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6个民族是青海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勾画了青海多民族文学丰富的创作图景,成为青海文学个性与品质的重要保证。2019年,青海少数民族文学收获了一批重要的小说作品,其中梅卓、万玛才旦、次仁顿珠、韩庆功等人的作品表现出成熟作家的实力。同时,青海省作家协会与青海人民出版社联手对6个世居民族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深入盘点,结集出版了《青海世居民族经典记录丛书》,成为青海散文的年度重要收获。


小说创作彰显成熟作家的实力


        藏族女作家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是去年青海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作者出于重述《格萨尔》史诗的创作自觉和“为女儿写一部《哈利·波特》式小说的冲动”,而为读者奉献的一部新作。该书以《格萨尔王传》四大战役之首的“魔岭大战”为背景,讲述了藏族少年阿旺罗罗历经各种磨难与修炼,最终成长为一代神授艺人的故事。

        《格萨尔》这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深刻影响着藏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民俗生活。梅卓在小说中传递了藏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体现出别样的文化延续感。梅卓生长、生活于青海这片土地,谙熟史诗的内涵、传播特点及其蕴含的精神与信仰,并有着丰富的口头传播资料,在这一题材的诠释上具有先天的文化优势。她娴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努力为读者讲述曲折离奇、精彩纷呈的藏地故事,百科全书般呈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习俗。小说中不断溢出民俗、动物学、风物志、地理学等丰富的知识资源,反映出作家坚实有力的创作储备。格萨尔文化研究专家诺布旺丹认为:“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运用曲折而生动的笔法,对跨越千年的格萨尔史诗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语境进行了哲理性反思,深刻表达了文化语境、故事本体和演述艺人三者作为活态史诗的三要素,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整体性生态结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这一千年不变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2019年6月,作家、导演万玛才旦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乌金的牙齿》,其中收录了《嘛尼石,静静地敲》《塔洛》《撞死了一只羊》等13篇较有影响的作品。万玛才旦的短篇小说取材于藏地,其中一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现代藏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比较简单,与极简主义“少即为多”的美学追求有着相似之处。然而细读他的文本,我们会发现他的重要作品都具有一个共性特征,即叙事上有意的延宕、铺展,最终构成叙事内在的紧张和尖锐,从而通过小说形式的修辞达到揭示主题的作用。这种小说雕镂的方式,反映在他的电影叙事中,就是惯用长镜头来细细碾过,目力所及之处,一定刻骨铭心。

        蒙古族作家次仁顿珠于2019年11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黑狐谷》,收录了《河曲马》《黑狐谷》等7部短篇小说。次仁顿珠善于书写藏族聚居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背景下牧人的生活、情感和困境。小说《黑狐谷》最初由藏文创作,发表在2012年《章恰尔》(藏文文学期刊)第4期,《民族文学》于2014年第1期转载。《黑狐谷》揭示了牧民离开草原和熟悉的游牧生活方式后内心情感的激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社会、文化、民族等问题的思考。小说《河曲马》则借商业赛马之风大兴,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得与失。

        2019年9月,撒拉族作家韩庆功的长篇小说《黄河从这里拐弯》出版发行。对于长篇小说创作尚在起步阶段的撒拉族来说,这部小说意义重大。小说在回顾民族传统生活的同时,深情眷恋着撒拉族独特的民居建筑、非凡的园艺技巧、美妙的撒拉厨艺;在抒写改革开放中的撒拉族弄潮儿时,再现撒拉族人民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韩庆功这样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走过5000年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一个拐点;在母亲河边繁衍生息了800年的撒拉族要跟上时代前行的车轮,同样需要拐一个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一个华丽的转身。”从上世纪50年代末秋夫这一代诗人开始,撒拉族作家一直以诗歌创作见长,《黄河从这里拐弯》则体现出一个撒拉族作家写好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自觉。


散文创作突出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特征


        青海世居民族的散文创作一直比较丰富,也有一支稳定的创作队伍。2019年青海散文的重要收获当属由青海人民出版社、青海省作家协会、青海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共同编辑出版的《青海世居民族经典记录丛书》。丛书共6册,分别为汉族卷《大地与阳光》、藏族卷《酥油花开》、回族卷《鸽翅下的故乡》、土族卷《有心就能抵达》、撒拉族卷《驼铃悠悠黄河岸》、蒙古族卷《写在温泉的抒情》,共有各民族散文作家60余人的作品入选。丛书内容主要以描写本民族的社会、人文、历史、生活为主,尤其突出青海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特征。

        藏族作家梅卓长期行走于青藏高原,著有《走马安多》《吉祥玉树》等散文集。她此次入选丛书的《玉树笔记》兼有民族志写作的特质,寥寥数语,将玉树大地与康巴汉子的精神脉络描摹得清晰可见。龙仁青的散文《他乡故知是麻雀》曾入选《2019年中国随笔精选》。由于身兼作家和摄影家两种身份,龙仁青对外界的观察格外精微细致,这种对常识近乎膜拜的态度使他的作品丰富深厚,带有自然写作的独特印记。记者出身的藏族散文作家古岳善于运用“新闻语态”,写作真实直接,甚至锐利。他面对自然荒野时更多的是充满思辨精神和忏悔意识的的哲理化表达。土族作家、诗人衣郎的《有心,就有抵达》富有青稞酒般的醇厚。面对工业化大潮,作者坚信故乡小镇桑士哥以及它所象征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自有其简单但自足的价值和力量,文笔的隽永映射出作者坚守的内心。今天中国的生态文化表达、生态文学书写都离不开这样的作家和他们的创作。

        此外,2019年,《青海回族文学丛书》出版发行,这次回族作家的集体亮相也是当年青海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青海回族文学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4年,是回族文学创作的一次重要结集。丛书分为《故园无声》(小说卷)、《墨浓化隆》(随笔卷)、《艺海品藻》(评论卷)、《茶味无穷》(散文卷)、《家园守望》(诗歌卷)共5册。正如作家梅卓所言:“《青海回族文学丛书》的首发见证了青海回族文学的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一大批优秀的回族作家用自己的创作丰富着本民族文学和整个青海文学。”

        青海居于青藏高原一隅,地理意义上的边疆在文学创作上并不沉寂。一年来,作家们努力将生活与常识的积累呈现在文本中,将想象与记忆编织在一起,将对世界的感知变成语言,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景,收获了一批重要的作品。在这个不同寻常的2020年春天,反观2019年的文学创作,我们会愈加感受到文学的美好所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力量。


原刊于《中国民族报》2020年4月3日

卓玛.jpg

        卓玛,青海民族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青藏多民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