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顽童的脸,跟职业有关。好的是一颗对生活敏感的心,热爱生命而追索精神需求的执著,对诗的坚韧的爱和青藏高原时时给予的激情,加上生活的磨砺,卓逊都盖把他的世界观给我们看,让我们在回味一个赤子对青藏大地由衷的爱与歌唱的同时,在飘逸、形而上的诗境中体会生活、超越生命,洗涤心灵。让我们在品味青藏飞翔的生活时,也了解了精神高地对于一个诗歌创作者的重要。
玛曲,甘青川腹地的纯牧业县,黄河蓄水量的百分之四十在这片水草丰腴的草原上,有“格萨尔称王之地、弹唱故里、亚洲最美湿地”之称谓,游牧文化丰富,雪山江河争艳,草原辽阔,牛羊遍布。黄河母亲流经此地,流连眷顾这里的神奇美丽,形成了闻名天下的黄河第一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卓逊都盖,如鱼儿投身于水中,如雄鹰飞翔于蓝天,用一颗热爱亲人,热爱生活,关心玛曲的每一个存在的生命,从而给予他的诗直白,朴实,真诚,细腻,空灵,有了一般诗歌难得的思索以及灵魂的飞翔,让我们在一幅苍茫,辽远,深遂,亲切的画卷中体味,享受美的玛曲,热爱和追求眼前火热的生活。
一是表示了对“缺氧不缺精神”的玛曲人对黄河第一弯的热爱,以及建设这片净土对诗人人格的追索和必然的升华。“我的情感中浸透了草原的气味/这低沉而悠远的旋律/触动心河荡漾的春水”(《二月春风》),展显了作者的内心是草原的,心灵触发始终围绕草原,就像荡漾的春水一样,血液里滚动着草原以及展示精神面貌的诗歌,而他的诗歌“冰凉的雪水/渗进柔嫩的肌骨/不喊疼痛只是微笑/它深知自己不是温室之花/而是高山劲草”(《雪水》)。更有甚者“风高举的马刀之下/我们弯下挺拔之躯/才能让坚韧不拔的精神之颅/向着天空昂扬”表现出草原带给诗人的谦卑与感恩,正是这种像草原人一样的胸怀与大爱,带给诗人“月光淘洗的心灵/洁如雪莲盛开在/铺满朝晖的雪峰/迎送每一个日子/牵着平安和如意”(《雪峰》)的美好、充实、和谐,文化的草原人具有的原生态心态,才给诗人予豪迈,勇敢,进取,奉献。才有“渗进肌肤,直至骨中,风还在走动”(《春雨》)的追求与思索,才有了“凭任秋去冬来/凭任风雪吹过/我们依然晴耕雨牧”的健康清静的生活。而一切都将“闪亮的犁铧划破梦境/深埋的籽粒在你爱的暖床上/展开身躯,将一生的梦想/在二月的春风里徐徐打开”(《二月》)的大好前景。正使诗人的这汲取,昂扬,热爱,升化才使玛曲有了“闪亮的犁铧划破梦境/深埋的籽粒在你爱的暖床上/展开身躯,将一生的梦想/在二月的春风里徐徐打开”的大美风景及风韵。还有《经幡》《牧场》《说给春天》《春天》《雪峰》等等优美的诗句都展示了诗人的多情与热情,更重要的诗人赋予草原人这种“如果寒风亮出刀子/我要在锋刃的光茫上舞蹈/如果鞭子扬起/我要在鞭影上开放/如果车轮扎过/我依然要歌唱生活/既使太阳的大火焚烧/我也要静静地深入大地/滋润肥沃的泥土”的不屈于困难的玛曲精神和诗歌情怀,才使玛曲草原经济飞跃,人们在诗意的天下黄河第一弯里健康幸福地工作和生活。
二是怀惴双重的故园情怀,融入玛曲草原,融入牧业文化,舒畅完美地抒写农业与牧业碰撞后心灵的扩张和高远。诗人是在农区的庄稼地里长大的,那青山与森林,那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青稞地,那婉转与奔放在村边的小溪,鸡犬相闻,人们和谐相处,遵循传统,又在变改中建设着新的家园。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诗人,耳闻目染,保持着乡村优秀农耕文明的文化传统。当他来到玛曲草原投入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这种纯牧业文化给了他全新的视野和全新的心灵的启示,正使这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从而产生了诗人新的生存理念和思索下产生的高原高大,辽远,深遂的诗意。这些诗不仅开拓了诗人的人生视野,而且在双重故园的对比中产生了一首首精美的诗歌,给我们以启迪,以生活的美感。“唐蕃和亲的路上/一位大唐女子/经过这里/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东望长安山外山/西眺大野/苍茫云烟/一任思乡的泪水滑落/乡愁无限/像眼前的倒淌河水慢慢积聚/不堪重负”(《倒淌河》)。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一千多年前的文成公主,抒发自己浓重的乡愁,歌颂那些为历史前行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们,从而展示出诗人高尚,清洁的人格,《倒淌河》诗句隽美、秀丽、简单、明了,读来轻松,思之带来久久的诗感与美感,让我们读来爱不释手。“遥远的故园是骨头上的疼痛/伴我浪迹天涯直到海角/灶膛里的炊烟像一面镜子”,浓浓的中国人的乡愁,而最感人的是以下诗句“照着母亲的面庞/从青丝如瀑到霜染白发/母亲抓住炊烟的根/炊烟系着我的梦”(《故园》)。语句中展现的母亲的白发和给炊堂添柴做饭的情景,生动,细腻,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对于养育他成长的父母,他除了辛勤地工作付出外,而在心灵上永远镌刻了以下诗句。“养育的子孙长大了/养育子孙的父母矮下去了/一矮再矮/最后要矮进泥土/这悲情的过程/思之牵肠挂肚”(《双亲》)。而历史是前行的,双重的故园,双重的奉献,千倍的努力,万般感恩,才使两者合一,有了光明的前景。“城乡难辩/脱贫的春风吹绿贫困的荒田/中国的大梦/温暖远山近水/复兴的征程上/山乡巨变是时钟的指钟/人事星转斗移的家园/是游子心头不灭的灯盏”(《乡愁》),历史如是说,故园如是说,诗人如是说。
直白,空灵,乍光,使他的诗一气呵成,读来轻松、惬意,沐浴在人生的五味杂陈之中。但正如诗的本质一样,他写的诗是阳光的,向上的,也是游子情怀的诗意舒展和释怀。起先打动我的是他的短诗《雪水洗尽的草原》,寥寥10行,却道尽了草原上司空见惯的雪山高原壮美的景色和一颗诗情激扬而跳跃的心。“这洁净的雪野/即使是一粒尘埃/也会被白雪的针尖挑除”,写出了雪与山的交融即雪山的来由与深遂。“即使是鸟鸣/也沐浴过雪水/带着湿润的清新”,他不放过对空间与时间的细腻观察,就是鸟儿的鸣叫也带着对自然与生命的眷恋。色彩的渲染,更加衬托出高原人民建设玛曲草原的韧劲与奉献,他面对这激荡与壮观的景色由衷写道“即使是牦牛的黑/藏羊的白还是牧人明亮的眼睛/都散发着雪水淘洗的光辉”(《雪水洗净的草原》)。且每一行诗都带有雪山的湿意,打湿了诗歌,打湿了我们爱着高原的那一颗心。另一首《经幡》也是精美与短小表达精神升化与文化象征意义的典型作品。向善,感恩,报答是高原人的本性,他面对草原上的万众生灵写道“是一缕缕不止的思念/是一句句虔诚的祈祷/是一声声深情的祝福/是一道道天堂的路途”。而对于声音他敏感地写下以下心灵和人的升华“猎猎作响的啸声/召回远去的苍鹰/引领升腾的灵魂/走向轮回的道路”。而他“月光淘洗的心灵/洁白如雪莲盛开在铺满朝晖的雪峰/迎送每一个日子/牵着平安和如意”,这是作者热爱玛曲和精神洗礼后的心境与胸怀,从而诗化自己的生活,让一颗赤子之心跳跃在九曲十八弯洁净的河面上,带给我们清洁的精神,享受大自然给人性带来的艺上的美,讴歌玛曲,讴歌新时代。
三河一江流淌甘南草原,阿尼玛卿雪山横亘千里,雄鹰飞翔,锅庄烂漫,人们亘古不变的爱着的这片香巴拉净土,需要精神文明的讴歌与叙写,需要高原人“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决努力,抒写与建设相媲比美,飞翔在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好壮美的小康生活,也即诗歌生活之中。
瘦水,藏族,又名索南昂杰,甘肃甘南人。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潮》《诗林》《散文诗》《绿风》等报刊,入选各种年选。出版有文集《这里的黄河静悄悄》。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鲁藜诗歌奖”等。
卓逊都盖,藏族,又名常学智,70后,甘肃卓尼人。作品散见《格桑花》《甘南日报》《吉林散文诗》《玛曲文学》等报刊。现供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