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你好!

——怀念父亲

 

农历腊八,四九的最后一天,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过了这一坎,村头含春的杨树就开始玉润饱满起来,春的信息融入自然万物,可不是最艳丽的花朵来自最寒冷的冬日里吗?就在四九的寒风里,乡村的山河里没有了形容词,没有了渲染,大自然风骨韵致收敛起来,农田山寨的质地一览无余,村子比以往多了些只有在乡下才有的静谧,空旷和瑟瑟凉风,空荡中隐含禅意。这一天,在一间用松木装饰的农房里,那是父亲的空间,是父亲的隐秘和尊严放置的地方,好像是某种因缘的安排吧,我落座在父亲的身边抚摸着因浮肿而隆起的脚背,强压的泪水只往心里咽,我的心深深地隐隐地痛,那是能够触及灵魂的痛啊,生怕父亲发现,分明看到父亲盘腿正襟危坐,颤抖着双手扣好了最上面的那枚扭扣,用尽了最后一口气,依然用平静的语气,使唤着母亲,打开一件洗白了的包袱,里面有叠得整整齐齐的藏服鞋帽,说着又打开了一件相似的包裹,一一交代着去处,又简单地评说了自己的一生,父亲说我的一生悲喜惨半,有劳其筋骨,苦其心智的中青年时期,又有操劳中渗透短暂幸福的晚年生活,追忆着那个年代乡村的苦难史和辛酸史,说我走后丧事从简,免得伤及乡里乡亲,说不要悲伤、生老病死是生命规律,谁也经历,要顾拂好年迈的母亲,不要随意怠慢她,我走后一切如旧……,最后嗫嚅着嘴唇,似乎喃喃自语,眼角挂着泪花,最终没有落下来,父亲就这样平静而超乎寻常地撒手人寰,至直生命的最后保持一个老人的尊严,我知道父亲还有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那是一个世纪苍桑老人铭刻生命底色的话呀,父亲一生用劳累、诚信、坚韧、刚毅和隐忍,直至生命的最后树立起了一个尊长的尊严,他坚守着终生的某种威严,带着乡俗民亲走了,直到最后依然那么清晰而有条不紊,那么坦然宽厚,似乎是赶一场属于男人,确切地说只属于父亲们的某种壮严隐秘的仪式,他来自贫瘠的土地,诚实如同大地的本色里完成了一个父亲的一生草根情怀,我也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视死如归所深藏的含义,也诠释了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老人对临终时的纯粹和干净,利落得如倏忽起飞的鸟。

父亲就这样悄无声息宁静安祥地走了,临终睡姿吉祥,脸颊微微红润而充满仁慈,并不显出孤单、恐慌和焦虑,是一个乡村老人心怀慈悲、长期修行临终时瞬间获得证悟的业力吧,在法性中阴中应该温馨地找到了那个愉快的光,在本觉智慧的引领下依然决然地放下欲望和执著,放下贫、嗔、痴,寻找那个没有痛苦、没有忧伤的极乐世界,但愿如此……

 

父亲走后的那段日子,本该静穆的村子,更沉浸在某种隐秘的寂静里,亦加空荡的天空似乎抽走了某种依靠,原本有灵气有光泽的空气也满含悲凄,尤其到了夜晚,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仿佛也用特有的方式哀思,唯有灵前供养的长明不灭的酥油灯闪闪烁烁,祈愿让亡者心生欢喜,不迷茫于愚痴和迷惑,迅速脱离悲悯,获得智慧,让灵魂清净,愿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自然浮现心中……

父亲走后村子里的人,依次带着哈达和水果供品到灵前嗑头颂经哀怜,手持经筒和念珠的村民们,昼夜不停地念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呢吽”,时而齐声长诵嘛呢长调,忧伤而响彻云霄,如触抵灵魂的窃窃神语,让人置身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使人震憾,使人安祥,那是一个朴素的村子,对父亲的深切哀思和庄重道别,也是一个村子对一个过世老人最庄严的仪式啊,在这真真切切温暖和慈悲的祈祷和祝福声中,我相信亡者的灵魂一定有一种力量带向极乐净土,我的心空前得到抚慰和安顿。

送葬的那天,按藏族乡村习俗,有一个长者道别亡者,说:“亡者的一生功过后,对亡者安慰心怀慈悲,不要恐惧和孤独,放下世俗的留恋和执著,生老病死是苦的,我们多么爱你和思念你,但我们因缘已散,再不能受苦受难,我们相处的缘已尽,你已去世,除了离开别无选择,只有一个信念往生极乐世界”。告别完,临离亲戚的妇辈们在哭泣声中一一道别,只留下儿孙们送灵,那天凌晨,该是黎明前的最后一次黑暗吧,儿孙们在沉重肃穆里疾步前往乡村的火葬场,寒风里寂静的村子好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在黑夜的笼罩下我似乎被一个巨大的深邃的黑洞将要吞噬,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孤独中,显得那么无助和脆弱,渐渐地天空和大地之间有了轮廓,远处苍茫的山岭,空旷的田畴、朴素厚实的土地、闪着白光的河床,那曾是父亲的山、父亲的田野、父亲的河流啊,此刻,父亲的身影便猝不及防地进入了我的视野,一个个劳动的背影像一部部退色的黑白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每每想起父亲,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僻静的乡村,在褐黑色的田野上佝偻单薄的身子与炙热寂静的阳光的影子叠印,他摒弃尊贵卑贱,拒绝嘈杂喧闹,一次次清净无染、义无返顾地渗透土地,直抵心中的麦地,常常恍然在村子傍晚的霞光里,父亲那双瘦弱嶙峋、结满老茧的大手像一颗圆润丰硕的麦穗,如果你不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之子,如果不感悟耕耘和收获的苦难和喜悦,你就读不懂他的语言,冥冥之中父亲像梵·高的《向日葵》,总是虔诚地朝着金黄明媚的阳光,对色彩、对情感、对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神秘传达,从不昭然于世。尤其在别处不真实的秋天里,怀念老家,怀念父亲,每值秋日,村子一派肃静,草和树木从墨绿色渐渐地变为金黄色,田埂的草丛里蟋蟀、野鸡、鸟及一些叫不名的鸟虫的声音,黑褐色耕地散发泥土出的气息,大自然在不同凡响地传达着秋的信息,这时,坐在刚犁地的庄稼地里,有种特别的惬意和伤感全身荡漾,面对单薄的枯叶窸窸窣窣缱绻坠落,游荡在寂寥旷野上的慵懒的毛驴,静坐在影子里的手摇经筒的安祥老人……,这一切像是一幅绝世的油画,父亲就在这样的田间黝黑的土壤里操劳牵挂一生,常常在烈日当空的秋日里,佝偻着瘦弱单薄的身子缓缓犁地,素旧粗陋的衣裤,看上去并不相配,像是硬是凑合上去的,汗水湿透了明显短小的衣衫,在脊背上形成不规则的图形,透过被汗水湿透的贴身衣服,脊背上留下纹理清楚的骨架,像骨瘦如柴的老牛用尽最后一口力气,但只要面对相依为命的土地,才会显现特有的灵气、智慧和灵感,他用细腻的胳膊紧握犁柄晃动着身子,却左右逢源,父亲常教诲在犁铧尖插进泥土的深浅,泥土翻滚的均匀速度、两头犏牛的用力程度,翻地的匀称度来断定田畦的犁地水准和美感,还不时地迅速躬下身子捡拾地上翻出的鹅卵石,看似整齐平坦的土地下隐藏的乱石和杂草根,靠经验和悟性来发现,犁地时伴随着敏锐的观察、端祥和挑剔,生怕疏乎某一个细节,直到饥肠辘辘、直到两边抬杠的犏牛气喘嘘嘘,才熟练地放牛、解绳,最后把犁铧尖擦试得炯亮闪光,这是一个庄稼人才领略的农活,然后躺在田埂上狼吞虎咽,还不时地仔细端祥,一丝得意掠过疲倦的脸颊,短暂休整后又在使唤着牛,鞭哨在空中脆响“嘻俏、嘻俏……”声中摇摇晃晃地走远,身后留下的一道道土地的纹理熠熠生辉、诗意盎然。这是一个一生对忠于土地的老农用卖力、能耐、较劲、操劳所勾勒的生命弧线,一个地道朴素的庄稼人耿直勤朴、隐忍内敛的农民本色。亲爱的父亲,兴许从你呱呱落地时,就注定一生的辛酸和苦难,像跟其他善良普通的农民一样,经历了“解放”、“土改”、“宗改”、“四清”、“大跃进”、“农业学大寨”、“生产队”、“文革”、“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这些中国农民耳熟能祥的辛酸经历,像是节麦茬板地顺势掀翻的泥土一垄一垄地填补低地,田地犁完后又趋于平展,又像是耐心极强的老马,所有的恩怨委屈往心里咽,父亲经历了怎样的身心坎坷,只有他自己清楚……。父亲一生很少出过远门,只到后来70余岁以后,老态龙钟时,挪动着疲惫的身子到拉萨朝拜,临近大昭寺时,父亲双手合十久久瞻仰着,汗水夹杂着泪水,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扑簌簌落下,抽泣着哭出声来,那声音里隐含某种神秘的内心密码,又是那么简单而纯粹,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到父亲的哭声,至今想起依旧异常沉重和伤感,以至后来到五台山、北京颐和宫,到了天安门,父亲久久伫立凝视着毛主席像,倏忽间满含泪花,我十分诧异,我想可能那个年代的一个普通农民对毛主席、对北京天安门,都有着某种特殊的复杂的情结吧,也是一个一生面朝黄土、背靠天的农民,最朴素、最简单的情结呢。父亲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回到村里,逢人就夸儿子、儿媳,多次在电话里或者见面寒暄时表露出切切感激之情。

父亲走了,我心中留下永远的痛,留下落满灰尘的犁铧、温暖的炊烟、清凉的河水、厚实的麦草垛、吉祥的鸟鸣、年迈的母亲,还有那个孤单的杯子和拐杖……,此后满山遍野下了一场厚厚的春雪,朴素的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次仁多吉,笔名道帏多吉。著有《天上的青藏》、《海南梦幻之旅》、《激情青海湖》、《寻梦诗意藏地秘境》、《青藏之魂海南藏地之旅》、《浪漫海北之旅》、《带你游贵德》、《藏秘文化之旅》等十二部文化专集。创作策划青藏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十六部。摄制电视文化风光片《天下黄河贵德清》、《圣境天河——黄河上游》(纪录片)、《天堂里的圣湖——青海湖》等。与人合编、合著、合拍若干摄影画册、旅游手册、电视专题片等。现从事报刊编辑、旅游宣传策划、影视导演、文学创作、文化传播等工作。

 

父亲走后的那段日子,本该静穆的村子,更沉浸在某种隐秘的寂静里,亦加空荡的天空似乎抽走了某种依靠,原本有灵气有光泽的空气也满含悲凄,尤其到了夜晚,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仿佛也用特有的方式哀思,唯有灵前供养的长明不灭的酥油灯闪闪烁烁,祈愿让亡者心生欢喜,不迷茫于愚痴和迷惑,迅速脱离悲悯,获得智慧,让灵魂清净,愿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自然浮现心中……

父亲走后村子里的人,依次带着哈达和水果供品到灵前嗑头颂经哀怜,手持经筒和念珠的村民们,昼夜不停地念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呢吽”,时而齐声长诵嘛呢长调,忧伤而响彻云霄,如触抵灵魂的窃窃神语,让人置身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使人震憾,使人安祥,那是一个朴素的村子,对父亲的深切哀思和庄重道别,也是一个村子对一个过世老人最庄严的仪式啊,在这真真切切温暖和慈悲的祈祷和祝福声中,我相信亡者的灵魂一定有一种力量带向极乐净土,我的心空前得到抚慰和安顿。

送葬的那天,按藏族乡村习俗,有一个长者道别亡者,说:“亡者的一生功过后,对亡者安慰心怀慈悲,不要恐惧和孤独,放下世俗的留恋和执著,生老病死是苦的,我们多么爱你和思念你,但我们因缘已散,再不能受苦受难,我们相处的缘已尽,你已去世,除了离开别无选择,只有一个信念往生极乐世界”。告别完,临离亲戚的妇辈们在哭泣声中一一道别,只留下儿孙们送灵,那天凌晨,该是黎明前的最后一次黑暗吧,儿孙们在沉重肃穆里疾步前往乡村的火葬场,寒风里寂静的村子好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在黑夜的笼罩下我似乎被一个巨大的深邃的黑洞将要吞噬,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孤独中,显得那么无助和脆弱,渐渐地天空和大地之间有了轮廓,远处苍茫的山岭,空旷的田畴、朴素厚实的土地、闪着白光的河床,那曾是父亲的山、父亲的田野、父亲的河流啊,此刻,父亲的身影便猝不及防地进入了我的视野,一个个劳动的背影像一部部退色的黑白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次仁多吉,笔名道帏多吉。著有《天上的青藏》、《海南梦幻之旅》、《激情青海湖》、《寻梦诗意藏地秘境》、《青藏之魂海南藏地之旅》、《浪漫海北之旅》、《带你游贵德》、《藏秘文化之旅》等十二部文化专集。创作策划青藏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十六部。摄制电视文化风光片《天下黄河贵德清》、《圣境天河——黄河上游》(纪录片)、《天堂里的圣湖——青海湖》等。与人合编、合著、合拍若干摄影画册、旅游手册、电视专题片等。现从事报刊编辑、旅游宣传策划、影视导演、文学创作、文化传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