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作家王小忠深入洮河流域,实地走访两岸村寨人家,对其民生、民风、民俗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继《黄河源笔记》后第二部河流系列作品《洮河源笔记》。

        《洮河源笔记》由《祥云》《光阴下》《洮河石花鱼》《坡上人家》《大棚蔬菜》《风过车巴河》《三条河流》《洮河源笔记》八篇散文构成。该书以洮河源为写作背景,以洮河两岸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为题材,以边缘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以悲悯温暖的语言寻找记忆中的乡土生活,同时聚焦于新时期城乡二元化大背景下农业、农民、农村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是一部反映洮河两岸农牧民生活的纪实散文集。

        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农村的空巢老人也就越来越多,老无所依是当下农村突出的问题之一。作家王小忠一直关注着这一弱势群体的命运,无论是早年的散文《敲门的声音》,还是小说《九月》,都表现了他对老无所依的老人的同情和背弃伦理道德的年青人的批判。《祥云》中的母亲是一个生活在男权世界里中逆来顺受的女性,除了生活的艰辛还要忍受丈夫的家暴,晚年归依宗教,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作者浓墨重彩的刻画了母亲的形象,深切表达了对母亲的同情和自己没有尽其孝道的自责愧疚和无奈。反之,我们也看到了父亲的孤独,“除了喂狗,父亲算是彻底闲了。”即使这样,“父亲晚景妻凉,但他并没有改变对母亲的刻薄。”作者说这样的家庭在洮河两岸又何其少了?其实在当下的农村,这样的家庭是很多的,他们儿媳外出,年纪大仍旧守着乡下的院子,从事体力劳作,夫妻间往往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的不可开交。他们或固执,或温顺,或用坚定的信仰来打发日子。王小忠的作品中,老无所依带来的孤独感是非常深刻的。

        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家王小忠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光阴下》记叙了一个重组家庭中女孩的成长故事。陈丽娟的父亲陈木匠年轻时生活作风不检点,经常出入三瓦两舍间,沉迷于风花雪月中。办过舞厅,开过足浴店,甚至做过违法的生意。女儿出生后老婆离家出走,他和另一个女人重组了家庭,陈木匠和陈丽娟“虽然是父女,然而从来就没有亲人间的那种牵念,他们之间除了血缘和供养似乎找不到任何关系了。”陈丽娟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学生,也是问题最多的学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放弃了学业,和一个小伙子私奔了,而那个小伙子竟然也是一个坑蒙拐骗之徒。八年后作者在一家童装店里见到了当年的学生陈丽娟,“一个不到30的女人坐在店门口,她神情黯然,皮肤黝黑,满脸沧桑,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和中年闰土的形象,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我们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当今农村生活的侧影。作者通过留守儿童之痛来拷问复杂人性,并对那些在光阴下迷失的人们提出警醒: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的失责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周克武说,人这一辈子不管身居何处,在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改革开放的大潮给许多农村人提供了进城的机会,他们摆脱农村的束缚,在喧嚣的城市中打拼。他们历尽风雨,阅尽沧桑,感受种种城乡生活方式、经济基础、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最终成了城市外乡人,于是返乡便成为一种情结。《洮河石花鱼》讲述了胡广义父子三人由农村走向县城,再由县城走向农村的心愿,表达了一种乡土情结。洮河还是那个洮河,鱼还是那条石花鱼,可是农村的人情世故已不是当年的那种人情世故了,胡广义父子三人在农村盖房的事最终化成了泡影。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愁。返乡情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寻根。

        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资源被征用,农村出现了整村搬迁和易地安置的热潮。整村搬迁,易地安置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然而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个别群众的特殊因素,搬迁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贫困户。《坡上人家》以引洮工程为写作背景,以第三人称“他”为写作视角,以洮河中游峡谷里几户没有搬迁的农民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洮河两岸农民真实的艰辛生活,引洮工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带的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洮河中游的峡谷中,除了侍弄几亩薄田就是去喇嘛崖的老坑背砚石。洮河建了水电站,两岸农田被淹,喇嘛崖的老坑也随之沉入河底。大部个人家整体搬迁了,个别因为面对新的创业而无能为力的人家选择了易地搬迁。他们搬到了比以前更高的山上,开始了面对汪洋,背靠群山的生活。有才一家人的命运无疑是令人痛心的,弟弟早年采挖洮砚石的时候被埋进了喇嘛崖的老坑里,老婆弃家而走,家里还有一个傻子哥哥和年迈的老母亲。生活的重压最终让他们全家走向了毁灭。而“我”算是这几户人家中腿脚最利索的一个,洮河涨水了能撒网,洮河水退了就放下渔网做农夫,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活。

        作家王小忠将写作的笔触不断伸入底层,通过边缘人物的命运,反映农村变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大棚蔬菜》中的安才让夫妇,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但仍固守生存之道,这是对那些总认为种地不划算的批判,对勤劳方能致富的肯定。《三条河流》中扎西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在家乡发展致富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当今的中国农村,只要头脑灵活,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也能发家致富。

        中国社会的特征是乡土性的,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就是关注中国,关注人类的生存命运,这是作家王小忠一直以来的文学命题,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作家的担当和使命。


原刊于《天水晚报》2021年11月26日

马笑乾.jpg

        马笑乾,回族,甘肃天水人,散文小说见《民族文学》《散文诗》《学生之友》等刊。

王小忠2021121.jpg

        王小忠,藏族, 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甘南草原》、小说集《五只羊》、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散文精选集》《2013青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精选》等十余种选本。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文学奖·小说奖、散文奖,《莽原》年度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