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的《农奴》(1963年)、田壮壮的《盗马贼》(1985年)、冯小宁的《红河谷》(1996年)、酣飞的《益希卓玛》(2000年)、陆川的《可可西里》(2004年)、藏族本土导演万玛才旦的片子《静静的嘛呢石》、《草原》(2004年)等。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比较典型的藏族题材电影。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是各个艺术门类的综合,而且是观众与电影之间一次无声的对话。当电影进入各个不同民族,一旦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扎下根来,开花结果,她就不能不受民族文化的滋养。任何民族的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总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来自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习俗所导致的审美理念、审美经验、审美形态的制约,来自于本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各个民族的电影,或深或浅,或显或隐,总会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一部电影通过镜头所反映的民族生活内容在其民族文化母体中,有根可寻。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一个窗口,它作为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民族,通过藏族题材电影,我们可以领略藏族的民俗事项,解读宗教理念,感受藏文化精神。藏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红河谷》海报

通观藏族题材电影,为了追求与挖掘影片中深层次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了使其更具藏民族特色,不同主题的影片立足于雪域高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藏族人的生活情感、民俗事项、宗教信仰等的细节。文化具有地域性,作为电影的受众,周遭文化他是熟悉和理解的。而当电影为其展现一个全然不同的异域文化空间时,对于影片的解读难免会产生一些“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来自于“细节”,这将影响观众对一部影片的认同程度、商品化看法和评价。为了更好地解读藏族题材电影,十分有必要剖析藏族题材影片所展示的藏族独特的文化现象,揭示其内在涵义,为影片鉴赏和电影创作提供一份参考。

《盗马贼》海报

一、银幕空间与高原民俗
 任何一部电影当中,反映民俗文化是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民俗文化在影片当中的运用,为烘托影片主题、结构影片风格、塑造银屏形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当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戏娱乐、科技技术等。”在藏族题材影片《红河谷》中有大量反映藏族民俗文化的场景,这给影片增添了别人一格的视觉效果、艺术魅力。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解读影片,通过对相关民俗事项的理性认知,有望获得新的观影体验。

影片《红河谷》的故事背景是近一个世纪以前英军对西藏发动的侵略战争。影片以嘎嘎的第一人称回忆作为旁白推动情节发展。在嘎嘎的回忆中又以英国人琼斯两次进藏过程中给父亲的信件作为另外一个旁白,通过这样两条线索,以不同民族、立场的人的视角来审视那段动人的故事和那场残酷的战争,这和影片所要表达的各民族、各族之间应该互相包容对方的思想也是非常一致的。影片也表达了人类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对给战争发动者和战争的受害者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痛苦也有深入的诠释。影片上半部分,通过西藏独特的秀美山川、人情物理等自然、人文景观建构起藏族人博大胸怀的形象。下篇主要描写英国人入侵西藏和藏人的反抗。战争的主要场景在这一部分展开。在影片的下半部分,当罗克曼少校率军队来西藏,藏人以欢迎友人的礼节,手捧洁白的哈达迎接他们,没想到迎接的却是侵略的炮火……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和美丽的西藏风光,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主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哈达是藏族人民用于各中礼仪的不可替代的珍贵物品,它很早在藏族地区流行,使用非常广泛。在藏族的社会交往中,之所以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用品,缘于哈达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因而哈达便早已成为藏族深刻文化心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丧葬嫁娶、迎送庆祝、祈福消灾、求助致谢等场合中无处不用哈达,而不同的场合、不同颜色又有不同的意义,正如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崇尚颜色,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也因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而各异。就像一首民歌中唱道“哈达不需很长,只求洁白纯质:朋友不需很多,只求忠诚之友”,哈达洁白无暇的颜色标志着纯洁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白色崇拜或尚白是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近来考古工作证实,自古以来藏族先民就非常崇尚白颜色。早在佛教入西藏之前,藏族先民就崇仰白事、白道,回避、忌讳黑事、黑道。《格萨尔王传》及其它许多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军队或事情,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和不幸的。白色象征纯洁、无瑕、忠诚、喜庆、祥和、善业和正义,而黑色则相反,大凡都是邪恶、罪恶和不祥之兆,这已成为鲜明的藏族文化观念。在藏民族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这种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够感觉到。永恒墙壁刷白灰,过新年时门窗和木制家具上用白面点白点或画白线,给酒壶、酒皿系上哈达或羊毛,为壶嘴、碗口贴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顶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白色崇拜的印记无处不在。藏族尚白文化理念的产生和形成大大早于哈达的产生,而哈达只是较晚期出现的尚白文化心态的一种反映。“哈达中白色居多,也有五彩哈达,其中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红色表示神灵,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最贵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或做彩箭(一种用于祈福的宗教用品)使用的,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使用。哈达的质地、规格、长短也有所不同。有丝或麻的,也有用人造纤维织成的,上面织有吉祥图案和文字。有的光滑、厚挺、宽大,有的粗糙、稀疏、短小。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宽窄数寸到一二尺不等。价值高者逾百,低者数元。” 在《红河谷》中,导演冯小宁把“哈达”作为一个母题,在不少地方用到了,在不同的场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哈达的涵义。在竞技场上,枪法得胜者,得到了头人的哈达,哈达在这里是作为奖品出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雪儿达娃的哥哥欲带走雪儿时,向头人敬献哈达,雪儿达娃和她的哥哥准备离开格桑家时,也是手捧哈达告别,这里是作为临别的赠品出现,对于哈达用得最传神的地方应该是本片中的高潮部分——格桑满情喜悦之情,手捧洁白的哈达迎向他昔日的朋友时,影片在哈达与刺刀、炮口等镜头的对列中,将内涵截然不同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涌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引起观众情感的极大共鸣——善意的礼节迎来侵略的炮火,朋友的鲜血浸染了友谊的哈达,在这种易于显露的对比背后包含的是不易于显露的真实,那就是文明与文明的冲突——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炮火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的毁灭和颠覆。哈达在这里作为缔结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同时,也被影片赋予了新的涵义即代表了一种暗含的反战情绪,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哈达是弱者的象征,却以一种坚定的和平的力量而存在,这是影片对民俗事项涵义的拓展和升华。影片当中还反复用到了“俄尔恰”(汉区民间称为“抛尕”,其实就是投掷石子的毛绳),它的用法也是与力学中的圆圈运动原理相同。毛绳中间为一小兜,放入石子,双折抡舞,乘势松其一端,将石抛出。它不但是放牧的好工具,还能击敌杀狼。“柔细羊毛制成的,多眼蜂蝗石子装,蜂蝗石子身后打,击在英人大鼻子上。” 这首传遍藏区的民谣是上个世纪藏人抗击者的英勇气魄,这与影片的主题不谋而全。正如在影片当中显示的,“俄尔恰”作为藏族人随身携带的游牧工具,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影片当中就有格桑教雪儿使用的“俄尔恰”放牧的画面,而格又对“俄尔恰”出神入化的运用,甚至可以熄灭即将引爆的导火线。“俄尔恰”作为一个复现的镜头,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营救琼斯、罗克曼少校和雪儿达娃生命的场景中都以重要的道具出现,最后作为战争武器,在弹尽粮绝之时,藏族人民用“俄尔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反战史诗,通过积累式蒙太奇镜头的运用,强化了画面的情感冲击力,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也是导演冯小宁把民俗事项恰到好处地用在影片中的范例,既揭示了事件的发展,也烘托了战争的气氛,表现了藏族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团结一致抗击侵略者的决心。《红河谷》融民族、历史、战争、爱情、民俗于一体,对包括宗教在内的藏族进行了多角度的涉及和展示。

《可可西里》海报

二、镜与宗教之旅
《红河谷》以一轮转动的嘛呢的特写镜头作为影片开始和结尾的画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磕长头的人群不时闪现在画面上,镜头以隐喻的方式传达出藏传佛教的宗教内涵。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各地通往圣地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以划线或积石为志,靠坚强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步步趋向圣城拉萨。信徒于行进中磕长疛,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下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即哞嘛呢叭咪。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以五体投地的姿势表示对信仰的虔诚。”在影片《红河谷》中,磕长头的人群似乎是影片不变的一个背景,无论是在平静的阳光下边还是战火纷飞的场景中,侵略的炮火似乎并没有惊扰他们朝拜的行程,虔诚的朝圣者以五体投地这一永恒不变的姿势表达着修行的境界——宽容与慈悲,在圣山圣湖中匍匐前行的人群以沉默者的姿态诠释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这沉默高贵的姿态正是来源于藏文化的滋养——“善、慈悲与爱作为藏文化的实质与强调行修好善、慈悲无争、博爱的藏传佛教息息相关,其实质是宽容主义、人性主义和和平主义。”至此,影片通过对宗教行为的捕捉、刻画以及琼斯对雪山的向往,使人感受到宽容、和平与和谐的可贵。当藏族文化带着浓重的雪域气息和独特的高原风格,高高地擎起这面旗帜,并畅行于影片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宽容和和平,在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地区,都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人类共同的图腾。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该平等对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凌弱的侵略只能带来灾难与灭亡。影片当中所透露的慈悲与博爱的思想贯穿于雪儿达娃、琼斯、罗克曼少校一次次的重生中,不言而喻,这是对人性深情地呼唤,也正是藏文化深邃的思想所在。

电影《可可西里》剧照

三、结语
《红河谷》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藏族题材电影,它关于影像与民俗事项、宗教内涵完美的呈现也不能掩盖其致使的“硬伤”,但通过对《红河谷》中银幕与民俗事项、镜与宗教之旅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以一斑窥全豹,对今后创造少数民族电影有所思考: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纷繁复杂的现实处境,民族认同的社会心理都为民族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少数民族所聚居和散落的由人文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生活习惯、历史沿袭等在内的文化系统机制就会对视听表达的影像文化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有以博大、丰厚的胸怀将目光转向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深层次,在环境与文化的意象里注入关于民族命运、民族文化的关注、深入思考民族事物,以特定的民族审美感悟与敏锐的理性触觉进入民族电影的创作,不做民俗猎奇,透过人性的深入挖掘而达到人类普遍一致的感受,用新的镜头语言和现代的视觉,将民俗、宗教和现实融汇在一起,直接捕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与美的呈现方式,才能拍摄出富于独特民族文化含量和具有创意的作品。

哈达是藏族人民用于各中礼仪的不可替代的珍贵物品,它很早在藏族地区流行,使用非常广泛。在藏族的社会交往中,之所以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用品,缘于哈达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因而哈达便早已成为藏族深刻文化心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丧葬嫁娶、迎送庆祝、祈福消灾、求助致谢等场合中无处不用哈达,而不同的场合、不同颜色又有不同的意义,正如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崇尚颜色,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也因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而各异。就像一首民歌中唱道“哈达不需很长,只求洁白纯质:朋友不需很多,只求忠诚之友”,哈达洁白无暇的颜色标志着纯洁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白色崇拜或尚白是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近来考古工作证实,自古以来藏族先民就非常崇尚白颜色。早在佛教入西藏之前,藏族先民就崇仰白事、白道,回避、忌讳黑事、黑道。《格萨尔王传》及其它许多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军队或事情,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和不幸的。白色象征纯洁、无瑕、忠诚、喜庆、祥和、善业和正义,而黑色则相反,大凡都是邪恶、罪恶和不祥之兆,这已成为鲜明的藏族文化观念。在藏民族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这种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够感觉到。永恒墙壁刷白灰,过新年时门窗和木制家具上用白面点白点或画白线,给酒壶、酒皿系上哈达或羊毛,为壶嘴、碗口贴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顶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白色崇拜的印记无处不在。藏族尚白文化理念的产生和形成大大早于哈达的产生,而哈达只是较晚期出现的尚白文化心态的一种反映。“哈达中白色居多,也有五彩哈达,其中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红色表示神灵,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最贵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或做彩箭(一种用于祈福的宗教用品)使用的,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使用。哈达的质地、规格、长短也有所不同。有丝或麻的,也有用人造纤维织成的,上面织有吉祥图案和文字。有的光滑、厚挺、宽大,有的粗糙、稀疏、短小。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宽窄数寸到一二尺不等。价值高者逾百,低者数元。” 在《红河谷》中,导演冯小宁把“哈达”作为一个母题,在不少地方用到了,在不同的场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哈达的涵义。在竞技场上,枪法得胜者,得到了头人的哈达,哈达在这里是作为奖品出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雪儿达娃的哥哥欲带走雪儿时,向头人敬献哈达,雪儿达娃和她的哥哥准备离开格桑家时,也是手捧哈达告别,这里是作为临别的赠品出现,对于哈达用得最传神的地方应该是本片中的高潮部分——格桑满情喜悦之情,手捧洁白的哈达迎向他昔日的朋友时,影片在哈达与刺刀、炮口等镜头的对列中,将内涵截然不同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涌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引起观众情感的极大共鸣——善意的礼节迎来侵略的炮火,朋友的鲜血浸染了友谊的哈达,在这种易于显露的对比背后包含的是不易于显露的真实,那就是文明与文明的冲突——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炮火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的毁灭和颠覆。哈达在这里作为缔结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同时,也被影片赋予了新的涵义即代表了一种暗含的反战情绪,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哈达是弱者的象征,却以一种坚定的和平的力量而存在,这是影片对民俗事项涵义的拓展和升华。影片当中还反复用到了“俄尔恰”(汉区民间称为“抛尕”,其实就是投掷石子的毛绳),它的用法也是与力学中的圆圈运动原理相同。毛绳中间为一小兜,放入石子,双折抡舞,乘势松其一端,将石抛出。它不但是放牧的好工具,还能击敌杀狼。“柔细羊毛制成的,多眼蜂蝗石子装,蜂蝗石子身后打,击在英人大鼻子上。” 这首传遍藏区的民谣是上个世纪藏人抗击者的英勇气魄,这与影片的主题不谋而全。正如在影片当中显示的,“俄尔恰”作为藏族人随身携带的游牧工具,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影片当中就有格桑教雪儿使用的“俄尔恰”放牧的画面,而格又对“俄尔恰”出神入化的运用,甚至可以熄灭即将引爆的导火线。“俄尔恰”作为一个复现的镜头,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营救琼斯、罗克曼少校和雪儿达娃生命的场景中都以重要的道具出现,最后作为战争武器,在弹尽粮绝之时,藏族人民用“俄尔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反战史诗,通过积累式蒙太奇镜头的运用,强化了画面的情感冲击力,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也是导演冯小宁把民俗事项恰到好处地用在影片中的范例,既揭示了事件的发展,也烘托了战争的气氛,表现了藏族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团结一致抗击侵略者的决心。《红河谷》融民族、历史、战争、爱情、民俗于一体,对包括宗教在内的藏族进行了多角度的涉及和展示。

《可可西里》海报

二、镜与宗教之旅
《红河谷》以一轮转动的嘛呢的特写镜头作为影片开始和结尾的画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磕长头的人群不时闪现在画面上,镜头以隐喻的方式传达出藏传佛教的宗教内涵。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各地通往圣地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以划线或积石为志,靠坚强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步步趋向圣城拉萨。信徒于行进中磕长疛,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下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即哞嘛呢叭咪。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以五体投地的姿势表示对信仰的虔诚。”在影片《红河谷》中,磕长头的人群似乎是影片不变的一个背景,无论是在平静的阳光下边还是战火纷飞的场景中,侵略的炮火似乎并没有惊扰他们朝拜的行程,虔诚的朝圣者以五体投地这一永恒不变的姿势表达着修行的境界——宽容与慈悲,在圣山圣湖中匍匐前行的人群以沉默者的姿态诠释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这沉默高贵的姿态正是来源于藏文化的滋养——“善、慈悲与爱作为藏文化的实质与强调行修好善、慈悲无争、博爱的藏传佛教息息相关,其实质是宽容主义、人性主义和和平主义。”至此,影片通过对宗教行为的捕捉、刻画以及琼斯对雪山的向往,使人感受到宽容、和平与和谐的可贵。当藏族文化带着浓重的雪域气息和独特的高原风格,高高地擎起这面旗帜,并畅行于影片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宽容和和平,在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地区,都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人类共同的图腾。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该平等对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凌弱的侵略只能带来灾难与灭亡。影片当中所透露的慈悲与博爱的思想贯穿于雪儿达娃、琼斯、罗克曼少校一次次的重生中,不言而喻,这是对人性深情地呼唤,也正是藏文化深邃的思想所在。

电影《可可西里》剧照

三、结语
《红河谷》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藏族题材电影,它关于影像与民俗事项、宗教内涵完美的呈现也不能掩盖其致使的“硬伤”,但通过对《红河谷》中银幕与民俗事项、镜与宗教之旅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以一斑窥全豹,对今后创造少数民族电影有所思考: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纷繁复杂的现实处境,民族认同的社会心理都为民族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少数民族所聚居和散落的由人文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生活习惯、历史沿袭等在内的文化系统机制就会对视听表达的影像文化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有以博大、丰厚的胸怀将目光转向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深层次,在环境与文化的意象里注入关于民族命运、民族文化的关注、深入思考民族事物,以特定的民族审美感悟与敏锐的理性触觉进入民族电影的创作,不做民俗猎奇,透过人性的深入挖掘而达到人类普遍一致的感受,用新的镜头语言和现代的视觉,将民俗、宗教和现实融汇在一起,直接捕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与美的呈现方式,才能拍摄出富于独特民族文化含量和具有创意的作品。

哈达是藏族人民用于各中礼仪的不可替代的珍贵物品,它很早在藏族地区流行,使用非常广泛。在藏族的社会交往中,之所以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用品,缘于哈达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因而哈达便早已成为藏族深刻文化心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丧葬嫁娶、迎送庆祝、祈福消灾、求助致谢等场合中无处不用哈达,而不同的场合、不同颜色又有不同的意义,正如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崇尚颜色,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也因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而各异。就像一首民歌中唱道“哈达不需很长,只求洁白纯质:朋友不需很多,只求忠诚之友”,哈达洁白无暇的颜色标志着纯洁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白色崇拜或尚白是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近来考古工作证实,自古以来藏族先民就非常崇尚白颜色。早在佛教入西藏之前,藏族先民就崇仰白事、白道,回避、忌讳黑事、黑道。《格萨尔王传》及其它许多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军队或事情,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和不幸的。白色象征纯洁、无瑕、忠诚、喜庆、祥和、善业和正义,而黑色则相反,大凡都是邪恶、罪恶和不祥之兆,这已成为鲜明的藏族文化观念。在藏民族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这种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够感觉到。永恒墙壁刷白灰,过新年时门窗和木制家具上用白面点白点或画白线,给酒壶、酒皿系上哈达或羊毛,为壶嘴、碗口贴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顶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白色崇拜的印记无处不在。藏族尚白文化理念的产生和形成大大早于哈达的产生,而哈达只是较晚期出现的尚白文化心态的一种反映。“哈达中白色居多,也有五彩哈达,其中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红色表示神灵,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最贵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或做彩箭(一种用于祈福的宗教用品)使用的,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使用。哈达的质地、规格、长短也有所不同。有丝或麻的,也有用人造纤维织成的,上面织有吉祥图案和文字。有的光滑、厚挺、宽大,有的粗糙、稀疏、短小。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宽窄数寸到一二尺不等。价值高者逾百,低者数元。” 在《红河谷》中,导演冯小宁把“哈达”作为一个母题,在不少地方用到了,在不同的场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哈达的涵义。在竞技场上,枪法得胜者,得到了头人的哈达,哈达在这里是作为奖品出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雪儿达娃的哥哥欲带走雪儿时,向头人敬献哈达,雪儿达娃和她的哥哥准备离开格桑家时,也是手捧哈达告别,这里是作为临别的赠品出现,对于哈达用得最传神的地方应该是本片中的高潮部分——格桑满情喜悦之情,手捧洁白的哈达迎向他昔日的朋友时,影片在哈达与刺刀、炮口等镜头的对列中,将内涵截然不同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涌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引起观众情感的极大共鸣——善意的礼节迎来侵略的炮火,朋友的鲜血浸染了友谊的哈达,在这种易于显露的对比背后包含的是不易于显露的真实,那就是文明与文明的冲突——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炮火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的毁灭和颠覆。哈达在这里作为缔结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同时,也被影片赋予了新的涵义即代表了一种暗含的反战情绪,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哈达是弱者的象征,却以一种坚定的和平的力量而存在,这是影片对民俗事项涵义的拓展和升华。影片当中还反复用到了“俄尔恰”(汉区民间称为“抛尕”,其实就是投掷石子的毛绳),它的用法也是与力学中的圆圈运动原理相同。毛绳中间为一小兜,放入石子,双折抡舞,乘势松其一端,将石抛出。它不但是放牧的好工具,还能击敌杀狼。“柔细羊毛制成的,多眼蜂蝗石子装,蜂蝗石子身后打,击在英人大鼻子上。” 这首传遍藏区的民谣是上个世纪藏人抗击者的英勇气魄,这与影片的主题不谋而全。正如在影片当中显示的,“俄尔恰”作为藏族人随身携带的游牧工具,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影片当中就有格桑教雪儿使用的“俄尔恰”放牧的画面,而格又对“俄尔恰”出神入化的运用,甚至可以熄灭即将引爆的导火线。“俄尔恰”作为一个复现的镜头,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营救琼斯、罗克曼少校和雪儿达娃生命的场景中都以重要的道具出现,最后作为战争武器,在弹尽粮绝之时,藏族人民用“俄尔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反战史诗,通过积累式蒙太奇镜头的运用,强化了画面的情感冲击力,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也是导演冯小宁把民俗事项恰到好处地用在影片中的范例,既揭示了事件的发展,也烘托了战争的气氛,表现了藏族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团结一致抗击侵略者的决心。《红河谷》融民族、历史、战争、爱情、民俗于一体,对包括宗教在内的藏族进行了多角度的涉及和展示。

《可可西里》海报

二、镜与宗教之旅
《红河谷》以一轮转动的嘛呢的特写镜头作为影片开始和结尾的画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磕长头的人群不时闪现在画面上,镜头以隐喻的方式传达出藏传佛教的宗教内涵。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各地通往圣地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以划线或积石为志,靠坚强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步步趋向圣城拉萨。信徒于行进中磕长疛,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下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即哞嘛呢叭咪。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以五体投地的姿势表示对信仰的虔诚。”在影片《红河谷》中,磕长头的人群似乎是影片不变的一个背景,无论是在平静的阳光下边还是战火纷飞的场景中,侵略的炮火似乎并没有惊扰他们朝拜的行程,虔诚的朝圣者以五体投地这一永恒不变的姿势表达着修行的境界——宽容与慈悲,在圣山圣湖中匍匐前行的人群以沉默者的姿态诠释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这沉默高贵的姿态正是来源于藏文化的滋养——“善、慈悲与爱作为藏文化的实质与强调行修好善、慈悲无争、博爱的藏传佛教息息相关,其实质是宽容主义、人性主义和和平主义。”至此,影片通过对宗教行为的捕捉、刻画以及琼斯对雪山的向往,使人感受到宽容、和平与和谐的可贵。当藏族文化带着浓重的雪域气息和独特的高原风格,高高地擎起这面旗帜,并畅行于影片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宽容和和平,在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地区,都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人类共同的图腾。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该平等对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凌弱的侵略只能带来灾难与灭亡。影片当中所透露的慈悲与博爱的思想贯穿于雪儿达娃、琼斯、罗克曼少校一次次的重生中,不言而喻,这是对人性深情地呼唤,也正是藏文化深邃的思想所在。

电影《可可西里》剧照

三、结语
《红河谷》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藏族题材电影,它关于影像与民俗事项、宗教内涵完美的呈现也不能掩盖其致使的“硬伤”,但通过对《红河谷》中银幕与民俗事项、镜与宗教之旅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以一斑窥全豹,对今后创造少数民族电影有所思考: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纷繁复杂的现实处境,民族认同的社会心理都为民族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少数民族所聚居和散落的由人文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生活习惯、历史沿袭等在内的文化系统机制就会对视听表达的影像文化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有以博大、丰厚的胸怀将目光转向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深层次,在环境与文化的意象里注入关于民族命运、民族文化的关注、深入思考民族事物,以特定的民族审美感悟与敏锐的理性触觉进入民族电影的创作,不做民俗猎奇,透过人性的深入挖掘而达到人类普遍一致的感受,用新的镜头语言和现代的视觉,将民俗、宗教和现实融汇在一起,直接捕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与美的呈现方式,才能拍摄出富于独特民族文化含量和具有创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