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希望自己能被西藏所怀念。在怀念的时候,被怀念者本来的价值也许就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但西藏在想起我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是一个逗留得太久,热情也持续得太久的行吟诗人吧,是一个喜欢张望人家的生活情景、喜欢打探人家的人生之秘的好奇的旅人吧,是一个执迷投入但始终不彻不悟不知圣者为何物的朝圣香客吧。”——马丽华
当我在电脑上轻轻敲击出“西藏文学”四个字,点一下检索,立即会出现长长的一排目录,其中总会有马丽华和她的《走过西藏》。这样一个十分女性的名字出现在众多男性化的、粗犷而强劲的名录里,十分的触目。不禁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于是埋头去读她的书——一阵狂喜。能把西藏变成一本诗集的诗人不少,能将西藏描写的如此风化雪月、柔情万种同时却又豪迈苍凉、冷静沉重的作家却不多,难得,马丽华便是其中的一个。
去西藏之前兴奋得一连几天都处于亢奋状态,文字和图片留给我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马丽华作品中的蓝天、黄土、草原、雪山、江河、日出、黄昏、寺庙、喇嘛……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的心,想着自己终于能够亲眼看到那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于是彻夜难眠。
一直兴奋着,直到5月一个响丽的晴日里,马丽华穿着一件灰色的毛衣在拉萨市文联的门口迎接我们,微笑着。在这个距离太阳最近的城市里见到的马丽华,却与想象中不同。看她的人,皮肤微黑,身材高大,声音洪亮,你可以形容她爽朗、豪放、甚至大大咧咧,却怎么也找不到她文字中的那些秀丽和细腻。也许,真正代表她的风格的,还是她的眼,晶莹雪亮。她的风格朴素自然,一如她的文章她的诗。
马丽华真的不善言辞,处世也不讲客套,她通常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很大声的让你喝水就座。与她谈话,居然也如邻家大嫂,她说什么什么是啥,你不用多想,什么什么就是个啥。也许是这个地方太过纯净天然,让人羞于用语言来装饰,当然,除了文字。如果你想寻找她的思想,我认为,还是应该通过她的书。
马丽华说自己去了西藏的很多很多地方,当年从孔子的故乡来到西藏时,她才23岁。最先吸引住她并占据她的心灵的便是西藏的自然风貌。她说,那蓝天,那白云,那大山,那大川,都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被这种震撼所牵引,她义无反顾地投向了高原敞开的怀抱。在这个雪山环绕、历史久远、传说弥漫、古迹遍地的世界里,以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第一手材料,和一颗对藏民族文化深深眷恋之心,书写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超自然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书写着那种独特的、相互叠压、渗透、交错因而构成多样、多重、多层的立体文化结构。她用一颗不雕不琢、不矫不饰的心去体验和感动着,她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到今天,马丽华在西藏停留了26年,这真让人觉得鼓舞:在现世的生活中,还真的有一些文化人,为寻求一种生命履历中从未有过的、奇异而陌生的、灵与肉的双重体验,杀出钢筋水泥构筑的“石屎林”的围困,在纯粹而圣洁的自然世界拥抱中,登上生命与理念新的海拔,进入灵魂得以净化与升华的天人合一之境。26年,我想,马丽华应该已经在这雪域高原纯净的阳光里炼就了一双诗眼和一颗诗心,单为此,我就已经崇拜她了。
在西藏风霜雨雪这么多年,马丽华说她从不觉得苦。“所有的人都带我很好,这里的人民,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都纯朴可爱得让你们这些城里人无法想象。在他们的关爱下,我能够不停产生灵感,对我来说,只要可以创作,客观条件哪里还有艰苦呢?”
从《藏北游历》到《西行阿丽》到《灵魂像风》(后来合成了长篇散文集《走过西藏》),马丽华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她用一支笔,无拘无束地从阳光灿烂的现实“风景”,走进扑朔迷离的历史“风景”,走进情感深处的精神“风景”。在远离了城市的霓虹和烦扰,在远离了酒吧、卡拉OK、百货商场,在青藏高原辽远的天空下,马丽华成长着,她的灵魂——像风。
马丽华说,西藏的人文景观也是一个让她探讨不尽的话题。从一个传统文化浓郁的齐鲁之邦——山东,来到这个完全不同的、处处裸露着的、全民信教的高原净土,她不得不睁大了惊奇的眼睛。她说自己偏爱藏区的牧业文化,为此也追踪了许多年。她没有告诉我们其中具体的细节,可我在她自己的书中已找到了答案:
“我这样穿梭奔走于西藏中部的拉萨、雅鲁藏布江山结水流之间,访问着越来越熟悉的村庄和人们。那些山野不再是一扫而过的彼此类同的,不再是纯粹客体的漠不相关的。某种共同和共通维系着我的情感和视线。探求与整理这一地区的文化现象对我来说无疑很重要,不然何以急切向往并兴致勃勃地走近那些村庄和房屋呢。这是一股重要的动力,在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没能张望过的地方,先人一步地去领略少为人知的生活存在,无疑是一种优厚待遇的被赐予。”——选自《灵魂像风》
对马丽华来说,必经的过程要比目标的到达更富有魅力和乐趣——为何对某一现象和行为兴趣浓厚,为什么自己会被它们所感召,从哪里获知线索,用何种方式从流至源,经由哪些人们去明了它,由此又牵扯出哪些未知问题,将她引向哪些更纵深的阡陌歧途……我想,对于这种过程的追寻是马丽华在西藏停留和创作的动力与源泉。
“灵魂的宁静不因归途在即,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马丽华诗《情之所钟》
马丽华很早就开始用电脑写作,不仅是因为使用上的便捷,更是因为因特网给她提供了一个比西藏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她可以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条件去创作,去开拓事业。用她自己的话:“网络真是个好东西。”于是,马丽华又搞起了网站。
去年八月,由她本人出任艺术总监的“西藏网”在拉萨开通。“办这个网站的初衷,是要与全世界的人分享一个真实的西藏。”马丽华说,因为在西藏生活了那么久,她知道这块土地对人类的价值。有太多的人对西藏感兴趣,数码技术能提供一个最便捷的渠道,让大家手指一动,就可找到各自心目中的西藏。她说她希望把网站办成一个有关西藏的巨型资料库和超级阅览室。
不过,西藏网和文联的工作也占据了这位作家太多的时间,已经近一年没有创作的马丽华对此也有些无奈。有所求,必然要有所舍弃。但她的创作是停不下来的。热情还在,灵感还在,创作创作创作,这永远是马丽华生活的永恒主题。听说,她马上要去昌都,那里会是雨季。于是我们知道了,不久的将来,又会有一本集子问世。能让激情和感悟转化为成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为此,马丽华虽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燃烧在了西藏,可她说——值。
没有谁在召唤是我自己奔向草原
那是个泛绿的季节有雪也有风
有端庄的清晨有过于斑斓的黄昏
有瑟瑟开放的动人的琐碎花絮
草原是又一面星空
当幽蓝消隐便有碧绿闪烁
牧人是会唱歌的自然
我们是会写诗的自然
无论怎样的艰辛都用诗情充满
我们总那么浪漫主义
——选自马丽华诗《总是这草原》