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藏漂私藏

     “藏漂”是指在西藏地区工作、生活或旅行,但又不属于西藏居民的特殊人群。他(她)们来自世界各地,某一天他们来到西藏之后被深深诱惑而决定留下来,浪迹于西藏天地间、拉萨市井街头,只为寻找自己理想中的“香格里拉”,寻求心中曾经有过的远方。“藏漂”一族是西藏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漂在西藏”的外来者,既体现了拉萨独特的精神魅力,又给这个城市的文化增添了别样风韵。

    背景

    “藏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们发现,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西藏拉萨的流动人口很少,城市既有物质生活必要的舒适性,但又保持了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且不过分功利,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香格里拉,在藏语里叫“香巴拉”,是传说在西藏的一处人间净土,缘起于十二世纪的时轮经。六世班禅大师也曾写出《香巴拉王国指南》,在那里,有雪山、草地、峡谷、森林、湖泊、金矿和纯净的空气,是人类一切美好理想的归宿。

    很多在内地城市生活的人,偶然来到拉萨,就被这里的文化风情和生活方式所深深吸引,他们或者像候鸟一样在居住地和拉萨之间往返,或者干脆放弃从前的生活,以散淡的心情留在拉萨享受自由而轻松的生活。据本地的文化人士观察,“藏漂”的流动性很大,每年保持在二三百人。

    概念

    “藏漂”是一类在拉萨生活和工作,有强烈理想追求和文化特质,但又不属于西藏居民的特殊人群。“藏漂”按实际意义理解,应该实指旅游于藏域境内的一族人。尽管甘南,青海,甘孜,阿坝,康定也是藏区,可一但提到“藏漂”,自然让人联想到西藏,想到拉萨。

    特征

    一是有“西藏情结”的人。他们喜欢高原的蓝天白云和纯朴民风,渴望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的日子。当这种“渴望”积淀到一定的程度后,他们就会辞去在内地的工作,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到拉萨一边打工,一边游玩,本地人称他们“藏漂”。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租房,开个小家庭旅馆或是小酒吧,借以维持生计;也有一部分人进入艺术、文学等比较感性的行业。

    二是有专业技术者,以赚钱为目的,冲着西藏高薪而来。这种人在酒店业、矿山开采或是建筑、家装行业比较多。他们一般只工作半年,下半年就回内地了。

    三是本地农牧民的孩子。初中或是高中毕业后,不愿呆在农村,便来拉萨打工。只要能吃苦,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在各个建筑工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四是外地来的朝圣者。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发誓用身体丈量漫漫朝圣路。到拉萨后,有的朝圣者会因经济困难而找个短期的工作,积攒一点钱后,又会踏上新的征程。

    心态

    第一种“藏漂”和最后一种“朝佛短工”在西藏的打工者中,算得上是最有特色的。他们生活都极其简单,住的地方也大同小异:喜欢租住老式居民楼,特别偏爱八廓街或是靠近八廓街的地方。因为离寺庙近,又能跟本地人接触。他们不太讲究工资的多少,但工作时间不能长,方便随时出游或是拜佛。

    频繁的调换工作在“藏漂”里也常见。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拉萨工作,图的就是个心情愉快。如果工作或是周围的人事让他们感觉不好了,心里觉得委屈了,立马就会辞职走人,再高的薪水也留不住他们。

    “藏漂”们对中国内地都市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方式心生厌倦,或者在情感生活中受到伤害的人们,他们试图在拉萨这方“净土”上得到慰藉,治疗精神“伤口”,此外,受到西藏独特文化吸引的自由艺术家,以西藏的自然景观、宗教历史、民间风情作为创作的资源和灵感;有钱而有闲的旅行家——“驴友”,定期聚在一起到西藏探险观光。

    态度

    在许多“藏漂”心中,或多或少都是带有“在路上”的价值取向的。在他(她)们人生观念里,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梦想在远方,需要他们去不断探寻。漫游的传奇故事是他们所向往的,与父辈一代相比,他们有些叛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较为欠缺,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感受。“在路上”成了一种象征,代表自由、理想、爱。

    在西藏的“藏漂”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谈过往、不问家事。有很多人交往很长时间了,彼此却不知对方是那里人、叫什么名字,平时称呼的都是到西藏后自己或者同类随便取的雅号。在这群人中,虽然其无论社会阅历、教育背景和思想行为方式都有很大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有较强烈的精神追求,都受到西藏乃至拉萨城市文化的强烈吸引。

    影响

    2000年以来,经常有“驴友”、“背包客”单车走西藏的报道见诸报端。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这个词在很多内地人眼里,开始由神秘走向具体,由遥远走向亲近。西藏,因其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因其独特原始的人文景观,成为众多热爱旅行的人们心中的“天堂”、“圣地”。

    当他(她)们来到西藏后,为西藏闲适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为雪域高原人们的善良淳朴所打动,就有了定居拉萨的想法,并行动了起来,成为一名“藏漂”。他们的出现,成为古城拉萨的一道独特人文景观,同时,对于宣传和推介西藏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藏漂”已经成为拉萨的一个重要的亚文化现象。

    观点

    西藏当地的文化人士认为,拉萨所拥有的深厚历史传统将与社会现代化形成良性互动,拉萨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价值取向,仍将是现代人的“心灵净土”。选择“藏漂”,就是选择了一种拒绝平庸、不甘人后的人生态度,就是选择了一种不断奋斗、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

    专家认为,城市发展幸福度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城市近年的发展速度的绝对值,也非取决于城市的GDP总量,而是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变化是否更容易被居民所感知。拉萨具备了这些因素,理所当然成就了“藏漂”这一群体。

80年代老藏漂们的集体回忆


  远方是美好的。

  “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

  于小冬油画《干杯,西藏》190x160cm 1996-1997画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

  这是一幅1.6米×1.9米的群像画,红色的桌布,桌子上放着餐盘,几张扑克牌,两盒围棋,以及两本书:一本是马原小说集《西海的无帆船》,另一本则是《西藏文学》,23个人围在桌子的四周,他们都举着酒杯,神态各异,却有着圣徒般的庄严肃穆,空气有些凝固和沉重……画面弥漫着一股80年代特有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仪式感,鲜红的桌布代表了他们对西藏的热情,绛紫的天空代表了他们的忧郁和彷徨,洁白的哈达寄托了他们对逝者的哀思。

  这是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绘画作品,原名叫《最后的晚餐》,曾发表在《西藏文学》与《西藏旅游》杂志上。马原在1996年出版的小说集《拉萨的小男人》中以它的局部做了封面,并在扉页完整刊出。之所以选用它作为自己小说的封面,因为它生动地记录了他们那一代进藏青年的激情和梦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拉萨,集合了一群热爱艺术的青年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进入西藏的动机,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比喻是,四十年代的进步青年向往并奔赴圣地延安,他们希望去远方寻找自己的艺术理想。这幅画里所使用的绘画语言,人物造型、构图、细到桌子上的红布皱纹、所有人物的排列,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作者在画中刻意追求一种宗教的意境,没有更多的高光亮点,也没有斑斓绚丽的腐蚀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圣徒,单纯、洁净而忧郁,但灰暗的色调又让人有些压抑,像一次离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场安静的祭奠。

  张子扬说:“这幅画是西藏文学艺术史的阶段性的缩影,它对于上世纪80年代以至于本世纪初的西藏文化和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

  当记者问到当时创作这幅画作的初衷时,于小冬这样说道:“20世纪80年代,我们那一帮大学生怀着理想,聚集在西藏,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活的纯粹而精神化。今天想起来觉得非常奢侈,再回到那个情景里似乎是没有可能了。90年代这些人开始内调、出国,还有两位女性死在了西藏,朋友们的不断离开,使80年代的气氛逐渐地消失了。”

  “我画这幅画的时候是90年代的后期,当时决定要调离西藏,非常想给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留下一份纪念。”

  “在时断时续做画的过程当中,一个个生命在我的眼前的笔下活起来,一个个朋友依次出现在我对面,像对话的状态,关于他的一些回忆,跟他交流的气息全部都会浮现,脑子里异常活跃。当时在拉萨,我住的小屋子兼画室特别小,更觉得离这些人很近,我几乎能感到他的呼吸、听到他的声音。这样的幻觉时时产生,这些无比幸福的时刻也伴着一丝丝触及灵魂的惊恐。”

  “画面中的意像都是像征意义的。红色的桌布扭动着像热血,像翻腾的思绪,杯里的红酒像一盏盏灯,像一颗颗年轻的心,紫色的天空闪动不定,整个画面的情绪有悲壮有怀念。扑克牌、调色板、《西藏文学》杂志、马原小说《西海无帆船》等等这些东西必须画上去,是那个时代的纪念物。”

  “这幅画,首先是画给我自己的,是我对朋友们的一次特殊的邀请,我想用我的方式请这些人到画上来,站到一起,像个仪式,追思大家的梦想、友谊和时间。”

  2006年4月22日~5月12日,“渡——于小冬西藏油画展”在北京仁艺术中心开幕,《干杯西藏》仍然是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作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马原曾说,这幅画记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20年过去了,这幅画的人文含量和历史价值更加凸显。正如作家马丽华所言,“那个西藏已经消失”,终将有一天,画中人也会一一消失,只有这幅画,定格了一次并未发生的聚会和他们曾经献给西藏的青春。(一个人的西藏)

藏漂一族:西藏是身体的漂泊地,精神的归宿地


    入藏之前,西藏只是一个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一个可以被任何一个远方代替的地方,适合存放一些飘忽的理想,

    入藏之后,西藏却成为比故乡更亲的地方,与自己魂梦相牵。

    2008年9月1日,十二个来自成都的年轻人骑着山地车,到达拉萨,内心狂喜。

    一路历经艰辛,终至目的地,他们的视线,毫不设防地与大朵大朵纯白的云,清澈高远的蓝天相遇。如此壮阔的美丽,超出经验之外的极致的壮美,有一种强大的震慑力,瞬时间,把他们无畏的视线,撞击得柔软。

    “我当时就激动地哭了,我们一路经历风风雨雨,甚至被冰雹砸过,一看到拉萨如此美丽的蓝天白云,眼泪就情不自禁地往下掉,那一刻,我至今难以忘怀。”如今定居于拉萨并已成家的乐乐,当时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员,他告诉我们,当时来拉萨,只是有一位车友提议穿越川藏公路,大家都没怎么多想就决定来了。

    他们没有想到,一种陌生的命运,就静静地潜伏在这个“没怎么多想”的决定里。乐乐是在拉萨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留了下来,“后来,我们中有四个,留在了西藏,并且,准备长居于此。我们爱上了这里的蓝天白云,爱上了这里淳朴的人们,爱上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感觉到的是内心从来没有过的无比的宁静。”

    西藏,地球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有高天阔地的山野,有信仰坚定的人们,有如风般吹彻的从善理念……所有的一切,把一种深刻的归宿感,注入本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心里。这里,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人--藏漂一族,一群心甘情愿被西藏的壮美与神圣俘获的人。

    很多藏漂,都不是特意要成为藏漂。乐乐是一个典型。入藏之前,西藏只是一个比远方更远的地方,一个可以被任何一个远方代替的地方,适合存放一些飘忽的理想;入藏之后,西藏却成为比故乡更亲的地方,与自己魂梦相牵。这种感觉就像爱情,他和她一见钟情,似命中注定,一瞬间的相通,让人愿意拿一辈子去相守。

    我要去西藏

这是我在拉萨的季节,天空中飘荡着孤独的理想,我在寻找雨后出现的彩虹,只让心灵睁开无数只眼睛。

    西藏古老凝重,庄严神圣,浪漫绚丽, 象征着自由和勇气, 西藏让人温和,让人开始相信美, 我要去西藏,这是一个梦想。

    采访了很多藏漂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喜欢许巍的那首歌《蓝莲花》。在来西藏之前,歌里的自由精神,煽动着他们内心深处的躁动;而来西藏之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这首歌不再以煽动内心的方式,回响在耳边,而是如淙淙流水,安定自如地流过内心。

    藏漂一族如诗般的语言,让我们惊讶。尽管他们一再强调,所谓的藏漂的诗意,仅仅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因为人还是扎扎实实地处在生活中。但是,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

    “在西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居然可以那么简单地活着。”洪波说,那些一路爬行去布达拉宫朝圣的朝圣者,没有怨言,没有恼怒,让他难忘。他变得很温和内敛,开始相信美,之前那些小愤青的思想,都已悄悄飘逝。他想定居在拉萨。

    “都说西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我曾经猜过这种原因:那就是我们对此寄予了太多希望和爱,所以早就对心里下了定义,只要到了西藏,什么就都好了。心是很脆弱的,我们要向好的一方面安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所以我更认为西藏是一剂慰安药。”

    豆瓣上,与西藏相关的小组,超过了一百个,好多个小组的成员达到了五千的上限。西藏为什么吸引你?他们说,因为西藏古老凝重,庄严神圣,浪漫绚丽,象征着自由和勇气,因为想洗涤心灵,获得内心的平静,寻觅精神的家园,因为那是离神最近的地方。

    “我有很多梦想,我要去西藏,这里只是其中一个,人生是一次苦修,我们用坚忍磨砺意志,用激情获得力量,让希望指引方向。我们在行走,在体验,在一次次的涅槃中,变得愈发坚强,生命之花就此绽放。”豆瓣“我要去西藏”小组的组长这样说。

    西藏让人得到安静的回归

    西藏让人得到安静的回归,静到内心没有一滴水在响。

    藏地景色,有壮美有奇险,一路前行,仿佛是一种呼唤: 留下来吧,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 人就在折腾中完成信念的回归。

    十年前,阿奇辞掉了自己在深圳电信的工作,只身来到西藏。

    去西藏,是受到了老驴友黄老师的影响。黄老师来自香港,80年代就到过西藏。在他带给朋友们的酥油茶和藏刀里,阿奇萌生了去西藏看看的想法。千禧年过到一半,阿奇在西宁火车站旁边的酒吧里,和刚认识的老黄一番畅饮,酒到酣处,阿奇把老黄崭新的越野自行车“骗”了过来。骑着这辆车,阿奇到了西藏。这一待,就是十年。

    十年里,阿奇说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不再浮躁。这些年他时而在自家北面靠山南面是草地的庭院里,享受宁静;时而将脚步延伸到南山、墨脱、勒布沟,一去就是半年;穿插其中的,是在路上的惊险和刺激。

    从澜沧进藏的公路上劫匪猖狂,他们头缠红绳,把摩托车横在路中央,前面摆着两块大石头。阿奇的做法是,从车里拿出早已备好的警灯,远远开始呼啸。劫匪们闻之抱头鼠串。

    2007年阿奇走川藏线回家,在左贡遇到雪崩。眼见前面的北京吉普,被汹涌而来棉花般的暴雪覆盖后,又被夹杂在暴雪中飞落的巨石,狠狠砸中,连车带人滚落悬崖。阿奇的车离这一幕发生的地点只有140米,车上的两个女孩子已被吓得大哭。

    当时,冒暴雪冲过去生还率50%,留下或者后退,不但不能赶回家过年,还有可能面临再一次的雪崩。阿奇紧忙叮嘱大家系好安全带拉好扶手,油门一踩到底,车冲过去了。第二年,阿奇还是走这条路回家。

    “这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安静的回归,静到心里没有一滴水在响,如今我觉得自己不再浮躁。”阿奇在我们的采访中这样说,“当然,西藏最大的魅力还是在于行进的过程中。行进中你看到的藏地风景,让人很震撼,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路上的历险,都抓着你留下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吧。人就在折腾中完成信念的回归。”

    一直坚守在拉萨的他喜欢许巍的《时光》,歌中承载的是人和事:也许就在这一瞬间,你的笑容依然如晚霞般,在川流不息的时光中,神采飞扬……

    我嫁给了拉萨

    进入西藏,生命的逼仄就被打开, 取而代之的,是桐花万里路的绚丽与壮阔, 刻意的放逐,却变成命定的驻留。

    2009年6月28日,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广州女孩,匆匆买票,登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她内心非常清楚,去拉萨,不是去旅行,而是一场生命的流放,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放弃读大学的机会,承受不确定的未来。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她进入西藏,生命里的逼仄突然就打开了,那些压得她透不过气来的现实——父母离异、前途迷茫,在西藏的蓝天白云之下,如烟云般飘散,取而代之的,是桐花万里路的绚丽与壮阔。

    她叫张文婕,2009年孤身前往西藏,仿佛把自己的生命,刻意放逐在无限的空间里,拉萨——日喀则——珠穆朗玛峰——樟木——山南——情朴——林芝——墨脱——拉萨,她在西藏的山山水水间,停停走走,并两次前往墨脱支教。却在那无限中,找到了一个生命的定点,留在了拉萨。她至今难以相信,一张火车票,让她把青春嫁给了拉萨。

    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回来。一年中,张文婕有几次离开拉萨来内地,但每一次都抵不过内心对拉萨的想念,就想着早点回去。“拉萨成了我精神上的故乡,让我永远与它难舍难分。”现在,张文婕在西藏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电视台编导,她说,她不再满足于用文字来表达一些东西,电视也是一种语言,而且可以负载更多。她已经决定留在拉萨,不再离开。

    缺氧的高地西藏,被她认为是可以让灵魂吸氧的地方。西藏的山水、西藏的天地,都是辽阔恢宏的,渺小的生命与辽阔相对,让她产生敬畏,觉得神灵的指尖触手可及。2010年7月,张文婕写出了一本书《朝圣》,在自序中,她引用了龙应台的一句话: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

    在拉萨,张文婕遇到很多和她一样,因为爱西藏而停留在西藏的人们,她为他们拍过一个四集的纪录片,讲述四个藏漂的故事。他们因为年轻,而勇于闯荡,偏爱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放浪形骸,任时间奔腾如流水。狂野诗意,但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悲喜也自知。

    “有些藏漂的生活非常艰辛,甚至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但是他们还是坚定地留在了西藏。他们愿意为自由,为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付出代价,我觉得是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的一种宣言。”

    现在只是平静地生活

藏漂的理想生活

    藏漂,是为了让西藏为自己的内心注入平静与力量, 西藏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比远方更远的西藏,不是忧伤,是生活。

    在当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一群人,他们叫做“北漂”,即那些去大城市北京寻找自己发展空间,闯荡自己的人生天地的人。但是,同样是漂,北漂和藏漂,是完全不同的人群。前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而后者是为了深入西藏这一方净地,往自己内心注入力量与平静。

    北漂和藏漂,都是一种奋斗。北京巨大的生存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彷如一个战场,流血受伤,在所难免,马不停蹄的忧伤,同样在所难免。已经有人开始打出逃离北京的呼号,离开大城市,去小城市寻找生活,“反北漂”已经出现。藏漂,也许也将成为一个过去时,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地方,能拒绝现代化的浸侵。

    平客回忆2002年大学未毕业的自己,迫不及待来到拉萨,当双脚落在活生生的拉萨大地上,他惊奇地发现:原来拉萨并没有想象中的落后,这里虽不富裕,却是一派祥和而充足的生活景象;原来布达拉宫没有想象那么大,虽然依然雄伟,气势逼人。那时的街道是沙石子路面,那时八廓街的下水道很破旧却别有风味。

    这里的人文氛围和生活状态感染了他:“你感到你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想要的地方。这里不嘈杂,每个人都很快乐。”于是平客留了下来,在这里他给杂志摄影、写稿,逃避着尘世的繁华。结识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藏漂。藏漂们在一起的日子很自由,一起抽烟喝酒,无拘无束。藏漂的故事个个精彩,“我无法叙述,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很难忘”。

    那时最动人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大雪天,哥们们陪一个来自香港的男孩喝闷酒,因为他的女孩刚刚去了云南。后来,男孩追随女孩去了云南,又走过天南海北。再后来,两个人的爱情最后汇成一本书——《藏地白皮书》,催生了无数去往西藏寻求爱情的梦。

    平客的爱情也一样在西藏实现。2005年他因工作去了北京,2009年又再次忍不住回拉萨,他开了家客栈。有个女孩帆帆,带着对客栈刁钻的胃口寻了半年,终于在“平小客的窝”安定下来。一周的时间,房东与房客成就了一段姻缘。

    如今,平客偶尔会矫情地和朋友说起“我们怀念的是2006年以前的拉萨”,在他看来,拉萨越来越浮躁,烟火味日重,然而:“现在只是平静地生活,在哪过日子不一样呢?这里比北京好。”但这座城市仍有魅力,在这里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够有空间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路上 不在西藏

    西藏的岁月,不再是沉吟着经文的希望, 佛光依旧炫目,现代化的祛魅让人晕眩。 藏漂们在路上,不在西藏,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

    曾经的西藏,岁月是沉吟着经文的希望,风吹动经幡,那经文就又被念了一遍,苍渺的宇宙间,有小小的愿望在穿梭,佛光炫目,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生命轮回。但是,西藏终究要走向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祛魅。延绵世代的顶礼膜拜,经世不绝的磕头声响,与繁华的物质文明对视,西藏的神秘在消退。

    “我知道,有那么一些文化学者,或者那些关心西藏的人,总是会对西藏呈现出来的一些物质的、现代化的特征表示遗憾,甚至痛心。但是,我并不觉得西藏就应该是原来那个样子——古老、神秘,同时还有落后。那些希望西藏维持原来的文化生态的人,是自私的,他们没有考虑到藏民们的真实需求。”强子说。

    出生于1985年的强子,自小生活在拉萨,他的祖辈,为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来到这片土地。中山大学毕业之后,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他,还是选择回到了西藏,“西藏就是那么一个地方,当你离开它,你会止不住地想念它,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你。我想,这是因为它具备其它地方没有的东西,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别的文化氛围。”

    强子的网名叫“西藏小子”,他说他希望自己属于西藏,也希望西藏属于自己。他用这些词,来描述藏漂的特点:逃避、寻找、体验、希望、邂逅。他觉得藏漂一族,是在体验人生,也许,就在这体验的过程中,他们找到宁静,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然后又会以热烈的姿态返回一线的物质生活。

    “他们会离开这里的,因为他们并不属于这里。而西藏的现代化进程,也会消退他们藏漂的意义。”强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年轻一代的藏民,也会在淘宝上买ip手机,听流行音乐,关心刚上映的大片。他们不会三四点起来去朝拜,因为他们也许昨晚很晚才从QQ上下来。

    一种文化,自然有它的生长过程,由萌发至成长、由繁盛走向凋谢,再获得另一种生命。当汽车代替了三步一走五步一叩的朝拜之路,当风的呢喃中,有3G信号在传递,当年轻的西藏人,选择了非本土的文化,西藏慢慢卸去人们对净土与圣地的遥望,但走向现代化的西藏还是西藏。

    而藏漂们却可能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藏漂,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年轻。他们还在路上,在不在西藏,已不是重点。对清澈高远的自由世界的膜拜、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对精神家园的寻觅,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张文婕说:“我会把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雕刻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但是生命有太多可能性,也许有一天,我起身默默告别。” (朱桂英 朱晓佳)

80年代老藏漂们的集体回忆


  远方是美好的。

  “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

  于小冬油画《干杯,西藏》190x160cm 1996-1997画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

  这是一幅1.6米×1.9米的群像画,红色的桌布,桌子上放着餐盘,几张扑克牌,两盒围棋,以及两本书:一本是马原小说集《西海的无帆船》,另一本则是《西藏文学》,23个人围在桌子的四周,他们都举着酒杯,神态各异,却有着圣徒般的庄严肃穆,空气有些凝固和沉重……画面弥漫着一股80年代特有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仪式感,鲜红的桌布代表了他们对西藏的热情,绛紫的天空代表了他们的忧郁和彷徨,洁白的哈达寄托了他们对逝者的哀思。

  这是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绘画作品,原名叫《最后的晚餐》,曾发表在《西藏文学》与《西藏旅游》杂志上。马原在1996年出版的小说集《拉萨的小男人》中以它的局部做了封面,并在扉页完整刊出。之所以选用它作为自己小说的封面,因为它生动地记录了他们那一代进藏青年的激情和梦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拉萨,集合了一群热爱艺术的青年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进入西藏的动机,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比喻是,四十年代的进步青年向往并奔赴圣地延安,他们希望去远方寻找自己的艺术理想。这幅画里所使用的绘画语言,人物造型、构图、细到桌子上的红布皱纹、所有人物的排列,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作者在画中刻意追求一种宗教的意境,没有更多的高光亮点,也没有斑斓绚丽的腐蚀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圣徒,单纯、洁净而忧郁,但灰暗的色调又让人有些压抑,像一次离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场安静的祭奠。

  张子扬说:“这幅画是西藏文学艺术史的阶段性的缩影,它对于上世纪80年代以至于本世纪初的西藏文化和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

  当记者问到当时创作这幅画作的初衷时,于小冬这样说道:“20世纪80年代,我们那一帮大学生怀着理想,聚集在西藏,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活的纯粹而精神化。今天想起来觉得非常奢侈,再回到那个情景里似乎是没有可能了。90年代这些人开始内调、出国,还有两位女性死在了西藏,朋友们的不断离开,使80年代的气氛逐渐地消失了。”

  “我画这幅画的时候是90年代的后期,当时决定要调离西藏,非常想给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留下一份纪念。”

  “在时断时续做画的过程当中,一个个生命在我的眼前的笔下活起来,一个个朋友依次出现在我对面,像对话的状态,关于他的一些回忆,跟他交流的气息全部都会浮现,脑子里异常活跃。当时在拉萨,我住的小屋子兼画室特别小,更觉得离这些人很近,我几乎能感到他的呼吸、听到他的声音。这样的幻觉时时产生,这些无比幸福的时刻也伴着一丝丝触及灵魂的惊恐。”

  “画面中的意像都是像征意义的。红色的桌布扭动着像热血,像翻腾的思绪,杯里的红酒像一盏盏灯,像一颗颗年轻的心,紫色的天空闪动不定,整个画面的情绪有悲壮有怀念。扑克牌、调色板、《西藏文学》杂志、马原小说《西海无帆船》等等这些东西必须画上去,是那个时代的纪念物。”

  “这幅画,首先是画给我自己的,是我对朋友们的一次特殊的邀请,我想用我的方式请这些人到画上来,站到一起,像个仪式,追思大家的梦想、友谊和时间。”

  2006年4月22日~5月12日,“渡——于小冬西藏油画展”在北京仁艺术中心开幕,《干杯西藏》仍然是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作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马原曾说,这幅画记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20年过去了,这幅画的人文含量和历史价值更加凸显。正如作家马丽华所言,“那个西藏已经消失”,终将有一天,画中人也会一一消失,只有这幅画,定格了一次并未发生的聚会和他们曾经献给西藏的青春。(一个人的西藏)

藏漂一族:西藏是身体的漂泊地,精神的归宿地


    入藏之前,西藏只是一个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一个可以被任何一个远方代替的地方,适合存放一些飘忽的理想,

    入藏之后,西藏却成为比故乡更亲的地方,与自己魂梦相牵。

    2008年9月1日,十二个来自成都的年轻人骑着山地车,到达拉萨,内心狂喜。

    一路历经艰辛,终至目的地,他们的视线,毫不设防地与大朵大朵纯白的云,清澈高远的蓝天相遇。如此壮阔的美丽,超出经验之外的极致的壮美,有一种强大的震慑力,瞬时间,把他们无畏的视线,撞击得柔软。

    “我当时就激动地哭了,我们一路经历风风雨雨,甚至被冰雹砸过,一看到拉萨如此美丽的蓝天白云,眼泪就情不自禁地往下掉,那一刻,我至今难以忘怀。”如今定居于拉萨并已成家的乐乐,当时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员,他告诉我们,当时来拉萨,只是有一位车友提议穿越川藏公路,大家都没怎么多想就决定来了。

    他们没有想到,一种陌生的命运,就静静地潜伏在这个“没怎么多想”的决定里。乐乐是在拉萨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留了下来,“后来,我们中有四个,留在了西藏,并且,准备长居于此。我们爱上了这里的蓝天白云,爱上了这里淳朴的人们,爱上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感觉到的是内心从来没有过的无比的宁静。”

    西藏,地球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有高天阔地的山野,有信仰坚定的人们,有如风般吹彻的从善理念……所有的一切,把一种深刻的归宿感,注入本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心里。这里,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人--藏漂一族,一群心甘情愿被西藏的壮美与神圣俘获的人。

    很多藏漂,都不是特意要成为藏漂。乐乐是一个典型。入藏之前,西藏只是一个比远方更远的地方,一个可以被任何一个远方代替的地方,适合存放一些飘忽的理想;入藏之后,西藏却成为比故乡更亲的地方,与自己魂梦相牵。这种感觉就像爱情,他和她一见钟情,似命中注定,一瞬间的相通,让人愿意拿一辈子去相守。

    我要去西藏

这是我在拉萨的季节,天空中飘荡着孤独的理想,我在寻找雨后出现的彩虹,只让心灵睁开无数只眼睛。

    西藏古老凝重,庄严神圣,浪漫绚丽, 象征着自由和勇气, 西藏让人温和,让人开始相信美, 我要去西藏,这是一个梦想。

    采访了很多藏漂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喜欢许巍的那首歌《蓝莲花》。在来西藏之前,歌里的自由精神,煽动着他们内心深处的躁动;而来西藏之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这首歌不再以煽动内心的方式,回响在耳边,而是如淙淙流水,安定自如地流过内心。

    藏漂一族如诗般的语言,让我们惊讶。尽管他们一再强调,所谓的藏漂的诗意,仅仅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因为人还是扎扎实实地处在生活中。但是,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

    “在西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居然可以那么简单地活着。”洪波说,那些一路爬行去布达拉宫朝圣的朝圣者,没有怨言,没有恼怒,让他难忘。他变得很温和内敛,开始相信美,之前那些小愤青的思想,都已悄悄飘逝。他想定居在拉萨。

    “都说西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我曾经猜过这种原因:那就是我们对此寄予了太多希望和爱,所以早就对心里下了定义,只要到了西藏,什么就都好了。心是很脆弱的,我们要向好的一方面安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所以我更认为西藏是一剂慰安药。”

    豆瓣上,与西藏相关的小组,超过了一百个,好多个小组的成员达到了五千的上限。西藏为什么吸引你?他们说,因为西藏古老凝重,庄严神圣,浪漫绚丽,象征着自由和勇气,因为想洗涤心灵,获得内心的平静,寻觅精神的家园,因为那是离神最近的地方。

    “我有很多梦想,我要去西藏,这里只是其中一个,人生是一次苦修,我们用坚忍磨砺意志,用激情获得力量,让希望指引方向。我们在行走,在体验,在一次次的涅槃中,变得愈发坚强,生命之花就此绽放。”豆瓣“我要去西藏”小组的组长这样说。

    西藏让人得到安静的回归

    西藏让人得到安静的回归,静到内心没有一滴水在响。

    藏地景色,有壮美有奇险,一路前行,仿佛是一种呼唤: 留下来吧,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 人就在折腾中完成信念的回归。

    十年前,阿奇辞掉了自己在深圳电信的工作,只身来到西藏。

    去西藏,是受到了老驴友黄老师的影响。黄老师来自香港,80年代就到过西藏。在他带给朋友们的酥油茶和藏刀里,阿奇萌生了去西藏看看的想法。千禧年过到一半,阿奇在西宁火车站旁边的酒吧里,和刚认识的老黄一番畅饮,酒到酣处,阿奇把老黄崭新的越野自行车“骗”了过来。骑着这辆车,阿奇到了西藏。这一待,就是十年。

    十年里,阿奇说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不再浮躁。这些年他时而在自家北面靠山南面是草地的庭院里,享受宁静;时而将脚步延伸到南山、墨脱、勒布沟,一去就是半年;穿插其中的,是在路上的惊险和刺激。

    从澜沧进藏的公路上劫匪猖狂,他们头缠红绳,把摩托车横在路中央,前面摆着两块大石头。阿奇的做法是,从车里拿出早已备好的警灯,远远开始呼啸。劫匪们闻之抱头鼠串。

    2007年阿奇走川藏线回家,在左贡遇到雪崩。眼见前面的北京吉普,被汹涌而来棉花般的暴雪覆盖后,又被夹杂在暴雪中飞落的巨石,狠狠砸中,连车带人滚落悬崖。阿奇的车离这一幕发生的地点只有140米,车上的两个女孩子已被吓得大哭。

    当时,冒暴雪冲过去生还率50%,留下或者后退,不但不能赶回家过年,还有可能面临再一次的雪崩。阿奇紧忙叮嘱大家系好安全带拉好扶手,油门一踩到底,车冲过去了。第二年,阿奇还是走这条路回家。

    “这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安静的回归,静到心里没有一滴水在响,如今我觉得自己不再浮躁。”阿奇在我们的采访中这样说,“当然,西藏最大的魅力还是在于行进的过程中。行进中你看到的藏地风景,让人很震撼,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路上的历险,都抓着你留下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吧。人就在折腾中完成信念的回归。”

    一直坚守在拉萨的他喜欢许巍的《时光》,歌中承载的是人和事:也许就在这一瞬间,你的笑容依然如晚霞般,在川流不息的时光中,神采飞扬……

    我嫁给了拉萨

    进入西藏,生命的逼仄就被打开, 取而代之的,是桐花万里路的绚丽与壮阔, 刻意的放逐,却变成命定的驻留。

    2009年6月28日,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广州女孩,匆匆买票,登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她内心非常清楚,去拉萨,不是去旅行,而是一场生命的流放,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放弃读大学的机会,承受不确定的未来。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她进入西藏,生命里的逼仄突然就打开了,那些压得她透不过气来的现实——父母离异、前途迷茫,在西藏的蓝天白云之下,如烟云般飘散,取而代之的,是桐花万里路的绚丽与壮阔。

    她叫张文婕,2009年孤身前往西藏,仿佛把自己的生命,刻意放逐在无限的空间里,拉萨——日喀则——珠穆朗玛峰——樟木——山南——情朴——林芝——墨脱——拉萨,她在西藏的山山水水间,停停走走,并两次前往墨脱支教。却在那无限中,找到了一个生命的定点,留在了拉萨。她至今难以相信,一张火车票,让她把青春嫁给了拉萨。

    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回来。一年中,张文婕有几次离开拉萨来内地,但每一次都抵不过内心对拉萨的想念,就想着早点回去。“拉萨成了我精神上的故乡,让我永远与它难舍难分。”现在,张文婕在西藏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电视台编导,她说,她不再满足于用文字来表达一些东西,电视也是一种语言,而且可以负载更多。她已经决定留在拉萨,不再离开。

    缺氧的高地西藏,被她认为是可以让灵魂吸氧的地方。西藏的山水、西藏的天地,都是辽阔恢宏的,渺小的生命与辽阔相对,让她产生敬畏,觉得神灵的指尖触手可及。2010年7月,张文婕写出了一本书《朝圣》,在自序中,她引用了龙应台的一句话: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

    在拉萨,张文婕遇到很多和她一样,因为爱西藏而停留在西藏的人们,她为他们拍过一个四集的纪录片,讲述四个藏漂的故事。他们因为年轻,而勇于闯荡,偏爱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放浪形骸,任时间奔腾如流水。狂野诗意,但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悲喜也自知。

    “有些藏漂的生活非常艰辛,甚至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但是他们还是坚定地留在了西藏。他们愿意为自由,为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付出代价,我觉得是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的一种宣言。”

    现在只是平静地生活

藏漂的理想生活

    藏漂,是为了让西藏为自己的内心注入平静与力量, 西藏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比远方更远的西藏,不是忧伤,是生活。

    在当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一群人,他们叫做“北漂”,即那些去大城市北京寻找自己发展空间,闯荡自己的人生天地的人。但是,同样是漂,北漂和藏漂,是完全不同的人群。前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而后者是为了深入西藏这一方净地,往自己内心注入力量与平静。

    北漂和藏漂,都是一种奋斗。北京巨大的生存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彷如一个战场,流血受伤,在所难免,马不停蹄的忧伤,同样在所难免。已经有人开始打出逃离北京的呼号,离开大城市,去小城市寻找生活,“反北漂”已经出现。藏漂,也许也将成为一个过去时,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地方,能拒绝现代化的浸侵。

    平客回忆2002年大学未毕业的自己,迫不及待来到拉萨,当双脚落在活生生的拉萨大地上,他惊奇地发现:原来拉萨并没有想象中的落后,这里虽不富裕,却是一派祥和而充足的生活景象;原来布达拉宫没有想象那么大,虽然依然雄伟,气势逼人。那时的街道是沙石子路面,那时八廓街的下水道很破旧却别有风味。

    这里的人文氛围和生活状态感染了他:“你感到你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想要的地方。这里不嘈杂,每个人都很快乐。”于是平客留了下来,在这里他给杂志摄影、写稿,逃避着尘世的繁华。结识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藏漂。藏漂们在一起的日子很自由,一起抽烟喝酒,无拘无束。藏漂的故事个个精彩,“我无法叙述,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很难忘”。

    那时最动人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大雪天,哥们们陪一个来自香港的男孩喝闷酒,因为他的女孩刚刚去了云南。后来,男孩追随女孩去了云南,又走过天南海北。再后来,两个人的爱情最后汇成一本书——《藏地白皮书》,催生了无数去往西藏寻求爱情的梦。

    平客的爱情也一样在西藏实现。2005年他因工作去了北京,2009年又再次忍不住回拉萨,他开了家客栈。有个女孩帆帆,带着对客栈刁钻的胃口寻了半年,终于在“平小客的窝”安定下来。一周的时间,房东与房客成就了一段姻缘。

    如今,平客偶尔会矫情地和朋友说起“我们怀念的是2006年以前的拉萨”,在他看来,拉萨越来越浮躁,烟火味日重,然而:“现在只是平静地生活,在哪过日子不一样呢?这里比北京好。”但这座城市仍有魅力,在这里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够有空间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路上 不在西藏

    西藏的岁月,不再是沉吟着经文的希望, 佛光依旧炫目,现代化的祛魅让人晕眩。 藏漂们在路上,不在西藏,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

    曾经的西藏,岁月是沉吟着经文的希望,风吹动经幡,那经文就又被念了一遍,苍渺的宇宙间,有小小的愿望在穿梭,佛光炫目,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生命轮回。但是,西藏终究要走向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祛魅。延绵世代的顶礼膜拜,经世不绝的磕头声响,与繁华的物质文明对视,西藏的神秘在消退。

    “我知道,有那么一些文化学者,或者那些关心西藏的人,总是会对西藏呈现出来的一些物质的、现代化的特征表示遗憾,甚至痛心。但是,我并不觉得西藏就应该是原来那个样子——古老、神秘,同时还有落后。那些希望西藏维持原来的文化生态的人,是自私的,他们没有考虑到藏民们的真实需求。”强子说。

    出生于1985年的强子,自小生活在拉萨,他的祖辈,为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来到这片土地。中山大学毕业之后,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他,还是选择回到了西藏,“西藏就是那么一个地方,当你离开它,你会止不住地想念它,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你。我想,这是因为它具备其它地方没有的东西,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别的文化氛围。”

    强子的网名叫“西藏小子”,他说他希望自己属于西藏,也希望西藏属于自己。他用这些词,来描述藏漂的特点:逃避、寻找、体验、希望、邂逅。他觉得藏漂一族,是在体验人生,也许,就在这体验的过程中,他们找到宁静,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然后又会以热烈的姿态返回一线的物质生活。

    “他们会离开这里的,因为他们并不属于这里。而西藏的现代化进程,也会消退他们藏漂的意义。”强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年轻一代的藏民,也会在淘宝上买ip手机,听流行音乐,关心刚上映的大片。他们不会三四点起来去朝拜,因为他们也许昨晚很晚才从QQ上下来。

    一种文化,自然有它的生长过程,由萌发至成长、由繁盛走向凋谢,再获得另一种生命。当汽车代替了三步一走五步一叩的朝拜之路,当风的呢喃中,有3G信号在传递,当年轻的西藏人,选择了非本土的文化,西藏慢慢卸去人们对净土与圣地的遥望,但走向现代化的西藏还是西藏。

    而藏漂们却可能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藏漂,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年轻。他们还在路上,在不在西藏,已不是重点。对清澈高远的自由世界的膜拜、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对精神家园的寻觅,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张文婕说:“我会把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雕刻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但是生命有太多可能性,也许有一天,我起身默默告别。” (朱桂英 朱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