场上的合作伙伴。”

 后来,越来越多的拉萨人谈论起新奇的“洛念”——电影,这些精明的商人觉得时机己经成熟。1952年4月,他们在拉萨城南的柳梧夏一带建造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家小型电影院。

 那家电影院的名字已经没有人记得,但人们无法忘怀它带给他们的神奇体验。回族老妇人斋啦说:“我在女伴的带领下曾到那个电影院看过几场电影。电影票价分为四等,最便宜的是五两藏银,还有十两、十五两的,以票面颜色来区分价格,买到这些票的人坐在一楼的大厅里。二楼有一排包厢,票价是二十五两藏银, 坐在那里的人可以免费品尝甜茶和点心。”

 斋啦记得当时放映的片子有《安那嘎日》、《迦森》(又译〈萨辛〉)、《甲纳甲纳巴里巴几》。这些电影在印度当地都非常有名。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人们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他们记得《安那嘎日》是一部爱情悲剧片,讲一个国王爱上贫民的女儿 , 由于种姓不同、等级悬殊 , 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的反对。女孩子被人贩子卖到奴隶市场,痴情的国王勇敢地前去搭救 , 最后的结局是一场悲剧。歌舞片《甲纳甲纳巴里巴几》表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 呼吁人们起来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影片中没有接吻、拥抱、暴露等镜头,场面非常干净。而《迦森》是一部动物为主角的影片,讲一个黑人青年遭到歹徒追杀,躲到森林中生活,后来,他和森林里的动物成了朋友。当时,人们蜂拥到电影院看电影,拉萨还一度出现了专门倒腾电影票的“黄牛党”。

 印度电影之所以在西藏受到欢迎,作家班觉认为印度影片那种轻歌、曼舞、音乐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感人而悲惨的爱情故事对藏族观众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印度人极为爱好喜剧,就连悲剧片也要有几个丑角出场,这也符合西藏人的欣赏心理。

 这其中也有我们熟悉的影片。足球教练饶杰啦的父亲米米仁增是个拉达克藏族,小时候被一个克什米尔穆斯林招为佣人带到拉萨,生活在拉萨穆斯林社区,当上电影院的勤杂工,看过很多电影。晚年,他双目失明,喜欢听收音机,每当电台里播放印度影片《流浪者》的插曲《拉兹之歌》,他马上会偏着头来一句“这不是《阿巴尔》吗”? 饶杰啦认为,《阿巴尔》可能是《流浪者》的印地语叫法也可能是昵称。

 总之,这座穆斯林创办的小影院在拉萨断断续续“生存 ”长达几年,开启了西藏电影市场的先河。

藏族放映员刚祖

最有名的电影院“德吉维朗”

 1951年5月,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陈景华、傅电军、王云才在兰州和部队的5位同志一起组成西北西藏工委电影教育工作队,随后进藏工作,成为西藏人民电影事业的起点。

 1954年2月,西藏工委宣传部、西藏军区文化部成立影片联合发行站。解放军带到拉萨的电影不但好看,租金也非常低廉。在当时,电影是宣传机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最佳纽带之一。“德吉维朗”多次向军区和工委的有关领导申请放映新中国的电影。上级部门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德吉维朗拿到不少内地影片的放映权,放过不少的国产影片。这样,印度进口片垄断西藏电影市场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其直接受益者当然是拉萨的普通电影观众,为他们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打开了窗口,对培养民族向心力产生有益的影响。1957年,西藏出现了比穆斯林电影院规模更大,设备更先进的“德吉维朗”电影院。“德吉维朗”是藏语“幸福之光”的意思。

 这家电影院由朗顿家出面牵头,据说是由朗顿、阿哈提等几家合资入股兴建,朗顿家出资较多,阿哈提主要负责影院的管理工作。

 据朗顿家的后代朗顿•班觉回忆说:1947年我到印度的噶伦堡上学,噶伦堡有家电影院,但那时候学校的纪律非常严格,不允许学生私自出门,更不要说独自出去看电影。我们只能在放假的时候由房东带去看几场电影。那时候,我的家人也经常到印度出差、旅行。他们可能注意到印度各地的电影市场,感觉办个电影院应该能赚钱,由此决定在拉萨开办“德吉维朗”电影院。

 根据当时的条件,修建“德吉维朗”所需的一应设备,包括椅子、桌子、玻璃、水泥、放映器材都从国外进口。电影院的位置选在老藏医院的对面,大昭寺和宇拓桥之间的鲁布坝子空地上。班觉说,当时的拉萨古城周边有一座据说是由清朝驻藏大臣张荫棠主持建造的城墙,从电影院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墙的西门。影院的建筑完全按照标准的电影院全新建造,放映设备比较先进, 有台32毫米的座机,我记得那台机子很大很高,个子矮的人够不到机位,机子里阴阳电磁一碰闪出一片火花,引出一片惊叹声。

 “那时候,拉萨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我们给他们放映了好多电影。 一般一天放三部电影,片子紧缺的时候,一部片子放上一个多月的也有”。

 电影院平时由班觉的一个叔叔出面协调,具体经营由阿哈提负责。阿哈提的爸爸叫达吾提,是个从新疆喀什来的穆斯林商人, 在拉萨饶嘎夏大院对面开一家烧饼铺,兼营甜茶、面点等生意。朗顿家的孩子在从色新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到达吾提的烧饼铺里买吃的,两家大人的关系应该不错。达吾提在西藏娶了后藏“香”地方的一个女人,生下儿子阿哈提,当地藏族人一般称其为“哈提啦”。

 在朗顿和阿哈提的合作下,电影院的生意还算顺利。

 生意固然不错,但是,疲劳运转的放映机也有“罢工”的时候,这时候只能借别人家的放映机救急,就管不了机子的大小和型号了。据摄影家旺久多吉回忆:“我的父亲德木活佛有一架小型电影机,经常在他的暗房里放电影。不过后来电影机没有了,五几年的时候借给了朗顿家的‘德吉维朗’电影院。他们有自己的放映机,也借了我家的。”

 随着进口影片的增多,语言倒成了难题。电影院就安排懂外语的藏族青年做现场翻译。办法是先将原片的音量关小,翻译通过扩音器上的一个耳机收听对白,再将影片的情节和对白用藏语说出。有时候,翻译有事来不了,观众就会调侃“话筒”丢了,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然而,进口的电影成本很高,运输方式全靠人背马驮。虽然西藏的商人们多方努力,印度供片商最终答应除去路上花费的时间,只从放映时间计费,但就是这样也不是每部影片都能赚钱。再说,观众也不能老看这些东西呀!

 却说那位阿哈提,在西藏平叛后千辛万苦回到新疆喀什。改革开放后,阿哈提又从新疆老家回了趟拉萨。阿哈提向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提出落实政策的请求。在有关部门的认真调查和当年那些合作者的协助下,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回了新疆。

拉萨市新建的第一个人民电影院

拉萨的电影市场

 乃白啦说,人民解放军的到来,对规范、管理拉萨的电影市场起到作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口的新片必经送交政府部门审查。允许进口内容和谐、健康,对社会有益的新片,禁止放映宣扬迷信、暴力等影片,对不符合要求的片子必须经过“剪片”才可以进入市场。这些举措对规范和净化拉萨的电影市场产生影响,使“扶持民族电影产业”成为可能。

 随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人民政府在拉萨老城的周边分别兴建了人民、胜利、光明等三家电影院。

 1984年,西藏自治区利用援助资金建造了著名的拉萨电影院。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广电总局、西藏自治区广播影视局关于电影改革的一系列精神,盘活国有资产、开发前拉萨电影院的潜力,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在 2002年10月和四川珠峰伟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以置换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改造拉萨电影院。经过两年的设计、施工和精心装修,一座现代化的新影院矗立在举世闻名的大昭寺前。拉萨电影院因此更名为拉萨电影城,并于2005年4月22日被国家广电总局星级评定委员会授予“三星级电影”称号。

 投资600万元的拉萨电影城,分5个放映厅,共311个座位。主要硬件设施为DTS和SR.D两种制式的数码立体声,为国内省会城市影院的顶级设备。一流的声光效果、人性化的座椅设计、时尚现代的室内布局为拉萨的电影观众创造了舒适的欣赏环境。

 特别是2005年5月20日, 拉萨电影城首次与全球同步上映进口大片《星球大战前传•西斯的反击》,引起反响。

时代的变化如此惊人,拉萨的电影观众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影迷同步欣赏最新的大片,至少在时间上已经没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