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中华版图,国道318川藏线像一条血脉,从四川盆地的内陆延伸到了青藏高原的世界第三极——拉萨。这是一条承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茶马古道,是一条浸染无数仁人志士鲜血和气魄的红色之路,它更是一条悬挂在中国人心目中雄壮艰险却又美丽无比的天路。仔细审视它,无疑会发现:四川甘孜州的巴塘县,是这条天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它起到了东上西进、南迁北延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然而,从四川的省会成都,到国道318川藏线上的巴塘,这绝不只是空间和距离的丈量,它更是攀登者身体和毅力的较量,也是一场和青藏高原的猛烈战斗!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有关巴塘的事儿,时间是2020年12月上旬。

        从成都出发,一路西行,目的地为巴塘。车过雅安天全县后,隐约可见前方高耸入云的山脉,峰顶堆满积雪,神秘而新奇。二郎山快到了。司机说,从前到拉萨,二三十公里的二郎山,要翻越一天的时间。因为山高路陡,有时会造成车毁人亡,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在山林中哭泣。但现在,从成都到康定的高速路修好了,从二郎山下的隧道通过,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从山那边的大渡河上通过去,也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的川藏第一桥,连接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

        从一天到几分钟的车程,这是川藏线的奇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天堑变通途。新中国高科技的投入,让时空距离变得不再遥远,我们不得不感叹往昔和今天的巨大变化。俯瞰大渡河,仰视愈加清晰的雪山,我不禁想起了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将士们,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真的不知道他们是凭着什么,又是怎么去翻越这一座又一座高耸入云的险峰的。

        在渺无人烟的高原,越野车载着我们几个人一路颠簸前行,似乎与世隔绝了。幸好有《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家刘乾坤老师一路做着详细的解说(他已经在国道318川藏线上来来往往100余次),旅途才增加了许多的兴致与趣味,消解了些许沉闷的气氛。

        车过康定后,我们便与风雪抗衡,重走着红军的长征路。一路翻山越岭,间或停歇修整,先过了白雪皑皑的康定折多山,翌日又绕过了雅江著名的山路十八拐,穿过天空之城理塘,几个人已是腹内翻江倒海,甚至呕吐不止。抵达藏家小江南巴塘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巴塘是一座写满红色故事的小城。它位于横断山脉深处,毗邻金沙江畔,为川、滇、藏三省(自治区)结合部。因为独特的地理地貌,历史也赋予它独特的传奇性,被人们誉为“高原红藏区”。中国藏区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巴塘地下党及其外围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就在这里诞生,引发了藏区革命风暴;红军长征经过巴塘,历时38天,跋涉约360公里;作为和平解放西藏的桥头堡,积极支援十八军进藏;解放初期的巴塘大营官寨保卫战成为藏区平叛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红军在党巴乡哈萨通村巴曲河上搭的桥,被人们称为“共产桥”;红军筹粮走过的央格山路,被叫作“共产路”;红军走过县城附近的东隆山,被改为“红军山”。

        走在红军当年走过的路上,我们在灯火璀璨的小城中穿行,过了一座桥,钻进深巷中。当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徐徐打开,越野车稳稳当当停在一座依山而靠的巴塘民居时,趁着夜色四下打量,发现就要歇息的藏家院子民族风情浓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楼宇之间花木繁茂,心里不免暗暗惊喜。更惊喜的是,居然还发现了一株苹果树,那些树叶早黄了,可还有红苹果诱人地挂在树上呢!树下拴着一只大肥羊,竖着耳朵警觉地望着我们。

        此时,早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和一个英俊的小伙热情迎上来,拎着我们的行李就去往最高处的房间。最关键的是,顺着目光向上逡巡,似乎最高处的藏家房顶与蓝色的天空和合围的群山相衔,星星那时正眨巴着调皮的眼睛,心情瞬间便变得安宁而踏实了。

        一路上,颠簸的旅程加上胃部受寒的缘故,又或许有点“高反”,呕吐得昏天黑地,但走进房间的那一瞬间,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感觉很亲切。在海拔不太高的巴塘,在巴塘小城的民宿“巴楚林嘎”里,褪去所有的疲惫和惊惧,我们沉沉地睡去。



        翌日,我是被窗外的鸟鸣声惊醒的。已然冬季,应是白雪覆盖高原的季节,院子里却洒满了阳光,恍惚间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以为春天提前来到了这里。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里既有稻花飘香,也有青稞成长;这里既有巴塘弦子高亢的乐音,也有江南丝竹轻柔的旋律;这里不但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也是驰名中外的高原小江南……汉、藏等民族于此交汇,生活其乐融融。

        昨夜提行李的俊小伙扎西告诉我们:院子里栽种的果树,有核桃、樱桃、苹果、杏子等,果子成熟的时候,在房间里休憩的游人全都跑出来,纷纷爬到树上,忙着收获树儿们赠予的快乐和幸福。

        因为巴塘县城里的果树太多了,村民们吃不完果子,它们就留在树上,正好成了鸟儿们过冬的美食。这因此倒也成就了巴塘冬天别样的景致:鸟儿们再也不飞到南方过冬了,就像扎西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又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了心所牵念的家乡巴塘。

        阳光暖暖地映照着大地,台阶下,水池边,假山旁,巴楚林嘎的鲜花兀自盛开着,有菊花、玫瑰等。午后的阳光炽热,像民宿主人阿里黑红的脸颊。见院子里站满了客人,他抓起地上的棍子,又找了木梯,“登登登”三两下攀上苹果树,摘了果子丢在我们手中。

        果子很甜。阿里的脸上也绽放着舒心的笑容。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巴楚林嘎成为他努力的回报。小院于2017年破土动工,2019年正式开张营业。其中每一块砖头的搭建,每一个廊檐的设计,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审美和匠心。在开业那天,他拿出自己花了几周时间精心做好的巴塘大弦子,向来宾们展示了老祖宗留下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院子里飘满了淡淡的酥油茶香,巴楚林嘎的民族文化氛围浓郁,表现在每个角落。比如挂满红绸的鹿角,来自伊朗的手工绣花挂毯,长而宽阔的藏式会客厅……“为了让远方的客人有回家的感觉,我专门找人打了几张八仙桌,如果他们愿意,我还可以和他们一起品茗美酒。”阿里说着,打开了储存好酒的房间。

        酒香四溢。那一刻,让人沉醉的不是青藏高原上的白云,不是高原小江南巴塘花木的馨香,也不是巴塘小城夜晚璀璨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星,而是像他们一样朴实而美丽的巴塘人。与岁月亘古不变的是巴塘人的心,他们永远把最好最美的东西,留给远方的客人!



        这一天的阳光似乎格外殷勤,一大早就翻过高原那边的雪山,均匀地抹遍了巴塘的每一个角落。晨曦微露,推开我们所居住的民宿大门,一行人钻出弯弯扭扭的小巷子,摘了藏家民宅伸向墙外的仙人掌果实,从巴塘蓝天倾泻而来的阳光一下便落满每个人的心怀。

        穿城而过的巴楚河静静流淌着,朝阳下闪动着绿色的波痕,丝绸一般,倒映着两岸的房子、树木和花草,还有熙熙攘攘的人。徜徉在巴塘的街上,冬天的阳光翻过东隆山,如水般沐浴着热闹繁华的县城。

        着藏装的巴塘人真的美极了!男人大多彪悍粗犷,脸色赤红,独来独往,彰显着高原康巴汉子独特的气质和精神。女人们则迈着小碎步,藏裙包裹着的身材玲珑雅致,彩色的头帕分外耀眼,她们无论对谁都扬起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孩子们大多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向县城的学校……

        县城的中轴线,连接了坐落于此的各式各样的民居、商铺、学校、医院等。放眼四望,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柜台,有高原毛毯,也有江南丝绸。小吃店里有酥油茶,也有八宝粥。小汽车川流不息,游客们行色匆匆,县城里演绎着一幅高原小江南繁茂的盛世景象。

        中山广场上,巴塘县邮政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搞促销,把各种书籍以连卖带送的形式回馈给市民。

        新修的茶马古道上,中间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水沟。从县城巴山淌下的泉水汩汩而来,山间马帮的驼铃声似乎远去,而另一首歌谣的旋律还在耳边回响,那就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洗衣歌》。《洗衣歌》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民主改革后,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藏族人民与解放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歌曲由此应运而生。

        巴塘中轴线上,侧耳倾听,似乎有梵音阵阵、驼铃声声。走进巴山下的茶马古道,抚摸着一个个铁模具的牵马人,打捞起历史的碎片,远古的马蹄声似乎正踏破时空的隧道,扑面而来:幽幽古道,究竟承载了多少人的悲伤和喜乐,又有多少人的不舍和离别?

        唯有那巴塘十大古景之一的古桑抱石可以作证!它悄悄地躲在县城的一隅,不事张扬,却又散发着无限的风情和魅力,只有那繁茂的枝丫、粗壮的树干和虬曲盘旋的根,像巴塘人裸露坦诚的心怀,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当我们走近古桑的那一刻,树下的老阿妈正背依着树干晒太阳。她眯缝着苍老的双眼,打量着周围的高山和建筑物,似乎有很多的故事想要诉说出来,却又铭刻在心底。

        古桑树下,老人们在晒着太阳。老了的古街和老树,成了他们珍藏的心事,就像有关巴塘的一切记忆。

        就像这老了的桑树,怀里中空,却要抱着一堆冰冷的乱石头,把身上的温暖给予一座城市,让每一个走过它身边的人都忍不住侧目,念想这人世间的温情。



        商铺里,游人们在精心挑选着巴塘的特产,似乎想把有关巴塘的一切都带回家。同行的小伙子扎西说,巴塘是藏族三大歌舞艺术之一——弦子的发祥地,并于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弦子之乡”。

        古道悠悠,古桑灼灼,总有巴塘的人鼓足勇气,把那些远古的文化故事加以传承和发扬,这是巴塘的灵魂。

        古道之上,巴山之下,在一个古香古色的藏房里,年逾古稀的扎西老人正怀抱着巴塘弦子,为传统的巴塘文化传承做着最后的努力。

        扎西是巴塘弦子的第三代传承人。为了让茶马古道上的这天籁之音永世流传,他打破了很多传承的规矩,比如传男不传女等。他怀抱着巴塘弦子,每天不辞辛劳地教着一个个远道而来的学生,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以期待这朵民族文化的奇葩遍地绽放。

        这好比他家外面搭建的葡萄架,冬去了,春来了,它们终会抽芽、生根、开花、结果……巴塘弦子,这是一代代巴塘人的记忆,是远去的牵马人的念想,也凝聚了高原小江南的气质和灵魂。

        此外,巴塘还有藏戏、热巴、建筑、服饰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巴塘的红色旅游蓬勃兴起。

        聆听了扎西老人给我们演奏的弦子后,我们走进了地道的藏式餐饮店阿克卓巴,去品尝一味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巴塘名小吃——团结包子。

        巴塘的人们至今犹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军藏区,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老百姓都尊称他们为“金珠玛”,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百姓们就用特殊的“蒸肉”来款待。

        “蒸肉”里含有青稞粉、玉米粉和大片土豆等。这样的“蒸肉”只需要一屉,就够一排人食用。在火塘边,军民们共食蒸肉,畅叙友情,气氛热烈而欢快。为了永远纪念这次难忘的会见,大家就把蒸肉改称为“团结包子”。

        志玛拉姆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没多久,她亲手做的“团结包子”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天晚上,喝着藏家的酥油茶,吃着具有红色传承意义的“团结包子”,手撕着高原生态的牦牛肉……不禁感叹:酒不醉人,人自醉!

        走过古道,走过时空,傍晚时分,璀璨的灯火映照着整个巴塘,也辉映着整个青藏高原。那一刻,这一片夜色安宁而祥和,就像巴塘人的星空,就像星空中闪烁着的星星,高远而明净!


原刊于《文艺报》2021年3月10日

微信图片_20210310145739.jpg

        邹安音,女,鲁院西南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草原》《四川文学》《青海湖》等;曾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奖,“追寻仓央嘉措的诗和远方”二等奖,第九届全球漂母杯征文奖,国家旅游局游记征文二等奖,首届邱心如女子散文大奖,重庆晚报第二届文学奖,第三届四川散文奖等。出版散文集《心上青居》《菩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