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否悠久,是否有特色,与这个民族积淀的民俗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民俗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创造力的积累,也是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水准的真实写照和记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文化的民族,她的民俗文化也必然是厚重的、绚丽的、立体化的。作为民俗文化主要内容的节日文化,更是如此。

雪域藏民族是一个拥有丰富节日资源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藏区的节日有40多个。一年12个月中.几乎月月都有节日。

有时一个月中有好几个节日,有的节日持续半月以上。

这些节日,既有轻松狂欢、尽情宣泄人类情感的,也有充满神秘威严、折射神灵世界的;既有天人合一、享受大自然美景的,也有神圣庄重地拜佛祭神、追念佛祖业绩的;既有季节性的,又有固定不变的;既有憧憬未来幸福、祈求丰衣足食的,又有纯粹竞技表演、展示藏人征服大自然的能力的;既有全民族老少都介入的,又有专门为妇女、儿童创造的节日;既有全雪域性的,又有局部地域性的……还有为纪念军事活动、重大历史事件而举行的节日。总而官之,整个藏民族的节日纷繁多姿,交叉融贯,组成了一条完整、系统的社会画廊。


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考证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在雪域高原,藏族人是如何纪念的呢?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28宿中的萨噶星宿,即氏宿星。这月(藏语称“月”为“达哇”),拉萨人统称为“萨嘎达瓦”,把祭佛日也简称为“萨嘎达瓦节”。四月一个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专意朝佛供佛,有的还会闭斋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因为佛祖释迎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拉萨的萨嘎达瓦节是这样一番景象:



萨嘎达瓦节:八廓街

天色朦胧,万籁静寂,圣城还沉眠于酣睡之中,但空气中却已弥漫开祭神祭佛的桑烟味。香柏、糌粑、奶汁等混合的特殊焦香味扑进人鼻中,有种痒痒的、舒服的特殊感觉。

因为大昭寺中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拉萨遂成为圣地。拉萨城区是随着四方香客来朝拜大昭寺而兴起的,逐渐成为全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它的交通路径,也就按传统的朝佛转经路形成布局。

圣地的转经路分内环、中环、外环三条大路,皆以大昭寺为轴心。大昭寺内围绕佛殿的转经路为内环路(囊廓),围绕整个大昭寺的转经路则为中环路(巴廓),而延伸到布达拉宫、药王山、功德林、龙王潭、小昭寺的转经路,便是外环林廓路,周长足足有20里。

随着朝霞韧露,林廓路上人影幢幢,川流不息。有老人妇孺,也有年青小伙;有拉萨市民,也有外地香客;有农牧民、个体商贩,也有国家部门的职员;有青春妙龄的少女,也有领着孙儿的老人,一个个急步匆匆地走来又走过去,不相互寒喧,只留下诵念“嘛呢”(六字真经)的嗡嗡声浪。

转经的人流中,没有一个神色浮躁、举止懒散,也没有一个人两手空空。每个人的左手,或拨着佛珠,或摇着经轮,边走边不停地捻动佛珠、摆动经轮;右手拎着的是糌粑口袋,胳胶窝下还挟有香柏枝。人人口中反复诵念六字真言。佛典中说:佛家弟子或其他任何人、凡在这一天做一件善事,或念—遍六字真言,就等于平常做了三亿件善事,念了三亿遍真言。

转经队伍中,不时泛起不和谐的铜铃声,是三五只绵羊在尾随主人转经。它们是放生的神羊,颈背上系着一束五彩吉样布条,就似佛祖赐给的身份证,告诫世人不得伤害。

天色大亮,转经路上高挂的经幡昭然醒目,大红、大绿、杏黄、藏蓝、乳白……五色旗幡在晨风下晃摆,发出悦耳的“哗拉——哗拉”声。好多经幡是祭佛前一两天换的新幡。药王山、功德林一带,黑压压的人头赞动流淌,拉萨城几乎万人空巷,人群涌过来又流逝远去,一浪高过一浪,浪浪相接地聚集在药王山下的摩崖石壁前、功德林煨桑台前。

摩崖石壁上雕刻有众多佛像。信徒们摩肩接踵叩头膜拜,不漏一尊佛像。他们的领上留下了一坨堰灰白的叩痕。



大昭寺举行火供仪式

人流在功德林煨桑台前又掀起祭佛高潮。

高高的煨桑台上浓烟滚滚,柏枝燃得劈啪作响。人们争先恐后地从自己的糌粑口袋里往外抓糌粑,往桑火上抛撒。然后又从腋下香柏枝中抽出一两束添加在上面,口中高声祷告。完了又走到近旁的神石上叩头膜拜,两手无限庄穆、神圣地摩擎石壁。光洁滑腻的神石上留有深深的手印和额痕,足足凹进去一指深。日月流逝,唯有它展示信徒们对佛的感恩和追念,把教民门的心迹印在世间。

桑烟滚滚,似喷泉奔涌长空;雾气丝丝,和桑烟混融一处,在半空中流动。转经的队伍从布达拉官西侧转到北面,又从北面经过龙王谭流动到小昭寺,再向南转向中环路。

由西向北转弯的各个路口,每隔二三十米就燃有一堆桑火。桑火如山,桑烟如柱。桑烟中,叩长头的朝香男女如山溪流动。有的香客一步一个等身头,膝盖磨破了,他们缝缀了厚实的皮子,仍不松劲地叩着。大多数手上套着木板,腰系结实的围巾,而额头和鼻梁、下巴,却留下了灰土和紫青的伤疤。

平时热闹繁华的八角街头,凡是藏人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八角街冷冷清清,摊点也零零落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圣地拉萨在这一天,完全沉浸于朝佛之中,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一早都空腹出门,能转林廓路的上了林廓路,走不了长路的则转巴廓路,或者去大昭寺烧香叩头添酥油供灯。总之,人人要表白一份心迹,个个都颂扬佛祖功德,萨噶达哇节成了祭佛诵经的海洋。

中午,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的转经队伍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却是另一种景观:沿着布达拉宫西面、北面的林廓路南侧人行道上,人挨人一溜坐着老头老妪,还有面带病容的男女,有的携儿带女,有的襁褓中还有吃奶的婴儿。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受施舍族!施舍是萨噶达哇节的重要内容。人们认为:通过施舍,佛祖会看出那些富人是否有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积善积德的志愿、以便将来给他们公正的评判奖罚。家底殷实的人家,还有外地来还愿的香客,以及在拉萨发了财的异乡商贾,大多都会前来施舍。一来报答佛祖的恩惠,表示自己时时铭记佛祖的教诲;二来显现自己具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心愿,以求得好的报应,有个好的命运。

来接受施舍的人很多,大多来自拉萨市内和城郊各贫困县乡,也有康区、安多等地孤身独影来朝佛而经济拮据的香客。这天,他们一改往日可怜兮兮的神态,既不伸出巴掌求,也不念念有词地赞美,而是平静地等待着;接受布施后也不像往常那样受宠若惊、谦恭致谢,而只是用目光回谢就完事了。整个施舍过程平平静静,毫无波澜。



萨嘎达瓦节:藏戏表演

施舍数额是一致的、公平的。对施舍对象不问男女也不分老少,只要是人就有份儿,包括吃奶的婴儿。舍金的面值并不大,有五角、二角的,最少的还有一角。被施舍者从不计较,更不追着去多要。量力而行,合情合理。双方理解配合,才使这神圣的活动显示出其真正的意义。

每年这天,接受布施的人少则二三千人,多则有六七干人,他们井然踞坐,从布达拉宫西侧马路一直延伸到了小昭寺门前。近年,施舍的总金额达到60来万元,每人获得的施金约80元至100元。

萨嘎达瓦节这天,受到佛祖恩泽的不仅仅是穷人们。在布达拉宫北麓的龙王潭中,一群群金鱼在湖中摇曳游动,转经的人们把点心、饼干、糌粑一块一撮地抛进湖中。面对佳肴,它们不挤不抢,显得文质彬彬、谦虚有礼。真的,对它们来说,今天的食品太丰富太充足了,肚皮都快要胀破了,何须去挤撞、争夺呢?

那些神羊、藏狗还有乖猫,今天同样也饱享口福。转经路上,不时有人抛给它们酥油糌粑和茉馍馍。这一天,它们也和往日不大一样了,一个个昂头甩尾,迈着绅士般的步子,目不斜视地缓缓行走,一点也不贪吃,一点也不可怜,仿佛天生傲骨似的。

夕阳西下,桑烟仍在袅袅飘摇,林廓路上施舍的景观已经不见,但大昭寺周围的巴廓街上,转经的人流却洪涛奔涌般一下膨胀起来。街巷里人们步展匆匆,神情庄重,目光凝注,摩肩接踵,密密匝匝,一拨过去又过来一拨。人们沐浴着晚霞抓紧时间转经,手中的经轮在吱溜溜地转动,佛珠拨过一粒又一粒,六字真言的诵声嗡嗡,桑烟弥漫了整个巴廓街,拉萨萨嘎达瓦节在夜幕中平静地收了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