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深深,深几许
在高原,春天的脚步总是款款而来。已是四月天,素有江南美称的林芝,以一树一树的桃花来向世人捎来春天的消息时,苍茫的藏北依旧是寒风过草,冰雪凌厉,不见林徽因笔下“黄昏吹着风的软子”、“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般景致。
古城拉萨,时而轻风拂柳,时而飘雪覆山,料料峭峭的春啊,宛如一个少女萌动的心思,让人难以琢磨。此时,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离家不远的一排景观树,每次开车上下班经过此处,绵延近一公里的红叶花竞如一幅春图长卷从车窗前渐渐铺展开来,映着蓝天如晚霞般灿烂且暖意融融。油然念起娘惹沟邱桑寺的几株百年桃树,我想那些历经百年沧桑的桃花此时开的一定别有一番意境。
想罢,择日前往,一路上没有怀揣急切的期盼,也没有涌动的心潮。如同安然领受宿命中,一切遇见或擦肩的人和事一样,赶赴一场花事。
相比于朵底沟里悬空在崖壁上盖藏寺,美丽的邱桑寺,这座古老的尼姑庙安然落在山谷的半坡处,一间间洁净精巧的尼姑庵连片地簇拥在寺庙脚下。
因为至今还没有迎来一场淋漓的春雨,漫坡上,突兀地长满了荆棘、蔷薇和苏鲁草,几排杨树也只泛着浅浅的绿色。此时,只有十几株桃花烂漫如霞,给原本还有些萧瑟的山谷增添了几分春色。
“邱桑”顾名思义,一定是好山好水的地方。相传,三百多前,摄政王仲麦炽烈嘉措正是看中了林木葱茏,清泉奔涌的邱桑山谷,便修建了一座寺庙,供五世达赖喇嘛读书和静养。后来,他的侄孙仲麦•桑杰嘉措接任摄政职位后,又扩建邱桑寺,并亲手种下了几棵桃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流经的岁月长河里,多少往事沉浮不定,连栽植桃树的人也不会料到,侵权朝野后自己竟会在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中绝命,连山下的仲麦府邸也遭受洗劫一空的结局。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只是那几株桃花在风雨中几经轮回,花开花落,至今绝然伫立在如此清雅的世界里,凝香如故,着实令人感慨万分。
往事如烟。一位在此处已经修行了二十多年的尼姑与我闲谈时,百年尘事也只能略讲一二来,怅然之余我便问了一些近况。
“现在寺里有多少尼姑呢?”我问。
“有一百三十六个尼姑。”她腼腆地回答。
“这么多啊,可今天在寺里没见几个啊?”我又问。
“我们一周里有一天的假日,今天刚好是假日。好些人都下山进城了,也有一些尼姑在自己的尼姑庵里闭关修行。”她仍然腼腆地说。
望着她一直是几分羞涩的笑脸,又忙着接受信徒不时送来的供金并在一本泛黄的本子上一一地几下信徒的名字。我不敢再多问几句,只好示谢告别。
走出寺院门口,一棵枝干苍劲的桃树婆娑在眼前,结实的躯干上贴着有编号和古树名木字样的标签。不由让人驻足凝望,发出怀古的幽情。
那横斜清瘦的枝,那清香盈袖的瓣,摇曳在古寺门前,舒展在精舍曲径间,仿佛一段隔世岁月依旧流淌在人们心间,吟哦不断。不免心里暗自感叹,真是一处好清静的修行境地。唐朝时,一位贤士在武则天修建的开元寺里日夜参禅,静坐了三年,却没有参出结果来。“参禅时你在想什么?”主持寺院的弘仁法师问他。“我在想前世后生”贤士回答。弘仁法师听罢顺手拿起桌上茶碗摔碎在地后便扬长而去。贤士当即明白,要以虚身空体参禅。后来,这个贤士以此闭关修行,很快就圆满道成了。我想,那些舍得抛掷红尘的尼姑,在参禅中若能渐悟或顿悟,只剩下一缕空心,远离世俗的藩篱,也算是功德圆满。而我,一个肉身如此沉重的女子,在尘世间走走停停,没有彼岸,经过处,能够带走几分禅意,也算是没有辜负眼前的美好了。
离开时,俯瞰山脚下鳞次栉比的民房和喧嚣拥挤的街面,忽然女诗人扎西央宗的《梵歌》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一朵莲
低落轮回的泪
一颗一颗
盛满前世的香
游啊游啊
苍茫的天地间
告诉我
你是谁的忧伤
半梦半醒
半醒半梦
一盏心灯随风摇曳
左边是花花世界
右边是莲香千里
……
时光深处桃花依旧繁华
高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特别是今年的雨季来的晚,山上原本返青的一抹淡淡的绿色,到了暮春时又有些枯萎了。连色拉寺后山往年喷涌而出的清泉,不仅滋润周边的榆树、柳树、桃树等,还可以让过往的行人喝个通透。不过此时泉水也几乎见底了,“孩子们不要浪费,能够得到加持就行”,看到几个年轻人在用泉水漱口或洗手时,后面的老人忍不住要说上几句。更多的人像是捧着金汁一样先抿一口再拍几下头顶便离开。
每天滚烫的阳光,使院子里的花草也烤的无精打采。呵护了一个冬天的郁金香僵硬地开了几天,就连同叶子消失了,“这花我都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就消失了呀”刚下班的老公在一边惊叹。想到留在土壤里的郁金香种子又要等到明年才出来,我的心里也不免有些感慨。时光流转,我们会有多少过往如同花一样转瞬即逝,无奈下只好悄然收藏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
持续的干旱,使得每天晚饭后接管子浇花就成了我的一项愉悦的任务。滋润过后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今年苹果花开的密密匝匝,像是落了一层白雪,晶莹剔透,惹人喜爱,相比一旁的桃树显得几分清冷,枝头零星的几朵在风中轻轻地颤动,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在童年的记忆里,故乡的桃花开得最繁华。故乡是一个坐落于狭窄山谷的小县城,每到春天,山的一面就会被烂漫的桃花覆盖,浓郁的芬芳随风飘散,溢满整个山谷和县城。这时的课间休息我都十分珍惜,出来玩耍时,站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可以远远地望见满山的桃花。终于到了周末,约上几个好伙伴去爬山就是最开心的事儿了。在桃树下摆上几个零食做游戏、唱歌,下山时不忘冒险爬上枝头折下花骨朵最多的几枝带回家插在花瓶里,屋子里瞬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桃花都开了啊,真美!”刚进门的母亲一边脱下蓝色的工作服一边开心地闻着花香说。看着母亲疲惫的脸上一双闪烁的眼睛,我的心情也像花一样灿烂。
母亲十分喜欢种植花草,也许那时我对花草的爱好也深受她的影响。母亲从西藏公学院毕业还没来得及回老家就分在这个县城的一个乡里当会计。那年她才19岁,一个人沦落天涯,在苦楚和思念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青春岁月。后来遇上同命相连的父亲,父亲在县城里工作,虽然两地分居,也终究找到了一个温暖的港湾。这个乡靠近雅江边上的沙漠地,每到春季,风像鞭子抽打在脸上一样疼。那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里很难养活一盆花,母亲便在门前种一棵桃树,她说:“桃树好长,花好看而且还有桃子吃”。就在桃树第一次开花的那年春天,我随母亲调到县城和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命运就是这样的让人捉摸不透,一场不期而遇的分离,使我又要离开故乡远赴内地一个海边城市求学,这一去就是整整四年。离家的日子里,思念的泪水常常打湿床头的枕巾,懵懂的年华开始深深地体味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儿。时光白驹过隙,再回家与亲人相拥时,母亲的身影早已在泪眼里朦胧,还有一棵桃树在新盖的退休房前郁郁葱葱,婆娑飞舞,仿佛读懂了我此刻的心思。姐姐说,我走后的第二年母亲就病退在家中,并在刚盖好的退休房前种下了一棵桃树。每到秋天,她带着孙女去摘桃子,满满一个竹筐的桃子酸中透甜,可以让一家人美美地吃上好几天。
岁月也在这样的酸甜中酝酿着苦乐,温暖着年华。经过多年以后,我也是为人父母,一家人过着普通而幸福的日子。那时每到春天,我总要带着女儿去罗布林卡看桃花。那时拉萨的绿化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别说街道两旁一排的樱花、桃花,连园里一束玫瑰、海棠、迎春花也看不到,只有罗布林卡里那一片桃林盛开的花,点缀着拉萨的初春。枝头的繁华,楚楚动人,粉的如晚霞、白的如云,即便最终落入尘土为泥,也在最美的季节里演绎着生命的美丽。每每这个时候也是最怀念和母亲相拥的日子,还有记忆深处最温暖的时光。
一树桃花在阳光下零星绽放,点缀着院子里的初春还有我的记忆。
雍则绿措追忆
或许,一场绵绵细雨撩开一段过往,亦或是黄昏的一阵风吹醒收藏的记忆。不过,这个网络信息迅猛的世界里,一位同乡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雍则绿措两张照片和一句简短的评语,不免让我惊讶之余隐隐作痛,仿佛一块冰冷的石头狠狠地投掷在湖心,打破了以往的平静。
雍则绿措照片上一个是几年前的雍则绿措冬景,仿佛一块蓝宝石遗落在世间,簇拥在周围的雪山俨然成了她的护法神。一个是今年冬天的雍则绿措,湖盆见底,一滩黑水旁散落着几片还没融化的雪。“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神湖啊”看着一个湖的巨大变化,不禁让我唏嘘自叹。
在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其中不乏有许多圣湖。而在老家的神湖——雍则绿措淹没在其中不被众多人所知,如同一段封存在泛黄书中的故事,等着有人慢慢开启。早先听人说,雍则绿措能测来生、知祸福。相传历代班禅寻访转世灵童也要到雍措观相,因此县城里的老百姓都视其为神湖,很多人择好日子都去朝拜神湖。一位观湖者曾说,神湖像电影里一面魔镜一样,从中似乎真能看见自己未来的一些光景。我也一直收藏着这份心愿,直到后来毕业工作后,也就是十几年前,乘着“十一”国庆节的几天假期,我回到了老家,就是想看一眼这个听闻已久而又神秘的湖水。按照计划,凌晨4点我们驱车向雍则绿措行进。一路上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星光点点在深不可测的夜空中闪烁着。在土路上大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不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声,原来车子已进入了山脚下的一个村落。到了这里艰难的旅行才算刚刚开始,我们打着手电筒,循着微小的光向山沟徒步行进。等到天蒙蒙发亮,爬到一处半山腰时,这才发现线路完全错了。灰心和懊恼一时弥漫在我们之间,不过一想到向往已久的神湖在山的那一边,我们很快又鼓起了勇气,沿着山脊转向雍措所在的方向蜿蜒而上。不知绕过了几个山梁,终于一座尼姑寺映入眼帘。寺庙很小,可是我们不敢转,走了一段弯路后大家的体力透支了不少,况且时间也不早,匆匆喝了几碗尼姑给的清茶后,我们又向目的地出发了。走过一段绿草如茵的山坡,最后用尽所有的力气爬过两个垭口后,一面幽蓝的湖水终于走进了我的视线,那一尘不染的容颜、宁静而内敛的气质,顿时融化了一路的疲惫和心里聚集的烦恼。
此时,在湖边青烟缭绕,经幡吟诵,早已聚集了许多人。有的人在转湖,有的人只是静静地坐着观湖。我也在一处默默地看着湖面,似乎想要看到什么。或许是微风泛起的涟漪吧,使落在湖面上的白云和幽蓝的水色,在阳光的折射下显现出奇异的景象,当目光迷离时,意念中的梦境也漂浮在眼前,如梦如幻。如果尊者米拉热巴当初到藏荣拜见云丹嘉措喇嘛学咒术时,也来此处观湖,会不会放下所有的仇恨。不过没有了他报复后所陷入的无尽苦痛,也就不会有后来普度众生,世人尊崇的苦行僧。想到自己竟然在这儿无端的猜想,心里不免觉得可笑。
观湖回来后几日里,那寻湖途中的波折、神奇的相遇,千年的传说连同无端的猜想还时时地萦绕在我心间,想来世间的事原本就如此无常,才发觉有多少颗如尘埃般的心也在迷离或清醒中,跌入三生的轮回,恍然如梦。
两年前,当从一位同乡熟人那里得知,县城也像其它地方一样,在积极地发展旅游产业,小有名气的雍则绿措也自然成了着重要开发的景区时,喜忧参半。记忆中的雍则绿措虽没有羊卓雍措的浩瀚旖旎,也不及纳木错的澄澈秀润,可是,依旧让人一往情深。她倒是像一位清丽脱俗的隐居者,隐匿在清冷的群山间,遁迹在尘世深处,时光在这里从来不曾老去,流淌的岁月几经沧桑,依然宁静如初。可惜,时光流转,世事无常,如今眼前的事实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记忆。也不知道让多少人的还愿心情也因此落入一场空。忽然想起不久前,在《从象雄走来》一本书中读到的一段文字:神秘的纳木那尼冰川受到气候变暖的严重威胁,正在明显退缩。有专家预计,到2100年,大部分冰川将消亡,到那时,一些冰川下游的河流也将干涸。想来,远在天边的、我还未曾谋面过的、美丽的玛旁雍措也将渐行渐远,或许等到岁月走到一个尽头,玛旁雍措也和雍则绿措一样,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只有那些美丽的神话依旧飘散在风里,偶尔吹进经过她身旁的人们心里。想到此处,心情吹落成碎片,无从拾起,只能写首诗来收藏那一抹淡淡的忧伤。
一面消失的湖水
踩着月光靠近你
只为听见你微弱的呻吟
多少人曾跋涉
只为一睹你绝世的容颜
五月飞来的雪
一样染白了你的额头
只是不见曾经丰盈的乳汁
也看不清前世今生的自己
玛尼石堆积的心愿
还在风沙里颤抖
却也没有留住你
日渐消瘦的身影
还有多少人在意你的过往
所有传说随风飘散
干枯的河床上
一棵枝节僵硬的树
祭奠着回不去的繁华
纳穆卓玛,女,藏族,西藏日喀则人。作品散见《西藏文学》《西藏日报》《西藏商报》和青海诗刊、藏地诗刊、格桑花开、精读西藏、中国诗歌网西藏频道等刊物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