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bt_0_13931346901_641.jpg&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2015年,陈涛去往池沟村挂职“第一书记”。池沟村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治力关镇,其风土人情与陈涛之前所处的北京迥异。陈涛在甘南度过了两年时光,像许多奔赴贫困乡村的“第一书记”一样,将一段青春、汗水与热情留在当地。不过,与大多数“第一书记”不同,陈涛是一位文学博士。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文学目光,让陈涛得以将一路的坎坷与收获落于笔下、集结成册,于2020年出版随笔集《山中岁月》。2021年,《在群山之间》问世,是对《山中岁月》的延续。这两本书文学性与纪实性兼具,娓娓道来,满纸皆是对甘南村镇的真挚关切,对扶贫工作的深入思考。在任职“第一书记”的过程中,陈涛着眼的不仅是山村经济上的贫困、自然环境的恶劣。他以文化工作者的敏锐目光,对甘南乡村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挖掘,对甘南文化的问题与传承进行思索。


一、文化发掘与融入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有着与外界迥异的民俗文化。陈涛所处的小镇保留着甘南农业文明的痕迹,居民的思维模式与其息息相关。一个小镇便是一个“熟人社会”,对外来者难免客气冷淡。然而,作为“第一书记”,只有真正融入民众之间,才能更好地理解民众需求、展开扶贫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初来乍到,陈涛“听不懂小镇的话”“适应不了当地人的思维”,孤独且不便的生活让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与居民间的距离。他没有对此心生抵触,也没有以高高在上的态度俯视这一欠发达地区。陈涛借用丁玲对作家学员们的谈话,指出自己不会“像钦差大人一样下去调查一番”。他要以平等包容的视角看待甘南,去“锻炼自己”、接触“一些新事物”。因此,陈涛从自己的生活工作与人际关系出发,一步步发现甘南文化、融入甘南村镇。陈涛对甘南文化的发现与发掘表现在方方面面:当外来师生为池沟村画墙绘时,陈涛坚持去做一些有关“民风民俗、地方典故、自然风景”主题的绘画。他将全镇爱好书画的人组织成书画学会,定期举办活动。在文学采访中,他参观甘南的寺庙,了解甘南的丧葬习俗,思考当地的生命哲学。他还请作家们书写当地的世情民风、发表到报刊上,让甘南的文化风情走出高原,为外界所欣赏,促进甘南当地的文化振兴。

        在努力认识和发掘甘南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陈涛对甘南文化的理解和融入,贯穿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素来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费尔巴哈指出,被人类吃喝的食物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擅长用文字去描绘饮食与生活。他认为,若是想要研究民族文化,便可以从生活的深层去找民族文化的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饮食塑造着民族文化,也是反映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陈涛意识到饮食、生活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真正要深入生活才能真正做好文学工作”。《山中岁月》与《在群山之间》包含大量有关甘南饮食的记叙。陈涛适应甘南饮食、参与饮食活动的过程,也是他真正融入甘南、融入人民生活之间的过程。

        因地理与气候所致,甘南的饮食结构以面食、肉食为主,黄瓜加蒜瓣往往就是饭桌上仅有的蔬菜。很多小孩甚至分不清蔬菜与水果,在上学的间隙以单调的馍馍充饥。从北京来到甘南,陈涛在文章中并不避讳对于蔬菜的渴望,坦诚“吃不惯小镇的食物”。然而,他马上就让自己的饮食习惯融入当地,发掘当地的食物之美。“啤特果”“羊汤面片”“拉牛”……这些或陌生或具有地域风情的食物与称呼,让读者在眼前一亮的同时,对甘南的饮食和生活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门口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牛肉水饺小店,好吃到让人念念不忘。农家大盘的炒鸡,于情感于身体,都是支持扶贫干部忙碌工作的能量。还有那共聚在一起吃肉饮汤、亲近自然的“浪山”活动……陈涛一边记录甘南物质的匮乏、扶贫的迫切,一边也书写甘南人民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创造出的特色饭食,饱含着人们对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又朴素的愿望。同时,甘南的酒文化也别具特色。马清虎在研究中指出,喝酒是社会关系的媒介,甘南藏族将喝酒视为交朋友的方式,认为喝酒意味着敬重。甘南当地特产青稞酒,人们的酒局往往并非规矩的邀约,带有一种不期而至的热情。书中作者与朋友快意共饮的片段,与作者初到时孑孑独行的怅惘形成鲜明对比,正是陈涛融入当地的见证。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陈涛将自我与甘南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在甘南这个与快节奏都市生活脱节的地方,陈涛拥有了一段独特的乡下时光,得以“在一个时间尚未变成碎片的地方学习与思考”。我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于中国文人,茶常常与文学结合在一起。明代陆树声认为,“翰卿墨客,缁流羽士……超轶世味者”适宜饮茶,饮茶时则以“凉台静室……清潭把卷”等自然素净、富有文学气息的场景为佳。小镇居住条件艰苦,没有过多的娱乐方式,陈涛便自行烧水煮茶。“水仙”“肉桂”“石瓢”“建盏”等茶叶茶具,是陪伴陈涛静静思索、进行文化活动的伴侣。陈涛将生活情趣与文学融为一体,显示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自古以来文人情结的呼应。在甘南寂静的品茶时间里,他就这样抄写喜爱的字句,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还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为这两本“甘南行记”。这样静心品茗,感悟生活、感悟文学的机会,得益于甘南独特的生活方式;那些让心湖泛起涟漪的哲思、娓娓道来的文字,也映照了甘南的风土世情。在陈涛心中,甘南的时光为文学赋予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意义。可以说,当外界知识分子真正融入甘南,便能创造出一种既属于知识分子本身,又属于甘南的文化结晶。它们是本土与外界的结合,现代文明与农业文化的碰撞,是我国扶贫文学的优秀成果。于甘南文化,于中国当代文坛,都是一抹斑斓独特的色彩。

二、文化缺失与反思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在欣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陈涛没有忽视甘南乡村文化的一系列问题。他时常骑着摩托在小镇与村间穿梭,敏锐地意识到小镇正处于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文明交错的阶段。甘南多民族并存,经济贫困,为让地区稳定发展,扶贫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甘南复杂的情况,导致当地存在着一部分劣象恶俗,缺乏文化信仰。作者借尕泰之口指出:“现在农村精神文化缺失,有些人除了钱什么都看不到。”陈涛敏锐地意识到,物质上的帮扶相对易于量化,文化上的帮扶却难以把握,文化缺失也为扶贫工作的展开带来许多阻碍。《山中岁月》中记录了三个典型事件,揭露文化缺失与扶贫困难之间的复杂联系。

        第一件是修道的补偿费之争。在陈涛的一次工作中,由于修道占用村民用地,需要工作人员依照国家政策计算征地面积,予以补偿。许多村民富有集体意识,在工作过程中,陈涛看到他们的品格与信仰,看到“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精神。然而,也有一部分村民让这一工作变得极难推进。比如,基层工作者与村口人家商议好补偿400元,对方却轻易反悔,不得不追加一倍补偿。又比如,基层工作者与马大爷定好补偿范围,却因为马大爷家妻子、儿子的不同意见,本可以顺利推行的事情变得一波三折。工作人员敲定补偿方案,依据的是村民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低保等扶贫制度是解决贫民真切需要的有力措施,然而马大爷的儿子仅因不满足修道补偿,便要求全家享受低保待遇、用别块地换取村里宅基地。这在客观上难以完成,也与政策冲突。配合修路工作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马大爷家的儿子却不考虑现实公允,只按照个人的喜好求图个人利益最大化,言语间信仰全无:“我给别人方便了,谁给我方便?”这样的争端,往往需要扶贫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协商。由于马大爷的家庭成员轮番上阵,基层工作者在吃饭时依旧需要苦苦劝导,对工作者的精力是极大的耗费。这类争端也往往以追加赔偿而告终,于经济上加大消耗成本。另外,在双方交流时,陈涛只能听懂20%左右的内容。语言不通,对于外来干部又是额外一重考验。书中对于修道一事的详细记叙,是陈涛对农村文化信仰缺失的叹惋,也反映他对扶贫工作障碍的认知。不过,陈涛清楚地意识到,不能简单地将这些村民的行为归咎于他们的“低素质与劣根性”。基层扶贫工作者要保持耐心,树立良好榜样,积极沟通、以诚取信,唤起农村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才能真正帮助扶贫工作的推进。

        第二件是《山上来客》一文中记录的拿钱事件。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在缴费找零过程中,一位农村妇女多拿了不属于自己的600元。虽然对此心知肚明,她却抱着侥幸心理,将钱花销出去。即使工作人员上门她也不愿归还,且屡次闹事,要求补偿,甚至不惜装晕,显示出道德文化的缺失。由于该妇女的贫穷和好面子,整件事越闹越大,而扶贫任务繁重,没有多余精力处理这些琐屑争端,工作人员往往只能赔钱了事,甚至登门道歉。对于基层工作者,《山上来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烦恼,同时反思工作方式、呼唤解决之道。对于拿钱的妇女,陈涛没有一味批判,而是思考问题的根源。如前文所提,水果与蔬菜在甘南是高价珍惜商品。在拿到意外之财后,妇女的第一个举动是大方买下各色美味食物,剥开香蕉给小孙子吃,足见对孙子的疼爱。失去这份不义之财后,妇女为买四个啤特果讨价还价,两岁的孙子不慎摔坏一个,她便干脆利落地“狠狠打了他一下”,让孩子大哭不止。这一前一后两段情节,看似只是不经意的几笔勾勒,实则在与生活化的散文语言融为一体的同时,构建出鲜明而深刻的对比,彰显文章精巧的文学结构。它自然却有力地点出该妇女道德和信仰缺失的根源:贫穷。扶贫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就这样被凸显出来。

        第三件事是羊德才弃母的故事。尊老敬老原本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然而在文化信仰缺失的情况下,一部分老人作为弱势群体,被家人肆意虐待,成为暴露文化问题的一大窗口。在《山上来客》里,陈涛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位老人的悲惨遭遇:低保卡被未婚大龄的儿子偷走不还,她只好走二十里路来找干部解决家事。《芒拉乡死亡事件》中,陈涛对这类事件进一步展开描述。羊德才一家是2014年确定的精准扶贫户,但是据村民反映,他们生活相对闲适,孩子也有义务教育补助,三类低保已足够,不应申请一类二类低保。羊德才申请不成,竟借口三类低保让他无钱赡养老母,在雪天将八十一岁的母亲弃至乡政府院子的水池旁。被众人劝说带回母亲后,他还疑似故意饿死老人,拍视频到乡政府闹事,索要赔偿。赔偿到手,羊德才却变本加厉地追要更多,让事件久不平息。羊德才的恶劣行为,是农村恶俗和信仰缺乏的集中反映:许多村中的年轻人在政府的帮扶下建起新房,却“分户赶出老人,再让老人跟政府提条件要补助”,攀比风气愈发严重。他们买房买车后仍旧要补贴政策,认为是“不给白不给”,不合意便闹事。在这种情况下,重孝敬老的文化荡然无存,仁、义、礼、智、信的品德丧失殆尽,于社会主义信仰和荣辱观也是严重的背离。羊德才的行为助长农村的不良风气,扩散的视频也带来恶劣的影响。村干部面对这种局面也颇为受制,最后往往只能通过处罚工作人员、对闹事者进行补贴或冷处理来平息争端。

        根据这三个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文化缺失与贫困互为因果。贫困容易带来文化和信仰的缺失,导致农村的恶俗风气。而在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的情况下,文化的缺失也会加剧一部分人的贪婪。他们脱贫后不去积极生活勤奋工作,而是好吃懒做、闹事求财。因此,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都不容忽视。为了乡村脱贫、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扶贫工作也呼唤着更多相关政策和保障手段。


三、文化传承与建设


        王蕾蕾在研究中指出,2014年开始,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和关注,文化精准扶贫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提升人们的学识,为社会未来建设输送人才。想要从根本上脱贫,不仅要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还需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

        特殊的地理风貌、气候与混杂的民族成分,让甘南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与文化技艺。《“浪山”》一文便是对“浪山节”文化活动和相关技艺的集中记叙。“浪山节”又称“香浪节”,是甘南藏区独有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僧侣夏季的采薪活动。在浪山节上,人们选好一处平坦的野外空地,围聚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酥油茶、青稞酒,吃羊肉。在陈涛的描绘中,“浪山”活动给人一种进入世外桃源之感,让人们得以抛却俗务,亲近自然。这一充满欢声笑语、彰显民族文化风情的节日颇为知名,各平台不乏相关宣传与游客见闻。这可以被视作当地旅游文化建设的成果,从中可见甘南藏区对传统文化活动的推广传承。然而,“浪山节”背后的相关技艺,却并不为大众所知。

        在《“浪山”》一文中,陈涛介绍了一位与“浪山”活动密不可分的手艺人——老穆萨。在浪山节中,羊肉要预先处理,当场切肉烹饪。这一吃羊肉活动看似简单,实则在选羊、宰羊、炖羊汤上皆有讲究。想要品尝到美味正宗的羊肉,需要老穆萨这样的工作者一手把持。然而,这门手艺却面临失传的问题。全镇一万多人,像老穆萨这样以帮人“浪山”为业的却仅有一位。在老穆萨看来,年轻人都喜欢去发展前景多的大城市,不愿意学习这些平常的传统技艺,也不愿选择宰羊和烹饪等看似平庸的职业。以老穆萨为代表的传统手艺人,哪怕年纪渐长、精力下降,也只能为了不让技艺消失而继续工作,心中满是后继无人的辛酸无奈。时至今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颇见成效,但像“浪山”宰羊、烹饪等更加平常且贴近生活的技艺,依旧尚待挖掘与扶助。它们或许不如一些非遗文化精巧独特,却依旧充满生活的智慧,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需要。如何保护这些传统技艺、吸引年轻人去从事这些技艺,是陈涛在书中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甘南村镇的青壮年人口流失较大,许多年轻人选择去城市求学或谋生。而留在小镇的青壮年,虽然往往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在小镇却郁郁不得志,以“瓶子里的苍蝇”自比:前途一片光明,却不知出路。他们或是苦于复杂冷漠的人际关系,或是身怀抱负却无法在职场伸展。与外界满怀梦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同,这些小镇青年过早地品味到人生旅途的苦涩无奈。在陈涛看来,甘南小镇年轻人的困境,固然与个人性格有关,却也与甘南小镇艰苦的环境、逼仄的生存空间难以脱开关系。如何为甘南的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预防青壮年人口流失,让他们在美好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所学、推进甘南建设,成为书中引起读者思考的另一大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是,面对许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扶贫工作已经“在路上”。陈涛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于文化建设上的优势。在任期内,他走访全镇村小学与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和贫困等原因,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火龙果为何物。面对茫然的孩子们,陈涛认为,智育固然重要,德育、美育、体育也不可或缺。于是他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开设书法课、提高孩子们的欣赏能力。同时,他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希望与外界脱节的孩子们能通过阅读丰富人生。为此,陈涛与同事精心挑选书籍,宣传助学活动,在社会的帮助下,建立和完善了三所村小学的图书室。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孩子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是教育未来长远发展的保障。然而,陈涛注意到甘南乡村教师薪水的微薄,生活的艰涩。因此,陈涛的助学活动不仅限于帮助学生。他同样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宣传,对教师、教学管理者的培养。只有重视教育的家长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协力,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持续接受教育,从根源上解决教育难题。

        助学活动仅是陈涛的扶贫成果之一,他在甘南地区进行的文化扶贫工作囊括各方各面。上文征地事件中,基层干部组织的修路,通向的目的地之一便是文化广场。陈涛在任期结束后离开甘南,待到他重回治力关,村中的白墙上已全是展现历史典故、民俗民风、文化活动的油画。

        陈涛对甘南治力关池沟村的扶贫工作与文化建设所做的贡献,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典范,无愧于他2021年获得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他同时也是无数奔赴一线的“第一书记”的缩影和代表,勤于工作、善于思考,在推进国家乡村脱贫建设的同时,为促进乡村发展、完善扶贫工作带来启示。陈涛在甘南大地上洒下的辛勤汗水、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对他人生的丰盈,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宏大乐章中的组成音节。《山中岁月》和《在群山之间》将这些音节谱写记录而下,创造和期待一个更加繁盛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原刊于《山东文学》2021年第12期

陈涛.jpg

        陈涛,197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论工作与散文写作。曾供职于鲁迅文学院、外联部、创联部,现为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先后执笔《80后文学创作群体创作于生存状况调研》《中国当下非会员状况》《1-4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散文、评论作品。著有非虚构作品《山中岁月》,《甘南乡村笔记》入选2016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主编有《中国青春文学典藏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