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博物馆是北京唯一的国家级藏族文化博物馆,其基本定位是:西藏及其他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展示中心;国内外认识和了解藏族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开展对外宣传和反分裂斗争及爱国主义教育和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的基地;藏学研究和信息资料的平台;首都文化生活的一个观景点。

    其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实物、史料来展示藏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描述”有史以来藏族人民生产和发展的基本轨迹和模式;汉藏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事实;具有浓郁的藏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实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全国支援西藏政策指引下西藏跨越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国内藏学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等等。并积极努力地将西藏文化博物馆建设成内容丰富、主题独特、形式多样的体系,即全面地展示藏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和发展成就的专题性基本陈列,与国内外博物馆交流合作或配合国家外宣工作重点的临时展览,以及直观展示藏族文化、艺术和民俗的演示活动。

    第一展厅:多元一体厅

  <1>复原的卡若遗址房居。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镇东南12公里处的卡若村附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部落遗址,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自1977年发现以来曾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房屋、道路、祭祀台等建筑遗迹和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动物骨骼和粟类植物的碳化颗粒等。特别是粟类植物碳化颗粒的出土,说明约5000年前,青藏高原的内原始部落和中原的农耕文化已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些粟类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原农区。它的房居为半地穴,背风处有门,顶部为出烟口。展柜中是出土的磨制石锛、石斧以及骨针、骨锥等。石锛、石斧是农业工具,骨锥可用于制陶,骨针十分精细,说明卡若人有高超的缝纫技术。

卡若遗址房居

  <2>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与唐王朝联姻,建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亲密关系。这是唐代疆域图。

  <3>山南扎囊县雅雅鲁藏布江北岸扎玛山麓的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79年,糅合汉、藏、印三种建筑风格为一体,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佛教寺院。

  <4>位于昭陵前“吐蕃赞府”雕像的底座。“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据历史文献记载,该陵墓的北司马门曾立有“十四国番君长”石雕像,由于年代久远、战乱等原因,石雕像已不存在。2002年以后,在北司马门遗址陆续发现一些石雕像残件,经考证,这些残件正是出自“十四国番君长”石雕像。目前发现七个石雕像底座,其中就有“吐蕃赞府”雕像底座,它反映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与吐蕃王朝的关系。

  <5>一枚吐蕃时期驿使印章。印章图案是驿使骑在飞奔的马上。它可能是当时某个驿站使用的印章。

  <6>《步辇图》是中国古代名画之一,据传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以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前来求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李世民的情景。

  <7>根据史料考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成的文成公主进藏的幻影成像。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和典籍,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青藏高原,促进了藏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联姻对加强汉藏两民族的联系、团结,发展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人们的敬仰。至今,藏族民间还广泛传颂着“汉地公主”的故事。

  <8>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为纪念唐蕃会盟,在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雕刻了一通石碑,名为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这是按2:1的比例制成的模型。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载了唐蕃结盟始末,强调结盟的目的是:“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此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民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碑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极高的思想性和重要的文献价值。千百年来,它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唐蕃会盟碑

  <9>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行政管辖范围。元代疆域图。

  <10>元朝中央政府扶持萨迦政权,委任官吏、派驻军队,相继册封八思巴等多位帝师、国师,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元朝赐给藏传佛教首领的“统领释教大元国师”玉印。

  <11>敕封西藏萨迦首领的“白兰王印”,白兰王是元朝敕封西藏萨迦派首领的世俗王爵。   

  <12>明朝中央政府继承了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因其故俗,多封众建”的政策,充分利用元朝建立的施政基础并扶植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密切了西藏与中央的关系,使西藏的政治局势稳定,社会、经济长足发展。

  <13>明成祖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赐给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的“如来大宝法王印”。

  <14>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宣德皇帝赐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大慈法王”的封号。“大慈法王像”缂丝唐卡。原件现藏于拉萨罗布林卡,全部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是目前罕见的缂丝精品之作。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们复制了此幅唐卡。这件唐卡严格依照原件的配色和工艺,采用了云锦和缂丝两种技术,全部用手工织造、裁剪、拼缝而成,工艺十分复杂。一个优秀的织工,2—3个工作日,才能织出1厘米。它凝聚了众多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堪称一件复制精品。

  <15>明世宗赐给西藏帕木竹巴首领的“灌项国师阐化王印”。清朝建立之初,在西藏推崇格鲁派以安定地方,通过建立噶厦政府、实施驻藏大臣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推行金瓶掣签、任命摄政等,使中央政权对西藏的治理更加制度化。

   <16>“达赖喇嘛”的名号始于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到北京朝觐,顺治皇帝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金册、金印。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的首次册封。1713年,清朝又册封格鲁派另一重要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印。以后,历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使用方便,按清朝所赐金印在西藏仿制的印,印钮为檀香木,印面为铁质,印文与金印相同。

  <17>金印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朝颁给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

  <18>清顺治、康熙、雍正以及乾隆皇帝赐给达赖喇嘛的谕旨和诏书。

  <19>《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简称“二十九条”)。《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是清朝中央政府总结元朝以来历代王朝对西藏治理的经验,为行使对西藏完全主权而制定的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标志着清朝政府在西藏的施政达到了成熟和完备的阶段。

  <20>清雍正皇帝赐给西藏噶伦颇罗鼐贝勒的印章。颇罗鼐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总理西藏政务十九年,期间他遵从朝廷的旨意,并采取众多措施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清朝先后封他为多罗贝勒、郡王。

  <21>乾隆御制碑《喇嘛说》碑文拓片的一部分。《喇嘛说》碑,立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现存于北京雍和宫内,碑文由乾隆皇帝亲自撰写,刻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阐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上层喇嘛及藏传佛教的政策,特别是阐述了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

  <22>“乾隆宝藏”银币是我国最早铸造的正式流通银币,为西藏地区货币。这里展出了清乾隆五十八年至六十一年的四种银币。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宝藏”银币始铸于乾隆五十八年,乾隆年号于六十年结束,乾隆六十一年银币是由于乾隆皇帝退位的传令因内地至西藏路途遥远,到达滞后,故有少量铸出。

  <23>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开始于元代,明、清两代逐步将大活佛转世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制范围之内。清朝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确定以金瓶掣签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制度。用于掣签的金瓶和象牙签。   

  <24>是采用多媒体和实景模型结合再现的江孜保卫战场景。1888年开始,英国以各种借口发动对西藏的多次入侵。1904年3月,英军指挥官荣赫鹏率军开始向江孜方向推进。沿途居民自发起来阻击侵略者,拦截英军的军火、军邮、粮食,阻塞英军交通,协助藏军展开顽强地抵抗。7月5同,英军对坚守在江孜堡垒的江孜军民发动总攻。江孜军民在半山前崖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尽管当时英军使用的是先进的武器,而江孜军民用的是火绳枪、大刀、梭镖和弓箭等,但是他们仍然坚持抵抗了8个月。最终由于英军炮火引燃山上的火药库,江孜防线被英军突破。1904年9月江孜保卫战失败后,英国以武力相威胁,签订了不平等的《拉萨条约》。

  <25>展柜中展示了荣赫鹏的家信,从邮戳上看是从江孜发出的,是英军入侵西藏的历史见证。

  <26>1959年以前,西藏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度。在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法典”规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是就其血统贵贱、职位高低而定”。

  <27>一组贵族和农奴生活的对比照片。

  <28>旧西藏的各种刑具。

  <29>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在其宣言书中写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30>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写有“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分”。

  <31>1929年到1930年,国民政府派出能说一口流利藏语的特使刘曼卿女士进藏,她在西藏做了大量的交流沟通工作,为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恢复正常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她在她所著的《康藏轺征》中写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称“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真正和平统一”,公开表明“不亲英人,不背中央”。

  <32>1913年至1914年中、英及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境西姆拉召开的。西姆拉会议的合影照片。“西姆拉会议”是英国殖民者炮制的干涉中国内政、策划“西藏独立”的非法会议。会议讨论始终围绕着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这一主要问题。英印政府外交部长亨利·麦克马洪还提出了把我国藏族居住地区划分成“外藏”和“内藏”的方案。出于内、外藏的划分激起了全国各界群起反对,袁世凯政府代表陈贻范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袁世凯政府宣布条约无效,会议就此以破裂告终。会议期间英方还以赠给西藏地方政府五千支枪,五十万发子弹为诱饵,胁迫西臧地方当局代表夏扎·边觉多吉和英方代表私自会晤,用秘密换文的方式,捏造了一条所谓划定中印东段边界的“麦克马洪线”,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历来属于中国面积达9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划归了英属印度。这种私下交易,连英印政府中很多主管官员都毫不知情,而且从未在会议上正式提出过。23年后,这份文件被偷偷塞进一本冒充是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里。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所谓西姆拉会议上的一切条约和文件。

  <33>这是红军长征示意图。这一部分是红军长征途经的藏区。这些是他们在当地留下的标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第二展厅:崭新纪元厅

  <3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和桑颇·丹增顿珠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朱德副主席、李济深副主席、陈云副总理等出席了签字仪式。当时西藏代表团签字的场景。“十七条协议”的签订,给藏族人民的历史和西藏民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

  <35>藏、汉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文本。

  <36>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颂扬毛主席的颂词。

  <37>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给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亲笔信。

  <38>根据《十七条协议》规定,为巩固国防,1951年5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进军西藏的训令,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十八军进入拉萨时的一组图片。

  <3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作为西藏地区的代表联袂出席了此次会议,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40>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议。1956年,自治区筹委会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了以陈毅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前往拉萨祝贺。这是一组当时的照片和实物。

  <41>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命令,要求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

  <42>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举行,西藏人民代表在自治区成立大会上投票,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第一届政府主席。西藏各族各界隆重集会,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这标志着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的落实。

  <43>照片记录了毛泽东接见帕巴拉·格列朗杰、邓小平接见阿沛·旺晋美、江泽民视察西藏,胡锦涛与藏族人民在一起的情景。

  <44>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做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2001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重要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今年1月18日至20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

  <45>改革开放以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从西藏的实际出发,一大批援藏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了效益。这组图片是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援藏工程——拉萨饭店、西藏博物馆、西藏电视台以及布达拉宫广场改扩建工程等。

  <46>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几组反映西藏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化特色产业、交通能源、环境保护、邮电通信、金融税收发展的照片。今天,西藏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科教文卫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继承和弘扬;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

  <47>图片反映了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

  <48>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了西藏所有县和96.1%的乡镇,形成了遍布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49>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央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艺术已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唱响。这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土登在说唱《格萨尔王传》。

  <50>西藏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各种佛事活动有序开展。

  <51>中央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节。拉萨地区的雪顿节、那曲羌塘的赛马节等都已形成了较大规模。

  <52>1988年10月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展柜中的布达拉宫木雕是根据有关专家和宗教界人士的建议,利用布达拉宫维修时拆换下来的珍贵建筑木材,特邀西藏民间雕刻家,严格按照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精雕细刻而成。它将成为西藏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精美艺术珍品和难得的历史文物纪念品。

  <53>青藏铁路沙盘。青藏铁路自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1984年建成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里,2006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途跨过唐古拉山、穿越昆仑山脉、横贯可可西里无人区……全线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有960公里海拔高于4000米,最高点为5072米,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青藏铁路的建设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创造出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青藏铁路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沙盘

  <54>图表从交通、贸易、医疗、教育、旅游业等方面归纳了西藏在近年取得的成就。

  <55>西藏的出版发行市场活跃,效益显著。西藏出版发行的部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

  <56>如今西藏新农村农民家居的一角,按比例缩小而成。2006年,自治区政府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当年投入30多亿元帮助5.6万户、29万农牧民乔迁新居。西藏安居工程实施四年,共有23.17万户农牧民搬入新居。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以农牧民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西减成效显著。

    第三部分:智慧之匙厅

   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灿烂文化,内容涵盖佛学、医学、文学、天文历算、戏剧、工艺、因明等学科,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并以其独到的形式和魅力著称于世。

  <58>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来了解和体验藏文的艺术魅力。随着藏文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聪明智慧的藏族人民使用多种载体记载了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思想,积累了卷帙浩繁的经典和文献。

吞米·桑布扎塑像

  <59>梵文佛典起初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所以称为“贝叶经”。国内现存的贝叶经多藏在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您现在看见的是梵文贝叶经《般若八千颂》。

  <60>贝叶经《声闻地》影印件。

  <61>吐蕃木简残片。   

  <62>以桦树皮为载体的经书。

  <63>不同版本的藏文《大藏经》,有德格版、拉萨版、北京版等。

  <64>《大藏经》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和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华大藏经》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对勘本)2007年己圆满完成。此项目国家投资近四千万元,耗时20年,被称为“航母级”项目。

  为完成此项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设立《大藏经》对勘局,聘请数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藏族专家主持对勘事务,选聘一百多名学有专长、热心此项工作的学者从事整理、对勘工作。对勘整理、编辑出版的《甘珠尔?丹珠尔》是以德格版为底本,采取参校本与底本逐字逐句相互对勘的办法,利用各种木刻版本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对勘而成。《甘珠尔》对勘本共108卷,选用永乐版、丽江版、北京版、卓尼版、那塘版、库伦版、拉萨版七种版本为参校本;《丹珠尔》对勘本共124卷,选用北京版、那塘版和卓尼版三种版本为参校本。  

大藏经

  <65>印经的表演。印经的主要工序有四道:裁纸、颜料加工、印刷和装订。如果仔细划分,步骤有十项之多。首先是裁纸——必须将整开的纸裁成传统经书大小;然后泡纸——将裁好的纸放在盆里浸湿,这样可以让纸变得柔润,便于上墨和均匀吸墨:接下来兑墨——在干燥的烟墨粉中兑入一定量的水(现在多半都使用现成的墨汁了);朱砂则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细致研磨,一个人一次只能研磨六公斤朱砂,每次经过四天的研磨才能使用;然后开始印刷——这是负荷最大、工序最多的关键步骤,由一组组印工完成;之后是洗板、晾晒、归库;最后的步骤由装订组完成——他们要做的是裁边、数页、分拣、校对、穿页装订、打磨(将经书边缘切磨整齐)、刷色边、按藏族传统方式包装等工序。这些工序都是流水作业,相互交叉又有条不紊。

印经表演

  <66>展出木刻印板,内容丰富,雕刻精细。最著名的三体文字合璧的般若八千颂经板,上面的一行是梵文,中间的一行是用藏文转写的咒语,下面的一行是现行藏文,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收藏于德格印经院,目前还在使用。

  <67>藏传佛教的经书为横式长条活页,翻阅过程中易散失,且不便携带。因此在经书外包裹一条绸布再加上雕刻有各种图案的经书扣,既起到了紧固便携的作用,又美化了经书。这就是各种形状的经书扣。

   <68>根据德格印经院藏经阁的实景制作的经版墙。数十万块经版平时就以这种形式保存在印经院。印刷时按顺序取出印经版,使用后必须将其冲洗干净,不同油墨要分开清洗。洗完放置在房顶上晾干涂上酥油,待酥油被日照融化、全部浸入木版内,再阴干后上架保存。在搬运过程中也有严格的操作程序,绝不允许印版之间发生碰搓。印版保管要随时检查有无虫蛀鼠咬的损坏现象。

经版墙

  <69>藏族的“文房四宝”,它们是“笔、墨、纸和桑木扎”。笔杆分圆和三棱两类,分别用于书写大字和小字。笔尖分为左斜、右斜等。

  <70>藏产墨水也颇为独特,是由酥油灯的灯花以及洛扎、工布等产地的油松燃烧时的烟絮与牛胶研磨制成的。

  <7l>藏式墨水瓶,多为银质与铜质。它结构独特,墨水装入其中,即使瓶子去掉盖子倒放,里面的墨水也不易流出来。瓶内通常还装有两粒小铁球,晃动瓶子,瓶内的铁球能起到加速搅匀墨汁的作用。

  <72>尼木藏纸。藏纸是由瑞香灌木外皮及狼毒草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因狼毒草根部具有毒性,所以用它造出来的纸不怕虫蛀鼠咬,质地坚韧,具有不腐烂、不变色、耐磨耐折叠、不易撕破等特点。藏纸被大量用于宗教典籍、政府公文的书写和印刷。

   <73>“桑木扎”是木质黑色的书写版,用时在上面途上酥油,再附上一层糌粑粉或牛粪灰,用竹笔书写,涂擦后可反复使用。

  <74>1703年,第司桑结嘉措组织众多画师,绘制出彩色医学唐卡,成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藏医学教材,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展出的是其中最著名的几幅。

  <75>藏医学有一套完整理论和临床体系,《四部医典》是其代表作。藏药标本。

  <76>藏医使用手术器械由来已久。展柜中的医疗器械基本上都是外科器械,小到做眼科手术的穿刺针,大到进行开颅手术的手术钳等,都是根据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所记载的制法和工艺原样仿制而成的。

  <77>3幅以天文历算为主要内容的唐卡称为“孜唐”,内容是解释星体运动的规律以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78>《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6部医药古籍。

馆内展品

  <79>经板上的藏药处方是已故著名藏医大师措如次朗的密传,这套处方板共98块,这是其中的一块,十分珍贵。

    第四展厅:艺海遗珍厅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是藏族人民在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古代印度、尼泊尔以及内地的造像与绘画技法,经过千百年不断地创新和进取,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80>本展厅一共展示了近百尊从公元7世纪到公元18世纪的藏传佛教造像。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高僧大德的真容写实,也有诸佛菩萨护法的形象,凝聚了匠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著名藏医大师宇妥·云丹贡布像。阿底峡、松赞干布、释迦牟尼、观音、度母……)还有僧人做法事用的法器等。

藏传佛教造像

  <81>西藏唐卡是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绘制技艺同益完善。根据材料和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绘画唐卡、织锦唐卡、堆绣唐卡和板印唐卡。其中绘画唐卡最为常见,织锦唐卡中以缂丝唐卡最为名贵。绘画唐卡按背景底色又分为彩色唐卡、金色唐卡和黑色唐卡等不同的类别。

  <82>唐卡题记上书写为明成化皇帝1479年4月15日供奉。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画面由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三主尊和其余36尊佛像构成。佛像刻画精细,细部都以纯金来提高画而亮度,体现了15世纪下半叶汉藏绘画艺术的极高成就。

  <83>了解唐卡的绘制过程。

  <84>一幅叙事题材的释迦牟尼传记故事唐卡,背面用藏文讲述了释迦牟尼从降世、出家、成佛到涅槃的故事,阐发忍耐、施舍、慈悲等佛教基本教义。整幅唐卡布局严谨、画工精细、十分珍贵。

  <85>一组格萨尔彩绘石刻。《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长期以来靠口传心授。国家将收集、整理、出版《格萨尔王传》作为重点科研项目、设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门经费,现已录制艺人说唱磁带5000小时,搜集300余部,整理出版藏文版120部,蒙文版25部,汉译本20多部,专著20部,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等文种出版。2006年5月,格萨尔已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首批名录。2009年12月,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6>面具展示区。西藏面具来源于原始宗教崇拜。主要分为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两种,宗教面具泛指与宗教活动有关的而具,民间而具主要用于藏戏、歌舞、祭祀、说唱表演等。您现在看到的是部分藏戏面具,有温巴面具、仙翁面具、大臣面具等。

藏式面具

  <87>西藏阿里地区的擦擦。“擦擦”是藏语的音译,专指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佛塔,多放置在擦康里寄托人们的夙愿。由于擦擦体积小、重量轻、制作简便,方便携带,所以传播广泛。

擦擦

    第五展厅:雪域风情厅

  最后进入雪域风情厅,体验西藏独特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了适应高海拔草原的游牧生活,藏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生产生活用具,这种由特定地域产生的游牧文化,是无法复制的高原智慧。

  <88>西藏传统游牧生活场景。牧民居住的牦牛毛帐篷。帐顶中央开有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帐内白天保持着充足的光线,天窗还起到流通空气和排除烟雾的作用。男子们每天出去放牧,或者做些贸易;妇女们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如挤奶、做饭、打酥油茶等。

牧民雕塑

藏枪、弓等狩猎工具

酥油桶等生活用品

 
  <89>游牧民族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掷石器,是牧民放牧时驱赶牛羊用的工具。使用时将小石块置于中央椭圆形毛垫上,绳子一头套于手腕,另一头抓在掌心,用力抡甩,石头随即飞出,打在牲畜周围,直至将其驱赶至放牧的地点。

  <90>火镰,用于取火,山于随身携带,所以牧民都把它装饰得很漂亮。火镰套内配有火石及火绒,平时用舌盖内侧活口扣紧,取火时火石击火镰刃,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

  <91>揉糌粑袋。将糌粑装入口袋,系紧袋口,左手托底,右手揉搓,在袋内捏成小团后取出便可食用。西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它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有密切的联系,农区以种植青稞为主。

  <92>甲米水磨坊的场景模型。甲米水磨坊在西藏最为著名,约建于公元17世纪,位于拉萨市北郊6公里的娘热沟。人们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磨坊,以渠水为动力,带动木轮旋转使石磨昼夜不停运转,将炒过的青稞磨成糌粑。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3>进入民居大门,看到的是西藏民居室内场景。在西藏,人们很重视饮茶,尤其是被藏族群众视为每同必备的饮品——酥油茶。酥油茶有驱寒解渴、充饥解乏等功效。展览结束后,您可以品尝我们为您准备的酥油茶。酥油茶不宜喝凉的,否则伤肠胃。为了使酥油茶常热不凉,藏族人民发明了茶炉与茶壶配套的茶具。

西藏民居室内场景

  <94>厨房的场景以及农耕生活用品,镢头、背筐、耙子、镰刀、簸箕等。

  <95>在藏民家的小院里,可以看到他们使用的渡河工具——牛皮船。一只牛皮船通常由4张牛皮缝制而成,约载七八个人,小的牛皮船一个人就可以背着走,不用时支在院子里晾干。至今我们还能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见到牛皮船的影子,在偏远的乡村,牛皮船仍然是人们渡河的工具。
 

    第二展厅:崭新纪元厅

  <3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和桑颇·丹增顿珠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朱德副主席、李济深副主席、陈云副总理等出席了签字仪式。当时西藏代表团签字的场景。“十七条协议”的签订,给藏族人民的历史和西藏民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

  <35>藏、汉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文本。

  <36>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颂扬毛主席的颂词。

  <37>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给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亲笔信。

  <38>根据《十七条协议》规定,为巩固国防,1951年5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进军西藏的训令,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十八军进入拉萨时的一组图片。

  <3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作为西藏地区的代表联袂出席了此次会议,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40>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议。1956年,自治区筹委会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了以陈毅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前往拉萨祝贺。这是一组当时的照片和实物。

  <41>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命令,要求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

  <42>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举行,西藏人民代表在自治区成立大会上投票,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第一届政府主席。西藏各族各界隆重集会,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这标志着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的落实。

  <43>照片记录了毛泽东接见帕巴拉·格列朗杰、邓小平接见阿沛·旺晋美、江泽民视察西藏,胡锦涛与藏族人民在一起的情景。

  <44>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做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2001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重要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今年1月18日至20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

  <45>改革开放以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从西藏的实际出发,一大批援藏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了效益。这组图片是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援藏工程——拉萨饭店、西藏博物馆、西藏电视台以及布达拉宫广场改扩建工程等。

  <46>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几组反映西藏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化特色产业、交通能源、环境保护、邮电通信、金融税收发展的照片。今天,西藏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科教文卫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继承和弘扬;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

  <47>图片反映了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

  <48>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了西藏所有县和96.1%的乡镇,形成了遍布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49>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央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艺术已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唱响。这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土登在说唱《格萨尔王传》。

  <50>西藏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各种佛事活动有序开展。

  <51>中央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节。拉萨地区的雪顿节、那曲羌塘的赛马节等都已形成了较大规模。

  <52>1988年10月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展柜中的布达拉宫木雕是根据有关专家和宗教界人士的建议,利用布达拉宫维修时拆换下来的珍贵建筑木材,特邀西藏民间雕刻家,严格按照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精雕细刻而成。它将成为西藏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精美艺术珍品和难得的历史文物纪念品。

  <53>青藏铁路沙盘。青藏铁路自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1984年建成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里,2006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途跨过唐古拉山、穿越昆仑山脉、横贯可可西里无人区……全线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有960公里海拔高于4000米,最高点为5072米,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青藏铁路的建设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创造出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青藏铁路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沙盘

  <54>图表从交通、贸易、医疗、教育、旅游业等方面归纳了西藏在近年取得的成就。

  <55>西藏的出版发行市场活跃,效益显著。西藏出版发行的部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

  <56>如今西藏新农村农民家居的一角,按比例缩小而成。2006年,自治区政府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当年投入30多亿元帮助5.6万户、29万农牧民乔迁新居。西藏安居工程实施四年,共有23.17万户农牧民搬入新居。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以农牧民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西减成效显著。

    第五展厅:雪域风情厅

  最后进入雪域风情厅,体验西藏独特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了适应高海拔草原的游牧生活,藏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生产生活用具,这种由特定地域产生的游牧文化,是无法复制的高原智慧。

  <88>西藏传统游牧生活场景。牧民居住的牦牛毛帐篷。帐顶中央开有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帐内白天保持着充足的光线,天窗还起到流通空气和排除烟雾的作用。男子们每天出去放牧,或者做些贸易;妇女们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如挤奶、做饭、打酥油茶等。

牧民雕塑

藏枪、弓等狩猎工具

酥油桶等生活用品

 
  <89>游牧民族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掷石器,是牧民放牧时驱赶牛羊用的工具。使用时将小石块置于中央椭圆形毛垫上,绳子一头套于手腕,另一头抓在掌心,用力抡甩,石头随即飞出,打在牲畜周围,直至将其驱赶至放牧的地点。

  <90>火镰,用于取火,山于随身携带,所以牧民都把它装饰得很漂亮。火镰套内配有火石及火绒,平时用舌盖内侧活口扣紧,取火时火石击火镰刃,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

  <91>揉糌粑袋。将糌粑装入口袋,系紧袋口,左手托底,右手揉搓,在袋内捏成小团后取出便可食用。西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它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有密切的联系,农区以种植青稞为主。

  <92>甲米水磨坊的场景模型。甲米水磨坊在西藏最为著名,约建于公元17世纪,位于拉萨市北郊6公里的娘热沟。人们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磨坊,以渠水为动力,带动木轮旋转使石磨昼夜不停运转,将炒过的青稞磨成糌粑。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3>进入民居大门,看到的是西藏民居室内场景。在西藏,人们很重视饮茶,尤其是被藏族群众视为每同必备的饮品——酥油茶。酥油茶有驱寒解渴、充饥解乏等功效。展览结束后,您可以品尝我们为您准备的酥油茶。酥油茶不宜喝凉的,否则伤肠胃。为了使酥油茶常热不凉,藏族人民发明了茶炉与茶壶配套的茶具。

西藏民居室内场景

  <94>厨房的场景以及农耕生活用品,镢头、背筐、耙子、镰刀、簸箕等。

  <95>在藏民家的小院里,可以看到他们使用的渡河工具——牛皮船。一只牛皮船通常由4张牛皮缝制而成,约载七八个人,小的牛皮船一个人就可以背着走,不用时支在院子里晾干。至今我们还能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见到牛皮船的影子,在偏远的乡村,牛皮船仍然是人们渡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