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柴达木一名,最早在藏文史书《蓝史》和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片段中有所提及①。其意为“盐沼泽”。另外前苏联探险家布里雅特蒙古人崔比科夫在其名著《佛教香客在圣地西藏》一书中也称:“是藏语,意为盐泽或泥泞的盐泽”②。如此地名在藏族其他地区根据盐碱地地方特征的缘故广泛存在。

  当今大多数人们提到柴达木地区将以以辽阔无垠,荒漠无尽、人迹罕至来形容,抑或牵强尚以“八百里瀚海”来婉言比喻其美之所在。其实在历史长河当中柴达木地区并非亘古如此。那些琳琅满目的古海生物以及树木花草之化石演绎给世人的是一幕幕沧海桑田的历史画卷。而这副画卷无可非议地说明了此地过去曾经水草丰腴而鱼虾漫游,曾经林海莽莽鹿羚成群的实史真谛。而今最能使把这一切浮现于我们想象的是那一副副历经沧桑巨变而如今依旧依稀可辩、古秀神秘、耐人寻味的石刻岩画。这些裸露于天地之间具有超乎想象的时空跨度和广阔视角的古人类作品比人们所细酌揣摩出来的如此浩浩荡荡的史料记载更具再现苍桑历史的力度。

  柴达木地区的岩画以其东部天峻县境内卢森岩画、鲁芒岩画,南部乌兰境内的牦牛山岩画和巴里河岩画、柯柯河岩画,都兰县境内的巴哈莫力岩画、上庄岩画、热水沟岩画,西部格尔木市境内的野牛沟岩画为主线,以辐射形式点点滴滴存在于很多地方的漫山遍野。依据风化程度和风格分析,刻画年代显然存在许多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如天峻县和格尔木境内的岩画,据说一部分岩画有上万年的历史。晚期的如都兰、乌兰、德令哈地区的岩画。但每一处岩画并非完成在一个时期内或一代人中间,而是延续囊括了不同时代的一系列作品。大多数岩画都刻在一种油黑色或淡黄色的光滑石头表面和花风闪长粉岩面之上。由于受高原气候的长期强烈腐蚀,其破损程度真可谓触目惊心。

  该地区岩画普遍以单线勾勒和直面凿刻的工艺为主,其中有些采用了浮雕和通体凿刻方式。整个画面给人以开阔远大之意境,构图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形象既简单又生动,动物体态栩栩如生,场境浮躁又不失庄重,物象重叠又不缺乏个性。与我国其他地区岩画相比,无论从整体形式或从个体特征都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其中的牦牛形象与西藏岩画中所显示的几乎相差无几,以夸张的拱背、宽大弯曲的双角、庞大的身躯、俯首翘尾的怒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具魅力的是那些叵心难测的抽象画面和不明动物图,使人产生跨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想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这些岩画里的确蕴涵着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使我们仿佛进入了那个相距深远而极其陌生的时代。这种强有力的想象让我们感觉到不以人意志而转移的大地万物之沧桑巨变和不可思议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想彻底明了它们所传达的那个时代的文明信息,揭开古人意识形态密码,恐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岩画内容场面与其所处当今地理环境之间有着超乎想象的差距。岩画刻有鹿羚悠闲、树木花草内容的地方如今是戈壁茫茫,刻有猎人虎豹出没于树林内容的地方如今似乎瀚海无垠。因而这些图形和符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迷。尽管这些岩画凿刻的确切时间尚不为人知,但以代表森林的树木和森林动物图形分析,很可能是该地区的森林年代所刻。因为不管是藏文史记还是现代科学论证,一概承认青藏高原是从起初的大海演变为森林,然后再演变为草原的推理。以岩画中象一弓箭手在一棵树背后张弓向一头体态庞大、尾巴短小的动物射击的图形中反映的情形来看。笔者认为这一系列岩画中所反映的树木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树神崇拜,而是代表着森林。如今并无树木的地方出现树木的岩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岩画凿刻时代是一个与当今地貌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而是意味着是一个林海茫茫或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因为该地区岩画所反映的树木是作为猎人隐蔽物而向野牛或其他野生动物进行攻击的形象出现。并且人们通常称之为森林之王的老虎也频频出现在岩画当中,这说明这个揣测可以成立。

  在古代社会中普遍使用的木车尽管如今的当地已销声匿迹而在岩画中频频出现,牛或其他动物拉三轮或二轮车的画面给人的感觉确实别具一格。尤其这些岩画中架车的动物不是史书中普遍记载的马而似乎是或黄牛或羚羊或鹿等动物。象羚羊架车前行图和犏牛架车的凹凿平面图形这种凿刻方式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说与柴达木毗邻的新疆境内的岩画中也有如此形象的岩画。这些独特岩画内容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岩画相比,其年代久远程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还在我国很多偏远农业区仍在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出现在一个具有很长历史的纯牧区地区的岩画当中呢?这起码说明了那时候的生活方式和交通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单调而简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岩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卐”和鹿。多大小不一的代表藏族原始宗教文明的“卐”符号在很多岩画中出现得异常从容而醒目。这个符号几乎贯穿了该地区早中晚时期的整个岩画。另外鹿的形象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确实而令人目不暇接。如有像生存于澳大利亚的羊驼的,有双角向后仰生至尾部的。另外还有双角异常宽大张开或象冬青一样盛开的与当今青藏高原的鹿之形象迥乎不同的鹿。这些图象与如今青藏高原七零八落的野生动物相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可见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可想而知是一个有头有尾、应有尽有、可圈可点的大家庭,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较为晚期的如都兰县热水沟的佛象岩画,三尊佛像足足有六米多高,四米多宽。其形态立身闭目,束髻圈发,上身袒露,腰间系带,两肩披帛,下身着裙,右手立于胸,左手持钵或做指地印。这种佛像以其立身姿式而言与当今藏传佛教的坐式佛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此看来其也是一些较为古老的作品。


  
  由于受这个特殊地域和传统人文影响,该地区的人们至今还夜以继日地延续着石刻艺术。当然与古人相比较当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的岩画内容都一脉相传地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信仰,主要是为超度亡者或进行宗教祭祀、积累功德而刻画。在该地区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进行宗教活动的一大共性。从而在长期的生活中层层累积各种琳琅满目的石刻经文和佛像。例如天峻县石经院和二郎洞大藏经石板经、都兰诺远浑萨石板经等等。

  总之,柴达木地区的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古代当地族群生产、生活、战争、宗教等丰富多采的社会景致。其所处地域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图象史料。尽管我们暂时还无法捋出其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保护这些慑人心魄、独一无二的古人类作品,对于开发打造当地旅游业品牌,研究和宏扬该地区古代历史文明,无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注解:

【1】《蓝史》(藏文)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 1980年版 30页 书中提到:蒙古兵初至青藏高原北部武威地区时西藏各部首领代表曾前到“柴达木”地区求和;《姜岭大战》(藏文)中述有一个被称之为“盐泽王(柴达木王)”的人物。以及为争夺“盐泽”引发战争的一系列故事。

【2】《佛教香客在圣地西藏》崔比科夫著 王献军译 44页 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博客西藏 作者:阿顿·华多太)

  该地区岩画普遍以单线勾勒和直面凿刻的工艺为主,其中有些采用了浮雕和通体凿刻方式。整个画面给人以开阔远大之意境,构图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形象既简单又生动,动物体态栩栩如生,场境浮躁又不失庄重,物象重叠又不缺乏个性。与我国其他地区岩画相比,无论从整体形式或从个体特征都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其中的牦牛形象与西藏岩画中所显示的几乎相差无几,以夸张的拱背、宽大弯曲的双角、庞大的身躯、俯首翘尾的怒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具魅力的是那些叵心难测的抽象画面和不明动物图,使人产生跨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想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这些岩画里的确蕴涵着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使我们仿佛进入了那个相距深远而极其陌生的时代。这种强有力的想象让我们感觉到不以人意志而转移的大地万物之沧桑巨变和不可思议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想彻底明了它们所传达的那个时代的文明信息,揭开古人意识形态密码,恐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岩画内容场面与其所处当今地理环境之间有着超乎想象的差距。岩画刻有鹿羚悠闲、树木花草内容的地方如今是戈壁茫茫,刻有猎人虎豹出没于树林内容的地方如今似乎瀚海无垠。因而这些图形和符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迷。尽管这些岩画凿刻的确切时间尚不为人知,但以代表森林的树木和森林动物图形分析,很可能是该地区的森林年代所刻。因为不管是藏文史记还是现代科学论证,一概承认青藏高原是从起初的大海演变为森林,然后再演变为草原的推理。以岩画中象一弓箭手在一棵树背后张弓向一头体态庞大、尾巴短小的动物射击的图形中反映的情形来看。笔者认为这一系列岩画中所反映的树木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树神崇拜,而是代表着森林。如今并无树木的地方出现树木的岩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岩画凿刻时代是一个与当今地貌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而是意味着是一个林海茫茫或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因为该地区岩画所反映的树木是作为猎人隐蔽物而向野牛或其他野生动物进行攻击的形象出现。并且人们通常称之为森林之王的老虎也频频出现在岩画当中,这说明这个揣测可以成立。

  在古代社会中普遍使用的木车尽管如今的当地已销声匿迹而在岩画中频频出现,牛或其他动物拉三轮或二轮车的画面给人的感觉确实别具一格。尤其这些岩画中架车的动物不是史书中普遍记载的马而似乎是或黄牛或羚羊或鹿等动物。象羚羊架车前行图和犏牛架车的凹凿平面图形这种凿刻方式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说与柴达木毗邻的新疆境内的岩画中也有如此形象的岩画。这些独特岩画内容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岩画相比,其年代久远程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还在我国很多偏远农业区仍在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出现在一个具有很长历史的纯牧区地区的岩画当中呢?这起码说明了那时候的生活方式和交通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单调而简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岩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卐”和鹿。多大小不一的代表藏族原始宗教文明的“卐”符号在很多岩画中出现得异常从容而醒目。这个符号几乎贯穿了该地区早中晚时期的整个岩画。另外鹿的形象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确实而令人目不暇接。如有像生存于澳大利亚的羊驼的,有双角向后仰生至尾部的。另外还有双角异常宽大张开或象冬青一样盛开的与当今青藏高原的鹿之形象迥乎不同的鹿。这些图象与如今青藏高原七零八落的野生动物相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可见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可想而知是一个有头有尾、应有尽有、可圈可点的大家庭,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较为晚期的如都兰县热水沟的佛象岩画,三尊佛像足足有六米多高,四米多宽。其形态立身闭目,束髻圈发,上身袒露,腰间系带,两肩披帛,下身着裙,右手立于胸,左手持钵或做指地印。这种佛像以其立身姿式而言与当今藏传佛教的坐式佛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此看来其也是一些较为古老的作品。


  
  由于受这个特殊地域和传统人文影响,该地区的人们至今还夜以继日地延续着石刻艺术。当然与古人相比较当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的岩画内容都一脉相传地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信仰,主要是为超度亡者或进行宗教祭祀、积累功德而刻画。在该地区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进行宗教活动的一大共性。从而在长期的生活中层层累积各种琳琅满目的石刻经文和佛像。例如天峻县石经院和二郎洞大藏经石板经、都兰诺远浑萨石板经等等。

  总之,柴达木地区的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古代当地族群生产、生活、战争、宗教等丰富多采的社会景致。其所处地域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图象史料。尽管我们暂时还无法捋出其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保护这些慑人心魄、独一无二的古人类作品,对于开发打造当地旅游业品牌,研究和宏扬该地区古代历史文明,无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注解:

【1】《蓝史》(藏文)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 1980年版 30页 书中提到:蒙古兵初至青藏高原北部武威地区时西藏各部首领代表曾前到“柴达木”地区求和;《姜岭大战》(藏文)中述有一个被称之为“盐泽王(柴达木王)”的人物。以及为争夺“盐泽”引发战争的一系列故事。

【2】《佛教香客在圣地西藏》崔比科夫著 王献军译 44页 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博客西藏 作者:阿顿·华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