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与前奏

  藏族的石砌建筑远可追溯至吐蕃时期的雍布拉岗时期,近可从当今普通住宅可见一斑,始终演绎着石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这无不与多山多石的高原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隋书》记载:“附国者……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石巢而居,以避其患”。其实,不仅仅如此缘故,藏族先民们在与石头常年相处当中,逐渐改变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涵义。自然崇拜,盟约发誓,宗教信仰等主要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石头这种深邃凝重的自然物质。因此,石头不仅已融入藏族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载体。

  数百年来,在整个石文化里,石砌作为专门用石块来进行修垒的建筑方式,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在整个藏区既普遍存在而又千姿百态。地处积石山脉脚下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是其中之一。该地方是一个多山多石农牧相间的沟壑,几乎遍地都是丰富多彩、奇形怪状、硬质极佳的筑用天然石料。这个地区不仅流传着一个系统的石砌技艺,而且还形成了一系列与宗教有关的石砌文化现象。由于在藏文史书里,相关石砌建筑方面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因此,要做到这些绝妙技艺和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恐怕只有走这条来自民间的羊肠小道。

  在蹉跎岁月中,该地区的这种石砌技艺代代相传,基本保持了原始形态特征。近些年来更是随着全藏区寺院及佛塔的复修浪潮(针对文革浩劫)而得以发扬广大。石砌队伍此起彼伏,其声名也愈渐远扬四方,邀建之客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自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施以来,该地区的砌石人承建了甘、青、川藏区65%以上的佛教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有拉卜楞寺大经堂、果落夏茸嘎布塔、贡唐灵塔,甘南九层佛阁、阿坝果茫寺、青海石仓寺、甘南西仓寺及拉仁贡寺等。其工程之细腻,手艺之巧妙,造型之雄伟,建筑之牢固,无不令人叹为观之。与钢筋与水泥建筑相比,且具有逐年凝固,自然古朴,庄严伟岸,科学环保的优越性。那么,这些普通百姓怎样把一块块错落无章、奇形怪状的天然石筑成一座座巍然壮观的建筑物的呢?这个答案还得从工程过程说起。

  石砌作为藏民族原始而古老的一种建筑方式,这个地区的石砌队伍有其不成文的组织和规则。成员由头人、头人助理、砌石工、运石工、和泥工及运泥工等构成。头人负责开工、审查、验收等重要事项。其他人则按分工各负其责就是了。真实开工前按贯例举行一个至关重要的宗教活动,即定认基地。由寺院知名喇嘛或历算高僧对基地风水好坏进行占卜,探看动土是否伤及地下龙神,地上山神;需做何种法事;选择开工吉日等。寺院根据占卜结果邀请喇嘛及僧人到选定地带进行祭祀和加持。尔后,头人及有关人员开始丈量测绘,度量以汉区通用的公尺与藏族传统的“东巴”“绰”“脱”“索毛”相结合而计算。

   有条不紊的砌石过程

  开工当天,由一位属相与地脉相符的人轮起镐头挖掘三次,以示工程正式开工。各位民工各就各位,按分工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挖掘地基,其内铺一层石块灌一次泥,一直到地面。与地面同平之后,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工宴会,谓之地基之宴。宴会由寺院承办,邀请所有施工者到寺院用餐,并且给头人敬献哈达,赠送砖茶及一俩佰元作为吉兆之物。向一般工人每人送一条哈达、护身结及一贰拾元钱。并向周边的孩童们散发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祈愿工程顺利进行。象这样的宴庆,在整个工程中总共进行五次,分别是砌第一层大石之后的立石之宴,完成砌墙第一层墙角之后的角宴,完成所有窗之后的“窗宴”,完成鞭麻墙之后的“鞭麻之宴”,完成总工程之后的“落成宴”。各个宴会异彩缤纷,给整个工程注入了精神活力,增添了文化氛围,反映了与石头相濡以沫的一种文化底蕴。在宴会上寺院喇嘛跳神舞,不仅给每位民工施赠茶叶等礼物,而且要嘉奖头人,以表示工程吉祥,圆满。

  地基之上,砌石工开始放置内外大石。放置大石时石块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这被称为“眼”。大石外石要求表面光滑漂亮,且大小相当。内石的要求则较为宽松,主要以平稳为主。墙基宽度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同而拟定。立完内外大石后头人要对每一块立石进行亲自验收。观察其稳定性和表面外观。方法是他将双脚踩在大石两头,用力向前后左右摆动身躯,以身体重量和脚掌触感来感觉所垒之石是否稳固。石块稍有一点微乎其微的晃动,总会在体验有素的头人面前暴露无遗。他不仅责令其复工,而且以传统方式严斥责任人,这样层层到完工为止。其审工之严肃令人难以言表。

  内外大石都通过审查之后,大石之间的空腔内放一层腔泥,这种泥须水分较少,土和水呈于半和状态。此泥主要用来粘连地面。此后,填放腔石于其中。腔石比大石较小,起着连接和加固内外大石的作用。腔石间所产生的空隙内填塞疙瘩石作为补充,这种石头比拳头较大,基本上呈球形,主要用来稳定腔石与大石间的整体结构。

  填补疙瘩石之后把定泥用力灌入墙腔。定泥有特定的要求,其土中需掺有豆粒大小的砂石,泥浆中水分较多而呈稀溜溜性的。这种泥会充分进入疙瘩石和腔石的各个间隙,使整个墙凝结一团。近接着在疙瘩石上铺大扁石。这种石头是直径约一米的扁形巨石,主要用来压固疙瘩石,平整砌面。铺大扁石后形成的缝隙内用削石进行撑垫和填补。削石是由岩石击碎而形成,中央厚而边沿薄。

  然后进入堵“眼”阶段,采用厚度约一两公分左右的自然石层层砌堵大石之间的那些空隙。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大石之间的对称性,使人看起来墙面布局和谐而美观。堵眼之后进行引导石面。这是指砌石工所用石块不统一导致的砌墙高低误差用石片进行撑补。使得四周所有墙面高度达到均衡一致。

  引导石面之后面临又一个重要程序,称之为放面石。这种石头的厚度约是大石的一半,是墙体结构中仅次于大石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石朝外的一面必须平坦均匀,无痕无纹。放置它时须与底层大石错位,形如“磊”字式。这使各个砌石相互连贯,相互作用,墙体结构浑然为一体。假如所用面石不够长时要进行镶石。这就是说用桌面大小的扁形巨石压制大石,以防面石在局部产生松动。需要放置镶石的地方按照墙体结构一般都可以减少或省略面石和大扁石。砌完面石之后,其上进行辫穗式引平,称之为“加拉卡尺”。这是指砌面两侧的凹凸不平之处要用扁石进行填补平整。扁石形如手掌,用它为的是进一步铺垫平整砌面,给下一层放置大石打好地基。此后,用碎小的削石进行密墙,密墙是指把形如刀口大小的石片用锤子敲入石间缝隙。使得墙体牢固,墙面美观。密墙工作的完成说明第一层面工艺程序已告一段落。

  砌筑面石和墙角、缝眼、引导石面、密墙时所用的泥被称之为面泥。它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泥料,这种泥必须由黑土拌和而成,丝毫不能掺有碎砂,和好之后一般放至数十天任其发酵发紫方才能用,其黏粘性极强,所以又呼之为“阿占”。

  砌墙角的程序复杂而技艺要求较高,其造型在整个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头人一般把手艺最好的砌石工按排到墙角。墙角是由两块一大一小的三角石对置而成。大的被称之为“角”,小的为“椽”。砌垒时两者之间也必须放“眼”。角石和椽石在层层当中,必须相互左右转换。这主要是为了协调墙两面的石块结构。角石讲究越锋利越美观。砌好两石之后随即要补眼,然后再砌第二层。所放的“眼”随着两块石的位置转换而一左一右层层间上。显得垂直方正,棱角分明,标致美观。在当地人的审美观念中,评论石墙时首先要试看墙角的锋尖度和垂直度。

  整个砌墙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墙顶一两米左右采用鞭麻砌垒。鞭麻是一种丛生灌木,具有不易腐烂、木质坚硬等特点。把它置于墙体具有透气通风、减轻墙体压力、防雷击等作用。首先将其一把捆为一束,剁成长约一尺左右的同等长度,沿着砌面外侧横向层层堆垒而上,再用石夯压实加密即可。墙体内侧则采用砌石,双双一直砌至墙顶。

  砌完鞭麻墙,其上按置珠串。珠串是一面刻有一串圆形图案的长方形横木。使用它时将刻面朝外,加固到鞭麻墙之上。珠串上面放置扎朵。扎朵是长条方木,横置于珠串之上,扎朵与扎朵之间空格内砌满泥石。然后将石檐置于其上,石檐是由青色岩石剥离而形成,是一种薄片板石。放置它一方面防止雨水渗入墙体,二来其形如墙冠,美观而幽雅。石檐之上用泥土砌成渠槽,使石檐上的雨水引入渠管,防止流到墙面。这道程序的完工标志着工程完全竣工。

  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砌石工们丝毫不借助现代科学机械,各石工之间前呼后应,配合默契。好多石块由于砌石工的技术高低而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若一人用不上的,另外一人可有其妙用之处。

   禁忌与古训

  由于宗教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的这种技艺一般都实用于寺院及佛塔方面的建筑,而杜绝用于普通民宅。所砌用的石块必须出自较为清净的野外山间。备用石上禁忌女人踩跨,砌筑时不能将烟灰和头发等秽物进入墙体。

  砌筑方式总体上有两种说法,即“阳置”和“阴置”。阳置是指砌石逐层向内倾斜的砌筑方法,用于砌墙外侧。这是因为外部墙面由跟向顶逐渐倾斜的建筑风格所致。阴置是指石砌不偏不倚向上垂直的砌筑方法,用于砌墙内侧。这是由于墙体内侧须垂直到顶的原因。因此,整个建筑外斜而内直,跟宽而顶窄,显得非常稳固、凝重。在砌筑过程中,所有砌石工特别注意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与作用,若发生混肴,整个建筑将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

  按砌石要求,以下几种方式是绝对不能出现的:①晒阳石。是指仰放砌石。这是石块后跟撑垫太低所致,它将对第二层石块的放置造成困难;②饮水石,是指俯放砌石。这样使石块的支撑面很小而容易造成晃动;③脊椎石,是指所放砌石的石纹与底层石垂直。这样使石块受重大压力而容易造成破裂;④朴刀石,是指所放砌石跳板式向一边倾斜,既不美观又不稳固;⑤石上石,是指所放砌石与底层石块平整对齐,与“磊”字式相反。它将对墙体造成板块状,互不连贯而结构分裂。以上这些名称可谓是当地砌石工始终念念有辞的不成文规则,虽然区区几个名称,但以一种行为准则的方式规范着每一道砌筑环节。除此之外,当地还传有“卵石易滑,白石易碎”的俗谚。因此人们在工程当中对鹅卵石和白石严加防范,以免损及到建筑的坚实度。

   尾声

  总之,这个地区的石砌民工们春去秋归,年年岁岁,仿佛一直重复着历史的一个层面。这个普通人常年劳作的传统技艺,不仅延续着一种石头文化的传承历史,而且还记录了这种特殊建筑其复杂的砌碉程序和完美的造型结构。砌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井井有条而干净利落,所砌石块之间相互贯连而不紊乱,相互作用而不矛盾,整个建筑看上去庄严肃穆而朴实无华,素材简单而物体稳坚,能够经历百年风雨而嵬然不动,而且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越加坚不可摧。正如清朝将领张广泗给乾隆的奏折中所称:“臣自入番境……以之攻碉,若击中碉墙腰部,仍屹立不动,唯击中碉顶,则可以击石数块。”其耐抗击性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也不为过。

  虽然这个地区的砌石技艺也不尽代表整个藏区的石砌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集实践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工艺,是历史的经验和岁月的磨炼当中形成的成果,可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建筑方式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值得我们去传承、推敲和研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能忘记为继承和传授这门技艺而献出一生心血的几位老人,他们是石砌头人才旦、格桑曲扎、才洛、南杰和仁科。由于他们的智慧与才干方能把祖传的零散技艺汇集成章,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前辈是这一地区石砌历程上的一座座历史丰碑。(来源:博客西藏 作者:阿顿·华多太)

   有条不紊的砌石过程

  开工当天,由一位属相与地脉相符的人轮起镐头挖掘三次,以示工程正式开工。各位民工各就各位,按分工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挖掘地基,其内铺一层石块灌一次泥,一直到地面。与地面同平之后,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工宴会,谓之地基之宴。宴会由寺院承办,邀请所有施工者到寺院用餐,并且给头人敬献哈达,赠送砖茶及一俩佰元作为吉兆之物。向一般工人每人送一条哈达、护身结及一贰拾元钱。并向周边的孩童们散发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祈愿工程顺利进行。象这样的宴庆,在整个工程中总共进行五次,分别是砌第一层大石之后的立石之宴,完成砌墙第一层墙角之后的角宴,完成所有窗之后的“窗宴”,完成鞭麻墙之后的“鞭麻之宴”,完成总工程之后的“落成宴”。各个宴会异彩缤纷,给整个工程注入了精神活力,增添了文化氛围,反映了与石头相濡以沫的一种文化底蕴。在宴会上寺院喇嘛跳神舞,不仅给每位民工施赠茶叶等礼物,而且要嘉奖头人,以表示工程吉祥,圆满。

  地基之上,砌石工开始放置内外大石。放置大石时石块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这被称为“眼”。大石外石要求表面光滑漂亮,且大小相当。内石的要求则较为宽松,主要以平稳为主。墙基宽度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同而拟定。立完内外大石后头人要对每一块立石进行亲自验收。观察其稳定性和表面外观。方法是他将双脚踩在大石两头,用力向前后左右摆动身躯,以身体重量和脚掌触感来感觉所垒之石是否稳固。石块稍有一点微乎其微的晃动,总会在体验有素的头人面前暴露无遗。他不仅责令其复工,而且以传统方式严斥责任人,这样层层到完工为止。其审工之严肃令人难以言表。

  内外大石都通过审查之后,大石之间的空腔内放一层腔泥,这种泥须水分较少,土和水呈于半和状态。此泥主要用来粘连地面。此后,填放腔石于其中。腔石比大石较小,起着连接和加固内外大石的作用。腔石间所产生的空隙内填塞疙瘩石作为补充,这种石头比拳头较大,基本上呈球形,主要用来稳定腔石与大石间的整体结构。

  填补疙瘩石之后把定泥用力灌入墙腔。定泥有特定的要求,其土中需掺有豆粒大小的砂石,泥浆中水分较多而呈稀溜溜性的。这种泥会充分进入疙瘩石和腔石的各个间隙,使整个墙凝结一团。近接着在疙瘩石上铺大扁石。这种石头是直径约一米的扁形巨石,主要用来压固疙瘩石,平整砌面。铺大扁石后形成的缝隙内用削石进行撑垫和填补。削石是由岩石击碎而形成,中央厚而边沿薄。

  然后进入堵“眼”阶段,采用厚度约一两公分左右的自然石层层砌堵大石之间的那些空隙。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大石之间的对称性,使人看起来墙面布局和谐而美观。堵眼之后进行引导石面。这是指砌石工所用石块不统一导致的砌墙高低误差用石片进行撑补。使得四周所有墙面高度达到均衡一致。

  引导石面之后面临又一个重要程序,称之为放面石。这种石头的厚度约是大石的一半,是墙体结构中仅次于大石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石朝外的一面必须平坦均匀,无痕无纹。放置它时须与底层大石错位,形如“磊”字式。这使各个砌石相互连贯,相互作用,墙体结构浑然为一体。假如所用面石不够长时要进行镶石。这就是说用桌面大小的扁形巨石压制大石,以防面石在局部产生松动。需要放置镶石的地方按照墙体结构一般都可以减少或省略面石和大扁石。砌完面石之后,其上进行辫穗式引平,称之为“加拉卡尺”。这是指砌面两侧的凹凸不平之处要用扁石进行填补平整。扁石形如手掌,用它为的是进一步铺垫平整砌面,给下一层放置大石打好地基。此后,用碎小的削石进行密墙,密墙是指把形如刀口大小的石片用锤子敲入石间缝隙。使得墙体牢固,墙面美观。密墙工作的完成说明第一层面工艺程序已告一段落。

  砌筑面石和墙角、缝眼、引导石面、密墙时所用的泥被称之为面泥。它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泥料,这种泥必须由黑土拌和而成,丝毫不能掺有碎砂,和好之后一般放至数十天任其发酵发紫方才能用,其黏粘性极强,所以又呼之为“阿占”。

   尾声

  总之,这个地区的石砌民工们春去秋归,年年岁岁,仿佛一直重复着历史的一个层面。这个普通人常年劳作的传统技艺,不仅延续着一种石头文化的传承历史,而且还记录了这种特殊建筑其复杂的砌碉程序和完美的造型结构。砌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井井有条而干净利落,所砌石块之间相互贯连而不紊乱,相互作用而不矛盾,整个建筑看上去庄严肃穆而朴实无华,素材简单而物体稳坚,能够经历百年风雨而嵬然不动,而且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越加坚不可摧。正如清朝将领张广泗给乾隆的奏折中所称:“臣自入番境……以之攻碉,若击中碉墙腰部,仍屹立不动,唯击中碉顶,则可以击石数块。”其耐抗击性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也不为过。

  虽然这个地区的砌石技艺也不尽代表整个藏区的石砌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集实践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工艺,是历史的经验和岁月的磨炼当中形成的成果,可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建筑方式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值得我们去传承、推敲和研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能忘记为继承和传授这门技艺而献出一生心血的几位老人,他们是石砌头人才旦、格桑曲扎、才洛、南杰和仁科。由于他们的智慧与才干方能把祖传的零散技艺汇集成章,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前辈是这一地区石砌历程上的一座座历史丰碑。(来源:博客西藏 作者:阿顿·华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